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冶长篇第五

公冶长篇第五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章里,孔子对公冶长给予了较高评价,虽未说明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但孔子能把女儿嫁给他,说明公冶长至少应具备孔子最提倡的仁德等品质。同时,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不因一时的荣辱下定论于人,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与公冶长相比,南容明显更优秀一些,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公冶长,而把侄女嫁给更优秀的南容,这种处理家务的方式也是很值得提倡的。

公冶长篇第五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注解

①公冶长:孔子的学生,复姓公冶,名长,齐国人。②缧绁(léixiè):指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③子:古时无论儿、女均称子,此处指女儿。

译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这个人,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曾被关在监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感悟

在这一章里,孔子对公冶长给予了较高评价,虽未说明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但孔子能把女儿嫁给他,说明公冶长至少应具备孔子最提倡的仁德等品质。同时,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不因一时的荣辱下定论于人,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解

①南容:孔子的学生,复姓南宫,名适(kuò),字子容,故又称他为南容。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括”。

译文

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政治清明时,他有官做;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也可以免于刑罚”。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感悟

本章里,孔子对南容也给予比较高的评价,虽然也没有讲明南容究竟有哪些突出的表现,但他能够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南容,表明南容也有较好的品德。同时,与公冶长相比,南容明显更优秀一些,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公冶长,而把侄女嫁给更优秀的南容,这种处理家务的方式也是很值得提倡的。

5.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注解

①子贱:孔子的学生,姓宓(fú),名不齐,字子贱。②若人:这个,此人。③斯焉取斯:第一个“斯”指子贱,第二个“斯”指子贱的品德。

译文

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

感悟

孔子在这里称宓子贱为君子,接下来又说,鲁国如无君子,子贱也不可能学到君子的品德。言下之意是说鲁国的君子也是很多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起孟母三迁的故事。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在小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了使孟子拥有一个真正良好的生活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为的就是能给孟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可见,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注解

①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具。

译文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皿。”子贡又问:“是什么器皿呢?”孔子说:“是瑚琏。”

感悟

子贡是“孔门十哲”之一,也是孔子比较喜欢的学生。但从本章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贡的评价是从两方面进行的。孔子把子贡比做瑚琏,一方面是肯定子贡有一定的才能,这是在夸奖子贡;但如果与孔子讲的“君子不器”联系起来分析,可见孔子还是认为子贡仅有某一方面的才干,发展得不够全面,因此言语中也含蓄地指出了子贡的不足之处。子贡出身卫国“贾人”之家,善于经商,重视实利,这与孔子之道相左,因此孔子才有此评价。

5.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注解

①雍:孔子的学生,姓冉名雍,字仲弓。②佞(nìng):能言善辩,有口才。③口给(jǐ):言语便捷、嘴快话多。

译文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能言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俐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我不知道雍是不是能够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感悟

这章称赞冉雍,同时讲了“仁”与“辩”的关系。孔子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要有仁德,不需要能言善辩。那种伶牙俐齿、油嘴滑舌的人反而更容易让别人讨厌。孔子的话同样适用于现在,尤其是那些只会说漂亮话的人,他们嘴上说的好听,却很少有能落到实处的。这种口蜜腹剑的人更令人讨厌、憎恨!

5.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注解

①漆雕开:孔子的学生,姓漆雕,名开,字子开,或言字子若。②说(yuè):同“悦”,开心愉快。

译文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感悟

本章称许漆雕开的谦虚。孔子的教育方针是“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学知识学得很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他经常向学生灌输读书入仕的思想,并鼓励和推荐他们去做官。孔子让他的学生漆雕开去做官,但漆雕开感到尚未达到“学而优”的程度,想晚点再去做官,他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让孔子很高兴。

5.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解

①桴(fú):古时候用来渡河的工具。大的叫筏,小的叫桴。②材:通“裁”,裁制、约束。

译文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木筏子到海外去。那时候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又说:“仲由啊,你比我勇敢,就是过于自信,不约束自己。

感悟

这章评价子路,同时也表露了孔子的内心所想。孔子主张礼制、仁政,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他打算在那个时候就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其实孔子对子路有很多次的评论和教导,基本上都是认为他粗犷,爱逞血气之勇,从而劝诫他要善于约束自己。李泽厚先生在评论这一章时说这代表了孔子和儒家的退隐面,很对!因为孔子和老子一样,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很不满,因而在遭受挫折时,难免会想到隐居。

5.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解

①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

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感悟

在这一章中,记载了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评价。鲁国的孟武伯可能是想选孔子的这三个弟子去做官,因此向孔子询问这几个人。孔子对自己的这三个学生分别进行了评价,认为他们各有专长,但都未达到“仁”。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不等于“仁”。可见,孔子是把“仁”放在相当高的位置上的。

