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那些退出啤酒江湖的人物们

那些退出啤酒江湖的人物们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啤酒江湖的人物指的是在啤酒行业里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人,由于啤酒行业的特殊性,啤酒江湖的人物们通常是各领风骚十几年。通常与其他江湖不一样,在啤酒江湖混过的人物,通常积累了大量资源与人脉,因此,他们并不会由于退出啤酒江湖而真正隐退,往往是转战另外一个更大、更凶险的江湖。下面,我们分别以几个有代表性的啤酒江湖人物为例,讲述他们的江湖传说,看看他们的啤酒人生是如何精彩演绎的。

根据我们在序言里面的定义,所谓江湖人物者:由于有极高的天赋和运气,坐拥最高江湖地位,从而掌握大量资源,可以制定江湖规则,同时在江湖规则遭到破坏的时候会利用手中的权力甚至武力进行干涉,以维护其规则的绝对性与权威性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在一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圈子,真正成为人物的人并不多,如不同动物种群里头的兽王,主动退出的不常见,因此,一旦被更强大的后来者打败赶走,其下场往往也相当凄惨。

啤酒江湖的人物指的是在啤酒行业里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人,由于啤酒行业的特殊性,啤酒江湖的人物们通常是各领风骚十几年。在一定时期呼风唤雨的人物由于各种原因离开战场,有被动离场者,也少有主动离场之人。通常与其他江湖不一样,在啤酒江湖混过的人物,通常积累了大量资源与人脉,因此,他们并不会由于退出啤酒江湖而真正隐退,往往是转战另外一个更大、更凶险的江湖。下面,我们分别以几个有代表性的啤酒江湖人物为例,讲述他们的江湖传说,看看他们的啤酒人生是如何精彩演绎的。

一、完美男人与成功逃顶的投资高手

在浙江西部的一个地方,由于地处四省交界处,因此,该地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连绵战火的洗礼之下,该地的人民也是颇有性格。相隔不到30公里的区域就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有的人崇尚人生几何、对酒当歌,吃喝玩乐成为他们的生活主题;而与之相隔几片田地的另一群人却与之完全相反,他们享受挣钱的乐趣。

X君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企业家,并且是属于后者的性格,他为人十分低调,除了一台用于谈生意的奔驰400可以显示其有财力,其他完全看不出他有超过5亿的身家;江湖上的那些坏习惯他一样都不沾,除了应酬需要,偶尔喝喝自己品牌的啤酒。他的员工这样评价他:“他每天就是想着赚钱的事!”所以说,把他称为完美男人应该是没有争议的,说实话,我们还是从内心里很敬佩这样的人。

由于历史原因,他没有上过正规的大学,只是后来事业有成之后读了浙大的MBA。他是做技术出身,曾经在工厂里面负责电工工作,据说是他们家有一位上过清华的小弟到了加拿大,对比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很敏锐地发现了中国的商机,于是建议他和他当时还在政府从政的哥哥下海经商。经过周密的筹划和一系列的动作,他们很快把握了当时国企改革的机会,通过管理层持股,对原有的国有企业进行了有效的改制,成功地实现了产权的有效变更。

他所选择的就是他们熟悉的国光啤酒厂。

有了这样的基础,一方面他开始运用自己的企业家精神和管理天赋进行企业现代化管理改革,打破以前的大锅饭制度,实行浮动工资制度,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狠抓成本控制,用他的话说“发扬拧湿毛巾的精神!”很快,企业开始实现盈利,但是当时的市场上还有来自另外3家规模相当的本地啤酒厂的竞争,虽然是局部的竞争,但是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不可小视。因为中国人民价格竞争的天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在大家规模和品牌影响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降价是竞争取胜的关键。然而通过价格竞争所获得的胜利毕竟是暂时的,一个不争的现实是:大家都不赚钱!另外一方面,他开始发挥自己的资本运作能力,开始了地区范围内的兼并与收购,对当地政府而言,企业亏损也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因此,如果有人能够对分散的市场进行整合,政府自然也坐观其成;不然的话,企业亏损导致工人失业、失业工人影响社会安定,这种情形可是太糟糕了。

有了地方政府的支持,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当地银行也开了绿灯,乘着政策的东风,他边打边收,最后,整个地区的4家啤酒厂都归为其旗下,总体的产销规模接近10万吨。品牌主要以国光、吾得万、钱江源为主,产品规格达到300个以上,市场也开始向浙江东部和江西、福建扩张。

