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就业再就业财税政策的效应分析

就业再就业财税政策的效应分析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政政策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效应,是指不同的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本身以及它们的组合对就业再就业的影响。财政支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这正好与税收政策效应相反。包括财政投资政策内部结构、政府采购政策内部结构以及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内部结构。

7.4 就业再就业财税政策的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预期的宏观经济目标而主动采取的各种财政措施。它是政府为了实现预期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措施。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政策如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货币政策相比较,具有其特性,即其政策工具税收、公债、财政支出、财政补贴等都是政府可以直接操作的,直接传导国家宏观调控意图。财政政策包括总量性财政政策和结构性财政政策。总量性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直接改变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总量的政策。政府可根据经济社会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情况,选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或中性财政政策,以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结构性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收入与支出的变化来改变经济结构的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可以通过收入和支出的调整来支持需要发展的产业和行业,抑制有待紧缩的产业和行业,以使各产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财政政策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效应,是指不同的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本身以及它们的组合对就业再就业的影响。

7.4.1 财政税收政策组合的就业效应

一般来说,宏观政策之间的配合,主要表现在作用上的互补和协调。互补是指一种政策手段的作用欠缺用另一种政策手段予以弥补;协调则是两种政策都能发挥作用时应注意作用力方向的协调,使之形成合力,而不要出现相互抵消的情况。从财政税收政策的组合角度来分析就业效应,可将财政税收政策分为同向组合与反向组合来进行,在此的同向与反向是指财税政策本身对就业的效应来讲的。

7.4.1.1 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的同向组合

由于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在总量调节上都具有扩张性、紧缩性或中性效应,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同时实行“松”的或“紧”的政策,或是同时保持中性,才能在总体上达到调控目标。同向组合包括两个方面:

(1)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以求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相互适应。简言之,税收方面实行“减税”的扩张政策时,需要配以“增支”的扩张性财政支出政策。也就是说,在增加财政支出(如国债投资项目、兴办公共工程、增加政府公共消费支出、财政转移支付等)的同时减少税收,减轻企业负担,通过政府直接投资、减税、税收优惠和投资优惠、扩大政府支出、增加福利和补助等双重正乘数效应,鼓励企业、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从而增加社会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拉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再就业机会,扩大就业总量。我国1998年以来实行的以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政策(从1998年5月宣布增发1000亿元国债开始),对我国经济保持一定增长速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98~2001年,以国债投资项目投资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地扩大了投资需求,带动了地方、部门、企业投入项目配套资金和银行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2%、1.7%和1.8%,直接增加了社会所吸纳的就业总量。

(2)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税提高财政对社会财力的占有比率;通过缩减财政支出来减少流通中的购买力,抑制社会需求,控制经济增长的速度。简言之,税收方面实行“增税”的紧缩政策时,需要配以“减支”的紧缩性财政支出政策。也就是说,在减少财政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提高税负,增加企业和个人负担,通过财政税收的双重负乘数效应,压缩投资规模,降低消费需求,稳定经济增长,收缩就业总量。

7.4.1.2 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的反向组合

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的反向组合主要是指在结构调节方面,政策产生的效应,有的起鼓励性的作用,有的起抑制性的作用。由于这两类政策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其净效应对就业产生影响。反向组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扩张性的支出政策,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如加大发行国债力度,增加政府投资规模等,而同时又实行紧缩性的收入政策,增加税收,提高税负,这样做的实际效果是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与税收政策的紧缩效应相互抵消,其净效应将影响就业总量的同方向变化。另一方面是通过紧缩性支出政策,减少财政支出,而同时又实行扩张性收入政策,减少税收,减轻企业负担,这样财政政策的紧缩效应与税收政策的扩张效应将相互抵消,其净效应将影响就业总量的同方向变化。

