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只有忍辱负重,才能成就大事

只有忍辱负重,才能成就大事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使其他诸侯国放松对楚国的戒备。这样才能在夹缝中得以生存,继而发展壮大,成就事业。见微知著,守正待时,隐忍不发,以待时机,是成大事、立大业人的必由之路。东吴孙权派人求和,刘备不予理解,严词拒绝。于是,孙权任命年仅38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5万兵马前往迎敌。众将领中有的是老将,有的是孙权的亲戚,他们不愿听从陆逊的指挥。陆逊打定主意坚守不战,一直忍辱负重,时间长达七八个月。这样才可以成就大事。

只有忍辱负重,才能成就大事

《菜根谭》中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急躁之念。”意思是说,一只隐伏很久的鸟,一旦飞起来必能飞得很高;一棵开得很早的花木,等到凋谢时必然凋谢得很快。一个人如果能够明白这种道理,就既可以免除怀才不遇的忧虑,也可以消除急于求取功名利禄的念头。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正想要成就大事的人,在客观条件还不成熟时,一定要忍辱负重。

楚庄王即位三年,整天狩猎或饮酒作乐,不理政事,还在宫门口挂起“进谏者,杀毋赦”的大牌子。一天,大夫伍举进见,只见楚庄王正手端酒杯,口嚼鹿肉,醉眼迷离地观赏歌舞。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到这里来,是想饮酒呢,还是观赏歌舞?”伍举颇有深意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猜不出,特来向您请教。”楚庄王问:“什么谜语,很难猜吗?你说来听听。”伍举说:“谜面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请您猜猜,不鸣也不翔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也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伍举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举听了楚庄王的话,高兴地退了出来。楚庄王从此振作起来,整顿内政,起用人才清除异己。

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在邱城大战中,楚军击败拥有六百辆兵车的晋军,一战就使晋军几乎全部覆灭。三年未鸣的楚庄王终于一鸣惊人。此后,楚庄王又陆续迫鲁、宋、郑、陈等国归顺,他继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之后,也当上霸主。他在位23年,使楚国强盛一时。其实,楚庄王绝不是一个沉溺于酒肉的玩乐之徒,他不过是在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楚庄王以三年时间,使国力得到休养生息,也对楚国的大臣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使其他诸侯国放松对楚国的戒备。

成功之道,在于德而不以术,在于道而不以谋,在于礼而不以权。做人做事不锋芒毕露,不骄不躁,韬光养晦。这样才能在夹缝中得以生存,继而发展壮大,成就事业。

孟子劝人应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态度,所以事事都应容忍等待时机,绝对不可灰心丧志,因为一个能“独善其身”的人,就无法“兼济天下”。见微知著,守正待时,隐忍不发,以待时机,是成大事、立大业人的必由之路。

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不顾将军赵云等人的反对,出兵攻打东吴,以夺回被东吴袭夺的战略要地荆州(今湖北江陵),并为大意失荆州而被杀的关羽报仇。东吴孙权派人求和,刘备不予理解,严词拒绝。于是,孙权任命年仅38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5万兵马前往迎敌。年初,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在长江南岸六七百里的山地上,设置了几十处兵营,声势十分浩大。陆逊见蜀军士气高涨,又占据有利地形,便坚守阵地,不与交锋。当时,东吴的一支军队在夷道(今湖北宜昌西北)被蜀军包围,要求陆逊增援。陆逊不肯出兵,并对众将说,夷道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等我的计谋实现,那里自然解围。陆逊手下的将领见主将既不攻击蜀军,又不援救夷道,以为他胆小怕战,都很气愤。众将领中有的是老将,有的是孙权的亲戚,他们不愿听从陆逊的指挥。于是陆逊召集众将议事,手按宝剑说:“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畏惧他。现在他带兵来攻,是我们的劲敌。希望诸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来犯敌人,上报国恩。我虽然是个书生,但主上拜我为大都督,统率军队,我当恪尽职守。国家所以委屈诸位听从我的调遣,就是因为我还有可取之处,能够忍受委屈,负担重任的缘故。军令如山,违者要按军法从事,大家切勿违反!”陆逊这一席话,把众将领都镇住了,从此再也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了。

陆逊打定主意坚守不战,一直忍辱负重,时间长达七八个月。直到蜀军疲惫不堪,他利用顺风放火,取得了最后胜利。刘备逃归白帝城,不久病死。

任何时候信念都是最强大的力量,尤其是当周围的人已不断收获,而你的果实还没有成熟,甚至根本没有开花时,只要断定种子是优良的,营养也充足,那开花结果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你唯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坚持。这样才可以成就大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