除了资本的运作之外,兼并与收购之后的关键环节——企业的整合也非常重要,他依靠自身管理队伍、吸收被兼并企业管理骨干,通过让高级管理层持股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管理队伍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扩大了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另外,他也发挥了自己善于用人的天赋,他了解每一个人的特点,在不影响自身大的利益和大局的前提下,对下面每个管理成员的一些缺点也保持容忍的态度。对于当初在关键时刻帮助过他的某银行高管的小舅子,明明知道他在做生意上没有什么天赋,还是给足机会让他施展身手,即使被他搞得亏损,只要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还是给予了非常大度的包容。对于其他一起打拼过的人员,哪怕是来自被兼并企业的员工,他也能够做到人尽其才。如果说要找他在用人方面的短处,那可能就是对新人的培养不够,他的团队成员普遍大龄,知识结构也比较狭窄,从而导致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建设的滞后。

在资本与人才的支撑下,他的事业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啤酒的生意红火。同时他还开始投资生物化工、变压器、房地产等领域,建立了自己的集团化企业。

到了2005年,善于审时度势的他发现,啤酒江湖水太深,已经不是他这样的人物可以继续自在驰骋的市场了。另外,一个触动他的痛处是:由于工厂设备老化、管理能力有限,产品质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甚至到了被CCTV曝光的境地!于是他又开始发挥自己的资本运作能力,在市场上寻找合适的买家,由于已经到了年产10万吨的规模,加上啤酒行业的整合还是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于是,通过温州同行业的渠道,最终选定了英博啤酒集团作为合适的买家。出价虽然不高,仅仅八千万而已,并且几乎是全部出售,包括生产设备、品牌及员工(工厂所属土地除外),但是老练世故的他提出了其他的附加条件,比如他必须作为第一大股东存在,英博集团必须协助他进行4个老厂的搬迁并且在当地建立一个20万吨的新啤酒厂等对他非常有利的条款。

由于出价不高,加上英博集团在浙江有发展壮大并且打通江西市场的企图,于是这笔交易于2006年9月顺利完成。

在他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下,新成立的合资公司虽然股东结构非常复杂,名义上有9个股东,但大家的合作却非常愉快。他充分利用年轻的总经理的激情与职业化技能,并且要求他的管理层大力支持新任总经理的工作。新任总经理由于是标准的职业经理人,因此也非常注意与他的沟通,同时由于他具有非常好的学习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所以两人的合作非常成功,在短短的2年时间内,成功地完成了3家旧厂的搬迁和1家年产20万吨规模的新啤酒厂的建设。市场方面,在保持生意规模增长的前提下,还成功地完成了品牌的整合与升级换代,与英博集团的管理的接轨也进行得比较顺利,为后面进一步融入英博大家庭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现在,他开始以杭州作为公司的管理总部,全面发展自己的其他核心业务,甚至利用自己的资本和关系优势,在澳大利亚购买了红酒厂,在国内开发自己的红酒市场。当他发现国内乳品行业的机会之后,也决定利用澳大利亚的奶源优势,推出自己的进口奶粉产品。

总之,他成功地在啤酒江湖功成身退之后,并没有停下开拓的步伐,依旧保持着自己旺盛的战斗力,带领自己的一帮旧部,昂首阔步地向更大的梦想和目标迈进!用百威英博挑剔的前亚太区总裁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贴切:“他是我所见到的中国人里面难能可贵的具有真正企业家精神的人!”

二、战胜西点军校的乡土教父

跟上面一个人物一样,这位曾经的啤酒江湖人物也有着几乎相同的发家史,不同的是,这位被当地人和员工称为教父的人物所在的“根据地”是浙江的东部小城,他率领年轻的管理团队打造出了浙江乃至中国的高端啤酒品牌。

他就是Q君,来自佛宗道源的浙江天台县。

美丽的天台山,孕育了好山好水,石梁飞瀑气势如虹。在这样一个工业并不发达的浙江东部小县城,居然挺立着一座非常现代化的啤酒厂,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扩建,其生产能力在浙江省达到了前3甲。如果开足马力,该厂的产能可以达到70多万吨!其高档啤酒的销量曾为浙江省之最,达30万吨的规模。当时如果到杭州喝啤酒,商家会推荐红石梁,而绝对不会是西湖或者百威!

一个来自浙东山区小城的品牌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傲人的业绩?其秘诀何在?

