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上主要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简史

国际上主要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简史

时间:2022-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除民国政府时期外,发展商品期货的基本只有美国、英国和日本。20世纪70年代开始,亚洲其他国家陆续开展了商品期货交易,但对国际市场该品种的价格影响较小,国际定价能力较弱。1919年,黄油和鸡蛋交易所定名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1882年,正式更名为纽约商业交易所,并开始交易干果、罐装食品、禽类。当前,英国的商品期货市场主要有伦敦金属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和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

一、国际上主要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简史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除民国政府时期外,发展商品期货的基本只有美国、英国和日本。20世纪70年代开始,亚洲其他国家陆续开展了商品期货交易,但对国际市场该品种的价格影响较小,国际定价能力较弱。

(一)美国的商品期货

当前,美国期货交易所比较集中的主要是两个城市:芝加哥和纽约。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有著名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纽约的期货交易所主要有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在其他城市,还有一些品种比较单纯的期货交易所,如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X)、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KCBT)。在美国期货历史上,有相当多的交易所是以粮食为主要交易品种的,如洛杉矶谷物交易所、孟菲斯期货交易所(Memphis Board of Trade)、芝加哥大米棉花交易所、密尔沃基谷物交易所、奥马哈谷物交易所、波特兰谷物交易所、旧金山谷物交易所、西雅图谷物交易所等,这些交易所都是受CFTC监管的指定合约市场(正规期货市场),但都逐渐消失了。

美国商品期货最早的雏形是成立于1848年4月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CBOT),它是由一些粮食经纪人成立,主要进行小麦、玉米等粮食品种的现货和中远期交易。经过远期现货合约的交易,制度逐步完善,于1865年形成了标准合约制度、保证金制度、每日结算制度等。在粮食品种的交易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期货交易制度后,作为一个赢利组织,CBOT逐步超越了粮食经纪人组织的概念,而成为一个以期货制度为载体金融机构,陆续探索推出除粮食以外的其他品种。期货交易制度迅速扩散,在一些工业品上取得成功,如糖、石油、有色金属等。1968年,CBOT推出它的第一个非农产品——冰冻烤鸡。

美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期货交易所还有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CME)。1874年,由一批农产品经销商创建了农产品交易所,当时交易的主要商品为黄油、鸡蛋、家禽及其他不耐储藏的农产品。1898年,黄油和鸡蛋经销商退出农产品交易所,组建了芝加哥黄油和鸡蛋交易所,这被公认为是CME的前身。1919年,黄油和鸡蛋交易所定名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开发了许多种新商品,如洋葱、猪肚、活牛、生猪、肥育牛等商品期货合约。1972年,该交易所为进行外汇期货贸易而组建了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nternational Monetary Market,IMM),从此该交易所以金融期货为契机,迅速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期货交易所之一。

纽约商业交易所(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NYMEX)也是美国历史悠久且在国际商品定价中起着重要作用期货交易所。1872年,和CME一样,一群曼哈顿的奶品商创建了纽约黄油、奶酪交易所。不久,在增加了鸡蛋交易后,该交易所更名为纽约黄油、奶酪、鸡蛋交易所。1882年,正式更名为纽约商业交易所,并开始交易干果、罐装食品、禽类。1933年,全国金属交易所、纽约橡胶交易所、全国生丝交易所、纽约皮毛交易所等四家小型交易所合并成立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1994年8月3日,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合并为纽约商业交易所。当前,它的交易主要涉及能源和稀有金属两大类产品,能源、铂金、钯金等产品的交易在NYMEX分部进行,金、银、铜、铝等其他金属的交易在COMEX分部进行。

纽约期货交易所(The New York Board of Trade,NYBOT)也是历史悠久,且很有特色的期货交易所。NYBOT是在1998年,由纽约棉花交易所(New York Cotton Exchange)和咖啡、糖、可可交易所(Coffee Sugar Cocoa Exchange)合并而来的,合并在2004年6月10日完成。纽约棉花交易所成立于1870年,是由棉花经纪人成立的,是当时美国各地众多的棉花交易所之一[1]。咖啡、糖、可可交易所最早是成立于1882年的纽约咖啡交易所,1914年,增加了原糖期货,1979年9月28日,当时的纽约咖啡、糖交易所与成立于1925年的纽约可可交易所合并,组成了纽约咖啡、糖、可可交易所(Coffee,Sugar and Cocoa Exchange,CSCE)。当前,NYBOT的商品期货交易品种除了棉花、咖啡、原糖、可可等软商品之外,还有乙醇、浓缩冻桔汁。

