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目标

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目标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因此,现代财务理论认为,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佳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应以达到股票的市价最高为目标,因此也称为股票价格最大化。企业财务活动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中最主要的是股东、经营者、债权人,这三者构成了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关系。债权人把资金交给企业,其目标是到期收回本金,并获得约定的利息收入。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财务管理的目标又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

企业目标可以具体细分为生存、发展和获利。

(1)生存目标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企业生存的“土壤”是市场。企业在市场中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以收抵支;二是到期偿债。相应的,企业生存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长期亏损,它是企业终止的根本原因;另一个是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它是企业终止的直接原因。为此,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的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一个要求。

(2)发展目标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企业是在发展中求生存的,企业的发展集中表现为扩大收入。扩大收入的根本途径是提高产品的质量,扩大销售的数量,这就要求不断更新设备、技术和工艺,并不断提高各种人员的素质,也就是要投入更多、更好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并改进技术和管理。在市场经济中,各种资源的取得,都需要付出货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因此,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二个要求。

(3)获利目标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从财务的角度看,盈利就是使资产获得超过其投资的回报。在市场经济中,没有“免费使用”的资金,资金的每项来源都有其成本。每项资产都是投资,都应获得相应的报酬。财务人员务必对企业正常营业产生的资金和从外部获得的资金有效地加以利用。因此,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企业获利,是对财务管理的第三个要求。

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润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企业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对于企业追求产值、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有一些缺陷。因此,现代财务理论认为,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佳目标。

(2)每股盈余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即每股收益最大化,每股收益是利润额与普通股股数的比率,这种观点虽然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企业的投入进行对比,但仍然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3)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应以达到股票的市价最高为目标,因此也称为股票价格最大化。它包含了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如企业的盈利能力、时间因素、风险因素等,同时避免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造成的企业短期行为。但其缺点主要是过分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其他与企业相关团体的利益不够重视。

(4)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选择策略等等,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企业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它是一种潜在的获利能力,企业的价值不能用其账面价值来反映,因为许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一种历史成本,不代表其市场价值,更何况一些无形资源,如商誉等,在账面上反映不出来,企业的价值可通过市场的评价来确定。

分部目标是指在整体目标的制约下,进行某一部分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为实现整体目标而起保证作用的目标。分部目标取决于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财务管理的分部目标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企业筹资管理目标。要求企业在筹资时不仅需要从数量上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到各种筹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资金成本的高低、财务风险的大小,以便选择最佳筹资方案和最佳资本结构,提高自有资本收益率,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实现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

(2)企业投资管理目标。对于新增的投资项目,一方面要考虑项目建成后给企业带来的投资报酬,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投资项目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以便在风险与报酬之间进行均衡,不断提高企业价值,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

(3)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目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产利用率,同时降低产品成本,节约费用开支,减少资金占用,从而提高资产盈利率,为提高自有资本收益率奠定良好基础。

(4)企业利润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努力发掘企业潜力,促使企业合理使用人力和物力,以尽可能少的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经营成果,增加企业盈利,提高企业价值。企业实现的利润,要合理进行分配。

企业财务活动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中最主要的是股东、经营者、债权人,这三者构成了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关系。企业是所有者,即股东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股东的目标,经营者、债权人与股东的目标不完全一致,企业只有协调好这三个方面的矛盾,才能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1)股东和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股东为企业提供资本金,目标是使其财富最大化;经营者则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报酬、荣誉、社会地位,增加闲暇时间,减小劳动强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股东通常可采取监督和激励两种办法来协调自己和经营者的目标。

(2)股东和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债权人把资金交给企业,其目标是到期收回本金,并获得约定的利息收入。债权人为了防止其利益被损害,一方面可以寻求立法保护,如破产时优先接管,优先于股东分配剩余财产;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如规定资金用途,规定不得发行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的数额,当发现企业有意侵蚀其债权价值时,可提前收回借款,拒绝进一步合作。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的目标有许多方面是一致的,企业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自然会使社会受益。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社会目标也有不一致的方面。如企业为了获利,可能生产伪劣产品;可能不顾工人的健康和利益;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可能损害其他企业的利益等。国家要保护所有公民的正当权益,股东只是社会的一部分人,他们在谋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能迫害他人的利益。为此,国家颁布一系列保护公众利益的法律法规,如《反暴利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监督法》等。通过这些法律法规来强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调节股东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