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肯定还会进一步贬值
白承睿 渣打银行亚洲区首席执行总裁
谢谢!大家已经谈了很多,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谈金融危机其他的问题,也是从我本人的角度,也可能涉及到全球地区和国家层面。
白承睿
从全球角度来看,金融危机主要是两个因素造成的:一个是西方金融体系系统性的崩溃,一个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本质。要建立一个新的全球货币体系,这两个因素都要解决。问题就是在金融体系内部,金融体系需要进行修理,不仅需要一个监管的架构,而且需要很合适的风险管理机制,还有就是流动性合适的管理机制。将世界经济进行重新平衡化也是很重要的,同时也非常困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年时间加以解决。现在中国不应多存钱少花钱,而应该少存钱多花钱。美元肯定还会进一步贬值,就是对于亚洲货币来说,中国的贸易顺差需要减少,美国贸易赤字也需要减少。现在这些趋势已经在产生,世界经济在增长的时候,我们需要这些趋势在世界经济增长的时候发生。世界上主要的资本都希望能在中国得到机会,现在整个亚洲的货币资本市场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家已经谈到美元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储备货币的地位会削弱,但要花很多时间。就像大英帝国,虽然经济实力已经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但货币仍然是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这里面有一个时间差。
美国有非常大的贸易赤字,大家视为主要担心的问题,但是本次危机一个重要的问题,看到了美元升值,美国的资产给美元带来很大的好处。虽然美元的前景并不是非常好,但美元价值正收益。为什么?主要是信任和流动性。需要很多时间,要想建立信心、建立信任、建立流动性,美元只有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会升值,经济都好的时候会贬值。在困难的时候,美元会比较好。这是储备货币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困难严重的时候,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就可以信任这个货币。刚才几位发言人都说到了,我们还需要建立亚洲的债权市场,从而提高亚洲的需求。如果这些成为现实,我相信一定会能够建立起一种趋势,能够进一步加强全世界货币的转移。我们现在全球贸易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新的贸易走廊在出现,全球贸易在增长,亚洲和其他地区的交易也在增长,比如说亚洲和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之间的交易。这就需要各国管理他们自己的货币,对与他们贸易伙伴之间的货币进行管理。他们不仅要关注自己货币和美元之间的变动,而且需要关注自己本国货币和人民币、欧元、印尼盾或者印度卢比之间的变化。
我觉得各个公司都会愿意看到这一变化,我们也希望各个国家在管理储备货币过程中间,也欢迎这一变化。为了小心谨慎而储备很多货币资金,以前是有助于防止其它热钱进行炒作,现有的美元在国际货币储备中间的地位有所减少,在比例上面来说。在本次金融危机过去之后,更多国家会进行储备,我们希望今后将会有国家储备越来越多其他的货币,而不是美元。人们会觉得不仅要储备更多的美元,也要储备比如说欧元,这是在欧洲一些国家的观点,包括在亚洲,大家也开始提问,贸易伙伴之间,人民币怎样?从本地角度来看,中国人民币将扮演什么角色,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中国要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人民币扮演更重要的全球角色,更多地成为全球广泛交易和储备货币的工具。但要成为一个全球广泛交易和储备的货币有很多的要求,让我在这里简短地介绍一下,并且跟各位观众谈一谈中国和人民币应该怎么发展。
首先我觉得信任很重要。投资人、公司,以及存款方都必须要对这个管理的货币、货币管理方式进行信任。第二就是价值。大家必须得对货币价值要有信任,保证通货膨胀要比较少,同时这个货币和其他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动比较少。必须非常广泛和方便地用于国际贸易,所以要保持完全可兑换。如果中国要实现这个目标,无论是过多长时间,十年,或者是十五年,就会有更多的存款以及投资,以人民币来计价。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币任重道远,但是我们也坚信中国会获得成功,很短时间内就会获得成功。过去经验已经证明,要实现人民币在国际体系当中扮演更大的角色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有这样的必要。我们必须要大胆行进,但是又要循序渐进。中国必须在世界地图上标出自己的目标,就是将来人民币应该怎么样,但是我们必须采取按部就班的措施,循序渐进。
最近我们看到已经有一些和韩国、日本之间的双边货币结算协议,我们可以让人民币用于贸易结算,所有这些都是重要步骤。在此之后,我们会有越来越多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被开发出来,新的金融工具开发出来,帮助投资者来管理风险,然后还必须开发一个人民币金融投资平台,最后人民币可以成为一个可靠的储备货币,这就是一个路线图。按这个路线前进,人民币会逐渐成为一个国际的储备货币,这是我代表个人以及渣打银行的观点。
听众提问:
谢谢!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问三位嘉宾。第一首先我想问一问罗纳德·麦金农教授,您是不是相信最优化区域理论?第二,魏教授,罗纳德·麦金农教授做了回答以后,您的看法怎么样?此外是沈教授,对于潘英丽教授的观点怎么看?
