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通货膨胀及其制止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通货膨胀及其制止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全国的军事行动未能结束,财政支出仍然很大,赤字仍然存在,多发纸币以资弥补的现象仍然存在,通货膨胀就必然存在,物价不可避免地上涨。因此,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物价猛涨。陈云运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方法论,对其原因的解释,是很正确的。[6]陈云这段话是十分可贵的。

3.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通货膨胀及其制止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全国的军事行动未能结束,财政支出仍然很大,赤字仍然存在,多发纸币以资弥补的现象仍然存在,通货膨胀就必然存在,物价不可避免地上涨。因此,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物价猛涨。陈云运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方法论,对其原因的解释,是很正确的。他在1949年11月13日的《制止物价猛涨》中说:“自10月15日以来,沪津先导,华中、西北跟进,全国币值大跌,物价猛涨。到今天止,以7月底为基期,物价平均指数:京津已涨达1.8倍,上海涨达1.5倍,华中、西北亦与此相近。此次物价上涨,除部分地区有特殊原因……外,根本原因则在纸币发行的大量增加。7月底为2800亿元(原来的人民币,1955年发行新的人民币;新币1元等于旧币10000元;下同——引者),9月底为8100亿元,10月底为11000亿元,到今天止,发行近5倍,致使币值大跌,物价猛涨。”他继续说:“自7月底以后,由于我地区扩大,钞票下乡,农产旺季,工商恢复等等因素,货币流通量是扩大了。7月底发行总数2800亿元。按当时的价格折算,等于布1000万匹或粮食20亿斤(大、小米平均)。目前发行总数16000亿元,按现价折算,等于布2000万匹或粮食40亿斤。7月底与目前的货币流通速度大体相同,都是很快的。估计我货币所占领地区已扩大了一倍。依此推算,全国平均物价比7月底上涨近两倍,按这一物价水平,则关内货币的全部需要量为16000亿元。因此,目前稳住物价已有可能,半月前希望把物价稳定在9月底的水平则是不可能的。因为10月初至今天,共发行将近8000亿元,我们手里绝无回笼或抵消此巨大数量货币的物资。不估计到这一情况,想以少量物资,稳住物价,必然消耗了实力,物价仍不能稳住。”[6]陈云这段话是十分可贵的。它不仅说明纸币超量发行就是通货膨胀,必然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而且说明,在这样的条件下,想用人为的方法压低或稳定物价是不可能的。一定要等物价上涨到已抵消掉多发的纸币的程度,才有可能在这水平上稳定物价。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违反它,就必然受它的惩罚。前面提到,1948年,国民党政府用金圆券兑换贬值到如废纸的法币,随后又滥发金圆券,再陷入通货膨胀的困境,物价飞涨;企图管制物价,结果是商品绝迹,黑市交易,人民怨声载道,加深国民党政权的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