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劳动力资源状况与就业增长情况

我国劳动力资源状况与就业增长情况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劳动力的自然供给,一方面取决于人口及其构成,即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取决于劳动者的就业意愿,即劳动参与率。而且,从目前来看,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的劳动参与率较高,特别是青年和妇女的参与率较高,受教育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并且,未来我国20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还将持续增长。从我国具体情况看,实际劳动年龄人口是指男性16~60岁和女性16~55岁的总和。较高的总人口就业率促成了强大的就业压力。

4.1 我国劳动力资源状况与就业增长情况

4.1.1 我国劳动力的总供给情况

劳动力供给又称劳动供给,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劳动力供给总的状况,它包括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给数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愿意并能够提供劳动的劳动者的总量。它包括劳动力的自然供给和发展型的派生供给。劳动力的自然供给,一方面取决于人口及其构成,即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取决于劳动者的就业意愿,即劳动参与率。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有劳动能力人口的总称,是反映劳动力供给情况的重要指标,目前国际上一般指16岁以上的全部人口。它取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通常人口规模数量越大,则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劳动供给总量也越大。劳动参与率,它一般指16岁以上人口中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是反映劳动力供给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二是劳动力供给质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愿意并能够提供劳动的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效率。劳动力的供给质量体现为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的高低,主要通过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受教育年限指标体现出来。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呈下降的趋势,但巨大的人口基数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从目前来看,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的劳动参与率较高,特别是青年和妇女的参与率较高,受教育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4.1.1.1 众多人口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为我国最大的资源优势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口为5.4亿人。1995年2月15日我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2亿人(这一天被定为“我国12亿人口日”)。2001年,我国大陆总人口达12.76亿人;到2005年1月6日,已达13亿人(这一天被定为“我国13亿人口日”);而美国人口咨询局的世界人口统计表明,2006年,在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中,我国以13.1亿人排在第一位。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3.65亿人,到2020年总人口将达到14.43亿人。巨大的人口基数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劳动力最丰富的国家,占世界总量的1/4以上,劳动力资源数量优势极其明显。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年我国劳动力为5.39亿人,约占世界劳动力总量的26.4%;1995年我国劳动力为7.76亿人,约占世界劳动力总量的25%。并且,未来我国20年劳动年龄人口(16岁以上人口)规模还将持续增长。据统计,在2003年,全国16岁以上人口为99889万人,未来20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全国16岁以上人口将为10.9亿人,而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9.4亿人(金玉秋,2005)。从我国具体情况看,实际劳动年龄人口是指男性16~60岁和女性16~55岁的总和。所以,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而我国其他资源占世界的比重却远远小于劳动力人口所占世界劳动力人口的比重。比如,我国耕地面积和水资源均占世界总量的7%,森林面积占世界总量的3.3%,草地面积占世界总量的9.3%,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的2.34%,资本资源、知识技术资源、国际资源只有相对应的世界总量的9.4%、1.85%、1.83%(潘光军,2006)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有效开发和利用如此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将成为我国未来2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4.1.1.2 较高的总人口就业率促成强大的就业压力

国际上通常使用总人口就业率,即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来衡量一个国家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我国总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1952年我国总人口就业率为36.1%,到1978年上升为41.7%,1990年至今一直保持在56%左右。而与其他国家相比,1990年印度总人口就业率为43%、美国为40.2%、加拿大为42.5%、日本为51.8%、德国为31.2%、英国为43.7%,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46%,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为49%。较高的总人口就业率促成了强大的就业压力。

尽管总人口就业率与劳动力参与率在计算方法上有一定的出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参与经济活动的情况。据统计,1990~2002年我国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分别为56.97%、56.85%、56.77%、56.72%、56.68%、56.62%、56.72%、56.94%、57.08%、57.22%、57.34%、57.75%、58.01%(雷速,2005)。2004年,全国16岁以上人口有101417万人,比上年增加1528万人。其中,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年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76823万人,比上年增加748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为75.75%(2005)。反映在不同就业人群中,我国妇女就业参与率过高,大大超过经济发展阶段,妇女就业参与率是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的。据联合国统计,1993年发达国家妇女就业参与率平均为44%,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39%,印度只有31%,而我国妇女就业参与率高达45%。

4.1.1.3 劳动力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就业提供技能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事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使我国的劳动力供给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全国在业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比重大幅度下降,由1982年的28.20%下降到1990年的16.92%,2004年降为10.32%。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国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1982年为5.808年,1990年上升为6.805年,2004年提高到8.01年,比1982年提高了37.9%。二是随着年龄增长,我国就业人员成人识字率不断下降。16~19岁劳动力成人识字率最高,为98.2%,20~39岁劳动力成人识字率均在90%以上。这反映了年青一代比年长一代识字率水平和文化程度更高。三是我国不同职业人口文化程度分布差异十分显著。1990年,全国各行业中平均文化程度最高的职业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11.766年;其次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10.885年;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为10.671年;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为8.572年;文化程度最低的是农、林、牧、渔劳动者为5.728年。总的来说,尽管我国劳动力文化程度总体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大中城市劳动力文化程度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

4.1.2 我国劳动力的总需求情况

劳动力需求又称劳动需求,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对劳动力需求总的状况。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很多,比如经济增长因素、经济结构调整因素、技术进步因素、城镇化水平等等,但根据不同的经济理论和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会有所侧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阶段,在总的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参与率高的情况下,又面临着国有企业的改革、科技进步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使我国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劳动力需求严重不足。造成劳动力需求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有:

