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往事回忆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往事回忆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郎念祖,1913年生,1931年进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工作,曾担任该行秘书室负责人。那时我在苏州,刚初中毕业,听一个亲戚说上海银行要招练习生,就去上海报名了。这幢小洋房原先是颜福庆的,后来卖给了上海银行。邢:上海银行档案保存完好,其中有宋春舫写的《上海银行20年史稿》和《陈光甫史略》,前者已经在上海市档案馆《档案与史学》杂志发表过。上海银行自己就用了底下的营业大厅及第二层,大厅很宽敞,方便客户。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往事回忆

郎念祖口述 邢建榕整理

郎念祖,1913年生,1931年进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以下简称上海银行)工作,曾担任该行秘书室负责人。2005年4月20日、4月28日,笔者先后两次赴愚园路郎宅采访。文字整理后,又经郎先生过目。

邢:郎先生,您是什么时候进入上海银行工作的?

郎:1931年。那时我在苏州,刚初中毕业,听一个亲戚说上海银行要招练习生,就去上海报名了。来应聘的有100多人,结果录取了10多人。

邢:差不多十分之一。记得考些什么吗?

郎:要考国文、英文。国文是写作文,题目已经忘了。英文除笔试外,还要面试。我被录取后,马上进入第二届训练班,实际上是半工半读,上午读书,下午在银行实习。训练班主要课程有银行学、会计学、英语等,一届训练班要读三年,实习在银行的各个部门轮流转,三年下来,不仅学了银行方面的许多专业知识,而且对银行的各个部门都非常熟悉,对以后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邢:陈光甫好像非常注重员工的培训?

郎:是的。他好像宁可招收初中、高中学生,进来后再培训,然后分配工作,觉得比留学生、大学生更适用,大小事情都肯做。陈光甫有时也来训练班讲话,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一心想发财的不要在我这里干。”

邢:当时练习生的待遇如何?

郎:一般扣除饭钱后,每个月大概有7~8元吧。后来转正,做正式职员,工资在40~50元左右。

邢:练习生银行提供住宿吗?

郎:南京西路现百乐门大酒店隔壁(现已拆掉)有上海银行集体宿舍,我们训练班几个人住在一起。有时银行高级职员的房子空出后,我们也会搬进去住。还有专门分配给员工居住的房子,像虹口同济路同济里、淮海路来德坊,都是上海银行员工居住最集中的地方。抗战胜利后,我太太和小孩从苏州迁来,与重庆复员来的职工一起分在胶州路87号一幢花园洋房,是邵力子先生租给上海银行的。1956年邵先生将房子卖给上钢十厂,我们就搬到我现在住的房子(即愚园路579弄18号。我进出时发现弄口有“中实新村”字样,后向郎先生询问,知道是中国实业银行投资建造——采访者按),当时闸北同济路这些地方都还偏僻,上下班有银行班车接送,因为陈光甫非常注意银行员工的业余生活,他再三要求银行员工不得去舞厅等地方白相,怕花天酒地的生活腐蚀员工,造成不良后果。所以,他对员工居住的环境也有考虑。他自己也不喜欢应酬,总是劝人多读书。他后来办海光图书馆,提倡健康的文体活动,像打球等活动很多,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邢:陈光甫自己住在哪里?

郎:陈光甫战前住在愚园路宏业花园对面,一幢二层楼的小洋房,不大。现在大概是居委会在办公用。可能是为了工作方便,上海银行在陈的住宅对面弄堂里另造了两幢洋房,给两位副总经理住,他们的房子都比陈光甫的要好。抗战结束后,陈光甫从内地回上海,银行方面另外拿出两套房子给陈光甫住,一套在武康路22号,一套在番禺路,陈光甫去看过后,认为番禺路那套太大,没有必要,就要了武康路22号那套。这幢小洋房原先是颜福庆的,后来卖给了上海银行。陈光甫生活比较朴素。他家里人不多,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老婆孩子也不抛头露面,或在家里举办什么活动。

邢:上海银行的海光图书馆,就在番禺路吧?

郎:番禺路那套房子后来就是海光图书馆。陈光甫觉得太大,没有去住。他就叫人在那里办海光图书馆。里面的许多英文书,是陈光甫从外国买回来的自己的藏书。

邢:说起上海银行海光图书馆,同济大学教授林同济和戏剧家宋春舫曾经被陈光甫拉来主持过。你对宋有印象吗?

郎:此人我见过,为人洋派,风流倜傥,总是穿着花哨的西服,与我们银行员工穿着完全不一样,很有艺术家风度,身体不太好,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那时候他在宁波路上海银行内有一间办公室,也不是天天来,蛮松散的。陈光甫喜欢请名流来银行做事。宋春舫还帮银行写过行史,帮陈光甫写过传记,可惜一直没有出版。

邢:上海银行档案保存完好,其中有宋春舫写的《上海银行20年史稿》和《陈光甫史略》,前者已经在上海市档案馆《档案与史学》杂志发表过。你对陈光甫的印象如何?据说他长得不太高?