7.4.2 财政支出政策的就业效应

财政支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就其本质而言,财政支出是政府履行职能所花费的社会资源,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和费用。而财政支出政策则是通过财政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来调节和影响社会经济的。财政支出规模属于总量指标,支出规模扩大,会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因而具有扩张效应;反之,则具有收缩效应。这正好与税收政策效应相反。这也充分说明,增支还需要辅之以减收,即减税,才能真正达到扩张效应。财政支出政策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财政支出政策总体结构。财政支出政策是由政府投资政策、政府采购政策、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三部分组成的,这三种政策对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再就业都具有各自的乘数效应(财政投资乘数、政府采购乘数以及财政转移支付乘数),并且这些乘数的作用方向基本一致,但是它们的作用主体、作用过程、作用时间以及作用强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财政支出规模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的财政支出政策结构将对就业产生不同的效应。二是财政支出政策分类结构。这是指以上各类财政支出政策的内部结构。包括财政投资政策内部结构、政府采购政策内部结构以及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内部结构。不同的财政支出政策的内部结构将产生不同的就业吸纳效应与收入效应,从而发挥出不同的就业效应。

7.4.2.1 政府投资政策的就业效应

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的项目主要是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投资需要量大、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政府投资支出是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资支出规模的调整变化,是扩张还是紧缩,对社会总需求、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就业与社会公共福利水平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另外,政府投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变化和结构的调整,都会引导企业、个人的投资和消费方向,直接和间接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影响就业总量。比如,在经济不景气时,私人部门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不强,同时企业无法吸纳失业人口,也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由于政府投资本身存在乘数效应,所以国家出面进行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财政投资等,有利于拉动国内需求,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依据资本有机构成的比例,可将政府投资区分为资本密集型投资与劳动密集型投资,而这两种投资将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而发挥出不同的就业效应。

劳动密集型的政府投资将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影响就业总量,[13]而且通过其投资的乘数效应,将使吸纳劳动力效应和收入效应增强,有效消费需求增加,对就业起到很强的扩张效应。首先,从直接作用来分析,在投入阶段,一方面较低的资本技术构成要求同一单位的资金需要更多的劳动力相匹配,从而使同等数量的投入资金能够发挥更强的吸纳劳动力效应(简称“吸纳效应”);另一方面较低的资本价值构成结构使同量投入资金中的更大一部分直接转化为劳动者的工资,增加更多人(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收入,从而使同等数量的投入资金能够发挥更强的收入效应。在延伸阶段,较强的吸纳效应与收入效应将合并发挥出较强的消费效应。平均消费倾向(APC)是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即收入越高,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越小;换言之,收入越低,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相对越大。由于劳动密集型的政府投资结构能够相对吸纳更多的就业者,增加更多人(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收入,而低收入人群所具有的较高的恩格尔系数与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将通过较强的投资乘数效应发挥出更大的拉动有效需求的作用,最终带来显著扩大就业规模的结果。其次,从间接作用来分析,劳动密集型的政府投资结构将更多地引致资本有机构成低的民间投资,因为在同量财政投入资金中增加劳动力的需求比例就会增加这些劳动者的消费需求,从而带动为满足这些劳动者消费需求的生产行业与服务行业的发展,而这些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将产生更大的联动效应——拉动有效需求,扩大就业规模。

资本密集型的政府投资也将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影响就业再就业总量,而这种影响与劳动密集型的政府投资作用是不同的。即资本密集型政府投资通过其投资的乘数效应,将使资本技术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生产资料增加,而吸纳劳动力的效应和劳动力的收入效应相对减弱,有效消费需求减少,就业再就业的扩张效应减弱。从直接作用来看,在投入阶段,一方面较高的资本技术构成要求同一单位的投入资金需要更多的生产资料与之相匹配,从而使同等数量的投入资金发挥出更强的排挤劳动力的效应(简称为“排挤效应”);另一方面较高的资本技术构成将使同量投入资金中的更大一部分转化为生产资料价值,减少了更多人(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只能使少数富人(主要是政府工程的承包者)的收入增加,从而使同等数量的投入资金只能发挥较弱的收入效应。在延伸阶段,较强的排挤效应与较弱的收入效应将合并发挥出较弱的消费效应。由于资本密集型的财政投资相对排挤更多的就业再就业者,无法增加更多人的收入,只能增加少数人的收入,而高收入人群所具有的较低的恩格尔系数与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将通过较弱的投资乘数效应制约扩大有效需求,最终削弱扩大就业再就业的效应。从间接作用来看,资本密集型的政府投资资金将更多地引致资本有机构成高的民间投资,因为在同量财政投入资金中增加生产资料的比例就会增加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从而带动为满足这些生产资料消费需求的生产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与企业的发展又将产生更大的联动效应——相对缩小就业再就业规模。