关键还是人。虽然偏安一隅,老Q的思想境界却是放眼四海,他深知企业发展的唯一竞争优势是人才优势。于是他敞开胸怀,在企业内部建立非常开放和民主的文化,敢于启用新人,对于新人所犯的错误也十分包容,按照他的话说:“年轻人交了学费,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在他这样的思想指导之下,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形成了敢于冒险同时敢于承担责任的企业家精神。虽然他的地位和影响力之高无人能及,但可贵的是他并不会滥用这样的优势,从来不是一言堂,对于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他总是能够做到极大的包容与接纳。即使有时候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只要不是进行人身攻击,他和他们的管理团队都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予以鼓励。因此,如果参加他们的商务会议,会很吃惊地发现,他们团队成员富有激情且坦诚,个个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接纳别人的合理建议,与许多国企或者本地家长型的企业文化截然不同。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逐渐培养了团队成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的合作状态也非常好,其团队的执行力就在业内很有口碑。

除了企业内部的培养,他们还能够接受市场上最新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如果当时市场上有人有很好的理念,他们马上不惜重金将这些人请到公司,给公司的管理层进行培训。他不仅仅造福自己的企业与员工,对于生养他们的家乡人民,也抱有同样的热心。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实例就是他们与浙江最大的民营大学——浙江树人大学建立校企合作,进行营销人才的培养,这开启了校企合作的先河。他们成立的“红石梁商务营销班”,立足天台县家境贫寒的高中生,通过有组织的选拔流程,每年资助30名品学兼优的高中生进入“红石梁班”,由企业提供他们大学4年的全部学费,同时保证如果这些学生按时完成规定的学业,毕业之后就直接到公司上班。同时,在寒暑假期间,公司还提供实习机会,称为“第三学期”,同时由公司高层领头,担任客座讲师,参与他们的理论课程的讲解。这样一来,双方的了解程度就非常深入,学生毕业之后,到了企业就可以马上进入状态,甚至很快进入管理岗位。这些人对公司的忠诚度也非常高。在啤酒厂的生产岗位,他们也与武汉啤酒学校这样的专业啤酒人才培训机构进行深度合作,每年与学校签订大量的专业人才合同。

有他如此高瞻远瞩的气魄,还有着这么一支年轻而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公司的生意蒸蒸日上,很快在竞争激烈的浙江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高档啤酒的市场上,牢牢占据着老大的位置,红石梁这个品牌也在浙江家喻户晓。

2005年,英博啤酒集团与其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控制了其企业的大部分股份,许多员工特别是管理层,马上变成了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当然作为老大,自然就是亿万富翁了。

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时任英博集团亚太区总裁的BW非常满意这桩交易,与当时英博集团的其他兄弟企业相比,红石梁给英博带来的不仅仅是高档市场的浙江份额,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其他英博集团旗下老合资企业最缺乏的年轻人才和取胜的欲望与激情。也正因为如此,强势的西点大兵虽然傲慢自信,对当时英博的其他总经理可以吆三喝四,唯独对于老Q,却不得不保持场面上的敬意,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必须看老Q的颜色行事,在当时的啤酒江湖也算成就了一段“乡土教父打败西点大兵的传奇”。

然而这却不是故事的结局:强中自有强中手,随着英博在华的进一步扩展,一些更大的品牌被收购到旗下,“西点大兵”也由于全球CEO的更替黯然离场,英博迎来了巴西军团时代。

在巴西军团时代,由于公司战略的调整,与红石梁企业的合作就开始有非常大的分歧。以建厂为例,巴西人考虑的是整个中国,而老Q自然还是要顾忌本土的利益。高档啤酒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投入也非常之大,对现金流的依赖就比较直接,既然合作方向不一致,巴西人自然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支持红石梁的高端发展策略,并且乘老Q的现金流紧张之际,将他剩余的股份也全面收购了!收购之后,该公司的员工还因为自己的利益没有达到预期而包围老Q的住所,同时联想自己一手打造的红石梁品牌落入他人之手而失去控制,从不屈服的老Q也不禁老泪纵横!

在合资公司变成全资公司之后,英博开始了一意孤行的浙江整合行动,并且利用了中国人的弱点,从华润雪花挖来一个总经理,对红石梁的生意体系和人员进行了简单和粗暴的改革。由于失去了资本的控制权,老Q纵有护犊之心,也毫无干涉的理由。最后,在该新任空降兵的铁蹄蹂躏之下,好好的销售队伍、经销商不得不做鸟兽散。当然,这位总经理也没有好的下场,在百威英博成立之后被前百威的人因业绩不佳给开掉了!

好在老Q除了啤酒之外,他早也实现了以中草药制品、房地产为主的集团化转型。现在,他的事业仍旧如日中天,市场上以天台当地的中药——乌药为主要中草药的“天台乌药”,那就是他的另一杰作;同时,天台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清水秀,老Q的度假别墅也成为众多成功人士的度假后花园。

至于啤酒嘛,人家还是有感情的,后来的百威英博也想开了,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给了他一个总顾问的头衔,在搞不定当地一些麻烦事的时候还要请老教父出山。同时,百威在老Q一手建立的浙东大厂里也开始生产了,也算肥水没流外人田!