(二)加拿大的商品期货市场

加拿大一直以来唯一的商品期货市场是温尼伯商品交易所(Winnipeg Commodity Exchange,WCE)。WCE位于曼尼托巴省的温尼伯市,它成立于1887年,于1904年开始期货交易。交易的品种有饲料小麦、西部燕麦油菜籽。它于2004年12月从“公开喊价”完全转变为电子交易,是北美洲第一个完全电子交易的商品期货交易所。

(三)英国的商品期货

当前,英国的商品期货市场主要有伦敦金属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和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诞生于19世纪后期,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和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后起之秀。

1.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LME)[2]

LME的前身是于1877年由铜、锡等经营商组成的伦敦金属矿业公司。这个公司是为经营商贸易服务的。19世纪初,英国的铜可以自给自足,所以相当长的时间内,价格几乎不变,但工业革命改变了这一切,英国需要从遥远的智利、马来亚等国进口大量的铜、锡等。而进口商面临着商品到港后的价格的不确定性,所以他们要提前把货物卖出以供将来交割,防止商品海运途中价格下跌的风险。这些贸易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所以1877年,伦敦金属矿业公司成立了。公司成立后,会员迅速增加,当成员超过300家后,他们决定成立交易所。在二战中,LME停业,于1952年复业。当前,其交易的品种主要有铝、铜、镍、锡、锌、铅等有色金属,2005年,它上市了世界上第一个塑料期货合约。

2.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change,IPE)。

IPE于1980年在伦敦成立,由一批能源与期货公司牵头成立,是非营利性机构。1981年4月,IPE推出柴油(Gas oil)期货交易。该合约是欧洲第一个能源期货合约,上市后比较成功,交易量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走势。

1988年6月23日,IPE推出国际三种基准原油之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上市后取得了巨大成功,迅速超过柴油(Gas Oil)期货成为该交易所最活跃的合约,从而成为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之一,而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成为国际油价的基准之一。现在,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是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的一部分,包括现货及远期合约市场。该价格体系涵盖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65%。

由于近年来世界石油市场动荡不安,伦敦的原油期货交易一直比较活跃。伦敦石油期货市场是欧洲唯一的石油期货交易所,它对交易商在变幻莫测的石油市场上通过期货交易规避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1997年1月,IPE上市了天然气期货合约。2004年,IPE上市了电力期货合约。2005年,IPE上市欧洲气候交易所(ECX)的碳金融工具合约。

2000年4月,IPE完成了改制,成为一家营利性公司。2001年6月,IPE被洲际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Inc)收购,成为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直到2005年,IPE都是实行场内公开喊价交易,之后,所有的交易转到电子交易平台,IPE也更名为洲际交易所——欧洲期货交易所(ICE Futures)。

3.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and Options Exchange,LIFFE)。

LIFFE成立于1982年,开展汇率和国债期货交易,1992年与伦敦期权交易市场合并,1996年收购伦敦商品交易所(London Commodity Exchange,LCE),从而增加了软商品(白糖、咖啡等)和农产品期货合约。该所活跃的产品主要是金融期货,商品期货的主要交易品种是可可、咖啡豆、白糖等,对西欧这些品种的消费市场有重要的影响。

2002年1月,LIFFE被欧洲交易所(Euronext)合并,合并后名称为Euronext.Liffe。

(四)欧洲大陆商品期货不发达的状况及其原因

当前,欧洲大陆几乎没有商品期货交易,只有英国有一些品种的商品期货交易,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如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开展布伦特原油、柴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商品期货交易,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铝、镍等金属期货交易,LIFFE的糖、咖啡、可可等软商品期货交易。在以上的这些商品期货品种中,LME的金属期货、IPE的原油期货对国际市场价格有重要的影响。

欧洲大陆商品期货不发达的原因:

