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扩张的阶段性

企业扩张的阶段性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上述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任何一地区的产业的起始点必定是有一家企业首先成立。我们称这类在一地区首先出现的企业为“单一的企业”。第一家企业可以看作是“孤立的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是指大量的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在一地区内集中。除了所提到的激励因素以外,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在一地区的集中也创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同一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企业采用更有效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

8.3 企业扩张的阶段性

依据生态学的研究思路,从企业集群内厂商的数目变动、厂商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企业扩张的过程。因此,将企业扩张的过程归纳为“点的企业”、“线的企业群”、“面的企业群”和“板块企业群”四个由低到高的成长阶段(15)

1.点的企业(单一企业)

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重庆等工业发展较好的沿海和内地省市,都可以发现有部分产业在一地区集中的现象。如温州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产业,湖州市织里镇的童装产业,江苏省丹阳市的眼镜制造产业和重庆市的摩托车产业。从上述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任何一地区的产业的起始点必定是有一家企业首先成立。我们称这类在一地区首先出现的企业为“单一的企业”。这里“一地区”的范围可以是一个自然或者行政村,也可以是一个乡镇。这里提到的“企业”既可以是较大规模的企业,也可以是被称为“个体户”的小企业。第一家企业可以看作是“孤立的企业”。所谓“孤立”就是指在这一地区的范围内不存在其他的生产同类产品或者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同样也意味着这一地区没有第二个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同它竞争。然而当这一地区冒出了另外一家,或者数家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时候,“单一企业”的“伊甸乐园”生涯就结束了。

为什么单一企业会出现的呢?这同“过剩资源”有关。Penrose认为,在“任何时点上,都有着某些生产资源闲置。企业用这些资源提供的服务来寻找生产机会。”(Penrose,1959)。生产资源包括固定资本、流通资本、劳动力。我们周围一般都存在一些可以用于生产产品的资源,特别是在城市周边地区,有富裕劳动力,有土地和其他的资源。对于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所要求的资源配置不同。生产一些简单的产品,如服装、零配件等,所要求的资源配置非常低。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很多人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凑合起最低的配置。

建立一个企业,哪怕是最小的两人合作形式的个体户,除了拥有或者有能力凑起最低生产资源配置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同产品生产有关的知识,包括产品生产技术以及同产品有关的市场信息。A lchian和Demstz认为建立一个企业的条件之一是雇主(企业家)需要“获取关于投入品生产性绩效的更好的信息”。“雇主不仅决定各个投入品生产什么,并且还分析哪些异质投入品结合到一起会更有效率。”(A lchian&Demstz,1972)。除了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以外,企业外部同产品市场有关的信息同样也至关重要。企业家或者合伙人首先需要知道他的产品卖到什么地方去,卖出去以后是否可以获利。敢于冒风险也是单一企业能够建立起来的重要条件。因为在建立企业和决定产品以前,企业的发起人面对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他是否能够收回他以前及合伙人的投入,在产品出售以前的把握是非常小的。然而,政策导向也对企业能否建立有相当大的影响和作用。除了中央的政策以外,各个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本地政策。同时,由于地方利益的存在,地方政府也有可能对中央的指令做一些有利于本地区的解释,或者对一些现象故意视而不见。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民营企业可以在一些地区较早地发展起来。

2.线的企业(企业种群)

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是指大量的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在一地区内集中。这种现象在我国乡镇工业部门并不少见。如织里镇集中了一千多家大大小小童装厂和个体户。柳市镇在1983年时生产低压电器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000多家,生产人员5万多人,销售人员也近了10,000多人(柳市镇志,1999)。丹阳市司徒镇的眼镜生产企业群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对个体企业的控制政策的放松,许多掌握了眼镜生产技术的工人纷纷在自己家里开厂,高峰时期全镇眼镜厂企业达350多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是在单一的企业在一地区的大量复制(copy),起因于单一企业所掌握知识(包括管理、生产技术和市场知识)的传播。Teece研究过知识的可转移性问题,他提出:“组织(企业)知识的另一个特征是,在一个重要的程度上,它常常是可以转移的。”“就管理才能来说,情况尤其如此;对于使用设备和其他生产技能来说,也是如此。”(Teece,1982年)。企业知识传播的速度同所生产的产品的技术壁垒成反比。生产设备投资越高,生产技术的难度越大,企业知识就越是不容易被其他人所利用。事实上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初期,大部分产品非常简单,技术壁垒很低,所以企业知识是很容易被周围的邻居所掌握的。农村地区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质和商业的不发达性,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意识超过对他人的防范,加上村落内长期形成的亲属、亲戚和友情的存在,一项不太复杂的生产技术很快就会在一地区内转播开。因此,当邻居们看到他们中的一家办起企业,并能够盈利的时候,开始纷纷模仿,从而,这一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然而,它的前提是:(1)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2)有足够大的生产资料供应源;(3)没有受到政府或者其他人的干扰;(4)有勤奋和敢冒风险的民风。