7.4.2.2 政府采购政策的就业效应

政府采购是各级政府为满足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以政府为主体,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方式、方法、程序,从市场上购买工程、物品和劳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主要包括用于政府雇员、购置从事公务活动所需的设备与物品、投资于公共工程等方面的支出。政府采购的特点:一是有偿性。政府财政一手付出资金,另一手相应地收回商品和服务,并可以运用、消耗这些商品和服务用于履行政府的职能。政府如同企业和个人等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一样,在政府采购中从事的是等价交换的市场活动。二是对经济的影响具有直接性。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者、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公共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直接交换,由政府直接占有商品和劳务,直接增加当期的社会购买力,并直接影响社会生产、社会总需求。由于政府采购的数额巨大,对经济增长、社会总需求和就业再就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政府采购可调节社会供求总量,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一般来说,在其他经济政策的配合下,政府可根据宏观经济冷热程度及其发展态势、经济结构状况,在可利用的弹性区间,通过扩大或缩小政府采购范围,或调整政府采购结构,并通过政府支出乘数效应实现宏观调控,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水平,促进整个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如在经济过热、需求过旺时,可压缩和推迟政府采购,减少社会总需求;经济萧条、需求不足时,扩大和提前进行政府采购行为,刺激总需求的增长。通过政府采购行为辅之以其他手段,调控总供求的平衡关系。同时,通过政府采购可以调整社会的经济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多是由众多厂商的生产经营所形成的。一国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往往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只能靠经济手段来实现结构调整目标。而政府采购是一种运用简便、效果很明显的调控手段。政府是一个很大的消费者,这个大的消费者偏向谁,谁就会发展。正因为如此,政府可以作为一个巨大的甚至带有一些买方垄断或买方市场性的大客户。这对供给方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品牌结构都具有示范作用。也就是说,政府采购客观上对于不同的产业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可以据此体现不同的政策倾向,形成不同的政策导向作用。比如,对于那些政府需要给予一定扶持的新兴产业或技术项目,吸收劳动力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服务业等,可以考虑在政府采购招标方案安排中增加政府采购的份额。这样对这些产业或项目,既可形成财力的注入,又可在社会上产生示范效应,从而鼓励、刺激其发展;反之,如果政府意在紧缩或限制哪种产业或产品,则可以采取少采购或不采购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政府采购对就业再就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形成的。从理论上讲,依据资本有机构成的比例,可将政府采购的商品区分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两种类型,而这两种类型的采购产品将通过扩张与收缩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出不同的就业再就业效应。一般来说,由于政府采购数额巨大,所以,如果在政府采购产品结构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则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较强的就业扩张效应;如果在政府采购产品结构中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则将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产生较强的就业收缩效应。

7.4.2.3 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就业效应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捐赠支出以及债务利息支出等,其中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是政府转移支付的主要部分。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转移支付是无偿地将财政资金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提高了转移对象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而用于转移支付的资金又主要来自收入水平较高的个人、企业和地区所交纳的税收。因此,转移支付可以缓解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于悬殊的矛盾,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二是实行特定的支出,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转移性支出的接受对象是有条件的,主要是针对那些生产和生活困难的企业和个人,为了保持其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权利,政府按相应的条件和标准给予资助,这样就会使转移支付资金的边际效用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三是对经济进行自动调节。转移支付是通过累进的所得税制配合,对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其基本原理是:当市场经济运行处于过热与膨胀阶段的时候,人们的收入水平会提高,企业的经营收入会增加,而政府的转移支付就会自动下降,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的上升,从而防止经济进一步过热;而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个人和企业的收入水平都会下降,而政府的转移支付就会增加,相应地提高了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使社会的有效需求扩大,这样可以抑制经济的衰退。

具体来说,社会保障支出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国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安排的财政支出。包括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等。财政补贴是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向特定的企业或私人提供无偿补助,进行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支出可以协调和影响资源的相对价格,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或需求结构。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来讲,财政补贴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财政政策手段,如果财政补贴政策运用得当,将可直接带动经济总量增长,从而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而社会保障支出,尤其是社会失业保险支出对社会就业状况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对建立在劳动力市场基础上的就业再就业予以极大的促进。因为对于失业人员来说,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保障他们物质生活的最后安全网,更是他们心理上的安全保障。

