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

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

时间:2022-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人民币汇率变化情况而言,由于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也是目前为止我国进出口贸易与国际投资中使用比例最大的国际货币以及人民币曾长时间盯住的货币,本节考察的人民币汇率主要是对美元名义汇率变动。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

就人民币汇率变化情况而言,由于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也是目前为止我国进出口贸易与国际投资中使用比例最大的国际货币以及人民币曾长时间盯住的货币,本节考察的人民币汇率主要是对美元名义汇率变动。1980年至2011年人民币兑美元年均名义汇率,以及2005年之后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季度数据见图2-5、2-6。

img6

图2-5 1980—2011人民币兑美元年均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img7

图2-6 2005—2011人民币兑美元季度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http://www.safe.gov.cn)日数据计算得到。

显而易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变动经历了三个阶段,而这几个阶段都伴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大变革。

一、双轨制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4年1月)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适应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的需要,1979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外贸体制改革,采取了贸易内部结算价和官方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即汇率双轨制,其中一种是使用非贸易外汇收支的对外公布的汇率(1美元等于1.5人民币作用,官方汇率),另一种使用外汇收支结算的贸易内部结算价,是按全国平均换汇成本加上一定利润算出的。因此,本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事实上实行的是计划内部的双轨制。内部结算价旨在纠正人民币官方汇率被高估的问题,发挥了汇率作为价格杠杆刺激贸易出口的作用,是当时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机制反映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方向的一种进步。1985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内部结算价,恢复单一汇率,人民币汇率进入“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时期。1986年,我国实行盯住美元的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这种管理浮动的汇率归属于较高弹性的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汇率经过了几次大幅度下调,到1992年3月,人民币汇率已下调至1美元=5.74元人民币。这一时期,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主要按供求决定,但整个市场处于国家管理之中,必要时国家可采取行政手段对市场汇率进行干预。这一阶段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名义汇率从1981年的约1∶1.7贬值至1993年的约1∶5.8。

二、实质盯住美元阶段(1994年1月至2005年7月)

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实现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并轨后的汇率向市场汇率靠拢,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制。亚洲金融危机后,鉴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人民币成为了实际上的“盯住美元汇率制”,从图2-5也可以看出来,1994年至2005年这12年来,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名义汇率几乎一直保持在1∶8.27~1∶8.28的水平上。鉴于这一阶段中国货物出口、直接/间接资本流入以及国际收支顺差一直在增加,这种几乎静止的汇率水平必然含有国家调控的成分,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反映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变化与调整趋势。

三、加大市场化程度阶段(2005年7月至今)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即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

二是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率稳定。

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2%,并不是指人民币汇率第一步调整2%,事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数量上的增减。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

可见,2005年的汇改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可以说是基于浮动汇率机制给人民币汇率进行适当程度地“松绑”,让人民币的市场供求变化反映至汇率水平的变动上来。进入21世纪后由于我国货物贸易和资本流入的不断增长,以及2005年后这一趋势的继续延续,人民币汇率在汇改后出现了明显上调,由2005年上半年的约1∶8.278快速升值至2008年6月的约1∶6.835左右[4],之后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了避免我国出口受到外部需求减退和本币升值的双重打击,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基本保持这一水平不变(这也引起了美国等国家的不满,并不断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直至2010年下半年,由于国外需求从金融危机中缓慢恢复,以及中国出口金额的明显恢复,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弹性再度被激活,又开始了新一轮升值的过程,并在2012年初的最高点6.30左右产生震荡。这一轮升值是否结束,人民币汇率是否已接近均衡,学界和商界还在激烈讨论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