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贬值意味着存款利率涨还是跌

货币贬值意味着存款利率涨还是跌

时间:2022-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它是指中央银行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垄断货币发行权的职能。这表明中央银行很难同时实现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

第八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本章摘要

1.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货币统一的需要;票据清算的需要;最后贷款人的需要;金融管理的需要。

2.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有:(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这是最主要的中央银行制度形式,指国家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全面、纯粹地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具体分为:一元式中央银行:一个国家内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实行总分式机构设置;二元式中央银行: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联邦制国家多采取此类形式,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2)复合中央银行制度:一家大银行集中执行中央银行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的职能。(3)准中央银行制:如香港的金融管理局和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发行局。(4)跨国中央银行制:如欧洲中央银行。

3.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是:(1)发行的银行的职能: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是货币政策最高决策机构。(2)银行的银行的职能:集中存款准备金;组织全国范围内的资金清算;充当最后贷款人。(3)国家的银行的职能:代理国库;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金融事务;对国家财政给予信贷支持;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4.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最终目标是: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5.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是: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及适应性。中介目标的分类有:近期目标或者操作目标为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远期目标或者中介目标为利率、货币供应量。

6.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的政策工具,即“三大法宝”——公开市场操作;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次要的政策工具,即选择性管制;直接管制;间接管制。

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要描述货币数量的变动怎样引起总体经济的变化。主要流派有: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金融中介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前两种侧重于宏观层次的分析;后一种侧重于微观层次的分析。

8.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或全部效果,所必须经过的时间过程。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何时收效,则影响到政策的效果。由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构成。

本章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最后贷款人、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货币政策、菲利普斯曲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时滞、信贷配给、托宾的投资q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

A.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B.稳定币值

C.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D.经济增长

2.当一个贷款人拒绝提供贷款,尽管借款人愿意支付合同利率甚或更高的利率,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强迫交易  B.战略选择  C.信贷配给  D.共谋行为

3.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 )最为流行。

A.单一制  B.复合制  C.跨国型  D.准中央银行制

4.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结构性调控工具的有( )。

A.再贴现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直接管制  D.消费者信用控制

5.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它成立于( )。

A.1765年  B.1921年  C.1694年  D.1473年

6.属于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或地区是( )。

A.马来西亚  B.印度尼西亚  C.缅甸  D.新加坡

7.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

A.利率  B.超额准备金  C.基础货币  D.短期利率

8.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 )的变动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的。

A.利率  B.基础货币  C.货币供应量  D.银行准备金

9.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于( )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

A.1983年  B.1985年  C.1984年  D.1986年

10.货币政策的时滞由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构成,其中内部时滞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 )。

A.第一阶段是行动时滞,第二阶段是决策时滞

B.第一阶段是认知时滞,第二阶段是行动时滞

C.第一阶段是行动时滞,第二阶段是影响时滞

D.第一阶段是认知时滞,第二阶段是影响时滞

11.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 )的变动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的。

A.利率  B.基础货币  C.货币供应量  D.银行准备金

12.( )描述了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关系。

A.费雪效应  B.菲利普斯曲线  C.货币幻觉  D.财富效应

13.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加上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等于( )。

A.法定准备金  B.存款准备金

C.基础货币  D.超额准备金

14.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是( )。

A.结构调节效果  B.流动性风险

C.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D.价格风险

15.下列不属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标准的是( )。

A.相关性  B.可测性  C.可控性  D.替代性

16.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主要品种是( )。

A.优良公司的股票  B.高度可销性的公司债券

C.政府债券  D.优先股

17.使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准备金率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选择性政策工具

18.托宾的投资q理论用来解释货币政策通过影响( )进而影响投资支出,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过程。

A.商品市场  B.股票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债券市场

19.托宾发展了一种关于( )相关联的理论,人们称之为托宾的投资q理论。

A.商品市场与投资支出  B.债券价格与投资支出  C.收入增长与投资支出  D.股票价格与投资支出

20.金融中介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通过“信贷可得性”效应完成,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 )从而影响经济主体的投资与消费行为,进而影响总支出与国民收入。

A.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  B.股票价格

C.利率  D.债券价格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的是( )。

A.中央集权的需要  B.统一发行货币的需要

C.最后贷款人角度的需要  D.票据清算的需要

2.中央银行的职能可高度概括为( )。

A.发行的银行  B.管理的银行

C.银行的银行  D.国家的银行

3.一般地,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包括( )。

A.货币供应量  B.超额准备金

C.基础货币  D.利率

4.一般地,货币政策近期中介指标包括( )。

A.货币供应量  B.超额准备金

C.基础货币  D.利率

5.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包括( )。

A.相关性  B.可测性  C.传染性  D.可控性

6.货币政策“三大法宝”是指( )。

A.存款准备金制度  B.窗口指导

C.公开市场业务  D.再贴现政策

7.下列属于结构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窗口指导  B.消费者信用控制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D.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8.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特点是( )。

A.强调利率的货币传导机制作用

B.强调货币供应量的货币传导机制作用

C.货币政策可能会遇到“流动性陷阱”的干扰

D.强调利率的自动调节功能

9.货币政策可通过“信贷可得性”效应来完成,这表明( )。

A.货币政策可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进而影响总支出和国民收入

B.信贷市场上存在着“信贷配给”现象

C.货币政策遇到“流动性陷阱”仍有效

D.它强调利率的货币传导机制作用

10.一般地,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有( )。

A.货币政策时滞  B.货币流通速度

C.微观主体预期  D.流动性陷阱

四、判断改错题

1.( )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2.( )根据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3.( )托宾的投资q理论揭示了货币政策经由货币市场而作用于投资的一种可能。

