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国大宇集团破产案

韩国大宇集团破产案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宇集团是韩国经济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到1999年7月,大宇集团背负的总债务已达800亿美元,在巨额债务的压迫下,大宇集团宣告破产,集团会长金宇中宣布辞职。大宇集团的倒闭让世界震惊,是当年世界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②遭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企业集团破产案。③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企业集团破产案。大宇集团不仅在国内实现了快速扩张,而且迅速走向世界。

韩国大宇集团破产案

摘要:

1997年7月,以泰国货币泰铢的贬值为导火索,亚洲爆发了严重的金融风暴。金融风暴迅速在东南亚国家蔓延,印尼和韩国受到的冲击最严重。韩国的经济奇迹曾经让全世界称道,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金融风暴使得韩元贬值达50%,股市急挫40%以上,大企业相继倒闭,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倒闭”成为韩国财阀们最痛苦的回忆。

受金融风暴的冲击,韩国的金融体系遭受重创,外国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开始撤走资金,大宇集团的筹资状况趋向恶化,资金链断裂,爆发了债务危机,大宇集团轰然倒塌,成为韩国第一个倒闭的财阀。大宇集团是韩国经济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到1999年7月,大宇集团背负的总债务已达800亿美元,在巨额债务的压迫下,大宇集团宣告破产,集团会长金宇中宣布辞职。大宇集团的倒闭让世界震惊,是当年世界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

导致大宇集团分崩离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由辉煌到破产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大宇集团的破产给我国经济发展和大型国有企业带来什么启示?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本案例分析韩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集团倒闭案,揭示大宇集团倒闭的根本原因,从中应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及其具有的警示意义,为我国的企业集团开展国际化战略、进行稳健经营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亚洲金融风暴,大宇集团,债务危机,流动性风险

案例特点:

①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破产案。②遭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企业集团破产案。③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企业集团破产案。

学习与思考:

1.大宇集团走向破产的内外部原因是什么?产生的金融背景如何?

2.大宇集团由曾经的辉煌一步步走向毁灭,暴露出了哪些金融风险?这些风险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3.大宇集团的核心产业是什么?韩国政府在它成长、辉煌和破产的过程中充当了怎样的角色?

4.本案例给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5.本案例对于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有何警示意义?

◎大宇神话的产生

1967年,时年31岁的金宇中靠借贷500万韩元开始创业,与四名合伙人合伙开办了一家小型纺织品出口贸易公司——大宇实业。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政府积极推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计划,政府给予出口企业实施金融支持和优惠的政策扶持,金宇中利用国家对出口企业的优惠政策,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仅一年的时间,大宇实业的出口额就高达58亿美元,由于出口业绩突出,大宇实业受到了国家表彰。接着,为了让大宇实业尽快地做大做强,金宇中实行了“大胆收购破产企业”的战略,大宇实业旗下的企业大多是靠收购而来。金宇中的做法是借款收购一些不太景气或破产的企业,然后经过包装和重组改造,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以此为抵押取得贷款,从而实现循环扩张。[1]

经过30多年的苦心经营,到1998年底,大宇已成为一家拥有41个子公司、396个海外法人和15万员工的大企业集团,在韩国企业排名中上升至第二位。金宇中也一度成为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的会长,因为善于经营和经营成功,金宇中在1984年荣获了国际商会颁发的“国际企业家”奖,1987年又被美国新闻界评为1986年度世界50大企业家。[2]

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大力扶持民族企业,对于企业发展给予了较多的政府扶持和政策优惠,金宇中凭借他与政府部门的深厚关系,很容易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这是因为,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恰好是他父亲的学生。有了这层关系,大宇扩张的资金支持源源不断。于是,大宇集团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企业收购战,刚开始,大宇的破产企业收购策略收效确实明显。在金宇中的管理和经营下,被收购的破产企业都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变成大宇集团的盈利企业。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被他收购的企业多达上百家,只要是破产出卖的企业,不管多大规模、什么行业,一旦集团认为有用,大宇集团总是想方设法买下来。为此,集团甚至专门成立了“亏损企业接收团”,用于专门处理亏损企业的收购,利用政府政策对亏损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等。而大宇实业也更名为大宇株式会社,建立了集团总裁制度,年销售额超过50多亿美元,跻身韩国企业集团前5强。金宇中本人出色的经营才干加上巨额国家贷款,使大宇财团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大宇集团不仅在国内实现了快速扩张,而且迅速走向世界。

