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子的“仁政”说

孟子的“仁政”说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子主张以哀怜之心执行刑罚,将“仁”的思想扩展到政治思想领域。孟子进而将“仁”的思想发展为系统的“仁政”学说,为后来中国封建社会儒家的政治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孟子的“仁政”学说,在经济关系方面主张“制民之产”,反对横征暴敛,使百姓能够生活下去,以保持小生产的相对稳定。在孟子看来,井田的税收方式就是一种“助”法。孟子的“仁政”学说,在政治关系方面是一种道德政治的理想,也叫做“王道”。

第二节 孟子的“仁政”说

孔子主张“德治”到孟子提出“仁政”,是儒家政治学说的重大发展。孔子主张的“德治”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提倡的“仁”基本内容属于道德伦理范围,还不是一种政治学说。曾子主张以哀怜之心执行刑罚,将“仁”的思想扩展到政治思想领域。孟子进而将“仁”的思想发展为系统的“仁政”学说,为后来中国封建社会儒家的政治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孟子的“仁政”学说,在经济关系方面主张“制民之产”,反对横征暴敛,使百姓能够生活下去,以保持小生产的相对稳定。

孟子认为,一般人如果没有固定的收入,就会缺乏道德观念。他们便会违法作乱,铤而走险,所以必须“制民之产”。他说: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

“制民之产”的具体方案是井田制。滕文公派毕战请教井田制的内容,孟子回答说: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孟子·滕文公上》)

据他说,三代的税收制度有“贡”“助”“彻”三种,“贡”“彻”相当于实物地租,“助”即劳役地租,税率都是1/10。“贡”法是比较若干年的收成以确定税额,丰收年成可多征收而不多征;灾荒年成,应该减免也不减免,百姓连爹娘都不能养活,还得借高利贷来凑足纳税的数字。所以“贡”法是最不好的税收制度。“助”法就是将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农民助耕公田,统治者收取公田上的农产品作为税收。丰收年成统治者可以多得收入而不影响农民的生活;灾荒年成,统治者可以少收入一些,不致使农民活不下去。所以“助”法是最好的税收制度。在孟子看来,井田的税收方式就是一种“助”法。

孟子把井田制下小农的生活状况描绘得相当美好,他说: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豕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这段经常被史家引用的名言,其实是孟子所构想的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图画,承认农民有一定的财产权,反对杀鸡取卵式的剥削,主张征税有一定制度,使农民生活得到保证,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他认为,当时的农民终年劳苦,“救死而恐不赡”(《孟子·梁惠王上》),被迫铤而走险,统治者又继之以残酷刑罚,简直是张开罗网陷害百姓。他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井田制,包含着为民请命的意思。

与井田制的构想相关,孟子主张“正经界”。他说: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滕文公上》)

“经界”是划分井田的地界,也就是商鞅在秦国变法中“开阡陌”的“阡陌”。在孟子看来,“正经界”是实行“仁政”的首要问题,因为官吏待遇是由井田中公田的收获提供的,以粮食作为俸禄,叫做谷禄。经界不正,井田的面积就没有了标准,井田大小不一,官吏得到的谷禄就不能按制度统一,所以说“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相反,一旦“经界既正”,实行谷禄制就没有困难了。孟子维护世禄制度,主张“仕者世禄”(《孟子·梁惠王下》),而禄又是要由田来体现的,所以他把“正经界”看成首要问题。商鞅主张废除世禄制度,所以实行“开阡陌”,允许人民买卖土地,在这一点上孟子不同于商鞅,与商鞅相比是保守的。

孟子的“仁政”学说,在政治关系方面是一种道德政治的理想,也叫做“王道”。暴力政治被称为“霸道”。孟子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着眼于争取民心,目的是“保民而王”(《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说,虽是一个地方百里的小国,只要施仁政于民,教之以忠信,便可以率领他们用棍棒打败秦楚的坚甲利兵(同上)。为什么呢?因为一国的君主行仁政,邻国的百姓就会像对待父母一样爱慕他。如果邻国的君主要强迫人民来攻打他,就像要儿女来攻打自己的父母一样,没有不失败的。所以,行仁政的君主是无敌于天下的(《孟子·公孙丑上》)。在他看来,依靠道德来使人民服从,人民就会心悦诚服,像七十子归服孔子一样。他说,商汤统一天下时,先向东方进军,西方的百姓就不高兴,先向南方进军,北方的百姓就不高兴,都希望商汤先来到自己的地方,人们盼望商汤就像久旱盼望云雨一样(《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的道德政治思想发展了古代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的观点。《尚书》中有两句话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继承了这个观点,给它提出了理论根据。孟子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

就是说,在政治生活中,百姓是最重要的因素,社稷(土神和谷神,国家的象征)其次,君主又其次。得到百姓的拥戴就可以做天子。得到天子、诸侯的喜欢,不过可以做诸侯、大夫而已。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要把百姓都赶出国境,另换一批百姓,在事实上和理论上都是行不通的。改换天子、诸侯的办法,孟子有“禅让”和“征诛”两说。“禅让”是孟子从氏族社会历史传说中吸取来的理想。“征诛”是孟子对三代政权交替历史的经验总结。他说汤伐桀,是“为匹夫匹妇复仇也”(《孟子·滕文公下》);武王伐纣,是“救民于水火之中”(同上)。君如果不行仁义,残害百姓,就失去了为君的资格;虽然他还占据着君位,但已经只是“一夫”而已,杀了他并不是“弑君”。齐宣王问孟子,对于汤灭桀、武王伐纣这两件事应当怎样看?武王以臣的身份而杀了纣,是否是“弑君”?孟子明确回答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