1.欧洲错过了发展商品期货的黄金时期。

美国的商品期货发展的时间主要是20世纪初至六七十年代,金融期货上市后,发展商品期货黄金机遇期已经整体上消失了。与美国相比,欧洲接连受到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20世纪初(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场主要在欧洲大陆。而20世纪30年代,又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过剩危机。危机过后,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1945年8月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欧、亚、非大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欧洲金融资本的外流和商业的破坏。与美国相比,这些外部因素都使欧洲错过了发展商品期货的黄金时期。

2.战后欧洲国家的经济结构不适于商品期货发展,且粮食等产品受到政府的管控。

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迅速恢复,但在其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了极大的比重,粮食、工业原料等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并不大(一般低于5%),而且,西欧国家实施福利政策,严格调控粮食价格,所以对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需求并不大。

(五)亚洲的商品期货

亚洲的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等,都曾尝试过商品期货交易,但除日本和一些新兴市场,如泰国、印度之外,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期货都消失了,即使如日本、泰国、印度等国的商品期货,在国际上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1.香港地区的商品期货交易历史。

为了保持香港的自由贸易港和金融中心地位,香港商品期货交易所在1976年12月17日成立,1977年5月9日首先推出在美国比较活跃的棉花,同年11月5日推出原糖期货,于1979年11月1日推出大豆期货,1980年8月19日,又增加黄金期货。棉花1981年10月起停办,其他商品期货品种也陆续于1999年前停止交易。

2.日本的商品期货交易。

1893年,日本制定了《交易所法》,包含了股票、期货等。日本国内曾经有很多的交易所,如1930年,政府将原来的135家交易所关闭到27家[3]。在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日本曾在中国东北和上海设立“取引所”(即交易所,参加第三章)。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所有期货交易所均被关闭。1950年,日本制定《商品交易所法》,当年,战后最早的期货交易所——大阪化纤交易所成立。1993年以前,日本有19个交易所,1993年合并为12个,1998年再合并,剩下东京谷物交易所、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横滨商品交易所、中部商品交易所、关西商品交易所、大阪商品交易所、关门商品交易所,共7个交易所。当前,日本有4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东京谷物交易所、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中部大阪商品交易所、关西商品交易所[4]。日本的交易所主要交易的品种有天然胶、杂粮、能源、重金属、软商品等等,而其中的天然胶对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3.其他国家的商品期货交易所。

泰国农产品期货交易所(The Agriculture Futures Exchang,AFET)。1999年,泰国颁布了《农业期货交易法》,批准泰国农产品期货交易所成立。AFET是根据法律成立的独立法人,根据法律,是泰国境内唯一的可以开展农产品期货的交易所,受农业期货交易委员会的监管。2001年9月20日,第一届董事会成立。2004年5月28日,开展了它的第一个期货合约——天然橡胶的期货交易。同年8月26日,增挂大米期货合约。2005年3月25日,又增加了木薯淀粉期货合约[5]

新加坡商品交易所(Singapore Commodity Exchange,SICOM)。20世纪20年代,新加坡就开展了期货交易,但结算是由新加坡国际商会橡胶分会行使,后来该功能由新加坡橡胶协会所取代。1992年进行了私有化改造,正式成立新加坡橡胶协会商品交易所,1994年正式更名为新加坡商品交易所,主要交易天然橡胶[6]

布尔萨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Malaysia Derivatives Exchang,MDEX)。2001年,吉隆坡期权与金融期货交易所(KLOFFE)和马来西亚商品货币交易所合并,成立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是吉隆坡证券交易所的子公司。它最活跃的期货合约是毛棕榈油期货,也是在世界上有比较重要影响的期货合约。除此之外,商品期货还有毛棕榈仁油期货。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商品期货品种,金融期货有股指、国债、股票等。2004年更名为布尔萨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

从亚洲国家和地区商品期货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商品期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小国或小的经济体很难发展商品期货。如中国香港,虽然商品期货起步较早,但最终萎缩,让位于金融期货。这是因为当地没有足够大的相应的产业支持,所以,商品期货在这些地方没有发展起来。与此相似,中国台湾、韩国等地的商品期货也没有发展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