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对策

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对策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总需求的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紧缩性收入政策主要针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通过对工资和物价上涨进行直接干预来降低通货膨胀。因此,在治理通货膨胀时应考虑供求两个方面,从两方面入手。

第五节 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对策

一、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由于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成因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所以他们提出的反通货膨胀措施也各不相同。下面,我们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

(一)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总需求的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紧缩总需求的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直接从限制支出、减少需求等方面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一般包括以下措施:

1.减少政府支出

减少政府支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削减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投资、行政事业费等;二是削减转移性支出,包括各种福利支出、财政补贴等。减少政府支出可以尽量消除财政赤字,控制总需求的膨胀,消除通货膨胀隐患。

2.增加税收

增加税收可以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降低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以抑制总需求膨胀。同时,增加税收还可以增加政府收入,减少因财政赤字引起的货币发行。

3.发行公债

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挤出效应”减少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抑制社会总需求。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

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应量的无限制扩张引起了通货膨胀。因此,他们建议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社会需求,促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趋向一致。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以下措施:

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从而达到紧缩信贷规模、削减投资支出、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2.提高再贴现率

提高再贴现率可以抑制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贷款需求;还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和贴现率,结果企业因贷款成本增加而减少投资,货币供给量也随之减少。提高再贴现率还可以影响公众的预期,达到鼓励增加储蓄、减缓通货膨胀压力的作用。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经常使用的一种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一种政策工具。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一般会在公开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从而达到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4.直接提高利率

利率的提高会增加信贷资金的使用成本,降低借贷规模,减少货币供给量;同时,利率的提高还可以吸收储蓄存款,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三)紧缩性收入政策

确切地说,收入政策应被称为“工资-价格政策”。紧缩性收入政策主要针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通过对工资和物价上涨进行直接干预来降低通货膨胀。从发达国家的经历来看,紧缩性收入政策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自愿工资-物价指导线

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标准,并要求各部门将工资-物价的增长控制在这一标准之内。“工资-物价”指导线是政府估计的货币收入的最大增长限度,每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率均不得超过这个指导线。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整个经济中每单位产量的劳动成本的稳定,因而预定的货币收入增长就会使物价总水平保持不变。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肯尼迪政府和约翰逊政府都相继实行过这种政策,但是由于指导线政策以自愿性为原则,仅能进行“说服”,而不能以法律强制实行,所以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2.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政府规定一个恰当的物价和工资增长率,然后运用税收的方式来惩罚物价和工资超过恰当增长率的企业和个人。如果工资和物价的增长保持在政府规定的幅度内,政府就以减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作为奖励。这种形式的收入政策仅仅以最一般的形式被尝试过。例如,在1977到1978年间,英国的工党政府曾经许诺,如果全国的工资适度增长,政府将降低所得税。澳大利亚也于1967到1968年间实行过这一政策。

3.工资-价格管制及冻结

政府颁布法令强行规定工资、物价的上涨幅度,甚至在某些时候暂时将工资和物价加以冻结。这种严厉的管制措施一般在战争时期较为常见,但当通货膨胀非常严重,难以对付时,和平时期的政府也可能求助于它。美国在1971年至1974年间就曾实行过工资-价格管制,特别是在1971年,尼克松政府还实行过三个月的工资-价格冻结。

实践经验表明,利用紧缩性收入政策对付通货膨胀的效果并不理想,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局限:第一,温和的收入政策,如自愿的工资-物价指导线,往往收效甚微。第二,严格的工资-价格管制将严重削弱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第三,若没有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配合,即使是严格的工资-价格管制也不可能长期奏效。人们会发明出种种办法来变相地规避管制,变相地提高价格和工资,所以收入政策必须有紧缩性的财政、货币的配合才能发挥作用。而且,一旦管制造成的经济失衡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对,使得工资-价格管制难以为继,并最终被迫放弃时,因管制而压制的价格上涨就可能爆发性地释放出来。因此,收入政策并不是治理通货膨胀的“灵丹妙药”,充其量它只能作为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的一种补充。

(四)收入指数化政策

鉴于通货膨胀的现象的普遍性,而遏制通货膨胀又是如此困难,弗里德曼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旨在与通货膨胀“和平共处”的适应性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是指将工资、利息等的各种名义收入部分地或全部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使其自动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从而避免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并减弱由通货膨胀带来的分配不均问题。显然,收入指数化政策只能减轻通货膨胀给工薪阶层带来的损失,但不能消除通货膨胀本身。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除联邦德国等少数国家外,多数发达国家都较为普遍地

采用了收入指数化政策,尤其是工资指数化政策。实行这种政策的好处在于:第一,指数化政策可以缓解通货膨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从而消除许多不必要的扭曲。第二,指数化条款加重了作为净债务人的政府的还本付息负担,从而减少了政府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好处。由此可见,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性政策的动机并不强烈。第三,当政府的紧缩性政策使得实际通货膨胀率低于签订劳动合同时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时,指数化条款会使名义工资相应地下降,从而避免因实际工资上升而造成的失业增加。同时我们应注意的是,收入指数化政策的上述功能并不能充分发挥,指数化政策强化了工资和物价交替上升的机制,其结果往往是加剧了物价的不稳定性,而不是降低了通货膨胀率。

(五)改善供给政策

所有的通货膨胀(隐蔽性除外)均表现为物价上涨,也就是与货币购买力相比的商品供给不足。因此,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过去的反通货膨胀政策过分注意需求方面而忽视了供给方面,忽视了运用刺激生产力的方法来同时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因此,在治理通货膨胀时应考虑供求两个方面,从两方面入手。在供应方面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有:

1.减税

减税即降低边际税率(指增加的收入中必须向政府纳税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一方面,边际税率的降低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劳动供给,另一方面,它提高了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增加资本存量。因而,减税可同时降低失业率和增加产量,从而彻底降低和消除由供给小于需求所造成的通货膨胀。

2.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是为了激发人们的竞争性和个人独创性,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增加有效供给。

3.适当增加货币供给

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会产生积极的供给效应。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会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增加产量,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使价格水平下降,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4.精简规章制度

精简规章制度就是给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松绑,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限制,让企业在市场经济原则下更好地扩大商品供给。

不过,我们必须看到通货膨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其根源在于货币发行过多,其治本之道应是控制住货币的超经济发行。刺激供给固然重要,但与抑制需求相比它还受到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供给弹性的限制。

二、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

治理通货紧缩就是要采用各种政策措施使过低的物价恢复到正常的均衡水平。其政策措施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包括扩大财政支出,增加赤字规模,以及降低投资和消费方面的税收,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等。而且,从理论上讲财政政策产生效应的时滞小于货币政策的时滞,能较快地克服和消除经济中的紧缩现象。

但是,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债务负担问题。因为减税会使财政收入减少,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又会使财政支出增加。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发行国债,但国债积累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加大政府偿债负担,甚至引起债务危机;二是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的增加如果没有货币供应量的相应增长,那么,在支出增加和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利率的上升,由此引起私人投资和消费的缩减。因此,在对付通货紧缩时,要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二)扩张性货币政策

在通货紧缩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再贷款利率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发展。

但在通货紧缩时期,由于货币流动性下降,削弱了货币供给对产出的拉动作用,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功能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使得中央银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因为,中央银行无法强制商业银行扩大贷款,也不能主动改变货币的流动性。货币政策只能起指导性作用。因此,在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其作用应主要体现在稳定宏观经济环境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