1993年,金宇中率先提出了大宇集团的“世界化经营”战略,是韩国企业中最早提出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企业家。当时大宇拥有的海外企业只有150多家,在金宇中“世界化经营”战略的主导下,到1999年底,大宇的海外企业竟然达到600多家。[3]从法国到巴基斯坦,非洲、亚洲,他和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并大胆地进入被认为风险很大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市场。1998年,大宇集团的海外投资达到11亿美元。[4]

大宇集团开展的“世界化经营”策略,使它的经营足迹遍布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成为世界性跨国企业集团。在拓展经营地域的同时,大宇集团也开始了多元化产业运作,产业范围涉及多个行业,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包,它的产品达3 000多种,拥有三大支柱产业——汽车、电子和造船。此外,它还经营贸易、建筑、通讯设备、重型机械、工程机械、航空配件、旅游、证券和酒店等,成为名副其实的大财阀企业集团。1997年,美国《幸福》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排名中,大宇排在第18位,销售额为715亿美元,资产总额为448亿美元。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大宇集团的年出口额高达176亿美元,占韩国年出口总额的13.3%,在韩国企业中的排名上升到第二位。

大宇集团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从一家出口纤维制品的小公司,迅速发展成为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无疑是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企业发展奇迹。大宇集团在企业经营上不断创造成功的世界纪录及其发展和管理的独创方式已成为美国大学MBA必修的课程,金宇中也因此成为了韩国的民族英雄、家喻户晓的楷模企业家、年轻人崇拜的榜样、企业家的偶像。

◆危机重重,无力回天

大宇集团最顺利辉煌的时候,潜伏的危机也悄然临近。从金宇中提出“世界化经营”开始,大宇集团就开始了向国外的快速扩张,在波兰和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独资和合资企业,成为韩国企业首先向投资风险较大的东欧国家和中亚国家进行投资的公司。有人称金宇中的“世界化经营”就是滥铺摊子,盲目而过分的兼并、长期扩张的后果必然是债务如山,而且由于兼并速度过快,大部分债务都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另一方面,金宇中仗着与政府的关系,比其他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一直以来习惯于“借款经营”,大宇集团的海外工厂大部分都是利用当地银行贷款建成的,根本不考虑财务结构与债务比例,对外部资金的过度依赖使大宇集团很容易遭受流动性危机。

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韩国政府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1998年初,政府提出大企业集团必须进行自律性结构调整的方针后,其他的大财阀开始收缩战线,进行内部调整,并且把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而金宇中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保持经营,就能躲过这场危机。因此,大宇集团反而继续大量发行债券,继续进行“借贷式经营”,因而贻误了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5]到1999年7月,大宇集团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中,韩国金融监督院开始对其进行财务调查,发现大宇集团的实际资产与其财务报表严重不符。1999年8月,大宇集团终因无力偿还近80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而被迫解体,金宇中虽然极力挽救,但终无回天之力,随后金宇中辞去了集团总裁职务,债权银行主导了大宇的机构改造,大宇集团从此分崩离析。

1999年12月,韩国金融监管院成立特别检查组对大宇所辖的12家主要子公司展开了全面大检查。2000年9月,金融监督院已初步查清,大宇12家子公司的净资产为负28.6兆韩元,而这几家公司在1999年8月提交的财务报表中却显示其资产为正14.3兆韩元,这表明大宇集团有重大的做假账嫌疑,韩国历史上最大的财务丑闻终于浮出水面。

金融监督院决定将此案移交检察部门审理,韩国大检察厅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取证,认为大宇集团确实存在巨额假账。检察机关称这是韩国历史上最大的财务欺诈案,超过了美国的世通和安然。此后,金宇中逃亡国外,不知去向。在国外逃亡68个月后,2006年5月30日,金宇中回到韩国。韩国政府以财务欺诈罪和挪用公款等罪名判处金宇中10年监禁,缴回约220亿美元的资产,并处以约1.06万美元的罚款。[6]大宇集团的20位高管人员和会计人员由于在1997—1998年度内虚夸资产300亿美元,已经于2001年被宣告有罪,并判入狱6个月。至此,韩国大宇集团破产案终于落下帷幕。