三、他的未来不是梦:折戟外企的大家长

他来自福建的一个小地方,一个以盛产枇杷和龙眼等水果闻名的地方——莆田。1999年,在当地国有啤酒企业——雪津啤酒公司遭遇亏损困境的情形下,当时还是非常年轻的他勇敢地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顶住压力将亏损的企业进行了改制,将人浮于事的国企身份改革到由大部分员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面对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同是福建的啤酒企业,后来被燕京啤酒集团收购的惠泉啤酒,他和团队成员发扬艰苦奋斗的战斗作风,以每年只休息一天的顽强拼搏,在市场上树立了他们的品牌影响力。通过对市场的深入了解,他们适时地推出纯生啤酒。在当时的行业老大之一——珠江啤酒成功地推出纯生啤酒之后,全国各地有点能力和规模的啤酒厂都开始蜂拥而上,纯生啤酒于是成了高档啤酒的代名词。当时的惠泉啤酒也一样加入了生产纯生啤酒的行列,并且利用其设备及资金的优势,率先在福建大力度地推出纯生产品。广告的力度也非常之大,市场销售情况出现了大家意想不到的井喷式增长,惠泉啤酒始料未及。加上当时的纯生啤酒技术和设备还必须依靠进口,而进口的周期就比较长,从项目谈判到出产品,通常需要超过2年以上的时间!雪津本来是后来者,但是他们利用团队的智慧,快速地做了决定,以10个月的周期,引进了当时并不先进的国产纯生啤酒成套设备,以超过惠泉扩产项目几乎1年的时间,生产出了合格的纯生产品。因此,当福建消费者喝到雪津纯生的时候,惠泉纯生的广告效应还余音未了。雪津啤酒借着惠泉啤酒的免费东风,迅速地提升了其品牌的知名度,等惠泉啤酒的纯生能够大批量生产供应市场的时候,雪津的纯生已经占领了福建、江西的许多核心市场!当然,由于国产啤酒设备的局限性,雪津购买的纯生设备后来很快出现问题,他们为了保障纯生的质量,不得不重新购买进口设备,国产设备上千万元的投资也算是浪费了,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鲁莽的快速决定却为雪津公司赢得了市场的先机!可以说,其价值不会低于亿元!这可以说是啤酒行业一个非常经典的以速度换市场的成功案例。

与此同时,他带领团队,走访市场,找到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经销商管理。由于当时的竞争对手比较强势,对待其经销商的态度就比较傲慢和蛮横。经销商虽然还继续与其合作,但是早已心生不满,抱怨最大的就是经常占用经销商的资金导致经销商虽然赚钱却看不到钱,甚至不得不找亲朋好友高息借贷来维持生意。看到了这样的问题和矛盾,雪津就寻找到了突破口,很快以更好的服务条款吸引了惠泉的许多重量级经销商,等惠泉恍然大悟的时候,人家在业内的口碑已经建立起来了,对于重量级经销商的争夺已经是回天无力。当然,经销商是非常现实的生意人,如果只是依靠比较好的服务条款而最终生意不能发展的话,那就不可持续了。因此,雪津加快了新产品的推广力度,迅速地推出适合市场的多种新产品,成功地将与竞争对手的战争过渡升级到更有盈利空间的品类,避免了同质产品的竞争。

当然一个公司的突破与成功,最关键的还是人才,雪津在他的带领下,率先进行了人才升级计划,到当地比较有名的大学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他的母校华侨大学自然就成为招聘的主要渠道,同时他们也向厦门大学这样的名校发出了英雄帖。在高层的支持下,招聘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让年轻大学生津津乐道的是他们进入雪津公司的最后一关面试是由其公司最大的领导——他亲自把关的!除了重视招聘环节,他们对人才进入公司的培养、发展和留用都安排得科学、到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雪津公司很快建立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队伍,与许多当时的竞争对手相比,他们的队伍能干并且肯干!

招聘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学校颁布情况

雪津校园招聘的历年数据

当然,源自国企传统的文化,他的管理方式有些军事化,也被他的员工称为家长式的领导。在雪津,公司甚至鼓励员工之间谈恋爱、成家立业。他和管理团队会参加员工的婚礼,因此,在公司里面,老公在销售工作、老婆在生产或者人事部工作的情况再正常不过了。当然家长有时也不会完全让家庭成员满意,一个延续了传统家长作风的问题就是:他越是对你期望值高,就骂你骂得越狠!狠到什么程度呢?用一个年轻员工的话说:“被骂到想死的心都有了!”