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注解

①回:即颜回,字子渊,孔子最得意的学生。②愈:胜过、超过。③与:这里做动词,赞同、同意。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的看法,是不如他啊。

感悟

这章通过孔子和子贡的对话表明了对颜回的称赞。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他勤于学习,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融会贯通。孔子也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

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注解

①圬(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②诛:意为责备、批评。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让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感悟

宰予(即宰我)是孔子的大弟子,以长于言语见称。从这章所载可以看出,宰予是一个聪明却不很勤奋,有才华却不重修养的人。他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又在白天睡觉,所以受到孔子斥责。此外,孔子还在这里提出一个判断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李泽厚《论语今读》在这一章也感叹道:“对生活、人生采取积极、进取、奋斗不息的精神,已成为某种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即韧性精神的情理结构,这正是使中华民族饱经困苦而能长期生存的重要原因,也是千万华侨在各地艰难创业、获有成就的文化因素,尽管他们并不一定意识到儒学或孔子。”说得很对。

5.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注解

①申枨(chéng):姓申名枨,字周,孔子的学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这样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毅不屈呢?”

感悟

这一章评价申枨,附带对“刚”进行了说明。古语云:“无欲则刚。”孟子也说:“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就会违背礼仪,内心不再刚强。但是一个人怎么会没有七情六欲,怎么会没有弱点呢?所以“刚”亦有着很高的标准,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

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强加给我什么事,我也不愿强加给别人什么事。”孔子说:“赐呀,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感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本章的核心意义。自己不喜欢别人强加给自己什么,自己也不强加什么给别人,这就是“仁”;别人已经强加给自己了,自己也不会再强加什么给别人,这是恕。“仁”与“恕”也正是儒家所追求与提倡的。而孔子认为,子贡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注解

①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文献知识。②性:人的本性。③天道:天命。一般指自然和人类社会祸福吉凶之间的关系。

译文

子贡说:“老师讲授的书面的知识,依靠听讲就可以学到;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听讲是不能够学到的。”

感悟

在子贡看来,孔子所讲的《诗》、《书》、《礼》、《乐》等具体知识是有章可循的,靠耳闻就可以学到了。但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深奥神秘,不是通过耳闻就可以学到的,必须经历日常生活的锻炼,才有可能得到。这就是所谓的“实践出真知”。

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注解

①有:同“又”。

译文

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践的时候,就害怕又听到新的道理。

感悟

这一章生动表述了子路的急切正直、勇于实践的性格,从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子路踏实勤快的性格。子路个性比较急躁,所以孔子告诫他凡事不要急着去实行,而应多加思考。这也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

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解

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②敏:敏捷、勤勉。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感悟

本章的一个要点,是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的“不耻下问”和“敏而好学”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不怕丢面子丢身份,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人,而不以这样为可耻。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注解

①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大夫,是郑穆公之孙,春秋时郑国的贤相。

译文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态度谦逊、行为庄重,他侍奉君主长辈严肃恭敬,他养护百姓恩惠长存,他役使百姓合理有度。”

感悟

本章是借孔子对子产的评价讲君子之道。君子之道体现在对己对人,如何为政等多方面。子产做郑国大夫是在郑简公、郑定公时。当时,晋、楚两国争强,战乱不息,郑国地处两个大国之间,处境十分艰难。子产代表郑国,在政治活动中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国家得到安全与尊重,的确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对子产的评价甚高,认为治国安邦就应当具有子产的这四种品德。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注解

①晏平仲:齐国的贤大夫,名婴。“平”是他的谥号。

译文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越久,别人越尊敬他。”

感悟

孔子在这里称赞齐国大夫晏婴,是因为他很善于和他人交往,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在这章中,孔子一方面是称赞晏婴,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他的学生向晏婴学习,做到“善与人交”,在与他人交往中能互敬互爱,成为有道德的人。

《庄子》中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这句话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长久地交往。君子之间淡如水,小人之间却像甜酒;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晏婴之所以长时间还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大概就是因为他的君子人格吧。

5.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注解

①臧文仲:姓臧孙,名辰,鲁国的贤大夫,“文”是他的谥号。②蔡:国君用以占卜的大龟。蔡这个地方产龟,所以把大龟叫做蔡。③山节藻棁:节,柱上的斗拱。棁(zhuō),房梁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棁上绘以水草花纹。这是古时装饰天子宗庙的做法。④知:同“智”。指聪明才智。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给一种叫蔡的大神龟盖了一间屋子,这屋子非常华丽,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着水草花纹,他这种做法怎么能叫聪明呢?”

