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期预算
企业的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通常是定期(如一年)编制的,其优点是与会计年度相配合,便于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与评价。
这种定期预算也存在着一些缺陷:①定期预算多是在执行年度开始前的两三个月进行,在编制时,难以预测预算期的某些活动,特别是对预算期的后半阶段,往往只能提供较为笼统的预算,从而给预算的执行带来种种困难。②预算中所规划的各种经营活动在预算期内往往发生变化,而定期预算却不能及时调整,从而使原有的预算显得不相适应。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受预算期的限制,使管理人员的决策视野局限于剩余的预算期间活动,从而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滚动预算
为了克服定期预算的盲目性、不变性和间断性,企业可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
滚动预算又称永续预算,其基本特点是预算期是连续不断的,始终保持一定期限(如一年)。凡预算执行超过一个月后,即根据前一个月的经营成果,并结合执行中发生的新情况,对剩余的十一个月加以修订,并自动后续一个月,重新编制新一年的预算。这样逐期向后滚动,连续不断地以预算的形式规划未来的经营活动。
滚动预算的理论依据是:①生产经营活动是持续不断进行的,作为其控制依据的预算也应与此相符,保持其连续性;②生产经营活动是复杂多变的,往往需要经历由粗到细、由模糊到具体的过程。采用滚动预算就可以做到长计划、短安排,使执行月份的预算始终保持先进性,进而最大限度地克服预算的盲目性。
与定期预算方法相比,滚动预算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其一,能保持预算的完整性、连续性,从动态上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二,能够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始终保持对未来预算期的经营活动作出周详的考虑和全盘规划,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其三,这种预算也便于有关部门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最后,由于各种预算是不断根据外界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订的,所以能适应实际情况,有利于发挥预算的指导作用和控制作用。
滚动预算按其预算编制和滚动的时间单位不同,分为逐月滚动和逐季滚动两种类型。逐月滚动,是指以月份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月调整一次预算。逐月滚动编制的预算比较精确,但工作量大。逐季滚动,是指以季度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季度调整一次预算。逐季滚动编制的预算比逐月滚动编制的预算工作量小,但预算精确度较差。
滚动预算的编制,可采用长计划、短安排的方式进行,在编制预算时,可先按年度分季,并将其中的第一季度按月划分,编制各月的详细预算。其他三个季度的预算可以粗一些,只列各季总数。到第一季度结束前,再将第二季度的预算按月细分,第二、第四季度及下年第一季度只列各季度总数,依此类推,使预算不断地滚动下去。这种预算编制方法可以促使管理人员对预算资料做经常性的分析研究,以便及时修订,下一期预算依此类推。具体流程见图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