◆大宇破产后,韩国经济遭遇重创

1997年,韩国遭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后,经济一度陷于危机之中。为了度过危机,韩国人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庭主妇纷纷拿出美元存款购买韩元,普通市民卖掉黄金首饰帮助国家度过难关。由于全国上下一齐努力,韩国很快从危机中恢复过来,被称为是“IMF中的优等生”。但是,后来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飙升、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国内资本市场不稳定等因素,韩国经济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宇集团倒闭了,它的倒闭无疑给已经很脆弱的韩国经济以沉重的打击,给韩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韩国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以及财阀体制都提出了质疑,也带给我们许多思考。

案例分析

大宇集团作为韩国的第二大企业集团,在遭受金融风暴的冲击后,轰然坍塌,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思考。本案例从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大宇集团破产案。

金融风险是指经济活动主体在参与金融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的存在使得企业经营充满着变数,要想维持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做好金融风险的识别、防范与化解。大宇集团倒闭案涉及的金融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

1.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流动性不足给经济活动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现代经济社会,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对于一个国际化的企业集团来说,非常重要。流动性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否正常进行,关系到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韩国检察机关的调查表明,截至1999年7月,大宇集团背负的债务总额已达800亿美元。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的经济金融体系遭受重创,外国金融机构纷纷撤走资金,大宇集团的负债经营战略受到影响。不仅如此,大宇集团的筹资状况也趋向恶化,保持企业流动性的资金链开始绷紧,企业最终破产倒闭不可避免。金宇中的辩护律师表示:“大宇事件”是发生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因经验不足而出现的流动资金不足产生的。因此,大宇集团遭受了流动性风险的侵害。

2.经营风险

所谓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的变化,从而产生投资预期收益下降或投资失败的可能性。经营风险,一般是指由于生产经营上的原因给企业的利润额或利润率带来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是由企业的投资决策所决定的,企业的资产结构决定了它所面临的经营风险的大小。

大宇集团在利益驱动下,不顾后果,盲目扩张,借债经营,做大规模,取得银行大量授信额度的支持,以至于对银行的依赖度过大,这些行为都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金宇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的最大错误就是野心太大,尤其是在汽车领域”,他认为自己太过于扩张了。大宇集团的盲目扩张恰巧又遭遇金融危机,强化和放大了它的经营风险。

大宇集团的经营风险还表现在“世界化经营”战略和涉足过多的产业领域,大宇集团的产品达3 000多种,除了汽车、造船等支柱产业外,还经营金融业、建筑业、旅游业和酒店业等等。1998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了“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的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而大宇集团不顾债务缠身,依然顾我,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1998年全年,大宇集团发行的公司债券达7万亿韩元。此外,大宇集团还收购双龙汽车和三星汽车,经营风险进一步暴露。1999年3月,大宇集团汽车置债权银行的警告于不顾,再次扩张,终因资金周转难以为继,最终导致危机降临。

此外,当不利形势出现时,经营管理者不能正确决策以至于丧失了良好的自救机会,集团领导的独断专行、本身的经营体系不完善、韩国财阀体制的特有弊端等,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大宇集团的经营风险,最终导致大宇集团从“神话”走向灭亡。

3.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因为国家政策的变化而给金融活动参与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会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而国家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

大宇集团是在韩国政府“财阀经济”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不断地“滚雪球”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韩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农业国家之一。1962年,韩国政府开始制定振兴经济、发展经济的基本政策,决定采取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决心培养几个“伟大的企业”作为韩国经济的火车头。朴正熙政府为发展国内重工业,强制企业合并重组,并利用政府资源给予强有力的支持,造就了足以与欧美日国际集团一决雌雄的现代、三星、大宇等大型企业集团,政府对这些财阀给予金融信贷、投资、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财阀集团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一直是韩国振兴经济的火车头,对于韩国的经济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韩国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亚洲“四小龙”行列,“财阀经济”功不可没。因此,大宇集团取得的突出成绩与政府扶持大企业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宇集团的“神话”实际上是“虚假繁荣”,其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不是靠自身积累的利润或发行股票,而是靠借债,伸手向银行和政府借钱。金宇中一直奉行“以债养债,借贷经营”。高高筑起的债台一旦倒下,整个集团必然轰然坍塌。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外资纷纷从韩国撤走,许多财阀企业本来就已经资不抵债,不少企业的负债比例超过100%,有的甚至超过了300%。一旦外方撤资,财力显赫的大企业便一个接一个地倒闭。