除了在经销商和团队建设方面的突破外,随着生意的发展,技术专家出身的他对产品质量、雪津品牌和运营管理方面的关注也在同步提升,按照他们员工的话说:“我们老大是全才!”

就这样,在他的领导之下,企业迅速发展,成为福建、江西啤酒市场的先锋,也让莆田人民多了一张对外交流的名片——雪津啤酒。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迅速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纳税大户,得到了当地政府极大的赞赏与支持。即便如此,对于市场高度敏感的他还是嗅到了些许不安的气氛。随着啤酒国际、国内竞争的白热化,虽然雪津的规模已经到达历史最高点,超过了年产100万吨大关,但是相比财大气粗的华润雪花、青岛和咄咄逼人的燕京,雪津的未来在哪里是他彻夜思考的问题,偏安一隅的暂时成功似乎还不能保证雪津有光明的未来,找到一家合适的合作伙伴帮助其壮大以维持盈利的持续性成为策略的当务之急。思考再三,也经过多次的内部讨论与争论,最后大家基本达成共识,英博是比较靠谱的合作对象!于是在2005年,通过了解和深入交流,双方感觉相见恨晚,于是在次年以当时业内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高价58.68亿人民币完成了公司的整体出售,刷新了当时啤酒行业交易的记录。

这样一来,他与核心团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亿万富豪了。更令人称道的是,他们所有的员工在保持股东身份的同时,还成了英博企业的员工!他也被英博的全球CEO高度认可,出任当时中国区仅有的两个事业部的其中一位事业部总裁。同样来自发展中国家的CEO对他是惺惺相惜,虽然有语言的障碍,并不影响两人的相互认同与欣赏。倡导开放办公文化的CEO除了对他拥有一个足够30人开会的豪华办公室颇有微词之外,眉目言语之间更多的是赞赏与信任。因此,兼顾双重身份的他和管理团队得到了极高的礼遇,作为加入英博大家庭的中国区的杰出代表,他们被赋予的机会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所有英博集团在中国的全资控股企业的运作都交由其团队进行管理,对在福建、江西已经有着良好市场基础的雪津品牌也在当时借由2008年中国奥运会的历史时机,尝试发展其成为全国品牌,重金聘请奥运冠军代言雪津品牌在江苏、湖南、浙江的推广。一时间,雪津的团队可以说是英博的宠儿,随着品牌市场的拓展,其核心团队的生意领地也强势地拓展到了以前他们不熟悉的英博的传统市场!

双方的蜜月期很快过去了,即使在奥运东风的强劲助力之下,生意的结果并没有到达英博的预期,一向以成败论英雄的英博集团开始了反思与变革,开始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度、加快了生意模式转换的步伐。这样一来的话,习惯了快速决策、以市场嗅觉为导向的原雪津管理层开始与英博高级管理层有了冲突,加上地域文化及语言上的障碍,双方的分歧开始加大!以巴西人为首的英博管理集团在业内以成本控制闻名于世,很快他们在中国的市场祭出了他们的利器:被福建人民形象地称为“榨扁扁”的ZBB(Zero Based Budgeting,零基预算体系)。以他为代表的原雪津团队开始感觉到阵阵凉意,作为英博在中国最大的生意主体,如果说进行成本控制,自然成为最先开刀、最肥的目标首选。公平地说,雪津原来的成本控制已经是非常好的了,否则也不可能有那么好的效益与发展。但是相比巴西人民的期望而言,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并且加上“汉奸们”的告发,英博高层的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你们有钱大吃大喝,就说明成本控制的空间巨大无比!”并且他们的证据是请CEO吃饭的时候,上过8头的南非鲍鱼,英博集团亚太区的高层管理人员到福建市场的时候,也是在当地最高档的餐厅里大桌海鲜、整箱啤酒的奢侈招待!一个加拿大的老外在离开英博之后写告别邮件,还专门动情地提及当初到雪津啤酒推广WCCP(世界级商务项目)时雪津人民热情有加的招待,声称那次雪津人民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多达20人围坐一起的大圆桌海鲜宴是她这辈子所经历的最震撼的热情体验!其实这是非常明显的文化差异,按照他的话说:“TMD!我们福建人民是平时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只在重要客人来的时候才显得大方豪爽!他们还以为老子们天天顿顿这样吃!”“好了,既然你们把他们的好心当作驴肝肺,那就按照你们的规则来吧:不管来的是谁,一律到工厂食堂用餐!”这样一来的话,就是从天堂到地狱的变化,古人云“由简及奢易,由奢及简难!”中国人民开始闹心了:“TMD!把我们太不当人了不是?!”于是乎,利用他们的语言优势与经常陪伴老大身边的机会,开始有意无意地反映一些子虚乌有的情况,所以我总是告诫人们:“总部的人帮你很难,害你很容易!”说到底,人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正走狗屎运而如日中天的时候别人对你是没有办法的,但是在虎落平阳的倒霉时机,这些鹰犬的妖风邪气就立马如同迅速繁殖的病毒,将本来就草木皆兵的主子骗得找不到北!这样的情况,如果有机会阅览历史长卷,古今中外,有着数不完的、鲜血淋漓的教训。可悲的是,人们多为俗人,很难理解我们的古圣先贤的训诫:“贤者,不可得意而忘形,亦不可妄自菲薄,君子能独善其身,固其宠辱而不惊!”他们不仅在吃饭招待方面标准下降得很快,对待他们所认为的“汉奸”也是公开叫板,甚至在英博的高层管理会议上也不给面子。刚好有一位同样是高管、出身高干子弟的女中豪杰跟他很不对路,双方所依仗的、所不屑的几乎完全不一样,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因此冲突最为激烈,用知情者的话说:“吵得像菜场的商贩与主妇之间般泼辣火爆!”在人家到他的地盘上公干的时候,有时候甚至故意不接待来冷落人家!

