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现形式及特征

表现形式及特征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洲美元市场与各国金融体系平行发展。在这次黄金汇兑危机中,美国明确表示它不再想单独维持黄金的市场价格,这预示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即将终结。而浮动汇率制的采用成为国际货币体系长期不稳定的起点,使得当代金融全球化首先从国际货币汇率市场开始。而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由于其金融体制本身就是市场金融体制,不存在金融市场化的问题,因而其金融自由化改革则是侧重于通过放松管制来实行金融全球化的目标。

2.1 金融全球化的兴起、表现形式及特征

2.1.1 金融全球化的兴起

在现有文献中,尽管对于金融全球化这一概念的表述有多种多样,但一般而言,它是指因金融自由化和放松金融管制而使各国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之间所形成的一种日益紧密的联系。当代的金融全球化是分两个层次、三个阶段来进行的。金融全球化的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指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金融深化”为重点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另一个层次是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放松金融管制”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改革。金融全球化的三个阶段是指: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经历了“有限”的金融国际化,放松金融管制和自由化,以及金融投机套利普遍化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加入的三个阶段。

从金融全球化所经历的进程来看,金融全球化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大致经历了“有限”的金融国际化,放松金融管制与实行金融自由化,以及金融投机普遍化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加入三个阶段。当代金融全球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可以追溯到1960年。在这一阶段中,各国彼此的货币和金融体系并存,其特点是以金融管理体系和有限的金融国际化居主导地位,并且有限的金融国际化是通过欧洲美元市场这一途径来实现的。欧洲美元市场与各国金融体系平行发展。由于设在伦敦的这个新金融市场是一种银行间的市场,交易数量巨大,因而发展迅速,打破了由美国独霸国际金融市场的格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限的金融国际化。不过,这也给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留下了不稳定的因素。20世纪60年代末(1968年),因美国无法兑现美元与黄金按固定比率兑换(一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国际货币汇兑市场终于爆发了黄金汇兑危机。在这次黄金汇兑危机中,美国明确表示它不再想单独维持黄金的市场价格,这预示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即将终结。70年代初(1971年),美国为了解决自身预算和贸易的双赤字问题,单方面宣布废除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使得维系了近30年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最终崩溃,为浮动汇率制的实施开辟了道路。而浮动汇率制的采用成为国际货币体系长期不稳定的起点,使得当代金融全球化首先从国际货币汇率市场开始。从80年代初开始,金融全球化进程进入了第二阶段——由美英两国率先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措施。随后不久,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先后分别采取了与美英相同的政策措施来实行金融自由化,从而使得一场以放松金融管制为其基本特征的金融自由化运动率先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兴起。金融管制的放松一方面为利率市场化与自由化、融资证券化以及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创新清除了障碍;另一方面也把各国金融体系与外部的“阻隔”消除了,从而使得各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为资本跨国自由流动、债券融资国际化开辟了道路。80年代中期(1986),新加坡实行了金融“大爆炸”改革,迫使其他金融中心加快了金融自由化进程,这标志着在完成了金融深化改革后的第三世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开始参与金融全球化进程,当代金融全球化的第三阶段由此开始。进入9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东欧转型国家也开始推行通过以金融自由化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深化改革来参与这场金融全球化过程,从而使得金融全球化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从金融全球化的第三阶段开始,当债券市场的“阻隔”被消除后,股票市场的“阻隔”也随之消除,使得各国股市日趋一体化,这为套利金融投机的扩张提供了契机。也正因为如此,90年代以来,由金融投机所引发的金融货币危机与动荡在这一阶段接连不断发生。