4.( )成立于1910年的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最后建立的中央银行制度。

5.( )“最后贷款人”意味着中央银行是整个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社会大众的最后资金提供者。

6.(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中最重要的目标是经济增长。

7.( )通常,将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称为“摩擦性失业率”。

8.(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纷纷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0.( )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递渠道暗含着的一个假设条件是:银行贷款与其他金融资产(如债券)是完全替代的。

11.( )再贴现率政策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银行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达到松紧银根的目的。

12.( )由于再贴现率的作用过于强烈而不适用作为中央银行日常操作的政策工具。

13.( )货币主义学派非常强调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

14.( )由于“信贷配给”的存在,信贷市场的利率并不是一个使信贷市场供求相等的均衡利率,而是一个比均衡利率更高的利率。

15.( )货币政策的财富传导效应认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实物财富从而影响其消费支出,进而影响国民收入。

16.( )货币政策外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和行动的决心。

17.( )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理论的结论支持凯恩斯的观点:如果流动性陷阱存在,货币政策失效。

18.( )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是:中央银行应确定固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以这种“单一规则”保持物价的稳定。

19.(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利率是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就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相机抉择”选择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0.( )中央银行的资本所有制决定其控制权的归属问题。

五、填空题

1.历史上最早从商业银行中分化出来的中央银行是英国的( )。

2.中央银行的职能可以概括为( )、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

3.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 )最为流行。

4.描述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的是著名的(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先后转而以( )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6.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当货币需求陷入( )时,货币政策无效。

7.托宾投资q理论揭示了货币政策经由( )而作用于投资的一种可能。

8.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通过影响( )从而作用猛烈,不易作为央行日常操作的工具。

9.由于“信贷配给”的存在,信贷市场的利率并不是一个使信贷市场供求相等的均衡利率,而是一个比均衡利率( )的利率

10.货币主义学派非常强调( )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

六、简答题

1.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2.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3.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类型?

4.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冲突。

5.简述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内容。

6.简述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7.简述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8.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9.简述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10.简述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11.“信贷市场上利率并不是一个使信贷供求相等的均衡利率,而是一个比均衡利率更低的利率。”请应用“信贷配给说(Credit Rationing)”分析这个原理。

12.简述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

13.简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托宾投资q理论。

七、论述题

1.试述我国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工具的运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试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可供选择的货币中介目标有哪些?

3.试述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及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最后贷款人

答:最后贷款人是中央银行的最重要职能,它是指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融资时,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的职能。向中央银行融资是发生困难银行最后的办法,中央银行履行这一职能的最终目的是防止银行倒闭的频繁发生,传递和实施货币政策意图,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

2.银行的银行

答:银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它是指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务,维持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职能。具体体现在:第一,吸收和保管存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以确保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第二,作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解决单个银行清算的困难。第三,作为最后贷款人,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周转不灵时,中央银行通过票据贴现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

3.发行的银行

答:发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它是指中央银行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垄断货币发行权的职能。作为发行的银行职能,中央银行应及时供应货币,合理调节货币流通数量,加强货币流通管理,促进货币流通的正常秩序。

4.政府的银行

答:政府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它是指中央银行为政府服务的职能,即代表政府或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5.货币政策

答: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包括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三大部分。作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物,也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职能体现。

6.菲利普斯曲线

答: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研究了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物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后所描绘出的一条曲线。该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这表明中央银行很难同时实现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货币政策目标。

7.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答: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指金融机构按法律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总额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时,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倍数收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则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倍数放大。因此,作为三大传统政策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宜日常操作。

8.再贴现率

答: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票据出售给中央银行融通资金时,中央银行所扣除金额占票据面额的比率,也就是商业银行再贴现资金时的所支付的利息率。贴现政策是西方央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供应量,从而促使宏观经济扩张或收缩。当经济出现泡沫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反之,当经济萧条时,就降低贴现率。但由于贴现政策使央行处于被动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工具的政策效果。

9.公开市场业务

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借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是中央银行的三大传统法宝之一。当经济出现泡沫时,中央银行就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回笼资金;反之,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就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投放货币。作为一种优良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经常使用的政策工具。

10.中介目标

答:中介目标,是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选定出来用于反映货币政策实施进展与效果的指标,通过政策工具影响这些指标,并借助这些指标观测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对它们的选择是否正确,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货币供应量和利率通常被中央银行选定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1.货币政策时滞

答: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或全部的政策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它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何时收效,则政策本身能否成立也就成了问题。时滞由两部分组成: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制定政策加以矫正,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又分为认知时滞和行动时滞。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是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时间过程。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12.信贷配给

答:信贷配给,是指在利率一定的条件下,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无法或者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非利率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而达到平衡。

13.托宾的投资q理论

答:托宾的投资q理论用来解释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进而影响支出,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过程。q等于公司市场价值(股票总市值)除以资本重置成本。q值的变化即资产价格的上升(下降)降低(提高)了公司的融资成本,使公司增加(减少)投资,最终增加(降低)总产出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A);2.(C);3.(A);4.(D);5.(C);6.(D);7.(A);8.(C); 9.(C);10.(B);11.(A);12.(B);13.(C);14.(C);15.(D); 16.(C);17.(B);18.(B);19.(D);20.(A)。