有了这样的你来我往,大家结下的梁子就不少了,加上由于以前的成功,这位啤酒江湖的人物也有些过分自信,甚至到了有些傲慢的地步,可以理解不是?人家也是身家过亿的人物了,历来一言九鼎,身边的人也是唯唯诺诺、歌功颂德,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膨胀的也很难。于是,他自信满满地推出雪津蓝瓶啤酒(是不是被哈药的老板给蛊惑了?有木有?哈药六厂的蓝瓶补钙广告天天靠着CCTV神器,的确是无孔不入、妇孺皆知!)。结果一向抱团配合的福建消费者这次没有延续以前的愚忠,开始用脚投票了!因此后果可想而知了,光购买业内大家都不通用的蓝色啤酒瓶就积压了上千万的资金,于是这又成为他不懂现代市场营销、并且一意孤行的有力罪证。

凶悍粗暴的来自巴西帮的亚太区总裁开始发飙了,很快撕下温情脉脉的外表,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之下,甚至开始暴露出其粗暴野蛮的本性,开始对他恶语相向了!

戏剧的高潮于2008年上演了,啤酒江湖的人士应该记得2008年啤酒江湖的血雨腥风:在全球金融危机来临的前夜,上半年中国市场开始上演着最后的疯狂,各种原材料价格天天暴涨,一天一个价并且还有没有现货供应!下半年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危机的蔓延,以中国制造为立身之本的中国市场,许多工厂开始停业甚至倒闭,由此而来的是大量啤酒从业者的失业而离开沿海制造基地返乡,造成了啤酒销量的大幅度下滑。“屋漏偏逢连夜雨!”英博集团恰恰在这个时候,花了520亿美金对百威的母公司进行恶意收购,需要大量现金流的支撑。同为巴西帮的重要骨干,此时理所当然地要给力支持他们的老大来涉险过关。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英博要求旗下的啤酒产品逆势涨价,作为英博中国的老大,雪津在此时势必处于风口浪尖。本来他也理解这样的做法,关键时刻作为高管没有理由不支持公司的决定,福建、江西的许多市场的雪津产品已经开始涨价了!但是在福建泉州这个惠泉的老巢市场,双方有了很大的分歧,他认为在这里涨价等于自杀,会把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送还给竞争对手,因此他坚决不肯执行涨价!这下把处于高压下的巴西人彻底激怒了,开始对他进行面对面赤裸裸的责骂。与每天挨骂的另外一个事业部总裁相比,他应该知足了,可是,他坐拥上亿身家,之所以愿意留下成为打工皇帝,还不是想借英博这个更大的平台来施展身手,创造出更大的辉煌。眼看如今壮志未酬,还要搭上自己尊严被践踏的代价,他顿生去意!既然中国的胳膊拧不过巴西的大腿,那还能怎么办呢?于是只有违心服从,答应在泉州市场进行提价。

然而,他的判断完全正确。果不其然,在泉州市场,雪津全面涨价之后,其主要竞争对手惠泉坐收渔利,很快拿下市场大部分的份额。后来英博集团再投入数倍的兵力在5年内也没有能够拿回当初的份额,那是后话!

受此严重的内伤之后,让他开始反思后面的路该如何走,虽然巴西人也开始极力改善双方的沟通,试图和解,但是与鲜血淋淋的外伤不一样的是,这样的内伤由于没有看得见的伤口,反而更加无法愈合。

百威加入之后,他感觉到这个越来越大的航空母舰不是自己的梦想家园;加上其引以为傲的雪津品牌最终也没有斗得过百威的残余部队,成为百威英博全国性品牌策略选择的结果,于是在2009年的某个时机,他在自己的员工大会上首次用几句响当当的广告词含蓄但是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决定:“一切皆有可能!”“我的未来不是梦!”