从金融全球化的两个层次来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通过金融自由化改革参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起点和程度是不相同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参与金融全球化时面临着一方面既要通过金融深化改革由政府“管制金融”向市场化金融转变;另一方面又要开放金融、放松金融管制来参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双重任务。因而发展中国家于70年代开始的金融全球化进程首先是以金融深化为重点的金融市场化改革。而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由于其金融体制本身就是市场金融体制,不存在金融市场化的问题,因而其金融自由化改革则是侧重于通过放松管制来实行金融全球化的目标。金融自由化是金融全球化的制度基础,70年代以来所兴起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为金融全球化创造了制度环境。通过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改革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放松金融管制,才使得金融资源尤其是资本能够在世界各地自由流动,从而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并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新的制度基础。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基本情况。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制度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其政治、经济的独立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因而在政府规划、参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普遍建立了以“金融抑制”为特征的货币金融制度。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这种“金融抑制”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当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从恢复和打基础时期转向全面发展时期之后,“金融抑制”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了。“金融抑制”制度的低效率乃至失败,是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开始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最基本和最深厚的背景。同时,在“金融抑制”制度之下产生的一些以规避政府管制为目的的金融创新活动,也迫使发展中国家放松对货币金融体系的管制,走向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道路。因为当管制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严格的金融管制已难以有任何“效益”,放松金融管制就成为必然选择。此外,从70年代开始,利率自由化就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稳定计划的一项基本要求。而70年代初期应运而生的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理论,则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基础。在罗纳德·麦金农—爱德华·肖金融深化理论的倡导下,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了金融自由化的尝试。而由于各国对金融自由化改革缺乏相应的经验和足够的对理论与政策方面的认识,金融自由化改革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因此,罗纳德·麦金农—爱德华·肖学派不断修正了其理论和相关政策取向,麦金农本人也提出了经济市场化的次序论。这时经济全球化、经济自由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拉美和东亚各国便陆续加快和加深了其金融改革的进程,它们纷纷改革长期实行的金融抑制战略和国家银行制度,推行金融自由化、国际化战略,以提高其在当地乃至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促进本国经济向国际化发展。从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情况来看,自70年代末到80年代后期,各国基本完成了利率的市场化改革。通过降低准备金率、控制通货膨胀以保证并提高正的实际利率。之后,各国进入了以国内银行业务自由化为主的金融改革,建立和完善国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为货币完全自由兑换做好了准备工作。90年代初,各国先后进入了完全开放资本项目的改革阶段。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措施,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改革的程度和范围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因而在这里我们只能作一般性的归纳。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主要措施:①放开利率,允许银行自由决定利率,实行利率自由化,同时辅之以治理通货膨胀,使实际利率水平为正数。根据金融深化理论,[1]正的实际利率会促进国内储蓄的增长和货币的深化,减少投资资源的浪费,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统一。②放宽准备金要求,减少信贷控制,放松对银行业务的管制,扩大银行经营自主权,实现国内银行业务自由化,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③进行金融机构的私有化改革,建立并开放货币市场促进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各国纷纷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削减银行业的进入壁垒,扩大外资在金融机构中的持股比例。与此同时,积极参与金融全球化进程,鼓励本国金融机构对外扩张。迅速提高本国证券市场化的国际化程度,开放证券市场等境内金融市场吸引外资以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借此推动金融创新。

从金融全球化的另一个层次来看,在发展中国家普遍进行以“金融深化”为目标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普遍掀起了以“放松管制”为重点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美英两国在金融创新压力下,率先放松了对利率的管制,开始了金融自由化。随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加入了这一行列,从而使金融自由化成为一种全球趋势。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放松金融管制的进程以及特点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自由化运动,有人根据其推进特点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全面迅速的自由化,这类国家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代表;第二类是全面但渐进的自由化,这类国家以美国为代表,日本也可归入此类;第三类是以证券市场为突破口带动其他方面的自由化,这类国家主要是以德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为代表。如果从时间上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则是以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英国,90年代末的日本等国家最具有代表性。尽管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目标和措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它们的目的都是要通过放松金融管制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金融中介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从以上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进行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历程和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以“金融深化”为重点的金融自由化运动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放松管制”为特征的金融自由化运动使这些国家的金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使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日益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为金融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金融自由化改革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完善及其效率的提高,并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经过金融改革,发展中国家改变了过去金融机构种类单一、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建立了组织机构较为完善、效率较高的各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而利率管制的放松和信贷控制的取消加剧了各种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这又从另一方面促进了诸如大额存单、各种商业票据、回购协议等各种新型金融工具的引进,从而降低了金融中介的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大大地促进了金融市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为这些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样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来看,金融自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放松利率管制到放松金融业务的管制,再到放松资本项目管制等,这些金融自由化措施促进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和综合化发展,也推动了跨国银行的发展,并对全球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从而使各国的国内金融日益融合在全球金融的大潮之中。

2.1.2 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尽管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就其基本形式来说,主要还是表现在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全球化三个方面:

2.1.2.1 资本流动全球化。资本流动全球化是指投资行为和融资行为的全球化,投资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为自己服务的金融机构,选择最有利的投资机会和投资工具,融资者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机构和最合适的融资工具。投资行为和融资行为的全球化是资本流动全球化的原因,资本流动全球化是投、融资行为全球化的结果,因而资本流动全球化是金融全球化的最明显的表现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不断加快,资本流动规模迅速扩大。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资料显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融资规模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上千亿美元迅速扩大到90年代的上万亿美元,如1983年为1538亿美元,而1997年就达到了17693亿美元,14年间年平均增长10.5倍。[2]在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当中,国际证券融资迅速增加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从国际债券的发行量来看,1980~1984年之间国际债券的年平均发行量是639亿美元;1985~1989年之间国际债券的年平均发行量为2100亿美元;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债券发行量稳步增长,从1990年的2266亿美元猛增到1996年的8750亿美元;2001年这一数字已增加到72367亿美元,而2002年5月增至74125亿美元,其中2000年和2001年国际债券净发行量分别为12411亿美元和10670亿美元。[3]除了从融资行为的角度来考察资本流动的全球化之外,也可以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考察这一问题。如果非本国居民持有本国公债在公债总额中所占份额提高,那么就意味着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从而也是资本流动全球化的表现之一。非本国居民持有的本国公债的比重,美国从1983年的14.9%增加到1997年的40.1%,加拿大从1983年的10.7%增加到1997年的23.1%,日本从1985年的3.7%增加到1996年的4.3%。[4]此外,近20多年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崛起是一大趋势。机构投资者的兴趣对中国证券投资市场的扩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在90年代已经越来越“全球化”了,其投资组合中既包括本国证券,又包括其他发达国家的证券,还有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证券。证券投资组合的“全球化”是投资行为全球化的一个直接表现。