在巨额短期外债的压力下,为挽回经济颓势,韩国政府于1997年12月与IMF签署了一项使韩国感到屈辱的借款协议。韩国政府从此开始了在IMF援助条件下对经济和金融的改革与整顿。1998年2月,金大中政府拿出了财阀改革方案,主要目标就是改变财阀控制韩国经济命脉的经营模式,并且彻底改变了扶持发展大企业的既定政策,转而致力于使中小企业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大宇集团无视1998年韩国政府对大企业制定的结构调整政策,继续举债,并且寻求政府的帮助,但是这一次金宇中的希望落空了。金宇中在逃亡期间曾经接受过《财富》杂志的采访,他说,“政府改变了所有的游戏规则”。曾经使他成功的国家指导下的资本主义已经不复存在,韩国的大企业不得不适应韩国政府指定的新游戏规则,而金宇中却忽视了国家政策性风险的影响。

4.操作风险

近年来,操作风险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003年颁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已经明确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充分的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者由于外部事件所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同时指出,这一界定包含了法律风险,但是并不包含策略性风险和声誉风险。从广义上讲,操作风险可以分为内部操作风险和外部操作风险。内部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操作风险,包括程序风险、技术风险和人员风险。其中,人员风险又包括操作失误、违法行为(员工内部欺诈或内外勾结)、违反用工法、关键人员流失等情况。

韩国检察厅的调查表明,1997年10月—1999年8月间,金宇中指使下属子公司做假账,伪造公司虚假盈利,以骗取银行贷款。1997年和1998年,大宇电子和大宇电机两家公司共伪造盈利假账近40亿美元,非法集资总额9.8万亿韩元。金宇中在未向韩国金融当局申请的情况下,私自将19万亿韩元汇往国外,通过BFC(British Finance Center)将32亿美元公司资金转移到他在英国的私人秘密账户上,从而一手导演了全球头号会计诈骗案,成为韩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司财务丑闻。[7]

根据《会计法》规定:伪造或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大宇集团面临的操作风险,完全是由金宇中一手策划和组织的,通过虚假盈利欺骗银行和公众,藐视国家法律,完全丧失了企业家应有的诚信和忠诚。

◆大宇集团破灭的原因分析

“大宇神话”的破灭,固然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但经济政策、经济体制等宏观方面的社会积弊也不容忽视。我们不仅要认真地分析大宇神话破灭的内在原因,更要从外部环境上寻找导致大宇失败的根源,并从中吸取真正的教训。

1.内部原因

(1)过度扩张。大宇集团在过去30年间飞速发展的最重要秘诀就是“兼并”,集团多数下属企业并非自主创立,而是通过兼并亏损企业得来的。从创业的第三年起,大宇集团摸索出了一条企业发展的捷径,那就是借款收购一些不太景气的企业,利用政策对其进行包装或资产重组,再以此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实现无限度的循环扩张。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实行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政府集中行政资源、银行贷款和税收优惠的政策,支持财阀企业的发展。金宇中凭着容易取得的贷款优势,收购兼并了大量经营不善的企业,并且地域由国内扩展到国外,使得大宇集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贸易公司很快发展成大财阀。但是,大宇兼并的企业都是经营不善、负债累累的,兼并得越多,大宇的债务负担就越重,而且由于兼并速度过快,大部分债务都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最终导致债务危机爆发,使大宇从“神化”走向灭亡。

(2)过度举债。大宇集团在初创时期,正赶上韩国推行政府主导型经济开发政策,由于金宇中的父亲曾是时任总统朴正熙的老师,基于这层关系,金宇中在发展初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他很容易从银行得到各种贷款用于兼并其他企业,大宇集团因此飞速膨胀。这种“借款经营”的发展模式在金宇中脑海里形成了思维定势。20世纪90年代初,他率先提出“世界经营”,但骨子里仍然是“借款经营”的模式,其海外工厂大部分都是利用当地的贷款建成,根本不讲财务结构与债务比例,如此一来,债台高筑是必然的。金融危机前,大宇集团的自有资本比率只有18.1%,负债率高达473.3%,对银行资金的依存率为61.6%,利息负担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接近10%。[8]由于大宇集团的经营与发展均需依赖外部资金的驱动,当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而无法为其注入更多的经营资金时,大宇集团便陷入经营危机而无力挣脱。

