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的置业经验

我的置业经验

时间:2022-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置业经验, 让年轻人借鉴,并做好准备,切勿轻率做出置业决定。10多年前我也像其他的年轻人一样,在楼市狂升下担心买不起房,所以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置业的经验。我1995年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回港中大任教,那年房价正在上升,到1997年已到了疯狂的水平,我那时候的心态就像时下年轻人一样,十分焦急,也庆幸真的没有在最高位时入市,避过楼市下跌及亚洲金融风暴。

很多年轻人视置业为目标,但面对高房价,如何有效实践置业计划?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置业经验, 让年轻人借鉴,并做好准备,切勿轻率做出置业决定。很多人以为大学教授收入高且稳定,工作时间自由,而且每星期只教几小时书,还有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一定十分休闲。但我很肯定我们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跟一般劳动者无异。我认识不少同事,十年如一日,像读研究生时一样,每星期工作七天,每天12小时以上。我们的工作包括教学、研究、行政、社会服务,样样都要做好,才可通过每年的考核。

大学教授的劳动力市场跟一般职员的不同之处是,由于欧美名校的博士学位和国际知名期刊的发表是全球承认的,所以我们的市场比较国际性。港人大学教授愈来愈少,现在除了医科外,很多院系的主要教职员都是来自留学外国的内地学者。该现象主要因为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90年代出国留学的人数大增,造成现在有过多的中国学者供应。我和同事们平时一起吃午饭,沟通的主要语言是普通话。

房屋津贴影响置业意欲

香港房价高、租金贵,为了吸引最好的学者来港任教,一般来说,助理教授级或以上的都会有房屋津贴,相当于政府的高级公务员的待遇。大学的宿舍一般很大,有些有近200平方米的实用面积,由于供应有限,以往这些宿舍都是留给较高级的教授,资历较浅的可选择拿房屋津贴租楼。1997年前经济好的时候,该津贴可达工资的40%。1997年至2003年,政府出现财赤,加上大学教育普及化,大学教授的人数大幅上升,房屋津贴占工资的比例减至30%以下,而且只有10年年期,但是津贴可用来买房,为大学附近的楼市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很多同事都觉得10年期限太短,主要原因是入职首6年是合约制,没有在顶尖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便不可续约。由于没有工作保障,首6年一般不敢买房,尤其是非本地人的教员,就算6年后获终身聘用,房津也只剩下4年。以现在新界区100平方米的一套房至少500万元计,就算拿足10年津贴也不可能10年内把房贷还完,更何况只有4年。虽然教授们现在的住屋待遇不及从前,但和很多打工者相比,我们还算是比较幸运的一群。

买房前先考虑五个要点

10多年前我也像其他的年轻人一样,在楼市狂升下担心买不起房,所以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置业的经验。我1995年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回港中大任教,那年房价正在上升,到1997年已到了疯狂的水平,我那时候的心态就像时下年轻人一样,十分焦急,也庆幸真的没有在最高位时入市,避过楼市下跌及亚洲金融风暴。到1999年买第一套房产,房价300万,那时也是只付15%首付款,15%是向开发商借贷,两年后清还;3年后买第二套房子,房价600万,那时也只是用两张信用卡付了30万首付款,换了不少积分及礼品。这次也向开发商借贷,也是两年付清。在还房贷期间,也跟一般业主一样,省吃俭用,中途不断清还部分贷款,8年后还清所有房贷。

总结这两次买房经验,我有以下建议给年轻人:

一、不要心急入市,房市必定有周期;

二、没有稳定的收入,千万不要在高位贸然入市。年轻人可等30岁后事业稳定才入市;

三、如果收入稳定,不一定需要等到有钱付首付才入市。如果价钱合理,可向开发商借贷或向按揭证券公司贷款,但必须保证自己有能力在两年内把贷款还清;

四、可以定额还款,这样利率的变化可用还款年期去吸收,减少利息波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五、可以每两星期还款代替每月还款,有额外收入时可用作部分还款,以最短的时间还清房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