2.1.2.2 金融机构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服务业的全球竞争进一步加剧。为适应新的形势,各国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纷纷以扩大规模、扩大业务范围和推进全球化经营作为自己的战略选择。一方面,各国的大型金融机构纷纷走出国门,在其他国家广泛开设分行或代理机构,从而实现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经营;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金融机构收购兼并和重组的浪潮。巨型跨国银行不断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拥有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和业务范围,走向了全球化经营。例如,仅在1998年1~10月,在全球排名前200名的大银行中,涉及并购重组的就达24家。大型和超大型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正是这次金融服务业兼并重组浪潮的特点之一。90年代金融服务业的兼并重组浪潮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跨国兼并和跨行业兼并。例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兼并荷兰银行,国际荷兰银行集团收购英国的巴林银行,瑞士银行收购英国华宝银行,德意志银行先后收购了法国的里昂信贷银行和比利时银行,又于1998年收购了美国信孚银行等。跨行业兼并的主要表现是商业银行对投资银行的收购。金融机构的全球化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表现,金融机构的全球化构成了金融全球化的微观基础。

2.1.2.3 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是指金融交易的市场超越国界和时空的限制而连为一体,即形成了金融交易市场的全球一体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是由于各国放松了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分离的规定,允许国外金融机构在本国经营,也推动了本国金融机构到国际金融市场上经营。这样就打破了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界限,国内市场也国际化了。另一方面,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借助于现代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地金融中心连为一体,各金融市场的营业时间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一个全天24小时不间断营业的全球化金融市场。

全球一体化金融市场的迅速形成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在金融交易领域的应用,以电脑网络为支撑的电子交易系统的广泛采用,正在使传统金融交易市场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也体现在各市场的相互依赖性加强,市场的相关性提高。从价格均等的角度来分析金融全球化的过程,可以通过检验在不同国家发行的以相同或不同的货币标价的同类证券的收益率是否相同(或者检验其相关性的大小)。常见的除封闭的利率平价以外,还有抵补的利率平价、非抵补的利率平价以及实际利率平价。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80年代以来前两种利率平价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少数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市场上基本是成立的。

2.1.3 当代金融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当代金融全球化进程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有限的金融国际化(1960~1979年)、放松金融管制与金融自由化(1980~1985年)以及金融投机普遍化和第三世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加入(1986年至今)三个阶段。从金融全球化所经历的三个阶段来看,当代金融全球化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2.1.3.1 金融管制放松化与自由化。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是当代金融全球化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同时也是金融全球化的目的所在。通过放松金融管制与实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措施来消除各国金融体系的内部与外部的“阻隔”,加快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与配置,促进各国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对利率实行管制,如制定存款利率最高限制,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等。尽管这些管制对稳定金融秩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到了80年代以后,这些早期形成的金融法规实际上已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金融管制对金融业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正是在此背景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80年代初纷纷掀起了以“自由化”——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经营业务自由化、金融市场准入自由化以及境内外资本流动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浪潮。随后金融自由化浪潮开始波及在刚刚完成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90年代后,随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东欧转型国家通过推行以“开放金融市场、实行金融自由化”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改革参与金融全球化进程,使得这场以金融自由化为基本特征的金融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的新阶段。

2.1.3.2 金融不断创新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普遍存在金融管制,只有通过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才能逃避金融管制与资本管制,因而使得金融创新成为消除内外部“阻隔”、实现金融全球化的重要手段。从80年代开始,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到80年代中期,金融创新达到了高潮。这一时期的金融创新主要是融资方式的创新,最具代表性的金融创新是票据发行便利、互换交易、期权交易和远期利率协议,被称之为20世纪8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四大发明”。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增多。这一方面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加快了金融资源,尤其是资本的自由流动,推进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工具的日益增多,也为金融投资套利的普遍化提供了机会,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2.1.3.3 金融市场日趋全球化。由于科技进步、金融创新以及金融管制放松与自由化,使得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紧密连接日趋一体化,并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伴随着金融自由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减少竞争成本、防范与降低投资风险,不断开拓金融市场,寻求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也迅速开放资本市场,积极参与金融全球化进程,投入到更加开放和统一的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中,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相互联结,构成全球一体化的金融市场运作体系,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缩短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距离,实现了24小时全球不间断营业。进入90年代以后,又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东欧转型国家为了加速本国经济发展,也开始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措施来融入世界经济、金融大循环,由此产生了一大批新兴的离岸金融市场,从而使得全球一体化的金融市场网络更加扩大与完善,真正构成了一体化的全球金融大市场。