4.1.2.1 国有企业改革使国企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企业下岗职工的出现是国有企业减少劳动力需求的一种形式,也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隐性失业显形化的一种主要表现方式。另外,国有企业近几年的效益下降或严重亏损,也使国有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能力锐减。比如,在我国煤矿行业的“扭亏攻坚战”中,从主业中排出的人员数量有上百万人。钢铁行业有300多万名职工,到20世纪末人数压缩到80万人。军工、林业、机械、纺织等许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存量都在相应减少。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传统产业释放出的过剩人员不断增加。

4.1.2.2 产业结构调整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引发结构性失业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的压力,迫使每个国家都必须不失时机地进行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以形成经济发展—结构优化—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我国也不例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动。在现代社会,要使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必须使劳动力资源与物资资源按比例配置。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农业、建筑业、采掘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的就业人数迅速减少,而教育、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行业的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与此相适应,低技能、低劳动生产率、低工资收入、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在大幅度下降,而高技能、高劳动生产率、高收入、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需求迅速扩大。在这个转移过程中,由于户籍制度、劳动市场制度以及人力资本等限制,以前占绝大多数人口比重的农村人口供给将得不到有效的需求,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1.2.3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技术进步是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加速技术进步,意味着在生产中更多地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方法,在企业要素组合中表现为技术构成的提高。各国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技术进步的发展:一方面,给各国生产力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生产率的提高和就业方式的巨大变化,原有产业范围的扩大,势必会增加社会的就业容量;另一方面,由于新兴部门的出现,必然引起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相应地出现结构性失业。从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社会就业的影响总体上是增加的,而在我国的具体社会经济环境中,由于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是靠增加投资和劳动力的投入这种外延式的生产方式发展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6.7%,改革开放以后,技术进步的贡献虽然增长为25%,但仍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50年以上。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正是由于我国的技术进步水平相对落后,不可能提供相应的新增产业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从而给目前的就业带来了一定影响,影响了对劳动力的市场需求。

4.1.2.4 城镇化水平过低影响了就业的需求

一般来说,城镇化水平高低会对就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城镇化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会对城镇就业造成一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二是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城镇的聚集和扩散以及规模经济递增效应,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而这种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最终的、本质的。根据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47%,其中,中等发达国家为50%,高收入国家为79%,而我国2002年仅为39.1%,比中等发达国家低11个百分点。另据人口专家预测,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方面考虑,到2010年,城镇人口比例将提高到48%,年递增速度为2.7%,2020年为60%,年递增速度为2.3%,接近目前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因此,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对就业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未来20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城镇就业人口也会随之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4.1.3 我国的就业增长情况及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我国就业总量保持持续稳步增长,就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登记失业率略有上升。可以预测,今后十几年内,我国就业矛盾仍将相当尖锐,就业压力还会比较大。目前,我国的就业增长情况和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4.1.3.1 全国就业人员持续稳步增长

2005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为75825万人,比2000年末的72085万人增加了374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48万人。这除了各地区和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就业外,主要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5%。今后十几年内,我国经济还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加之国家政策的支持,全国总的就业人数必将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态势。

4.1.3.2 城镇就业人员明显增加,乡村就业人员减少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不断增强。2005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员达27331万人,比2000年末增加了5082万人,年均增加847万人。伴随着城镇就业人员快速增长的同时,乡村的剩余劳动力加速向城镇的转移,乡村就业人员出现了减少的趋势。2005年末,全国乡村就业人员48494万人,与2000年末的49836万人相比,减少了1342万人。

4.1.3.3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继续提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就业在产业中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导致了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下降。截止到2004年末,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46.9%,与2000年末相比,回落了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明显上升。200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了30.6%,比2000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这使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首次超过30%。

4.1.3.4 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大幅增加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吸纳的就业人员出现了大幅增加。到2004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我国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已达到3492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1481万人,增长了73.6%;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达5515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2111万人,增长了62%。

4.1.3.5 男性就业比重高于女性,就业人员平均年龄有所提高

全部就业人员中男性比重仍高于女性,200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中男性就业人员达41510万人,所占比重为55.2%;女性就业人员达33690万人,所占比重为44.8%;男性就业比重比女性高10.4个百分点。而2000年,男性就业比重比女性高9.4个百分点。

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以及对就业要求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就业人员的平均年龄有所提高。2004年全国就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8.5岁,比2000年的37.4岁提高了1.1岁。与此同时,就业人员中低年龄组的比重明显下降,2004年末,我国就业人口中35岁以下人员所占比重为40.2%,比2000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

4.1.3.6 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近年来,我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不断上升。2004年全国就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就业人员为5414万人,所占比重为7.2%,比2000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高中学历的就业人员为10077万人,所占比重为13.4%,比2000年上升了0.8个百分点;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为25267万人,所占比重为33.6%,与2000年相比,人数减少了4216万人,比重下降了7.3个百分点。

4.1.3.7 登记失业率略有上升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的增加,以及失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出现了上升趋势。到200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0年末的3.1%上升到4.3%,3年时间上升了1.2个百分点。但随着扩大就业政策力度的加大,各项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城镇登记失业率又有所回落,2004年和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保持在4.2%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