离开已经是百威英博的英博之后,关于他的去向,江湖有几种传说:一种说是当地政府看好他,他可能要出任地方官员;另外一种说法是他要进入房地产江湖,以施展其没有充分发挥的能量!事实证明,作为企业家的他还是选择了后者,他利用自己的资本和人缘优势,迅速地成为当地房地产大亨。有点讽刺意味的是,他从英博带走的不是跟随他浴血奋战的战友,而首先是开放办公的理念!相信他的员工在他开放的监督之下,一定有更加深刻的领悟与提升。

至于有没有执行“榨扁扁”政策,我们不得而知。

总之,作为曾经的啤酒江湖的人物,他选择了离开,却在另外一个更加险恶的江湖上纵横驰骋!

四、快乐啤酒哲学家的不快乐结果

跟以上本土的啤酒江湖人士不同的是,这些人来自宝岛台湾,加上早年留学美利坚的经历,他们成为大陆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者,成为跨国公司所仰仗的第一批有语言优势同时又比较了解中国的职业经理人。

R君就是这批人中的杰出代表。在20世纪90年代,当落户武汉市的中德啤酒由于种种原因萌生退意的时候,来自大洋彼岸的百威啤酒的母公司安海斯-布希对开放的中国开始了其海外市场的试水。可能是由于百威啤酒在北美太过成功(百威系列啤酒在美国本土市场,市场份额曾超过五成,跟可口可乐一样,它是美国文化的符号象征元素,其销量曾经位居世界前三位),或许由于其德意志民族的傲慢基因,安海斯-布希家族对于海外市场的拓展一直就不是非常积极,采用的拓展方式多是授权经销制。无论是在澳大利亚还是韩国,甚至在加拿大,他们都是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经营。对于刚刚进行改革开放、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中国市场,虽然安海斯-布希的决策者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其重视程度还是有限的。除了认同中国市场的潜力外,他们并没有完全像其他的外资啤酒公司一样,派出自己的重兵对中国市场进行猛烈进攻,也就象征性地派出几个投资代表,在上海成立了安海斯-布希中国投资公司,对于百威啤酒的中国市场的经营与管理,就几乎全部委托给以R君为首的职业经理人。

没有想到这样有意无意的安排反而给百威啤酒在中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它的成功不仅表现在成功地生存上,更为重要的是,百威这个品牌成了中国外资高档啤酒的代表。在品牌的定位方面,成功地超越了百威啤酒在美国本土的中档形象。百威品牌的成功,除了有中国消费者对于美国品牌的迷信与崇拜之外,R君及其团队的功劳也是功不可没。关于这点,后面我们还会在百威品牌在中国如何成功的内容里详细阐述。

作为一个外资品牌,百威啤酒其实也经历了跟其他外资品牌一样的开始,从盲目自信到水土不服后严重亏损的过程如出一辙,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找出问题、吸取教训,能在百威进入中国的头7年巨大亏损时能够说服安海斯-布希家族继续给予信任和投入,最终在第九个年头拨云见日地实现了盈利!

成功实现盈利的百威品牌和安海斯-布希家族的信任,让R君及其团队开始了在中国的快乐路程,R君的啤酒哲学的核心就是快乐!实现其快乐哲学的形式不仅变现在其倡导的生活哲学,还表现在其经营管理上!

在当时的百威,酒量是考察员工的关键能力之一。如果酒量有限,也没有问题,关键是得有酒胆!醉了不可怕,怕的是不对醉酒的畏惧态度。R君是这样认为,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在重大场合喝酒,几乎是场场大醉,他的秘诀是快喝吐的时候,到卫生间主动出击,从喉咙里抠出喝下的酒,然后返回酒桌继续喝,没有做到这样,就不算能喝酒,也没有践行其快乐哲学!在老大的亲自示范之下,想得到老大赏识与重用的人员自然不甘落后,于是,当时的百威人喝酒的气概在江湖上声震江湖,如果进行江湖喝酒大赛,跟百威品牌一样,他们必定是“王者风范”!其中名震江湖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标志性事件是:他们的二把手即温文尔雅的销售老大在一次啤酒大赛中,终于顶不住,由于急性酒精中毒导致肝衰竭差点过去了,这怎么可以?如果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快乐文化与哲学由于这次意外而毁于一旦的话,岂不悲哉?于是,老大一声令下,一架专机将昏厥的老二立马送到香港著名的医院实施急救!结果皆大欢喜,老二的命被急救了回来,并且,病愈后的老二现身说法,告诫众将领,喝酒无所畏,继续他们的快乐哲学!真所谓:“生命诚可贵,醉酒价更高,若为哲学故,二者皆可抛!”当然他们喝的是自己的百威啤酒。因此可以说,百威的成功,除了品牌的影响力,百威人的身先士卒、英勇奉献也是非常关键的原因。当然啦,如此快乐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许多的百威人在多年的狂喝滥饮之后,几乎都是疾病缠身,许多人不到40岁就成了“药罐子”,不知道他们在回想当年的英雄气概是否会幡然醒悟,总之,痛并快乐的生活就是现实与轮回,得到的同时总会失去些什么。那是后话。

