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桓玄的“废钱用谷帛”论

桓玄的“废钱用谷帛”论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月谷贵,复罢五铢钱,以谷帛为币。十六国时期,战乱频仍,国家离异,商品货币关系严重倒退,“钱货不行”,“谷帛为市”的现象随处可见。其三是谷帛充当币材会给商品交换带来困难,笔者未交待具体内容,想来不外是携带、搬运、保管、清点以至安全诸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帝元兴二年执掌朝政的太尉桓玄重弹“废钱用谷帛”的老调,理所当然地遭到孔琳之的反对。

一、桓玄的“废钱用谷帛”论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相,废除董卓小钱,恢复五铢钱的流通,然而以谷帛为币和以物易物的交易行为流行,以至魏文帝黄初二年(221)三月重申恢复五铢钱。十月谷贵,复罢五铢钱,以谷帛为币。明帝(227—238)时废钱用谷既久,巧伪渐多,人“竞湿谷以要(邀)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魏明帝长和元年(227)举朝大议货币问题,司马芝等一致“以为用钱非徒丰国,亦所以省刑(9)”。于是更立五铢钱,在晋朝以后的二百年里“不闻有以改创”。

十六国时期,战乱频仍,国家离异,商品货币关系严重倒退,“钱货不行”,“谷帛为市”的现象随处可见。晋末,“中州虽乱”,偏于边陲的河西地区却得到暂时的喘息,社会安定,成为中原人民避难的处所。愍帝建兴元年(313)凉州(今甘肃武威县)刺史张轨采纳太守参军索辅的建议,“立制准布用钱,钱遂大行,人赖其利”。索辅认为:“古以金贝皮币为货,息谷帛量度之耗。二汉制五铢钱,通易不滞。(晋)泰始中,河西荒废,遂不用钱,裂匹以为段数。缣(jiān,双丝细绢)布既坏,市易又难,徒坏女工,不任衣用,弊之甚也。……宜复五铢以济通变之会(10)”。可见索辅已认识到谷帛为币的三个弊端:一个是谷帛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作用势将耗费谷帛,战乱岁月缺衣少食,这种耗费尤其不能令人容忍。其二是缣布充当币材之弊尤甚于谷物,不啻成匹的缣布要自然损耗,还要根据交易量的不同需要被撕成大小不等的段片,女工的织作劳动被白白糟蹋。其三是谷帛充当币材会给商品交换带来困难,笔者未交待具体内容,想来不外是携带、搬运、保管、清点以至安全诸方面的问题。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恢复正常,商品交换步入正轨以后,实物就显得不胜其繁,亟待解决了。

东晋沿用孙吴旧钱,未曾铸钱,货币短缺十分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帝元兴二年(403)执掌朝政的太尉桓玄重弹“废钱用谷帛”的老调,理所当然地遭到孔琳之的反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