2.1.3.4 国际融资证券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由有限的金融国际化阶段转入放松管制与自由化阶段后,金融全球化进程先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再到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前苏联、东欧转型国家全面展开。在各国金融管制放松、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和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的条件下,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明显的“融资证券化”特征,即融资由传统的银行贷款转向具有流动性的债务工具,筹资者除向银行贷款外,更多的是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及其他商业票据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向国际社会筹集资金,资金供给者在购进债券、股票后也可以随时把拥有的债权出售,转换为资金或其他资产。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融资证券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工具的证券化,即不断通过创新金融工具筹措资金;二是金融体系的证券化,即通过降低向银行和金融机构借款的比重而提高发行对第三方转让的金融工具的比重来达到资金的“脱媒化”。80年代以前,国际信贷是国际融资的主要方式,大大超过国际债券筹资额。而80年代以后,国际债券的地位逐年上升,1985年国际债券在国际筹资总额中所占比重首次超过国际信贷,此后国际债券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目前,这一比重已大体维持在70%左右。

2.1.3.5 银行经营国际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金融管制的放松、银行经营风险的加大、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全能化银行的兴起以及跨国结算体系的发展,无一例外地导致了银行经营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快。银行经营跨国发展,不但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及新的金融工具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且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进程。整个80年代,世界各大银行都致力于在世界各大洲、各个国家广设办事处、代表处和分行,建立海外附属行以及附属的金融机构,甚至建立非金融性质的分支机构,并与其他银行组成合资银行或国际银行集团。到90年代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以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大银行,纷纷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以壮大自身力量。90年代以来,银行经营国际化进一步向全球化发展,并逐渐形成银行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的合理分工,即大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竞争,中小银行则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发展。即使在同一个集团内部,不同机构之间也有类似的“分工”。当然,这种分工并没有严格的界线,更没有切断资产在国内和国外之间的流动。应该说,随着墨西哥和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渐淡化或消除,以及国际金融监管的不断加强,各国金融业将不断开拓新的国际业务领域,跨国银行将对其海外融资结构进行必要的整合,减少传统贸易融资业务,增加投资银行业务;同时,它们必将增加其表外业务比重,提供东道国不能提供的服务,进一步推进金融国际化的进程。

2.1.3.6 金融监管国际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创新与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而银行资本/资产比率却不断下降,金融风险与日俱增。如何做到既不影响创新、效率和市场发展,又能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无疑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1988年,西方十国集团及卢森堡、瑞士的中央银行代表在巴塞尔签署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该协议对资本充足性比率、资本内涵的概念、风险加权的计算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要求。自该协议通过以来,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资本/资产比率。实力较差的银行通过销售贷款和减少信贷来提高资本/资产比率,而实力较强的银行则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增加资本,以提高资本/资产比率。巴塞尔协议的明显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抵制了银行增加资产的冲动;二是促使各国政府去监督银行而不是靠对银行的经营活动施加种种限制去控制它们。

在证券业的国际监管方面,自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暴跌引起全球证券市场连锁反应以来,西方各主要国家除了加强对国内证券市场的监管外,也开始注意到了证券市场国际监管合作的重要性。对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主要是通过“证券交易委员会国际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委员会”共同进行广泛的国际磋商。1986年,美国和英国签署了“有关揭发内幕交易和其他证券舞弊行为的合作协议”。1988年以后,美国又同加拿大、瑞士及日本进行了类似的安排。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地区范围以及双边范围内各个层次上的国际银行监管合作都得到了空前发展。这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促动因素:一是巴林银行倒闭事件表明,监管当局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加强对国际性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监督与管理。二是各国监管当局对创造和维护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都十分关注,以便本国银行参与其中的竞争。三是1995年哈利法克和1996年里昂高峰会议的公报都表明,人们对不受监管或监管不充分的金融活动所产生的潜在系统性风险开始给予极大关注。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世界各国政府、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在90年代给予国际银行监管合作的优先考虑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这一期间,巴塞尔委员会和国际证券协会组织还联合公布了“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指导方针”,其主导思想就是通过强化内部控制,防范和控制有关金融衍生工具管理和操作的各种风险。强调金融机构不论是作为衍生工具的自营商还是经纪人,都应满足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此外,巴塞尔委员会与一些非十国集团国家的监管当局还合作拟定了一套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所有这些,无疑使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更趋国际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