罗纳德·麦金农回答:
我觉得亚洲是一个最优化的货币区域,当然现在在贸易上已经开始整合,像欧洲一样,首先是贸易整合,之后再开始货币一体化。但因为在亚洲首先没有一个统一的、用得很多的主流货币,中国想用人民币,日本想用日元。在亚洲其他国家,如果货币政策被协调的话,两个国家之间被协调,可以有一个共同的货币政策,两国货币汇率会相对稳定。我觉得周小川他担心不同的国家他们希望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这样的话,很难由不同的国家共同协调货币政策。我觉得只要中心国家能够保持汇率相对稳定,周边国家也是可以相应保持稳定的。
魏尚进回答:
我想提出两点然后再回答问题。第一,罗纳德·麦金农教授刚才只是提到一个方面,第二这位教授是我妻子的论文导师。这一点上我和罗纳德·麦金农教授观点不尽相同。将来两天我不太想看电视或者报纸。我是一个时政经济学家,我所有看法都是看数据的,我看数据得到这样的结论,当然有不同版本。那这个关键是什么呢?这个理论的关键是没有一个汇率是最佳汇率,所有国家在统一时间内不可能有一个最优汇率。不同国家不同时刻应该有不同的汇率。
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的,可能中国已经到达了这个阶段,就是灵活的货币制度会更好。我们可以考虑进一步地开放资本项目,我们可以在资本项目上面可兑换。而让人民币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这是截然不同的。这是我的建议。我们首先让汇率更加灵活,然后再去考虑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为什么呢?有两个数据。第一,很多人,特别是那些要求中国可兑换的那些人,大部分他们都想要尽量减少他们的贸易赤字,就是潘英丽教授所说的。第二,我看过一系列的数据,还有曼德尔森教授的数据,一个灵活的货币制度是否有助于调整经常项目的赤字和不平衡呢?来自于外国政府的高级官员,包括我所在国家的政府,我和他们进行交流,但没有证明存在这一联系。
从一个固定的、或者不太灵活的汇率到一个比较灵活的汇率,并不一定让你的实际汇率有更好的调整,所以我并不建议采取灵活汇率制。就是说如果你要调整经常项目的赤字来迫使一些国家采取灵活汇率制,这是没有用的。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采用了灵活汇率制,平均来看,他们可以促进它的增长,减少波动性。真是这样吗?由于这些国家缺少很大的宏观经济的工具来推动经济发展,他们缺少很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就是说对于一个小的国家,你开始没有很多工具,现在汇率是唯一的工具,为什么还要放弃它呢?
罗纳德·麦金农回答:
您刚才说的东西我都同意。你说灵活性,灵活在英文中是一个很好听的词语,和灵活相反就是固定的、顽固的,这听起来很不好。在中国确实已经有了灵活汇率,从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已经有缓慢升值。在各国之间进行协调,而不是要求中国采取更多的灵活政策,你说得很对。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贬值为试图改变贸易条件,他们经常会在灾难中这么做,显然他们的贸易有所改善,因为经济更差了,贸易比例就提高了,所以,很难说这个证据也是有用的。
沈联涛回答:
我觉得问题很不错,总体的汇率问题方面,听了教授的报告,我想建议各位,你们一定要读一读他的报告。我觉得这是最近不仅在中国和亚洲出现的事情,他这个报告当中对此有很好的解释。他对于亚洲历史问题有深入研究,建议各位读一下罗纳德·麦金农这篇文章,因为已经被翻译成中文了。
另外对于潘主任的发言,我觉得她从政治经济理论来分析这个问题是很有价值的。我们做学者的,讨论价格高低,我觉得是不对的,流动量这些太技术化了,潘主任最大的贡献是从政治历史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王先生问的这个问题,就是说你可不可以对一个国家做些约束,这个问题类似在20世纪70年代说大笨象在船里面的问题。现在问题不是一只大笨象,是两只、三只、四只大笨象,这没有办法协调。这个协调的问题,大家说要有约束,但约束什么问题?我们说四只大笨象都要有一个规则,但是最大的大笨象说就这个规则,这就完了。我们不可以只用理论去分析这个问题,我们要用政治经济来考虑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考虑之后,我们才理解从技术性来看,它的这个途径是什么。我们大家都希望是一个双赢,也是全球赢的局面。像在20世纪30年代,大家没有合作,会导致我们全输的局面,这是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
听众提问:
谢谢!我来自中亚中非发展基金,有一个问题问罗纳德·麦金农教授,现在中国要解决两大问题,人民币才可以成为一个主要的储备货币,一个是利率、通胀有效控制的同时,不可能没有资本管制。第二个是需要成熟的债券市场,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债券市场人民币才可以成为一个主要的储备货币,罗纳德·麦金农能否对此展开论述?
罗纳德·麦金农回答:
谢谢。你讲的第二个观点我是同意的,债券市场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前提。你必须有一个有效的、高效的、远期的货币市场,这就离不开一个健全的、高效的债券市场。你前面讲的鱼与熊掌的问题,我以前是相信的,你固定了利率,这个时候必须有资本管制,但是我想在全球化的世界里面,这是我们不想要的,我们必须学会跟他人比邻而居。
有一个问题是潘教授演讲中提到的,汇率不稳定与汇率波动。我现在正在研究一个套利交易的问题,就是日元的利率在零左右,会有人在东京借钱,然后去购置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的这些金融资产,然后就出问题。比如说2008年夏天次贷危机爆发,这个时候就不能重新安排日元的贷款,因此只能把所有的外汇资产全部卖掉,卖掉所有的外国资产,黄豆、期货等。因此日元在外汇市场上面升值,其他大宗商品贬值。虽然这个汇率是浮动的,但也出了这个问题。我想日本出口之所以下降这么迅猛,是因为日元在2008年年底的时候非常高,央行没有去干预。我不知道为什么日本央行没有干预,我想这个政策是错的。
听众提问:
我的问题是问白承睿先生,前面我们进行了很好的讨论,也交流了很多思想,我想可以做这样的总结,现在中国让它的货币变成国际化的货币是一个错误的选择。那么银行应该做一些什么?您认为中国银行应该做一些什么?
白承睿回答:
基本上大的银行都是政府的代言人,是等同的。但我想随着市场进一步开放,随着中国的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有更多贸易是和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开展的,一个衡量指标就是要看本国银行中,大的银行他们的国际化发展,通过有机增长、通过并购在全球的发展等衡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