郎:陈光甫平时很少在行内,经常在外活动。他是一个事业心非常强的人,他只希望上海银行能够永远办下去,对银行,他恐怕看得比生命还重。他身高一般,也不算矮,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陈光甫比较严肃,不要说我们,就是上面一些高级经理都非常怕他。每个星期他都要轮流与员工一起吃顿饭,一般是一桌,有时两桌,在饭桌上他会问一些问题,指定某某回答,回答不好的话,他会很不满意。所以吃这个饭压力很大。

邢:鸿门宴嘛。不过他很会用人,其他银行的许多骨干都是从上海银行出去的。

郎:是的。陈光甫用人只重才,亲戚朋友没有才的话,照样不用。他有个女儿,女婿叫吴世爵,一直在上海银行的存款部工作,一直没有提拔;还有一个小舅子,也是我们银行的普通职员。

邢:好,今天先谈到这里,谢谢。

(2005年4月22日整理完毕)

邢:郎先生,您好!感谢您上次接受我的采访,我想再请教一些问题,可以吗?

郎:欢迎。

邢:您今年高寿?

郎:我是1913年出生的,今年93岁。

邢:您1931年进行,现在健在的银行员工中,大概您是最高寿的一位吧。

郎:是的,但我知道的也不太多。

邢:您进银行后,在哪个部门工作?

郎:我先在虹口分行,后调总行业务处,还担任过沪行秘书室负责人,上海银行的办公室都在二楼,业务处对面就是调查处,我们业务处分管银行的业务经营,如各分行的存放款、业务报表、请示报告等,经我们审核后上报。业务处经理叫赵汉生,就是现在鼎鼎有名的法籍画家赵无极的父亲。赵汉生比较开明,所以也培养出一个大画家。

邢:上海银行大楼共有七层,二楼以上都派什么用处了?

郎:基本上都出租给别人家用。上海银行自己就用了底下的营业大厅及第二层,大厅很宽敞,方便客户。上海银行在直接与储户打交道的地方,都安排得很好,自己的条件相对差些无所谓。在二楼与大厅之间还有一个夹层可以办公。地下室有一个大金库。

邢:大家都知道陈光甫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像一元起存等等,大家都津津乐道。但你们的生活待遇如何、作息制度如何,可能大家都不太清楚。

郎:银行员工生活待遇相对较好,表面上看也很风光,有住房、汽车接送上下班等。但也只是比店员等好一点。实际上很辛苦,上下班就很严格。早上8:45到,陈光甫之外,大家都要签到,时间过后,签到本会被收掉,你晚到的话,就必须到人事处去签到了。全年不迟到的话,可以加一个月的工资。晚上一般5点钟下班,业务忙的时候,则要等忙完这一天的业务结束才下班。所以不要光看银行是金饭碗,如果不抱吃苦的念头也是很难呆下去的,尤其是在上海银行这样的银行。不过陈光甫也蛮关心人的,有次晚上10点多的时候,他路过石门路一家分行,看见还是灯火通明,陈连说大家辛苦,要安排好,准时下班。他对行员提出的口号“行即是我,我即是行,顾客是衣食父母,无不是的顾客”贴在饭厅里。

邢:您上次说晚上下班以后,还要注意点业余活动?

郎:是的,周末的时候,陈光甫常派人去舞厅、跑马场等地方暗访,如果一旦发觉有自己员工在那种场所娱乐,轻则警告,重则开除。

邢:上海银行有没有发现舞弊案之类的?

郎:有。有一个姓陈的分行职员,贪污挪用了30多万元,逃掉了,据说去了东北,银行悬赏5万元抓他,但一直没有抓到。解放后此人从东北地区退休回苏州老家,从此就不了了之了。陈光甫最恨,也最怕这样的人,所以对吃喝嫖赌管得最紧,不允许银行职员到娱乐场所去。

邢:陈光甫有几个左臂右膀,像杨敦甫、杨介眉、伍克家等,他们为上海银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您了解他们吗?

郎:杨敦甫死得早。杨介眉此人是老好人,非常好说话。他是遗腹子,故对母亲极为孝顺。抗战爆发后,陈光甫到内地去,有一段时间就由杨介眉主持银行业务。交行的唐寿民从香港回来后,实际上已经落水,来拖杨介眉下水,遭杨拒绝。唐也没有办法。不久听说杨介眉死了,感到很震惊,大家都怀疑是被日本人毒死的。这两个人都担任过上海银行的副总经理。伍克家对陈光甫忠心耿耿,当然对银行也是忠心的。他办事一板一眼,为人严谨。我刚进银行的时候,他任人事处经理,后来陈光甫去香港时,他做过总经理。伍克家与陈光甫是世交,伍的父亲与陈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还有个朱如堂,倒是个才子,人很聪明,作风洋派得很,美国留学生,不过不是读金融的,不大管行内的事,后来担任银行的副董事长。

邢:你知道中国旅行社的总经理陈湘涛吗?

郎:知道。他住白赛仲路(高邮路),有一段时间我也住那里,经常看见他的。他英文很好,老婆长得洋气,看样子像混血儿。传说他后来闹家庭纠纷,陈光甫曾出资为他解决纠纷,后来就“另有任用”了。

邢:谢谢您,我把访谈内容整理后会请你过目的。

(2005年5月3日整理完毕)

(口述人郎念祖,解放前曾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秘书室负责人;采访与文字整理人邢建榕,上海市档案馆研究馆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