(3)形势判断有误,盲目自信。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韩国的经济金融体系遭受重创,许多大财阀已经开始收缩规模,而大宇集团却我行我素。金宇中“盲目的个人崇拜”、“过度膨胀的自信”对政府的结构调整政策不以为然。由于事业的不断发展成功,事实也多次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和决策,金宇中的自信心越来越强,渐渐发展到迷信自己的地步,他固执地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和出口就能化险为夷,躲过危机。因此,大宇集团反其道而行之,继续大量发行债券,以债养债,结果大宇集团1998年底的负债反而比1997年增长了17万亿韩元。

可以说,大宇集团的一些决策失误、无视政策盲目扩张以及后来做假账吸引资金,与领导者金宇中的个人因素密切相关。

(4)集团内部缺乏风险控制体系。市场经济本身是风险经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政策风险、金融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等。经营企业就是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对于大型企业集团而言,由于内部管理比较复杂,风险控制非常必要。欧美绝大多数大型跨国公司都设有专业的风险控制部门,对风险的控制能力比较强。其实一个企业是否成熟,重要的标志就是风险控制能力。一个大型企业集团有没有内部风险控制体系,风险控制体系能否真正发挥作用非常重要。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也是导致大宇集团解体的原因之一。

2.外部原因

(1)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大宇集团破灭的导火索。韩国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是亚洲“四小龙”中受创最重的国家。1997年10月底开始,韩元持续下跌,股市跌幅超过40%,韩国的大企业纷纷遭殃。企业的大量倒闭使韩国银行呆账和坏账剧增,信誉大幅度下降,外国银行和外资纷纷撤出,到期应偿还的外债却越来越多。海外金融机构拒绝大宇集团延期偿付贷款的请求,大宇集团不得不克服国内资金紧张的局面去偿还外债,面临严峻的资金问题。到1999年初,大宇集团的财务状况明显恶化,金宇中希望与通用公司合作,渡过难关,但由于“大宇账目上隐藏着巨大亏损”,合作终成泡影,大宇集团最终走向了破产。

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韩国政府急需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条件是整改国内的大财阀。1998年2月,金大中政府拿出了财阀改革方案,主要目标是改变财阀控制韩国经济命脉的经营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几乎是一夜之间,大宇集团就成了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弃儿。它的资金链断了,再也得不到贷款,继而发生的事情更是雪上加霜,大宇集团面临着因限制发行债券和企业票据量而带来的资金困难。

(2)韩国企业财阀体制的弊端。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实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政府大力扶持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能够在资金、资源、人才和税收等方面获得政府的帮助,最后发展成“财阀企业”。韩国的财阀企业为韩国的经济赶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实现了韩国的经济繁荣,但是,家族制和政府作后盾的财阀模式存在着重大隐患。企业老板和政府官员间的紧密联系滋生着官僚主义和腐败,他们很容易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进行盲目的扩张,而为了做好表面文章,进一步得到政府的肯定,他们往往又会不择手段:财务造假、盲目投资、不惜血本的违规操作等,这些都会成为酝酿危机的根源。“企业大而不倒”的思想,导致投资者和政府对大企业的监督力度不够,使得政府在大企业遇到危机时要不断地给予资金支持。1997年的金融危机导致韩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财阀体制的弊端暴露无遗。1998年1月,金大中政府与前五大财阀达成协议,确定财阀总的改革方向是:提高企业的经营透明度;逐步取消债务互保;彻底改善财务结构,避免过度负债经营;确立主导产业部门,实行专业化经营;加强控股股东和经营者的责任。[9]这意味着大宇集团享有政府的特殊政策和保护与支持已经不复存在,大宇集团最后只有一条破产之路。

案例的启示及建设性建议

大宇集团的破产,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我们在震惊之余,可从中得到如下的启示:

