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定资产折旧2022年最新

固定资产折旧2022年最新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累计折旧”账户属于“固定资产”账户的调整账户,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累计计提的折旧额。该账户贷方登记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方登记处置固定资产转出的累计折旧,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折旧额。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核算

固定资产的核算包括固定资产取得、固定资产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等内容。

一、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

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主要包括购买、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融资租赁等,取得的方式不同,初始计量方法也各不相同。这里主要介绍外购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根据增值税实施条例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所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抵扣销项税额,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企业购进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固定资产(如房屋、建筑物,以及难以区分是企业经营用还是个人消费使用的小汽车、摩托车、游艇等)所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金额不允许抵扣销项税,应计入该项固定资产成本。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一)固定资产取得核算设置的账户

为了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企业应设置和使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累计折旧”等账户,反映固定资产的取得和计提折旧等相关内容。

1.固定资产账户

“固定资产”账户核算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原值,借方登记企业增加的固定资产的原值,贷方登记企业减少的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其账户结构如图6-1所示。

img129

图6-1 “固定资产”账户

2.“累计折旧”账户

“累计折旧”账户属于“固定资产”账户的调整账户,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累计计提的折旧额。该账户贷方登记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方登记处置固定资产转出的累计折旧,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折旧额。其账户结构如图6-2所示。

img130

图6-2 “累计折旧”账户

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

3.“在建工程”账户

该账户核算企业进行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借方登记企业各项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贷方登记完工工程转出的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的成本。其账户结构如图6-3所示。

img131

图6-3 “在建工程”账户

4.“工程物资”账户

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而准备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该账户的借方登记企业购入工程物资的成本,贷方登记领用工程物资的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其账户结构如图6-4所示。

img132

图6-4 “工程物资”账户

(二)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

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包括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核算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两种。

1.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核算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和专业人员的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账户,对所支付的允许抵扣的增值税,根据增值税专项发票的金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支付的总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例6-1]2010年3月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设备价款30 000元,增值税额为5 100元,另外支付运杂费5 000元,包装费1 000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假设不考虑其他税费,则该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1)计算固定资产的成本:

固定资产的成本=固定资产买价+运输费+包装费

=30 000+5 000+1 000

=36 000(元)

(2)编制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3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100

贷:银行存款41 100如果企业购入的是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在购入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安装调试成本等,作为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在核算时先通过“在建工程”账户核算,待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账户转入到“固定资产”账户。具体来说,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时,应根据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包装费及运输费及其他相关税费,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发生安装费时,应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贷记“银行存款”和“原材料”等账户;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应按其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在建工程”账户。

[例6-2]2010年7月企业外购一套需要安装的生产线,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该套设备的买价为200 000元,增值税额34 000元,支付包装费及运输途中保险费6 000元,设备运达交付安装,并支付安装费5 000元,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所有价款都

以银行存款支付。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购入进行安装时:

借:在建工程20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000

贷:银行存款240 000

(2)支付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5 000

贷:银行存款5 000

(3)该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206 000+5 000+211 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211 000

贷:在建工程211 000

2.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

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先通过“在建工程”账户进行核算,待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账户转入到“固定资产”账户。具体而言:企业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时,按购入物资的实际成本,借记“工程物资”,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按照价税合计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企业工程领用工程物资时,按领用物资的实际成本,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贷记“工程物资”账户;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的原材料时,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贷记“原材料”等账户;自营工程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工人工资、允许资本化的长期借款利息费用及其他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付利息”或“长期借款”等账户;自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在建工程”账户。

[例6-3]某企业采用自行建造方式建造W设备一台,共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购入工程物资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 500 000元,增值税税额255 000,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所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工程物资1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5 000

贷:银行存款1 755 000

(2)工程领用工程物资1 000 000元:

借:在建工程——W设备1 000 000

贷:工程物资1 000 000

(3)工程领用原材料,该批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0 000元:

借:在建工程——W设备20 000

贷:原材料20 000

(4)属于工程应负担的分期支付的借款利息50 000元:

借:在建工程——W设备50 000

贷:应付利息50 000

(5)支付工程发生的其他费用5 000元:

借:在建工程——W设备5 000

贷:银行存款5 000

(6)工程完工达到预定的可使用状态,结转工程成本:

工程成本为=1 000 000+20 000+50 000+5 000=1 075 000(元)

借:固定资产1 075 000

贷:在建工程——W设备1 075 000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

(一)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损耗的这部分价值,应当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所形成的折旧费用,计入各期的成本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转移过程。正确计提折旧,不仅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价值损耗,并准确计量固定资产净值,而且有利于将固定资产价值合理地分摊到各受益期间,实现收入与费用的正确配比,为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积累资金。

总体来说,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固定资产原价一般作为折旧的基数。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一般以月初应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本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2)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是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要正确进行折旧的核算,就必须明确计提折旧的范围。按照准则规定,除下列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单独作价入账的土地。另外,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额。

企业应当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根据规定,企业可选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额在固定资产整个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分摊的折旧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其中,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是月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折旧率的计算如下:

img133

img134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月初应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例6-4]大华公司有厂房三幢,原始价值为5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采用年限平均法,大华公司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1-4%)÷20=4.8%