三、多项选择题

1.(B、C、D);2.(A、C、D);3.(A、D);4.(B、C);5.(A、B、D); 6.(A、C、D);7.(B、D);8.(A、C);9.(A、B、C);10.(A、B、C)。

四、判断改错题

1.(正确)。

2.(错误)将“现代货币主义”改为“凯恩斯主义”。

3.(错误)将“货币市场”改为“股票市场”。

4.(错误)将“1910年”改为“1913年”。

5.(错误)将“和非银行社会大众”删除。

6.(错误)将“经济增长”改为“稳定物价”。

7.(错误)将“摩擦性失业率”改为“自然失业率”。

8.(错误)将“经济增长”改为“充分就业”。

9.(错误)将“货币供应量”改为“利率”。

10.(错误)将“是”改为“不是”。

11.(错误)将“法定存款准备金”改为“超额存款准备金”。

12.(错误)将“再贴现率”改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3.(错误)将“利率”改为“货币供应量”。

14.(错误)将“高”改为“低”。

15.(错误)将“实物财富”改为“金融财富”。

16.(错误)将“外部时滞”改为“内部时滞”。

17.(错误)将“支持”改为“不支持”。

18.(错误)将“凯恩斯学派”改为“货币主义学派”。

19.(错误)将“货币主义学派”改为“凯恩斯学派”。

20.(错误)在“决定”前加上“并不”两字。

五、填空题

1.(英格兰银行);2.(发行的银行);3.(单一制);4.(菲利普斯曲线); 5.(利率);6.(流动性陷阱);7.(股票市场);8.(货币乘数);9.(更低);10.(货币供应量)。

六、简答题

1.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答: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是银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具体说来,它的产生是适应了以下几方面需求的结果。

(1)统一发行货币的需要。随着商品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金属货币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和交换的需要。于是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交易媒介,即“银行券”,它是由银行发行的一种债权凭证。早期的银行券可以随时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属货币,所以它是作为金属货币的代用品进入流通中的。在中央银行产生之前,众多银行都有权发行自己的银行券,这种分散的银行券逐步暴露出其严重的缺点:①不利于保证货币流通的稳定。因为众多的中小银行信用实力薄弱,其发行的银行券常常不能兑现,容易使货币流通陷入混乱局面。②不利于商品流通的进一步扩大。因为一般中小银行的业务都局限在一定的地区之内,它们发行的银行券也就很难为外地接受,从而不利于大范围内的商品流动。

这些问题表明,由一家大银行来统一银行券的发行也许是更有效率的。事实上,这一过程在最开始时是自发的,某些大银行依托自身的优势,在银行券的发行中不断排挤其他的中小银行,并最终在政府的扶持下,成为独占银行券发行权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便是这样的典型。

(2)票据清算的需要。支票等银行票据的流通,虽然反映的是票据授受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但是由于它们必须由开户行来支付,所以又通常表现为各开户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最初的票据清算是通过银行派专人持客户交来的收款票据到应付款银行要求付款来进行的,既缺乏效率,又不安全。随着票据流通量的扩大,各银行的收款人员开始自发地聚集在某一固定的地点,交换手中所持有的由对方银行付款的票据,并相互结清差额。在此基础上,1773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票据交换所。

早期的票据交换所虽然对清算效率的提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一般仅局限于同城内的票据清算,而且结算后的差额仍须以现金(金属货币)清偿,不方便之处依然存在。因此,需要有一个更权威的、全国性的、统一的清算中心。中央银行建立起来后,这一职责非常自然地就由有政府背景的中央银行承担起来。

(3)最后贷款人角色的需要。最后贷款人,是指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时,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的功能。在经济周期的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往往陷入资金调度不灵的窘境,有的则因支付能力不足而破产,银行缺乏稳固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客观上需要一个统一的金融机构作为其他众多银行的后盾,在必要时为它们提供货币资金,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这一机构就是中央银行。

(4)金融宏观调控的需要。为了建立公平、高效和稳定的银行经营秩序,尽可能避免和减少银行的破产和倒闭,政府需要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中央银行是最早承担起金融监管职责的机构,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金融监管的最主要机构,在金融监管,尤其是银行监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答:中央银行的职能,一般被概况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三大类。中央银行正是通过这些职能来影响货币供给量、利率等指标,实现其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的调节作用。

(1)发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它是指中央银行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垄断货币发行权的职能。作为发行的银行职能,中央银行应及时供应货币,合理调节货币流通数量,加强货币流通管理,促进货币流通的正常秩序。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行。发行银行券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由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一部分形成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大部分则形成流通中现金,它们与存款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一起,共同构成基础货币,它是中央银行货币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

但是,滥用货币发行权的结果必然是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严重时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钞甚至形同废纸。因此,必须对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进行适当的控制。

(2)银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它是指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务,维持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职能。具体体现在:第一,吸收和保管存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以确保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第二,作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解决单个银行清算的困难。第三,作为最后贷款人,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周转不灵时,中央银行通过票据贴现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

(3)政府的银行。所谓“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作为政府的银行,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得到体现:第一,代理国库。即中央银行代理经办政府的财政预算收支,充当政府的出纳。政府的收入和支出都通过财政部在中央银行开设的各种账户进行。第二,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金融事务。第三,对国家财政给予信贷支持,这种信贷支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给国家财政提供贷款;二是购买国家政府债券。通常,中央银行对财政的直接贷款或透支在期限和数额上都受法律的严格限制,以避免中央银行沦为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导致货币发行失控。因此,政府弥补赤字的主要手段是发行国债。若中央银行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国债,资金直接形成财政收入,流入国库;若中央银行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则资金是间接流向财政。第四,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3.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类型?

