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结构分析的资本主义批判

社会结构分析的资本主义批判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却极力阻挠这种变革的要求,这就是说,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结构和精神结构已经逐渐变得不能适应其物质结构内部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将不断向前发展

一、社会结构分析的资本主义批判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是建立在社会结构分析的科学基础上的,而且这种分析也贯穿于这一理论的始终。

马克思发现了历来为繁茂杂芜的意识形态所层层掩盖和遮蔽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其他社会活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和基础,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和基础。因此,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必然要同时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人们必须同自然界发生联系,人们和自然的这种关系就是劳动方式中的生产力,它表示着人们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又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人们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就是生产关系,它表示着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和社会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自身的内部结构。

每一种社会形态中建立在特定的生产力发展性质和水平即状况基础上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这种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这就是社会的物质结构部分,它是社会的物质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中的第一性的、原始的、基本的关系。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的、政治的和思想的上层建筑。它是社会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是由经济基础派生的、第二性的关系。这就是社会的精神结构部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构成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形态。这就是社会的完整结构。

特定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二者共同构成该社会的生产方式。任何一种生产关系产生以后,必然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同时,由于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结构因素,而生产关系形成后,总是要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因此,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矛盾。诚然,新的生产关系在它产生后的一定时期内,由于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使生产力内部结构中的诸要素的作用都得到了比较合理和科学的组合和有效发挥,从而能够迅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它与生产力的矛盾就处于潜在的、不明显的状态。但是,在社会生产中,随着人们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不断积累和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生产工具就会被不断改进和变革,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的阶段。于是,原来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相适应的现存生产关系,便同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要求发生尖锐矛盾,“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1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就能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相反,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要求时,它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会严重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之所以具有这种反作用,是因为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要素都直接影响着生产力诸要素,特别是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着他们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心程度,从而也直接影响着生产资料的效用的发挥。

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即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是先进的、革命的阶级,他们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确立新的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是反动统治阶级,他们运用竖立于旧的生产关系之上的旧的上层建筑,竭力维护旧的生产关系,压制新的生产关系,反对革命阶级的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要求和行动,阻碍社会前进。在这种情况下,先进的、革命的阶级必须而且必然要起来革命,首先打碎旧的上层建筑,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然后建立并借助于新的先进的上层建筑,实现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巩固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由此可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这种社会结构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随着这种矛盾的激化,社会革命的时代必然到来,而矛盾的解决也需要经历一个社会革命的时代。

社会革命的实质,就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变革旧的经济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2)这样,整个社会结构即社会形态就会发生根本变革,新的更高的社会结构即社会形态就得以确立和发展,从而也就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上层建筑,尤其是社会意识形态部分,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会暂时落后于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结构的变化和发展,但只要它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变革,那它迟早必然要发生变革,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和客观规律。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在阶级关系上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13)它在自己产生以后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曾经起过迅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出现了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冲突。社会化的生产力要求把生产资料和经济管理置于全社会的支配之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代表了生产力的这种要求。所以说,“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14)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所创造出来的庞大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已经不相适应,社会在客观上要求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即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结构逐渐产生了根本变革的客观要求。这种客观要求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结构也必须发生相应的根本变革以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却极力阻挠这种变革的要求,这就是说,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结构和精神结构已经逐渐变得不能适应其物质结构内部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必然要受到批判,由于上述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和客观规律的推动,这种社会结构迟早要被根本变革。这种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变革必然产生新的更高级的社会结构——社会主义的物质与精神结构。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将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胜利,开辟了人类走向彻底解放,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人类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新时期,揭开了社会历史的新篇章,“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15)即社会主义以前的历史,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结构的灭亡而告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