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遇苦难不畏惧

遇苦难不畏惧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家庭的熏陶,司马迁立志要编写一部全面记载历史演变和发展的史书,留给后人。这种刑罚对于男性的自尊无疑是一种重大的伤害,司马迁在夜里常常难以入睡。如果只是身体上的苦痛,以司马迁的忍耐力他绝对可以忍受,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内心的折磨。在司马迁看来,遭受宫刑是件有辱门风、极不光彩的事。每每想起这些,司马迁的眼前就会浮现出这些先贤忍着痛苦奋笔疾书的情形。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智慧品读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过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曾是汉朝的太史令。受家庭的熏陶,司马迁立志要编写一部全面记载历史演变和发展的史书,留给后人。他从20岁开始游历全国,搜集史料,为他的宏大构想做着充分的准备。

而且,博学多才、满腹经纶的司马迁深受汉武帝的赏识,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父亲的职务,当上了太史令。然而就在他已经着手撰写《史记》的时候,却因李陵事件意外获罪,被陷害入狱,遭受宫刑。这种刑罚对于男性的自尊无疑是一种重大的伤害,司马迁在夜里常常难以入睡。

如果只是身体上的苦痛,以司马迁的忍耐力他绝对可以忍受,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内心的折磨。在司马迁看来,遭受宫刑是件有辱门风、极不光彩的事。他本想绝食自尽,但转念一想,自己还有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那就是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编写一部史书。想到这书刚刚酝酿成熟,半途而废十分可惜,于是他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后来,司马迁以历代名人鼓励自己: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被困陈蔡,编写了一部《春秋》;左丘明眼睛失明,写下《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这些宏伟著作,都是作者在困苦环境中、心情郁闷时写成的。每每想起这些,司马迁的眼前就会浮现出这些先贤忍着痛苦奋笔疾书的情形。他对自己说:“他们尚且如此,我为什么不能把这部史书写成呢?”

从此,司马迁把所有的痛楚和烦恼抛诸脑后,全身心投入到史书的编写中。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迁本人也因这部著作和他的坚韧精神青史留名。

古人说有大智的人必有大勇,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他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里,死一个像他这样没有地位没有名望的人,无关紧要,无关痛痒,因此他勇敢地活下来,终于完成了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定位,并让自己的生命和价值在人们的颂扬中无限延长。

无论是在谁的生命中,苦和乐往往都相互转化,没有永远幸福的人生,也没有永远苦难的命运,一个人可以选择先享受、再奋斗,也可以选择先奋斗再享受,但是人生至美的圣境常常由苦难缔造。因为幸福和成就的获得靠的不是天上掉馅饼的侥幸而是矢志不渝的求索。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所有成功路上亘古不变的真理。一个经历了苦和难的人,磨炼达到极致,他所获得的幸福会如陈年佳酿一样历久弥香。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会在生活中遇到不顺,会在工作中遇到瓶颈,也会在学习中受到打击,但是只要我们对未来抱有希望,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忍受它们、克服它们,那么我们终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