月折旧率=4.8%÷12=0.4%

月折旧额=5 000 000×0.4%=20 000(元)年限平均法比较适用于各个时期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大体相同的固定资产。由于年限平均法只注重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长短对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不考虑固定资产的使用强度和使用效率,因此,按照年限平均法计算出每期的折旧费用总是相等的。有人主张应根据产品产量或者使用固定资产的小时数来计提折旧,其理由是固定资产被使用的小时数越多,或生产的产量越多,计提的折旧额就应当相应增多,于是就产生了工作量法。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预计总工作量中平均分摊,每个会计期间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项固定资产单位工作量应计提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该项

固定资产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某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应计提折旧额

上述“工作量”,可以是小时数、产量数、行驶里程数、工作台班数等。

[例6-5]大华公司的一辆轿车,其原始价值500 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总行驶里程为200 000公里,本月份行驶里程800公里。则:

每公里折旧额=500 000×(1-5%)÷200 000=2.375(元)

本月折旧额=2.375×800=1 900(元)

工作量法比较适用于采矿设备、运输工具等工作量可以合理估计的固定资产。工作量法同年限平均法一样也具有简便、实用的优点,同时又可以使固定资产各期的使用强度与该期应分摊的折旧额相匹配。但这种方法和年限平均法一样不能充分反映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要求。另外,若固定资产各期使用较为均衡,工作量法下计算的各期折旧额基本是相等的。所以,工作量法实质上是直线法的一种类型。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img135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改为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在剩余两年内平均分摊。

[例6-6]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始价值为400 000元,预计净残值10 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折旧额。如表6-1所示。

表6-1 折旧计算表(双倍余额递减法)

单位:元

img136

本例中,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最后两年改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所以第四年和第五年的折旧费用为38 200元[(86 400元-10 000元)÷2]。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折旧率来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img137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例6-7]仍以[例6-6]的资料为例,假设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折旧额,各年折旧额的计算如表6-2所示。

表6-2 折旧计算表(年数总和法)

单位:元

img138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都属于加速折旧法,在这种折旧方式下,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内,固定资产使用早期多提折旧,固定资产使用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于直线法加快了固定资产折旧的速度,以便使固定资产成本加快得到补偿,所以被称为加速折旧法。

主张加速折旧法的理由主要有:首先,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均是逐年递减的。例如新机器设备停工修理次数较少,旧机器设备停工修理的次数较多,工作小时数减少。由于新固定资产较好的生产效能为企业带来的净收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因此计提的折旧费用递减,可以保证收入与费用的合理配比。其次,固定资产的修理维护费用是逐年递增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包括修理维护费用和折旧费用。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修理维护费用较少,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固定资产不断老化,修理维护费用也不断增多,在修理维护费用较少的早期多提折旧,在修理维护费用较多的后期少提折旧,可以使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各期负担较为均衡。再次,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使企业获得延期缴纳所得税的财务利益,对促进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有一定的作用。最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导致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大幅增加,使得固定资产使用后期的预期净收入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从稳健性角度考虑,有必要在固定资产使用早期多提折旧,使用后期少提折旧。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以月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内减少或者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因此,企业各月计算提取折旧时,可以在上月计提折旧的基础上,对上月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行调整后计算当月应计提的折旧额。其计算公式为:

当月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

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

的折旧额

[例6-8]某公司2010年5月份通过计算确定一车间厂房应计提折旧1 800 000元。当月新购置机器设备一台,入账价值为5 400 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该企业同类设备计提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

本例中,按照有关规定,本月新购置的机器设备本月不计提折旧。则本月计提折旧金额为1 800 000元。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则乙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车间1 800 000

贷:累计折旧1 800 000

三、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将不适用或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对外出售转让,或因磨损、技术进步等原因对固定资产进行报废,或因遭受自然灾害而对毁损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

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或毁损的核算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核算。“固定资产清理”属资产类账户,它反映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其借方记录转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发生的清理费用及应交纳的营业税额,贷方记录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和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承担的损失等。固定资产清理完毕,应当计算并结转清理净损益,将其转入到“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账户,结转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无余额。具体会计核算分以下几个环节: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转出的固定资产,按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账户,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按其账面原价,贷记“固定资产”账户。

2.发生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账户。

3.清理收入

企业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应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账户。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借记“其他应收款”等账户。

4.结转清理净损益

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如“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为借方余额,属于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如为贷方余额,则为处理的净利得,则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入”账户。

[例6-9]甲公司出售一台设备,原价为900 000元,已计提折旧600 000元,实际出售价格为500 000元(不含税),另外按照17%的比率向对方收取增值税额85 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收取。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将出售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300 000

累计折旧600 000

贷:固定资产900 000

(2)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585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000

(3)结转出售固定资产实现的利得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2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200 000

[例6-10]乙公司因遭受水灾而毁损一座仓库,该仓库原价500 000元,已计提折旧200 000元。其残料估计价值5 000元,残料已办理入库。发生的清理费用10 000元,以现金支付。经保险公司核定应赔偿损失150 000元,尚未收到赔款。

乙公司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1)将毁损的仓库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300 000

累计折旧200 000

贷:固定资产500 000

(2)残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5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5 000

(3)支付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10 000

贷:库存现金10 000

(4)确定应由保险公司理赔的损失时:

借:其他应收款15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50 000

(5)结转毁损固定资产发生的损失时:

借:营业外支出155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55 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