答:中央银行的结构随各国具体国情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中央银行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的不同,可以将中央银行制度分成四种类型。

(1)单一中央银行制度。单一中央银行制度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典型的中央银行制度形式。它是指国家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地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单一中央银行制又可分为一元式和二元式两种类型。

①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这种体制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如英国、日本的中央银行都实行这种体制。我国自1984年之后也是实行这种中央银行制度。

②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这种体制是在一国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极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利或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受中央级机构的监督管理,但它们在各自的辖区内有较大的独立性。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多采用这种中央银行制度,如美国、德国等。

(2)复合中央银行制度。复合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不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大银行集中中央银行职能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制。这种体制主要存在于过去的苏联和东欧等国。我国在1983年以前也实行这种中央银行制度。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参加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地域相邻的一些欠发达国家建立了货币联盟,并在联盟内成立参加国共同拥有的统一的中央银行。这种跨国的中央银行发行共同的货币,执行统一的金融政策。比如,由贝宁、象牙海岸、尼日尔、塞内加尔、多哥和上沃尔特等国组成的西非货币联盟所设的中央银行,由喀麦隆、咋得、刚果、加蓬和中非共和国组成的中非货币联盟所设立的中非国家银行等。1998年7月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这是一家由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成员国共同设立的中央银行,框架结构采用德国中央银行的二元制模式,其主要职责是发行统一的货币——欧元,并制定和实施欧元区的货币政策。

(4)准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某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例如,新加坡设有金融管理局与货币发行局两个机构来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国香港实行的也是准中央银行制度,金融管理局(1993年4月1日由香港外汇管理基金和银行监管处合并而成)是香港的金融监管机构,但不拥有发钞权,发钞权掌握在汇丰、渣打、中国银行手中。

4.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冲突。

答: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最终目标相对固定,基本上与一国的宏观经济目标一致,因此,最终目标也被称为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或长期目标。概括地讲,各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四大目标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矛盾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矛盾表现在:

(1)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之间的矛盾。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中央银行只能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求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某一适当的组合点,而难以达到两全其美。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上涨。总需求的扩张和经济增长往往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而总需求的减少和经济的衰退往往会引起物价的下跌。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一般地,国内经济的增长,一方面会导致贸易收支的逆差,因为经济增长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增强,如果此时出口贸易的增长不足以抵消增长了的进口需求,必然会导致贸易收支的逆差;另一方面也可能引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因为,经济增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国内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必然要借助于外资的流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由贸易逆差导致的国际收支赤字。但是,能否确保国际收支平衡依赖于二者是否能相互持平。因为外资流入后还会有支付到期本息、分红、利润汇出、撤资等后续流出要求,所以是否平衡最终要取决于外资的实际利用效果。

(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货币当局稳定物价的努力常常会导致资本流入和需求减少,使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例如,假如国内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当局为了抑制物价上涨,有可能提高利率以降低货币供应量。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利率的提高会导致资本流入,资本项目出现顺差。同时由于国内物价上涨势头的减缓和总需求的减少,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经常项目也可能出现顺差。因此,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并非总是协调一致的。

5.简述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内容。

答: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必须要有足够的、良好的货币政策工具供其操作。在长期的实践中,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发展了一套系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控制等。其中,一般性政策工具,又称三大传统法宝,是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调控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及公开市场业务。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在国家法律所给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如中央银行认为存在通货膨胀压力时,就可能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用于发放贷款的超额准备金减少,促使商业银行收缩信贷规模,使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回升;另外,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还会引起货币乘数的下降,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倍数收缩。反之亦然。但是,由于法定存款准备率的政策效果过于强烈,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和条件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供应量,从而调节宏观经济的一种金融手段。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票据出售给中央银行融通资金时,中央银行所扣除金额占票据面额的比率,也就是商业银行再贴现资金时的所支付的利息率。贴现政策是西方央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供应量,从而促使宏观经济扩张或收缩。当经济出现泡沫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反之,当经济萧条时,就降低贴现率。但由于贴现政策使央行处于被动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工具的政策效果。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借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是中央银行的三大传统法宝之一。当经济出现泡沫时,中央银行就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回笼资金;反之,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就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投放货币。作为一种优良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经常使用的政策工具。

(4)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都属于对货币总量的调节,目的在于影响整个宏观经济。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选择性政策工具,旨在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选择性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等。

(5)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前者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如规定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等。间接信用指导经常采用的方式有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

6.简述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答:(1)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在国家法律所给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

(2)作用机制。如中央银行认为存在通货膨胀压力时,就可能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使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用于发放贷款的超额准备金减少,促使商业银行收缩信贷规模,使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回升;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还会引起货币乘数的下降,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倍数收缩,从而达到紧缩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反之亦然。

(3)特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被认为是货币政策中最猛烈的工具之一,其特点表现在: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通过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此,即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②即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存款机构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③即使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冻结一部分超额准备金。

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存在着以下局限性:①由于效果过于强烈,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②由于同样的原因,它的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以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③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的影响不同,因而货币政策实现的效果可能因为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7.简述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答:(1)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和条件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供应量,从而调节宏观经济的一种金融手段。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票据出售给中央银行融通资金时,中央银行所扣除金额占票据面额的比率,也就是商业银行再贴现资金时所支付的利息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供应量,从而促使宏观经济扩张或收缩。

(2)作用机制。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在于影响银行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以达到松紧银根的目的。如中央银行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目标,可以降低再贴现率,使其低于市场一般利率水平,商业银行通过再贴现获得资金的成本下降,促使其增加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贴现,结果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相应地扩大对社会大众的贷款,从而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市场利率的降低,达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目的。反之,可采用提高贴现率的办法来促使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再贴现率还可与规定向中央银行再贴现票据的资格配合使用。

(3)再贴现政策的特点。再贴现政策的特点表现为:①它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储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的。②再贴现率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具有一种告示效应。