数量的变化会导致质量的变化。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是单一企业的大量复制品,它们生产同类的产品,但是二者所处的外部环境是相异的。首先身处于企业群中的企业所感受到的竞争压力更大,更加直接。这就促使它们的所有者,企业家,为了免于被淘汰出局而做出各种努力,包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或者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除了所提到的激励因素以外,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在一地区的集中也创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首先是信息优势。各个企业在寻求各类信息为自己服务的同时,企业之间的交流,或者对其他企业的观察,使它们付出较小的“交易成本”获得比其他地区更多的信息量。形成技术优势。同一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企业采用更有效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这些知识由于企业的集中,很快在企业之间得到传播。降低了物流成本,包括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产品的成本。企业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原材料的购买和产品销售有关的市场信息,几家企业联合起来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产品也可以节省物流成本。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的技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群形成以后,劳动力可以在各企业之间流动,由于大家采用基本相同的生产工艺,无形中培养出一大群熟练工人。

3.面的企业(配套的企业群)

“配套的企业群”指的是在同一地区内集合大量的生产某一种产品的企业,以及提供配套的零配件、生产设备和各类服务企业所组成的企业群。为了对配套的企业群有更加形象的认识,下面引用胡定寰的《关于湖州市织里镇童装产业调研报告》。他发现历史上的织里镇是江南著名的蚕桑丝绸之乡,妇女精于手工。由于地少人多,农村劳动力剩余,该地区的农户有农闲时外出做小买卖的习俗。从70年初开始织里镇家家户户从事床上缝纫品的生产,妇女在家生产,男子外出销售。80年代中期织里人改为生产童装。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全镇童装的年产量已经超过1000万件套。织里镇童装产业起始于家庭式作坊,最初有个别妇女在家中生产童装,丈夫外出销售,获益比较好以后,周围的邻居、亲戚和朋友纷纷模仿,迅速地使得童装生产在整个地区蔓延开来,几乎每家每户都投入童装生产中去。织里镇生产童装的“作坊”(我们认为作坊这词在这里比工厂更加精确)的规模都很小,平均在雇工人数在15人以下,有30台以上缝纫机的作坊算大规模了。随着织里童装的出名,大批的外地商人也开始来织里购买童装。随着市场交易数量的增加,原有的服装交易批发市场容纳不了交易摊位,逐年增加批发市场。2000年织里镇的童装批发市场已经发展到了8个。织里镇童装配套产业开始逐步得到完善。镇上除了1000多家童装生产作坊以外,还有布料批发市场,童装辅料批发市场,绣花作坊,印花作坊,童装样品商店,专业的童装设计和电脑制版商店,包装材料作坊,缝纫机销售商店,缝纫机维修门市部门,童装的打包和托运部门等。这些配套作坊和企业也将近有1000多家。此外,织里镇还拥有两个劳动市场,不同等级的饭摊,酒楼,旅店和两座三星级的宾馆。在织里镇的童装生产作坊无论是购买材料、生产设备、招聘工人、销售产品、还是向全国任何一地区发货,由于配套产业齐全,都不需要走出总面积只有4平方公里织里镇一步。(胡定寰,2000年调查报告)。

配套的企业群是在生产同一产品企业群中间发展和延伸出来的。生产同一产品企业群在创造“集体力”的同时,也产生出大量需求,这类需求包括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产品销售、以及配套的生活、娱乐设施和各类的生产与非生产性的服务。受到大量需求牵动,满足这些需求的新企业和产业逐渐地在这一地区形成和出现,形成了的配套企业群。延伸的企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类是朝着主导产业的上游部门,如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方向发展;另一类是朝着主导产业下游部门,如对主导产品的进一步深加工、营销以及专业市场的方向发展。企业内部的分工和协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亚当・斯密在研究了制针厂的劳动分工以后,提出了:“只要引入劳动分工,在任何企业中,劳动生产力都能相应提高。”(斯密,1776)。Karl Marx指出,同一个集群内部“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的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必然是集体力。”(马克思,1975)。

