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上交流,三种禁忌

与上交流,三种禁忌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论语》中,君子的概念,有时是一个泛指,泛指品德高尚有仁有义的人。有时是一个专指,专指有德有位的人,比如领导。孔子周游列国,见过不少大人物。有王侯将相,也有社会名流,可以说是阅人无数,积累了许多待人接物的人生经验。不光是器质上的过敏,还包括心理上的“过敏”。话到这里,卫灵公已经是忍无可忍了,估计这场会晤就会彻底完蛋,到此了结,卫灵公也绝不会给孔子高额的俸禄,非常热情地留下孔子在卫国定居。

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16.6)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在《论语》中,君子的概念,有时是一个泛指,泛指品德高尚有仁有义的人。有时是一个专指,专指有德有位的人,比如领导。这里的“君子”主要指后者。孔子周游列国,见过不少大人物。有王侯将相,也有社会名流,可以说是阅人无数,积累了许多待人接物的人生经验。和这些人在一起交流,不能信口开河,想说啥就说啥。说得不好听了,搞不好就会自讨没趣,只好启程到下一站了。

首先,孔子告诉我们不要急躁。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16.8)意思是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因此,见到领导,要有敬畏之心。领导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先别急着说话,先听听人家说什么,这是对人家的一种尊敬。同时,领导站得高,望得远,别上来就在他面前夸夸其谈,显得不谦虚。还有一种情况,在场的可能不只你一个人,如果还没轮到你发话,你非要抢着说话,就缺少君子风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率尔而对曰”。(《论语·先进》11.26)孔子就曾笑话子路不谦让。如果领导正在说话中,你打断领导的话语,这更是一种非常失礼的事情。记得小时候大人常教育孩子:“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如果从小有这样良好的教育,相信长大了也很难犯这种错误。

其次,孔子告诉我们不要隐瞒。说话要诚恳,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别虚伪地装客套。该说不说,显得不实在。如果对方是有水平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你的为人。我时常会参加领导组织的座谈会,会间征求大家对某些工作的意见建议,偶尔会遇到一、两个“另类”,轮到他发言时,他就这样说:“我是来学习的,我来听听……”“我水平低,我没什么好谈的……”可是,私下里他的主张也很多。他们的话虽然听起来很谦虚,实际上很虚伪。这是没水平、没素养的表现,有涵养的领导不一定讨厌他,但最起码不会对他有什么好感。

此外,孔子告诉我们不要瞎说。一些城府很深的领导或者非常民主的领导,一般不表露自己的看法,先让大家畅所欲言,广泛听取不同的看法。此时,你发表一些不同的观点无可厚非。可是,等到领导总结了大家的意见,形成决议之后,你就别站出来发表意见了。宋朝王安石变法,苏轼上书说,有些东西挺好的,就别变了。结果被贬出京城,到地方任职,之后又被贬官入狱,差点掉了脑袋。等到反对变法的司马光执政,苏轼官复原职,苏轼又说,有些东西变得也挺好,不能尽废新法,结果又被贬官,一贬再贬,从南到北,一直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最后,虽经复职,却在归途中客死他乡。

孔子还告诫我们说,不要不看人家的脸色贸然说话。这并不是让人揣摩上意,曲意奉迎,而是让人根据当时的情况,调整自己说话的方式和态度。人与人的性格不同,风俗不同,喜好不同,信仰不同,如果别人讨厌这个话题,你就有必要转移一下,不要刺激对方,令人厌恶。不能因为某些不相干的细枝末节,破坏了原本友好的气氛或关系,继而影响了沟通交流的主要意图,这样就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了。我有一个同事,在一个生产部门担任主任师,他对桃子过敏,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不光是器质上的过敏,还包括心理上的“过敏”。他非常惧怕桃子,看见桃子就害怕得躲起来。屋里有人暗藏着桃子,他也能感觉出来,并迅速离开。不仅如此,连“桃”这个字也听不得,听到了就会局促不安。假设卫灵公也和我的同事一样惧怕桃子,孔子到卫国觐见卫灵公,孔子上来就寒暄道:“上次我到贵国是春天,沿途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这时,卫灵公一定是面露不悦。如果孔子没有看出来,继续说:“这次再到贵国,桃子已经是硕果累累了,又大又红,美不胜收啊……”话到这里,卫灵公已经是忍无可忍了,估计这场会晤就会彻底完蛋,到此了结,卫灵公也绝不会给孔子高额的俸禄,非常热情地留下孔子在卫国定居。

交流思考

1.你与领导相处时,犯过哪些禁忌?今后如何改进?

2.孔子所说的“三愆”对你有什么教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