1.避免企业的盲目扩张

大宇集团创造的神话只用了30年的时间,这期间,公司的灵魂人物——金宇中功不可没。金宇中的经营才能、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家庭背景都成为大宇集团飞速发展的条件。金宇中对企业扩张的理解和把握令人惊叹,他创造的企业扩张技术,就是收购改造亏损企业,而其中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收购韩国机械工业株式会社。韩国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是一家大型机械工业企业,拥有职工3 600多人,长期处于亏损状态。1976年,金宇中买下了被许多大企业不看好的这家公司,经过金宇中的治理整顿,仅用一年时间便扭亏为盈,并且被评为优秀企业,金宇中因此获得了“韩国最优秀的最高经营者”荣誉称号。[10]这种扩张的成功增强了金宇中的自信,大宇集团的扩张从国内走向国外,并且是扩张到了被认为风险较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在没有危机的时候,这种扩张可能是积极的、主动的;当危机来临或经营状况不佳的时候,再实行扩张策略,则是不明智的。当韩国发生经济危机、政府对财阀企业进行改革的时候,再去收购亏损企业,必然是盲目的和毫无意义的。可以说,盲目扩张导致了大宇集团的破产。

大宇集团的崩溃对今天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的海外并购是前车之鉴,当年的扩张主要是关注企业海外市场的规模,但终因资金链的断裂而未能续写神话。中国的国有大企业正进入高速成长时期,许多企业通过不断兼并收购来扩大自身的规模,并也开始尝试走国际化的道路,我们需要从大宇的破产案中吸取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2.加强企业的会计监督

巨额会计假账加速了大宇集团的破产,迫使金宇中引咎辞职。韩国检察厅在调查中发现:1997年10月—1998年8月期间,金宇中指使下属公司的高管人员和会计人员虚夸资产300亿美元,通过伪造盈利假账,集资贷款200多亿美元,并且将集团资产秘密转移到他个人在英国的私人账户上。金宇中一手导演了全球头号会计诈骗案,该案成为韩国历史上最大的财务欺诈案。金宇中指使下属人员做假账,历时两年,竟然没有被监管部门发现,如果监管部门及时发现大宇集团会计造假,并给予制止和纠正,大宇集团可能就不会破产了。

我们应该从本案例中吸取教训,加大对企业的会计监督,增强企业的运作透明度和公众意识,并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加强企业的会计监督。

2008年的金融海啸,使美国汽车业巨头“通用”不得不破产。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四川民营企业腾中重工准备并购“通用”公司的悍马。另据《国际金融报》(2009年6月29日)报道,中国广州市健升贸易有限公司和浙江上虞的民营企业巴贝集团都准备以几亿美元的价格购买“皮尔·卡丹”服装项目在大中华地区的所有权。借鉴大宇集团的经验和教训,你认为这几家中国的民营企业收购外国公司,以实现“出海”的目标,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支农.韩国“大宇现象”给我们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03(10)

2.贲贵春,尹传学.大宇集团的解体与韩国财阀体制的弊端[J].社会科学战线,2001(4);35-41

3.米沙.金宇中与大宇汽车公司的兴衰[J].汽车运用,2006(10);15-16

4.丁溪.从大宇集团的破产看韩国经济[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4);36-39

5.刘永瑞,张云.韩国财阀体制的功与过[J].经济论坛,1997(2);44-45

6.秦大军.大宇破产的背后[J].经济世界,2001(4);72-74

7.崔渶敦.韩国大宇集团结构调整问题的探讨[J].决策借鉴,2002(4);79-81

【注释】

[1]贲贵春,尹传学.大宇集团的解体与韩国财阀体制的弊端.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第35-41页。

[2]贲贵春,尹传学.大宇集团的解体与韩国财阀体制的弊端.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第35-41页。

[3]秦大军.经济世界,2001年第4期,第71-73页。

[4]贲贵春,尹传学.大宇集团的解体与韩国财阀体制的弊端.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

[5]秦大军.大宇破产的背后.经济世界,2001年第4期,第71-73页

[6]人民网(北京).http://news.163.com,2006年6月1日。

[7]徐靖.韩国大宇集团创始人面临15年监禁,248.2亿美元的罚款.上海证券报,2006年5月10日。

[8]贲贵春,尹传学.大宇集团的解体与韩国财阀体制的弊端.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第38页。

[9]佚名.http://tenyun.com.转型期间韩国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调整,2008年7月21日。

[10]贲贵春,尹传学.大宇集团的解体与韩国财阀体制的弊端.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第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