但是,再贴现政策局也存在着一定的限性:①缺乏主动性。商业银行是否愿意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贷款,决定于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融资而不依赖中央银行,则再贴现政策的效果势必大打折扣。②利率高低有限度。如在经济调整增长时期,无论再贴现率多高,都很难抑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借款;反之亦然。③再贴现率是市场利率的重要参照,再贴现率的频繁调整会导致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使企业和银行无所适从。因此,在货币政策工具中,再贴现政策不处于主要地位。

8.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答:(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借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是中央银行的三大传统法宝之一。

(2)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理。当经济停滞或衰退时,中央银行就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从而向社会投放一笔基础货币。无论基础货币是流入社会大众手中,还是流入商业银行,都必将使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增加,银行通过对准备金的运用,扩大了信贷规模,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反之,当利率、物价不断上升时,中央银行则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回笼货币,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

(3)公开市场业务的特点。公开市场业务的特点表现为:①传递过程的直接性。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控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进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②操作的主动性。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避免了贴现政策的“被动等待”。③可以进行微调。由于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和方向可以灵活安排,中央银行有可能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从而避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震动效应。④可进行频繁操作。中央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联系性、经常性及试探性操作,也可以进行逆向操作,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然而,公开市场业务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①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实力;②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必须具有弹性操纵权,可以根据经济需要和货币政策目标自行决定买卖证券的种类和数量;③金融市场必须具有相对的广度和深度,这样,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才能顺利进行。

9.简述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答:(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介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这一过程或路径。凯恩斯学派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上,认为主要存在两种传导渠道:利率渠道与汇率渠道,其中,利率渠道是传导主体,汇率渠道只是对利率渠道的补充,或者说是一种延伸。

(2)利率传递渠道。凯恩斯学派认为,当货币政策变动时,如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债券,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利率下降,投资者则增加投资,引起总需求增加,导致产出增加。整个传导过程可表示为:M→r→I→E→Y(其中,M代表货币供应量,r代表市场利率,I代表投资量,E代表社会总支出或社会总需求,Y代表总产出水平)。在这个传导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利率:货币供应量的调整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

(3)上述分析,在初期阶段,凯恩斯学派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只显示了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初始影响,而没有能反映它们之间循环往复的作用。考虑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相互作用,遂有进一步的分析,凯恩斯学派称之为一般均衡分析。①假定货币供给增加,当产出水平不变,利率会下降;下降的利率刺激投资,并引起总支出增加,从而推动产出上升。②但产出的上升,导致客观的货币需求增加,如果没有增加新的货币供给,则会促使利率回升。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③利率的回升,又会使总需求减少,产量下降;产量下降,货币需求下降,利率又会回落。这是往复不断的过程。④最终会逼近一个均衡点,这个点同时满足了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两方面的均衡要求。在这个点上,可能利率较原来的均衡水平低,而产出量较原来的均衡水平高。

必须看来,利率传导效应成立的主要前提条件是:①利率是可以自由浮动的,不存在任何管制因素;②投资对利率的变动是敏感的。当这两种前提条件不存在时,这种传导机制也就不能成立了。

(4)汇率传递渠道。当一国的经济对外开放并实行了浮动汇率制以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首先会对一国的利率产生影响进而冲击汇率,改变本国的贸易条件,最终改变产出水平。如果国内货币供应量M增加,本国利率r下降,外资流入减少,使本币汇率e贬值,从而促进本国净出口NX增加,进而促使总产出和总收入增加。用符号表示为:M→r→e→NX→Y。

当然,汇率传导效应也是有前提条件的:①外币可以自由流入;②本币可以自由兑换;③实行浮动汇率制。缺乏这三个条件,汇率渠道就不会产生作用了。

10.简述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答:(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介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这一过程或路径。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其货币政策的传导模式表示为:M→E→I→Y。

(2)首先,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M→E),这是因为:①货币需求有其内在的稳定性;②货币需求函数中不包括任何货币供给的因素,因而货币供给的变化不会直接引起货币需求的变化;③当货币供给改变,比如增大时,由于货币需求并不改变,公众手持货币量会超过其意愿持有的货币量,从而必然增加支出。

(3)其次,变化了的支出作用于投资的过程(E→I)。弗里德曼认为这将是资产结构调整的过程。①超过意愿的货币或用于购买金融资产,或用于购买非金融资产,直至人力资本的投资。②不同取向的投资会相应引起不同资产相对收益率的变化,如投资金融资产偏多,金融资产市值会上涨,收益率会相应下降,从而刺激非金融资产投资,如产业投资;产业投资增加,既可能促使产出增加,也会促使生产品的价格上涨,如此等等。④这就引起资产结构的调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不同资产收益率的比值重新趋于相对稳定状态。

(4)最后,名义收入(Y)是价格和实际产出的乘积。名义收入的变化,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实际产出的变化,又有多大比例反映在价格水平上,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短期内对两方面均有影响,但就长期而言,则只会影响价格。

11.“信贷市场上利率并不是一个使信贷供求相等的均衡利率,而是一个比均衡利率更低的利率。”请应用“信贷配给说(Credit Rationing)”分析这个原理。

答:(1)这是金融中介学派的信用传导机制理论的观点,它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可以通过“信贷可得性”效应来完成。所谓“信贷可得性”,是指企业或个人能够通过信贷市场获得的信贷量。由于在信贷市场上存在着“信贷配给”现象,使得微观经济主体从金融机构得到的信贷是有规模限制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从而影响经济主体的投资与消费行为,进而影响总支出与国民总收入。