7.4.3 税收政策的就业效应

7.4.3.1 税收政策目标、手段及作用机理

税收政策是为指导税收法规制定和税收工作开展的基本方针、准则。包括宏观税收政策和微观税收政策。微观税收政策,涉及微观层次的决策,主要包括具体税种各构成要素的决策选择和各税种之间的协调决策(具体税种的优化选择)。这里涉及的税收政策主要是宏观意义上的。宏观税收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确定的税收工作的指导方针及相应的税收措施,即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使税收能动地作用于经济的积极过程。其政策实施过程是由政策决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手段、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政策效果评价和信息反馈等内容组成的一个完整的调控系统。

税收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所具有的重要而独特的调控功能,因而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政策的目标与整个经济政策目标相同,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税收政策对经济社会的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自动稳定的税收政策,是指税收制度本身能够对经济波动有较强的适应性,税收随着经济的波动而增加或减少,自动地影响社会需求的变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的波动,即税收对经济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由于税收累进税率等因素的存在,当经济高涨时,实际税负会自动上升,从而产生紧缩的效应;当经济低落时,则税负会相应下降,产生扩张性效应。二是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运用税收政策有意识地调整经济活动的水平,消除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即政府会通过相机抉择,在经济高涨时主动采取紧缩性税收政策,在经济低落时,采取扩张性政策,以此来调节社会总供求水平,控制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的增长状态。

通常,政府有意识地运用税收政策实现其目标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两种:增税与减税。增税即税负提高,包括开征新税、扩大现有税种的征税范围、提高税率、减少税收优惠等;减税即税负下降,包括停征税种、提高某一税种的起征点或免征额、降低税率、实行各种税收优惠等等。增税在总量上具有紧缩效应,在结构上具有抑制性调节作用;减税在总量上具有扩张效应,在结构上具有鼓励性调节作用。税收政策具有这种内在作用的原因:一是国家征税使税款从企业、个人口袋中转向政府,就会影响企业、个人及全社会的总储蓄、总消费水平,从而影响社会总供求水平。二是增税使纳税人税后可支配收入相对减少,减税则使纳税人税后可支配收入相对增加。增税与减税所引起的纳税人税收成本的增减,会直接影响纳税人的投资和消费行为。三是税收政策本身具有示范作用和引导效应,如果税收政策采取增税措施来实施调控,则表明政府在总量上实行紧缩政策,或在结构上实施限制性政策;如果税收政策采取减税措施,则表明政府在总量上实行扩张政策,或在结构上实施鼓励性政策,从而引导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消费行为。

从理论上讲,宏观税收政策可分为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税收总量政策是指通过宏观税负的增减变化来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具体政策包括:增税政策、减税政策,高税政策、低税政策,扩张性税收政策、紧缩性税收政策、中性税收政策等。税收结构政策是指通过有条件的税负差别对待来影响经济发展,以实现结构性调整,这类政策主要是通过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实现的。税收总量政策与税收结构政策所产生的调控作用不同。税收总量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经济的稳定增长方面,比如,当经济增长过热、过快、出现通货膨胀时,通过提高宏观税负水平,实施紧缩性税收政策,可控制物价上涨水平,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反之,当经济出现衰退,失业率过高时,通过各种减税措施来实施扩张性税收政策,就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7.4.3.2 税收政策的就业效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政府可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发展,扩大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从而起到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量的作用;反之,政府则采用增税政策来抑制经济增长,压缩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就会起到紧缩就业量的作用。但是,如果进一步深入分析政策实施的结构因素,则会发现即使在政府实行减税政策的条件下,由于减税所作用的对象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就业效应。

同是对企业的减税,如果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实行减税,则会产生对劳动力较强的吸纳效应和收入效应,进而发挥出较强的就业扩张效应;反之,如果对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实行减税,则会对劳动力产生较强的排挤效应和较弱的收入效应,进而发挥出相对的就业收缩效应。同是对企业的增税,如果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实行增税,则会产生对劳动力较强的排挤效应和较弱的收入效应,进而产生相对的就业收缩效应;如果对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实行增税,则会产生较强的劳动力吸纳效应和较强的收入效应,进而发挥出相对的就业扩张效应。同是对个人的减税,如果对低收入人群实行减税,甚至实行负所得税(当家庭所得降到某一水平以下时,政府不对这些所得课税,而是给予补贴,即对这些所得用负税率课税)政策,对那些应税所得低于某一程度的人提供援助,则会产生较强的收入效应与消费效应,进而间接地扩大就业量;反之,如果对高中收入人群减税,则会产生较弱的收入效应与消费效应,进而间接地收缩就业量。