在一地区范围内生产主导产品企业与提供零配件、生产设备和各类服务的企业之间也会逐渐地形成一种分工和协作的关系。这同前面引证的,由斯密、马克思提出的分工和协作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提出的分工和协作是存在于独立企业与独立企业之间,属于企业外部分工和协作,斯密和马克思研究的是企业内部的分工和协作。如下面所论证的,存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同样也能够在提高个体企业生产力的同时,在一地区创造出一种“集体力”。同一地区内企业之间分工和协作的形成,使各企业有可能把资金、技术集中在生产少数的,擅长制造产品上,从而更加容易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专业化程度越高,技术就越精,生产速度就越快。企业外部的分工和协作通过“看不见的手”来协调的。企业在长时间交易过程中不难找到满意的合作伙伴,形成相对稳定买卖关系,逐渐地把自己的生产计划同对方供需能力协调起来。市场交易需要交易成本。科斯(Coase)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是首先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他说:“使用价格机制(市场)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是发现有关价格的成本。”“为市场上进行的每一笔交易谈判和达成一份独立合同的成本也必须考虑在内”。(科斯,1937)。然而科斯并没考虑交易成本的数量关系。两企业之间一年只达成一次合同的交易费用显然高于每周签订一次合同的成本。相隔几千公里距离的两企业之间达成协议的交易成本无疑比间隔两公里距离的高。这也属于配套企业群在同一地区内集中的优点。Williamson提出了形成交易成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市场交易的两个企业由于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因为“一方为了获得对方同等的信息量的费用是非常高的。”(W illiamson,1975)。虽然一家企业企图获得交易对方所掌握的信息需要投入,然而,如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距离非常之近,交易又非常频繁,那么信息的获得费用显然要低一点。此外,配套企业群在同一地区内集中的有利点同时还包括:(1)减少购买原料、零配件、生产设备和服务的流通费用;(2)减少由于购买不良零配件所引起的各类损失。需求方很容易对供给方的生产过程进行检验,在发现不良产品时,需求方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补救;(3)减少企业备用零部件,原材料等的库存。企业为了保持其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特别防止停工待料等意外而造成的停工待料损失,需要备有库房,存放部分备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产生了仓储成本(包括库房租金、电力、动力和搬运原材料、零部件进出仓库时所需的劳动费用)。供需双方间隔的距离越远,运输过程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大,所需的仓储数量就越多,成本也就越高。(4)有利于新产品开发。新产品的开发除了企业本身需要做工作以外,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原材料、零配件和设备供货部门的配合。在一地区形成配套企业群集以后,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可以在周围大量的配套产业企业群中找到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的配套原材料、零部件和生产设备,获得来自于企业外部的技术服务和支持。(5)更加容易获得各种具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才;(6)有利于促进整个地区服务性配套设施的建立与完善

4.板块企业群(几个拥有巨大企业集团的企业群)