(2)所谓“信贷配给”,是指利率具有一定的粘性,不会随货币供给的增减而作相应的变动的现象。具体来说就是,并非只要借款人支付一个足够高的利率,便可以获得所需的贷款,而是在一个特定的利率水平上,有些企业和个人可以获得贷款,另一些企业和个人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银行也不会给予贷款。

(3)为什么即使在许多不存在利率管制的国家,也存在“信贷配给”呢?这是由“信息不对称”所导致。假定银行采取提高利率的办法,则可能对银行收益产生两方面的负面影响:第一,逆向选择增强。利率提高后,那些收益率较低而安全性较高的项目将会因为投资收益无法弥补借款成本而退出借款申请者的行列;而剩下的愿意支付高利率的借款人往往是高风险的,他们之所以愿意接受高利率,是因为他们知道其归还贷款的可能性很小。第二,道德风险提高。由于高利率,使得一些低收益的项目变得无利可图,在贷款利率一定的条件下,那些获得贷款的人将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从而使得道德风险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利率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有一个限度,超过了这一限度,由于贷款风险增加,银行预期收益反而减少。结果,信贷市场的利率并不是一个使信贷市场供求相等的均衡利率,而是一个比均衡利率更低的利率。

12.简述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

答: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不一定能够顺利地达到预期效果,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或全部的政策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它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何时收效,则政策本身能否成立也就成了问题。时滞由两部分组成: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制定政策加以矫正,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又分为认知时滞和行动时滞。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是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时间过程。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2)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对货币流通速度的估算,很难做到不发生误差,因为影响它的因素实在太多,这当然也就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假设,在预测的年度,GDP将增长20%,再假设,根据过去的历史经验,如果包括货币流通速度在内的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等比增长即可满足GDP对货币的追加需求。但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在预测的期间加快了,则如果仍按等比例地增加货币供给就会成为助长经济过热的因素。

(3)微观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这是指社会经济单位和个人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对未来经济形势进行预测,并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反应,这可能会使货币政策归于无效。例如,政府拟采取长期的扩张政策,公众通过各种信息预期社会总需求会增加,物价会上涨,于是,工人通过工会与雇主谈判,要求增加工资,而企业主预期工资成本增大而不愿意扩展经营。最后的结果是,只有物价的上涨而没有产出的增长。

(4)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和政治因素的变化等。比如,一项既定的货币政策出台后总要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客观经济条件发生变化,而货币政策又难以做出相应的调整时,就可能出现货币政策效果下降甚至失效的情况。同时,任何一项货币政策方案的实施,都可能给不同阶层、集团、部门或地方的利益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些主体如果在自己利益受损时做出较强烈的反应,就会形成一定的政治压力,当这些压力足够大时,就可能会迫使货币政策调整。

13.简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托宾投资q理论。

答:(1)托宾投资q理论是用来解释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进而影响投资支出,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过程的,货币政策通过影响权益的价值来影响经济。其传导机制可表示为:M→Pe→q→I→Y(其中,M代表货币供给量,pe代表权益价格,q代表托宾投资q,I代表投资,Y代表产出)。

(2)托宾把q定义为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如果q高,则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因而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而言,新的厂房和设备比较便宜。这样企业就可以发行权益,购置设备,从而投资支出将上升。同时,如果q较低,企业就不愿意购买投资品,因为相对于资本成本而言企业的市场价值较低,因此投资支出将较低。所以,该理论的关键在于认为,在托宾的q与投资支出之间存在一种联系。

(3)但是,货币政策如何能够影响权益价格?货币主义认为,如果货币供给增加,公众发现他手中的货币持有量大于他所希望的,从而通过增加支出来降低之。公众可以支出更多的一个地方是权益市场,这就增加了对权益的需求,提高了其价格。如果权益价格上升,则q也上升,因而投资支出也上升,最后总产量跟着上升。

七、论述题

1.试述我国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工具的运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答: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其中,前三部分对应于西方的一般性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借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①产生。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公开市场操作室。1996年4月9日正式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②参与机构。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实行的是一级交易商制度,一级交易商通常是一些资产总额大、资金实力雄厚、能在二级市场参与大额债券交易的金融机构。这样,中国人民银行在具体操作中面对的是相对固定的交易对手,通过与一级交易商的活动,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及时掌握准备金变动状况以及制定、实施货币政策所必需的金融市场信息。同时,一级交易商还是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券承销团的主要成员。因此,考察一级交易商的资金头寸状况及其行为特征对于分析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实施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③操作工具。包括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和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始于1994年4月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联网运作,标志着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适时调节国内外汇供求,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始于1996年4月9日,主要是进行国债的公开买卖。2003年4月22日,又推出了中国人民银行票据,通过央行票据实施正回购的功能。

④操作方式。外汇公开操作主要采取集中竞价、集中清算的有形市场交易机制。人民币公开操作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的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⑤存在的问题。第一,市场分割影响了公开市场业务的效率。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处于同业拆借市场、证券交易所的回购市场与银行间市场三者分割状态。大大降低了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的效率。第二,债券规模不足及品种太少影响了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力度。我国国债二级市场规模较小,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票据以增加操作品种,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改革规模不足问题。第三,外汇公开市场操作的被动性。外汇公开市场操作的目的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而我国的结售汇制度决定了央行在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上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

(2)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①建立。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最初的动机是集中资金,作为中央银行平衡信贷收支的手段,而不是将其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加以动作,这使得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准备金制度相比有很大不同:第一,法定存款准备金规定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商业银行必须另开备付金账户并保留大量清算资金;第二,相对于存款准备金通常不付息的惯例,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支付较高利息;第三,存款准备金比率过高中,自1989年以来,我国存款机构各类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均为13%,此外,各存款机构还要保持5%~7%的备付金。二者之和,高达20%左右,致使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保持大量储备。

