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投资的主体

国际投资的主体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以资金运动为主体的直接投资可替代国际贸易。当然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在较大的程度上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资源导向型投资指跨国公司为满足母国对于某种自然资源的需要而对外投资,这种投资扩大了东道国资源的生产规模和东道国的国际贸易规模。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指跨国公司为突破东道国限制其商品进口而设置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进行的跨国投资。

第二节 国际投资的主体——跨国投资与国际贸易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以资金运动为主体的直接投资可替代国际贸易。萨缪尔森(Pal Samuelson)用一般均衡理论形成H—O—S模型,提出自由贸易会导致各国间要素收入均等化,蒙代尔认为不同国家的资金流动可替代自由贸易(Trade Substitutes)。而佩瓦斯(Dorsal Purveys)与史密兹(Andrew Schlitz)认为国际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有贸易促进作用(Trade Complements),因为直接投资可提高东道国产品出口效率,刺激本国进口,带动本国产品出口。不过,谁都不否认,国际贸易的很大比重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主要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

表7-1 世界跨国直接投资情况

img40

注: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04年世界跨国直接投资额为6120亿美元,增长6%。

资料来源: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4,United Nations.

一、跨国公司的投资贸易链

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链条是贸易→直接投资→贸易→直接投资。最初,跨国公司向东道国出口商品,通过开展贸易活动了解东道国的市场需求、贸易壁垒、成本差异等。如果直接投资大于贸易利益,就采取直接投资。直接投资带动了跨国公司生产设备,中间产品的出口贸易,同时又在东道国生产出产品后返销母国贸易。随着该投资的利润减少,再转移投资项目,带动下一轮贸易增加,周而往复。因此,母国多保护和支持对外贸易和投资,主要政策有:对东道国进行援助,为本国跨国公司或东道国企业提供政府信贷,促进对外贸易与投资;通过货币手段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如货币贬值促进出口,货币升值促进对外投资;政府官员出面促进贸易投资;提供法律保证如制定海外贸易投资促进法等措施。直接投资是出口的先决条件,尤其是技术先进的产品和服务的出口,要与这类产品的客户或服务的对象建立联系,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就是重要渠道。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1998年其内部贸易约占世界贸易的1/2,加上外部贸易高达4/5,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的90%以上。(1)

二、跨国公司的贸易与投资选择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规律是贸易→直接投资→贸易→投资。因此,跨国公司的投资与贸易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补充。

跨国公司选择国际贸易还是国际直接投资受到关税保护的影响。世界各国由于价值规律、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等的不同,产生了成本与价格的差异。当东道国的国内商品价值大于母国国内价值与东道国关税之和时,跨国公司就进行国际贸易,因为母国的商品在征收东道国关税后仍然具有竞争力;东道国的国内商品价值小于母国国内价值与东道国关税之和时,跨国公司多考虑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也受到利润的影响:

国际贸易利润=国际价值-本国生产成本

国际直接投资利润=东道国商品价值-子公司在东道国生产成本

比较以上两式可见,跨国公司选择直接投资是因为国际直接投资利润大于贸易利润。当然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在较大的程度上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跨国公司既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主导力量,同时也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倡导者。

跨国公司在自己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条件下,对贸易自由化采取不同的态度。当跨国公司在母国国内处于自由竞争的上升时期,整体实力较小时,希望政府采取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当跨国公司实力雄厚、日益强大时,多建议政府帮助其进入他国市场。如美国的贸易政策就是很典型的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跨国公司竞争力最强,倡导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当日本等国跨国公司实力增强后,美国又实施贸易和投资保护。

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可主要分为市场导向型、成本导向型、资源导向型、突破贸易壁垒型几种。市场导向型就是跨国公司的主要目标是占领东道国的市场。一般地,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前,东道国多从跨国公司母国进口某种产品以满足其国内需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后,就地生产和销售,不必再进口满足东道国的市场需求,所以,这种投资替代了原来的国际贸易,但同时,还会创造东道国对于跨国公司母国其他产品或劳务的需求(如资本品或中间品),又可能扩大母国与东道国间的贸易。成本导向型投资指跨国公司为利用东道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而进行的投资。资源导向型投资指跨国公司为满足母国对于某种自然资源的需要而对外投资,这种投资扩大了东道国资源的生产规模和东道国的国际贸易规模。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指跨国公司为突破东道国限制其商品进口而设置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进行的跨国投资。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一个公司向海外投资的普通动机是为了对付现有出口市场的威胁,这种威胁或者来自竞争者采取的某些行动,或者来自对当地生产者限制市场的措施,唯一能够避免贸易障碍的做法即打入内部”。(2)

表7-2 1986~1998年国外直接投资(FD I)和生产国际化的部分指标

img41

注:①只包括多数一控制投资(Majority-held Investments)。②1987~1990年。③估计值。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世界投资报告1999年:外国直接投资和发展的挑战》1999年。

表7-3 2003~2005全球各地区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增长情况

img42

注:a.经过修改,b.首次估计。

资料来源:“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5: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zation of R&D”,UNCTAD.

三、跨国公司出口替代的对外直接投资效应简化模型

有学者曾介绍了一个出口替代的对外直接投资效应简化模型。(3)假设世界由两个国家(地区)甲、乙组成。甲国跨国公司到乙国建立子公司生产产品,节省了运输成本,绕过关税与非关税壁垒,降低了服务成本,扩大在乙国销售量。但甲公司在乙国的销售量中原来有一部分服务于出口,所以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净利益,即具有扩张效应;对乙国厂商而言,它若进入该行业,不会产生甲国厂商“出口替代”部分的损失,但它进入后行业竞争会带来价格下降,如果新厂商进入后两厂商各获寡占利润,那么这个寡占利润的总和不超过厂商甲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垄断利润,当且仅当甲乙两国厂商共同策划对寡占利润之和等于垄断利润,这称为竞争效应。假定出口利润大于建立一家工厂的固定成本,那么甲国厂商面临两种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在乙国设立子公司,两国同时生产;非对外直接投资,只在甲国生产,并向乙国出口。这时产生四种情况:第一,当对外直接投资利润小于出口利润,寡占利润小于建厂的固定成本,甲乙两国厂商在乙国设厂都会损失,只能是甲国厂商在甲国生产并向乙国出口。第二,当对外直接投资利润小于出口利润,寡占利润大于建厂固定成本时,扩张效应较小,竞争效应也较小。这时,甲国厂商若在乙国设厂,很大一部分销售是替代原来的出口,无法获取更大利益;乙国厂商由于竞争效应小,可在进入后获得利润,可进入该行业,参与竞争。第三,当对外直接投资利润大于出口利润,寡占利润小于建厂成本时,扩张效应与竞争效应都较大。甲国厂商原来的出口被子公司产品替代,但仍可从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张效应中获利,乙国厂商由于竞争效应大不能进入该行入获得正利润。第四,当对外直接投资利润大于出口利润,寡占利润大于建厂成本时,扩张效应较大,竞争效应较小,则会出现三种情况:甲国先投资,乙国厂商不进入;乙国厂商先进入该行业,甲国厂商不再投资,追求次优的寡与利润;双方同时投资陷入博弈论中的囚犯两难困境,两败俱伤。

可见,扩张效应越强,甲国厂商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大;竞争效应越强,新厂商进入的可能性越小,甲国厂商越易垄断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