感悟

本章体现了孔子评价人物方面不随流俗的独立精神。臧文仲是春秋时期鲁国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博学广知,曾废除关卡,以利经商,并有着卓越的军事外交才能。臧文仲不顾周礼的规定,竟然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还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举了。所以,孔子指责他“不仁”。臧文仲被人们称为“智者”,却违礼而行,大兴土木就为了养一只所谓的“神龟”,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君子所为,所以,孔子指责他“不智”。

5.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③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解

①令尹子文:即斗谷於菟。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②三仕,三已:三,指多次。仕,做官。已,罢免。③崔子:齐国大夫崔杼(zhù)。④弑:地位在下的人杀了在上的人。⑤陈文子:春秋时齐国的大夫,名须无。

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都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子。他每一次被免职都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告诉给新来接任的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是忠诚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是个家有四十匹马的人物,都舍弃了它们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杼差不多。’就离开了。又到了另一个国家,他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杼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够清高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感悟

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高”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然而,“忠”和“清高”只是仁的一部分,还是远远够不到仁的境界。

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注解

①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文”是他的谥号。②斯:就。

译文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感悟

“三思而后行”这句耳熟能详的成语就是出自于《论语》。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教我们要养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但为什么孔子并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因为当时季文子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所以孔子说考虑两次就行了。

“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一种成熟、负责的表现。反之就是做事比较冲动,往往凭第一感觉,结果有很多时候考虑问题就很不周全,很容易出现纰漏。因此,在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特别是重大事情时,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还可以多听听旁人的意见,这会很有好处。

5.21子曰:“宁武,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解

①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②愚:这里是装傻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政治清明时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政治昏暗时就显得笨拙。他的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但他那种笨拙别人就做不到了。”

感悟

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基本采取赞许的态度。宁武子处世为官都很有一套。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这种做法有时候应该多多宣扬,那时候的忠贞之士不少,宁可舍弃生命也不愿意含辱纳垢。然而生命是何等宝贵,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了,还如何去谈忠贞、尊严?

5.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注解

①陈: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②斐(fěi)然:有文采的样子。③裁:裁剪,节制。这里引申为指导。

译文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文采出众,我还不知道该如何指导他们。”

感悟

孔子说这段话时,正受困于陈国,差点被饿死。当时鲁国季康子执政,想要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孔子说:“回去吧”,一方面是让冉求回去为官从政,实现他的抱负。他说冉求与其在这受苦,不如去做一番大事,另一方面,孔子受困于陈国,自然怀念故土,从这点看,孔子说“回去吧”,也是在表达他的思乡之情。

5.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注解

①伯夷、叔齐: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②希:同稀。少。

译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过去的仇恨,因此怨恨也就少了。”

感悟

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既反对周武王,又反对殷纣王。他们认为诸侯伐君不忠不仁,极力劝谏,但武王不听,决意灭商。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做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最后因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

孔子从伯夷、叔齐不记恨别人旧怨的角度对他们加以称赞,为人们讲述了一个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既往不咎。这是孔子称赞伯夷、叔齐的地方,也是中国人奉行了千百年的道德原则。

5.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解

①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②醯(xī):即醋。

译文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自己没有,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再给人家。”

感悟

微生高是鲁国人。有一次,他和一位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不巧的是,遇上了大雨,河水暴涨。微生高抱着桥柱不肯离去,结果被大水淹没而死。因为他遭遇危急,仍然不改变原来的约定,所以当时的人,就认为他很正直。

有人向微生高讨醋,他并不直说自己没有,而是暗地里跑到邻居家里讨要,再给讨醋的人。醋是小东西,没有就说没有,家里欠缺了,也不会造成危急。微生高却转向邻居乞讨,再拿给讨醋的人。孔子借此为例,说明微生高并不直,他认为“直”是诚诚恳恳,真实不虚假。

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②,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解

①足(zù)恭:十分的恭敬。②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史官,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虚容假色,阿谀奉承,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感悟

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做法,这在《学而》篇中已经提及。他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

李泽厚《论语今读》却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搞政治无诚实可言’,这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名言”。他认为:“‘匿怨而友其人’,是政治家的常规作业,否则也就没有政治可言了”。这应是有感而发吧。

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解

①侍:服侍,站在旁边侍候。②盍:何不。③伐:夸耀。④施劳:表白功劳。劳,功劳。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彰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感悟

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子路的回答充满慷慨的侠义情怀;颜渊的回答谦虚谨慎;孔子的回答则再次表现了他对“仁”的重视,也以此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做一个“仁”人。

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注解

①讼:自责。

译文

孔子说:“算了吧!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

感悟

人们常常能够看到别人的错误与缺点,却很难看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很多人明知自己有错,或者被他人好心指出,大多数人也会因为顾及面子或其他原因不愿意接受并改正,更谈不上从内心去责备自己了。孔子说他没有见过有自知之明、有错即改的人。其实,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这种明知自己犯了错,还不愿去反省改正,甚至还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也不是少数。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中庸》讲:“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其实都是在讲自我反省,自责的结果是“乐”,是一种难得的好品质。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感悟

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会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人非生而知之者”,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后天通过学习得来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