②改革。1998年3月21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至8%,同时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的利率,这是我国改革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已成为间接调控下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而不仅仅是中央银行集中资金的手段。

③运行情况。1999年11月21日,人民银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至6%。2003年9月21日起,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6%调高至7%。随后为了抑制经济过快增长,进入了存款准备金率的上升阶段。经过多次调整,至2008年6月25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7.5%。

④存在问题。第一,调控效果不明显。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调整,但紧缩效果却不明显,甚至被看成是一种“温柔”的调控工具。这主要由于中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普遍偏高,每次提高0.5个百分点的法定准备金率只是将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的0.5%增加到法定准备金上。在存在巨额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条件下,依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收缩货币的效应是有限的。第二,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一视同仁,具有“一刀切”的效果。对于超额准备水平较高的商业银行而言,当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行可以减少在央行的超额储备金,从而抵消央行回笼基础货币的用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而对于准备金处于边际水平上的金融机构,提高准备金率,会引起资金周转困难、流动不畅等问题。第三,央行对准备金存款仍支付利息。央行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是由于实际准备金率偏高,为弥补商业银行过大的资金成本与潜在的利润损失而采取的措施。但这会对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信用扩张能力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终妨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作用。

(3)再贴现率。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信贷资金供求情况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具有融资、告示作用。央行通过调整这种利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调控整个货币体系利率和资金供应状况的目的。

①产生。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暂行办法》,标志我再贴现业务的产生。自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再贴现政策的调控作用。我国的再贴现政策与一般意义上的再贴现政策并不完全相同,中国人民银行还给金融机构提供大量的再贷款。

②运行效果。再贴现政策的调控效果不明显。我国发放再贴现遵循“真实票据论”,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有不同的贴现政策和额度,与地区、行业、政策扶持相关。近年来,我国再贴现量业务量锐减,政策调控作用几乎丧失。

③存在的问题。第一,再贴现利率高于市场利率导致再贴现业务锐减。在许多年份,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贴现利率高于银行的贴现利率及转贴现利率。第二,再贷款的发放存在一定的“倒逼”机构,干扰了中央银行的信用独立性,冲击了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作用。

2.试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可供选择的货币中介目标有哪些?

答:中介目标,是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选定出来用于反映货币政策实施进展与效果的指标,通过政策工具影响这些指标,并借助这些指标观测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对它们的选择是否正确,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货币供应量和利率通常被中央银行选定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一般认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必须符合以下五个标准。

①可测性。可测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中介目标应有比较明确的定义,以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二是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取有关中介目标的准确数据。

②可控性。即是否易于为货币当局所控制。通常要求中介指标与所能适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之间存在密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联系。

③相关性。指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必须存在密切、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相关性。只要能达到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在实现或接近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方面不会遇到障碍和困难。

④抗干扰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只有选取那些受干扰程度较低的中介指标,才能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达到最终目标。

⑤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经济及金融环境不同,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不同,选择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也必然有区别,这是不言自明的。

(2)可供选择的中介目标。根据以上条件,尤其是根据前三个条件所确定的中介目标一般有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根据这些指标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的先后和作用于最终目标的过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近期指标,即中央银行对它的控制力较强,但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较远,如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又称为操作指标;另一类是远期指标,即中央银行对它的控制力较弱,但离政策目标较近,又称为中间目标。

①利率。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来看,选作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是长期利率,这是因为长期利率对投资影响显著,对不动产及机器设备投资尤其如此。但实践中,经常操作的中介指标是短期利率,主要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利率的优点是:第一,可控性强。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对金融机构融资的利率。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再贴现政策,也能调节市场利率的走向。第二,可测性强。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市场利率的水平及结构。第三,货币当局能够通过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支出,从而调节总需求。但是,利率作为中介指标也有其不理想之处。作为内生经济变量,利率的变动是顺循环的。然而,作为政策变量,利率与总需求也是同方向变动的。这表明,利率作为内生经济变量与作为政策变量往往很难区分。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很难判明自己的政策操作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

②货币供应量。这是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者所推崇的中介目标。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理由是:第一,可测性强。M0、M1、M2等指标都有很明确的定义,分别反映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算和分析。第二,在可控性方面,现金直接由中央银行发行并进入流通;通过控制基础货币,中央银行也能有效地控制M1和M2。第三,就相关性而言,一定时期的货币供应量代表了一定时期的有效需求总量和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对最终目标有直接影响,由此其与最终目标直接相关。

但问题是以哪一个口径的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因为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所反映的信息不一定一致,究竟哪一个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更能代表一定时期的社会总需求和购买力,这会给货币政策操作带来难度。

此外,一些经济、金融开放程度高的国家及地区,是以汇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当局确定其本币同另一较强国家货币的汇率水平,并通过货币政策操作,钉住这一水平,以此实现最终目标。

③超额准备金。它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等货币政策工具,都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的水平而发挥作用的。但是,作为中介指标,超额准备金往往因其取决于商业银行的意愿和财务状况而不易为货币当局测度和控制。

④基础货币。它由流通中的通货和银行准备金组成,它构成了货币供应量倍数伸缩的基础。一般认为,基础货币是比较理想的操作指标。第一,可测性强。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其数额随时反映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很容易为中央银行所掌握。第二,可控性强。通货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随意控制银行准备金中的非借入准备金,借入准备金虽不能完全控制但可以通过贴现窗口进行目标设定,并进行预测,也有很强的可控性。第三,相关性强。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只要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也就等于间接地控制了货币供应量,从而就能进一步影响利率、价格及国民收入,实现其最终目标。