进入配套企业群阶段后,巨大的生产力同有限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导致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变得苛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了企业分化。部分具备一定优势的企业无论在发展速度、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都显著地超过了其他企业。从而资金、技术、管理和技术人才、以及市场份额不断地向这部分企业“集中”和“集聚”。这类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通过分离、收买和兼并等手段把周围的企业逐步地归并到自己旗下,组成以该企业为核心的,大批下属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它们逐渐变成了,Chandler称之为“由一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的现代企业。”(Chandler,1977)。这些企业雇佣了数十甚至数百名中高层经理来监督数以十计和百计的雇佣了几十个或成百上千个工人工作的事业部门或者子公司。这类企业每年的营业额都以数亿元来计算的。随着若干个大企业集团的出现,这一地区内的企业按照规模、从属与被从属的关系可以区分集团公司、下属公司和相对独立企业三类。集团公司指的是由阶层的职业经理管理的,拥有和控制着一大批子公司、孙公司、控股和半控股公司的巨大企业。下属公司指的是在生产、资金、人事管理、销售和信息上受到集团公司不同程度控制的企业。相对独立企业指的是名义上的独立法人,然而,它们在产品的交易关系方面往往脱离不了对集团公司的依存。从企业规模上来区分,集团公司的规模是庞大的,下属公司的规模是中等的,而相对独立公司的规模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在一个企业集群中为什么会出现现代化巨大企业和企业集团?Chandler在研究了1790年以来近200年的美国企业发展史之后,提出了它们出现的原因是由于需要协调大规模生产、流通以及信息处理。(Chandler,1977)。在日本从事企业集团理论研究的学者中间,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学派,(1)交易成本论学派;(2)株式会社论学派;(3)管理机构学派;(4)现代企业集团学派。交易成本论学派提出,需要企业集团是因为“企业一方面可以节省利用市场的交易费用,同时又需要避免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今井、伊丹和小池,1982年)。株式会社学派从控股和支配的角度研究企业集团形成的动机和原因(坂本和下谷,1987年)。管理机构学派提出了,企业集团化反而使得管理权由集中变为分散,提高管理人员的主动积极性和企业经济效益。“因为子公司同事业部制一样,管理人员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益。”管理机构学派讨论的对象是从集团总公司内部分离出来的子公司。(土屋,1966)。现代企业集团学派认为日本企业集团的出现可以归因于“现代的技术革新”,“产业构造的变化”和“企业构造的国际化”的推动作用。(坂本和下谷,1987)。

20世纪90年代起,在一些地区的企业集群中间形成了企业集团,温州市的低压电器产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温州市志,1999)。企业集团化是企业经济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的趋势。随着乡镇工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没有相应的市场营销体系与之配套,导致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产品积压、利润下降,许多企业面临破产。这时“看得见的手”来组织分散的企业,用计划生产来取代“由市场组织的生产”的需要产生了。企业集团就是由于这种需要的促进,在配套产业企业群的基础上形成了。A lchian&Demstz提出,“资源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合作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力,这导致促进对合作的经济组织的需求。”(A lchian&Demstz,1972)。从组织结构上分析,我国企业集群的企业集团可以划分为“系列企业集团”,“产品市场为导向的企业集团”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三大类型。“系列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图如同金字塔一般。金字塔的塔尖部分是集团总公司,总公司的下一层由总公司的直属子公司、控股公司和建立长期合同供货管理的企业组成。在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下面也有它们的下属企业。这种企业层与层之间的联系可以往下延伸到若干个层次。“系列企业集团”主要适应于产品相对技术含量较高,需要比较多的零部件组装起来的行业;“产品市场为导向的企业集团”是以组织产品销售为目的形成的企业集团。同“系列企业集团”相比,成员企业之间的相互约束比较松散,有的仅仅存在产品来料和来样订单加工的关系。集团成员企业采用同一个品牌和销售网络。为了获得这样的权限,成员企业必须向集团总公司缴纳一定的成员费用,或者以很低的价格把产品交付给集团总公司代销;“产品市场为导向的企业集团”一般在生产工艺、流程比较简单,然而,产品更新的速度很快,需要较高的产品设计技术和大力度的市场营销和促销手段的行业。在一地区范围内出现若干个相互竞争的企业集团的作用在于:(1)在集团公司的统一指挥下加强了集团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和合作企业之间的协作,减少不确定因素和节约交易成本;(2)可以提高产品市场的开发力度和效率,企业集团可以拿出较多的资金从事营销活动,打造品牌和建立各类销售网络;(3)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控制,集团公司可以在集团范围内进行质量管理,除了制定零配件和成品质量标准,对每一生产阶段进行检测以外,还有力量对下属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4)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企业集团可以组织产品和零部生产件企业共同完成新产品的开发方案,以及图纸设计、生产工艺、试产等一系列工作;(5)有利于向银行和社会融资,一般情况下大企业集团的信用度高于中小企业;(6)有利于吸引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7)有利于开拓产品的国际市场;(8)有利于开拓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朝着多角化的方向发展。