7.4.4 失业保障与就业保障政策的就业效应

失业保障政策是指政府所实行的对劳动者遭遇失业风险时,为防止其收入中断而提供帮助,以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政策制度,是面对失业者的社会性保障措施。比如我国《失业保险条例》中的失业保险待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失业保障政策不但能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存,而且也可以为他走出困境和谋求日后的发展提供基本的支持。而就业保障政策是指政府所实行的鼓励就业与再就业的政策制度。这一制度主要包括:一是政府所实行的鼓励企业扩大吸纳就业与再就业人员行为的政策,比如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实行的税费减免、财政补贴以及财政贴息等政策;二是政府所实行的鼓励劳动者积极就业与再就业、鼓励创业的政策,比如对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实行的税费减免、提供的小额贷款、提供接受教育及就业与再就业培训的补助与奖励费用等政策;三是政府扶持社会就业与再就业中介机构的政策,比如社会就业指导与咨询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等。

失业保障政策与就业保障政策各自所产生的就业效应是不同的。失业保障政策只是一种消极的政策,它只能通过提高失业者的收入,扩大其收入效应与消费效应来间接影响就业规模;而就业保障政策是一种积极的政策,它给失业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用自己的劳动获得合法收入的机会,可以使他或他的家庭从此走出贫困;它增强了就业者的能力感和效能感,为就业者提供了能够自我发展的机会,并为社会创造财富;它能够从扩大劳动力需求、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以及沟通劳动力供求信息等多方面发挥作用,产生较强的劳动力吸纳效应、收入效应以及消费效应,最终发挥积极的就业扩张效应。因此,从失业保障与就业保障的政策结构来分析,以失业保障为主导的政策结构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而且在失业保障收入过高的情况下,还会起到减弱失业者再就业积极性的副作用;而以就业保障为主导的政策结构则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是一种较优的政策组合。

【注释】

[1]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指每一市场要有很多的买者和卖者,被交换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不能由哪一方控制。所有买卖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在这种市场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这种非人为因素决定的。

[2]成本递增意味着随着经济中的任何生产者(企业)日益扩大规模,在某一产出水平上,单位成本开始上升。这一点与市场必须是竞争性市场相关。只有在成本递增的情况下,效率高的小规模企业才能在同一市场中经营。

[3]如果某一种商品或服务是排他性的,那么,除了这种商品的购买者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会从中得到满足。

[4]公共产品是指不受排他原则制约的物品或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这种物品可以说是“全部外溢”,只要有人得到这种物品,每个人就都有可能得到,而且有可能是等数量的获得。共用品在自由市场中不会由私人生产和销售。比如海洋上的灯塔、街道上的路灯等都属于共用品。

[5]在市场中买卖双方对物品的所有用途及其特征有全面的了解。在市场中,只有有了这种了解,所有想要某种商品的人的支付意愿,与所有供给这种商品的人的出售意愿之间的调和才能实现。

[6]Stiglitz,J.E.,1988,Economics of the Public Sector,W.W.Norton&Company.

[7]对劳动的需求以及对其他任何生产资源的需求,都是所谓的引致需求。这意味着,劳动需求最终取决于它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如说,对汽车的需求引起了对汽车工人的需求。

[8]在美国,存在各种不同的收入维持计划(不同于社会保险计划),也被称做“福利”或“公共援助”计划,其目的是给所有家庭和个人提供一些最低收入保障。这些计划包括补充性保障收入、临时援助贫困家庭计划、食品券和医疗补贴等。受收入维持计划援助的这些家庭和个人或多或少有永久性的身体残疾或未成年的孩子,这些计划一般由税收收入来支持。

[9]收入效应,是指在工资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收入的变化引起的工作时间的变化。

[10]替代效应,是指在产出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劳动的相对价格的变化导致的劳动需求量的变动。

[11][美]坎贝尔·R.麦克南等,刘文等译:《当代劳动经济学》(第6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12][美]坎贝尔·R.麦克南等,刘文等译:《当代劳动经济学》(第6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13]尹音频等:《财政政策结构的就业效应分析与思考》,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