3.试述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及对我国的启示。

答:(1)信用传导机制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它重点关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贷款对经济的影响,被称为“信用观点”。它可进一步区分为两种机制:一是狭义信用传导机制,也即银行贷款渠道;二是广义信用传导机制,包括资产负债表渠道。

(2)银行贷款渠道。也即狭义信用渠道,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贷款供给量从而影响借款人的信贷可得性并最终影响产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假定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导致商业银行的准备金R下降,存款货币D的创造也就相应减少,其他条件不变,银行贷款L的供给随之下降。结果,致使那些依赖银行贷款融资的特定借款人必须削减投资和消费,于是总支出下降,国民所得Y下降。用符号表示为:R→D→L→I→Y。这一传导过程的特点,是不必通过利率机制。通过这条途径即便存在凯恩斯流动性陷阱,以至于传统的利率传导机制根本无效,货币政策仍可继续发挥作用。

①理论产生的微观基础:存在信贷配给现象,或者信贷市场不完全性。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可以通过“信贷可得性”效应来完成。所谓“信贷可得性”,是指企业或个人能够通过信贷市场获得的信贷量。由于在信贷市场上存在着“信贷配给”现象,使得微观经济主体从金融机构得到的信贷是有规模限制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从而影响经济主体的投资与消费行为,进而影响总支出与国民总收入。

至于存在“信贷配给”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信贷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将使得信贷市场不同于普通商品市场:在一定的利率水平上信贷市场不能出清,从而导致了信贷配给的出现。此时,如果缺乏银行信贷以外的其他融资来源,遭受信贷配给的借款者就不得不收缩投资,结果产出。

②理论存在的前提条件。其一,银行贷款是特殊的。即存在某种类型的借款人,对他们来说,当银行的贷款供给减少时,他们无法获得或低成本地获得其他融资来源,而是必须削减他们的投资支出。在这个意义上,他们被称为银行依赖型借款人。换言之,银行贷款与其他金融资产(如债券)不是完全替代的,特定类型的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得以满足。其二,货币政策变动可以直接影响银行贷款供给。也就是说,在受到货币政策冲击之后,银行不能通过重新安排其资产和负债的投资组合以使其贷款供给不受影响。

(3)资产负债表渠道。也称广义的信用传导渠道或净财富额渠道(Net Wealth Channel),从不同货币政策态势对特定借款人资产负债状况或由净资产决定的金融地位的影响角度解释信用在传导过程中的独特作用。由于借贷市场上信息的不对称,蕴藏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给贷款人(如银行)带来风险,因此,银行授信采取抵押和担保的方式,以借款人的财富净值为基准。具体传导可表述为:货币政策操作使利率升降,影响潜在借款人(企业或居民)的资产负债表质量或财富净值(现金流量和资本价值)的大小,从而影响其可获得银行贷款的能力和信用可获得性的水平高低,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支出和居民的消费支出,最终影响产出。

①企业资产负债表传递渠道。货币政策能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从而发挥传导作用。

其一,通过影响企业资本净值来发挥传导作用。紧缩的货币政策(M↓),引起证券价格下跌(pe↓),这进一步使企业的资本净值下降,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增多,因而导致投资支出(I↓)下降,导致总产出下降(Y↓)。用符号表示:M↓→Pe↓→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贷款L↓→I↓→Y↓。

其二,通过影响企业现金流量来发挥传导作用。因为提高利率的紧缩政策也引起企业利息等费用支出的增加,并间接影响销售收入的下降,从而引起企业净现金流量的减少。这也恶化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并发生与上面相似的连锁反应。M↓→r↑→现金流量↓→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贷款L↓→I↓→Y↓

②家庭资产负债表传递渠道。关于信贷渠道的大部分文献着重考虑企业支出,但信贷渠道同样适应于消费支出,尤其是耐用消费品和住房支出。货币紧缩造成的银行贷款的下降造成家庭平衡表的恶化,因为,消费者没有其他的信用来源。另外,从流动性角度考虑,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股票价格下降而使消费者的金融资产的价值随之下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和住房的消费支出就会下降,因为消费者具有安全性差的金融地位和更高的遭受金融损失可能的估计。用符号表示:M↓→Pe↓→金融资产↓→金融损失可能性↑→耐用消费品支出和住房支出↓→Y↓

(4)启示。信用传导机制理论说明,即使存在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导致传统的以利率为主要渠道的货币政策失效,由于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使得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信贷的变动,继续影响实际经济。银行信贷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供了另一条重要的传导渠道,这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我国,银行信贷与其他融资方式的不完全替代性,银行贷款对特定借款者的独特性,使得信用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①我国正处于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还不发达,货币金融资产与非货币金融资产的关系不紧密,各个层次的行为主体与运行环节的联系松懈导致市场反馈迟钝和滞后,所以传统的利率传导机制的资产结构调整作用比较弱小,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通过信贷渠道对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影响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式。②在理论上,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应该反映资金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及其匮乏程度,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利率调控的不完善,利率水平还不能完全及时反映资金供给和需求情况。上述情况表明,在一定范畴内,信用渠道尤其是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实施中不容忽视。中央银行的信贷渠道实际上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影响银行贷款,从而进一步影响投资消费活动和实际产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的逐步发展和深入,信用渠道会逐渐成为辅助性的传导机制,长期内以利率为中心的货币渠道会占据主要地位,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体。短期内,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着眼于完善信贷途径向均衡信贷配给转变,有步骤地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培育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