事实表明我国乡镇工业的发展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公共投资和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受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然而,各地区工业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区相当之好,如浙江省的温州市,而有些地区即使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却成效甚微。甚至个别的原来效益很好,看上去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从一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以后,很快就遇到众多事先无法想像的困难。本文研究发现了一个事实,也即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而这环境正是在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外部环境的生成是一个进化过程,当一地区从单一的企业阶段,经过生产同一种产品企业群,配套产品企业群到达有企业集团的企业群时,它们就由一个低级向更高级阶段进化。集群内企业根据自身不同的生态位对资源的需求程度,总是与其他相邻企业发生竞争和共生的关系,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越高,可以提供给企业的积极因素就越多。因此,如果我们希望企业快速成长,就必须注意到为它们创造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相邻企业环境。

从现有文献来看(余秀江,2003),一些国内外的学者以不同的理论框架解释了企业发展的阶段性。迈克尔・波特把企业发展过程分为萌芽、演进、衰落和升级四个阶段,他认为,企业的萌芽是由于历史原因或某些机会创造的有利因素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演进是指企业一旦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衰落阶段是由于外来的不利原因(如来自市场、政府)会使企业逐渐衰落;升级阶段指企业将朝更高层次发展(M ichael E. Porter. 1998)。Pouder&John(1996)将其演化轨迹划分为三个阶段:创立期阶段、会聚期阶段和失败或再创立阶段。

我国学者王捃(2002)(16)专门对企业的演进阶段做了研究,在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他得出结论,目前对企业演进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从现有不同类型中寻找其发展阶段性的联系,还停留在一种分类研究上。“任何一个企业群是如何演进的?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和案例支持”。他接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把企业的演进分为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二个阶段,证明了我国不少企业己经由横向联系阶段进入了纵向联系。仇保兴在研究企业集群演进过程时,论证了新专业产生的过程。

以上关于企业演进阶段研究的成果中,仇保兴(1999)没有讨论企业集群外延上的演进以及外延和内涵演进过程中的关系,也没有把演进过程分阶段讨论。王捃的研究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告诉了人们企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只是简单分为两个阶段,致使进入第二阶段后的企业缺乏理论解释。迈克尔.波特的划分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实证支持,但演进阶段过于笼统,与衰落、升级阶段也是相互脱节的,没有一定时间顺序和理论逻辑顺序。

为了弥补现有理论的不足,在前人的基础上本文根据企业演化的模拟分析结果,参考企业演化的特点,将企业演化轨迹划分为四个阶段:创立期阶段、会聚期阶段、跨区延伸阶段和失败或再创立阶段。这四个阶段企业发展的程度、厂商行为、动力机制各不相同。下面对这四个演化阶段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很好地看清企业演化轨迹,把握其演化规律,探索其生成演化机理。

阅读资料8-1:

杭集牙刷企业群现有牙刷生产商990家。2001年生产牙刷40亿支,实现销售14. 4亿元,比2000年增长15. 2%,上交税金4000万元,比2000年增长14. 3%。2000年杭集牙刷企业群牙刷销售量大约占国内市场销售量的70%。围绕牙刷生产商,杭集牙刷企业群拥有原材料供应商8家,主要生产和供应牙刷生产所需的塑料粒子和牙刷丝;设备供应商3家,主要生产和供应生产牙刷所需栽毛机,配套、服务商305家,主要提供包装材料、印刷和模具服务。杭集牙刷企业群2001年从业人员8500人。

杭集牙刷企业群是指位于邗江区杭集镇范围内的牙刷生产商及其相关企业的集合。这个镇在中国素有“牙刷之乡”之称,《人民日报》曾经介绍过这个镇的牙刷产业。该镇的牙刷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27年,其间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阶段(大约在1827年至1950年期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少数几个人采用手工操作的方法,用动物骨作柄,用白猪鬃或鹅毛管剪成细丝作牙刷毛制造很少量的牙刷供应市场;初步发展阶段(大约在1951年至1979年期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有了1—2个相对正规的企业从事牙刷生产,后期在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以及设备上有了明显的改进,牙刷毛更换为尼龙丝,动物骨柄更换为塑料柄,手摇栽毛机代替了手工栽毛;全面发展阶段(大约在1980年至1997年期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牙刷生产商大量涌现,生产总量迅速攀升,一度曾同时有3000多个牙刷生产商,但它们的规模并不大(都是中小企业);提高阶段(大约在1998年至今),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牙刷生产总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产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高露洁—三笑这样的大型企业。(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