除了畅饮美酒之外,在鱼龙混杂的啤酒江湖,快乐哲学的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还记得前面谈到的啤酒粉丝吗?在百威销售的主力市场,夜店工作人员的贡献也非同小可,以出产美女闻名的川蜀大地就当仁不让地成为百威快乐哲学的实习基地。而成都,这个以夜店闻名天下的城市,自然也以最大的优势与包容将百威人的快乐进行了激情演绎。无论是九眼桥地区的连绵数里的酒吧街,还是深藏不露的各大高档夜总会,使成都这个不夜城经常成为百威经销商大会的会场首选。因此,记不清有多少次,当还没有走出成都双流机场的时候,就会被声势浩大的百威欢迎条幅、易拉宝所震慑:“热烈欢迎各位参加百威经销商大会的贵宾!”“快乐成都欢迎您!”等主题包装从登机廊桥一直绵延到机场外面,让人感觉这个机场、这个城市都被百威包下了!估计唯一能跟他们PK的就是一年一度的“西博会”或者一年两次的糖酒交易会了!百威人快乐哲学的实践也上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整个城市几乎因百威而疯狂。

在公司里面,快乐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扬。百威被誉为啤酒界的LV,其做派自然必须相符,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其所招聘的女性员工的条件之一就是脸蛋,特别是服务主要领导的秘书,可能得益于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与国有企业截然相反的是,这里的老大们对招聘、运用、提拔女秘书可以做到理所当然甚至理直气壮!这里的许多女性员工不仅拥有外貌,英语也是讲得一流,最近网络上流行的热门网络小说,据知情人士说就是前百威的人事部门人士的杰作,有机会你看看,一定会感慨万千。

安海斯-布希投资公司于2003年前后,从华润雪花手中将哈尔滨啤酒收入麾下,同时,还与青岛国资委控股的青岛啤酒达成战略联盟,一时间,百威家族在中华大地的影响也开始了自己的扩展期。虽然从整合的角度,他们几乎没有做出任何根本性的变化,只是在他们所擅长的品牌运作方面进行了有限的投入。也许刚好是这样的低调奢华,三方的合作也算是和和气气、相得益彰,反正大家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正当R君和他们的团队还在梦想继续美梦不想醒来的时候,天亮了。

历史迈向了2008年,百威中国作为安海斯-布希公司海外业务的一部分,被英博啤酒集团收入囊中。为了稳定市场,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的交代,也避免被刻薄的华尔街分析师们批判其无法管理多样性,说句公道话,巴西人还是给了百威中国领导层极大的包容与便利性。除了少数人以丰厚的补偿为交易成本、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新成立的百威英博啤酒集团,原百威中国的绝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还是被很好地留用了。甚至不惜以干掉原英博高管为代价,为百威的前行铺路。

然而,毕竟文化不同,原来百威自上而下所崇尚的是贵族做派,而英博刚好相反,出身巴西百事可乐灌瓶厂的股东信奉的是通过省钱来挣钱。

作为快乐了这么多年的百威中国的老大,R君在2009年的4月中旬,这个距离两家公司合并不到半年的日子里,不顾百威英博冠以中国区总裁的荣誉头衔和真心的挽留而毅然提出辞呈。后来,他向他的铁杆粉丝吐槽,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以前他每天坐在自己一人所有、极尽豪华奢侈的办公室里受人敬仰,公司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人在他的快乐哲学的倡导之下,无不皆大欢喜。而自从“被逼再婚”之后呢,他不得不接受百威英博引以为豪的开放办公环境,与一堆巴西人挤在一个大厅的一角。这也就罢了,还时时刻刻被表面客客气气却无法掩饰其喜怒哀乐的巴西亚太区总裁以三分钟一次的频率追问中国的销售业绩和裁员计划执行情况!终于熬不住了,用他的话说,简直快疯掉了!本来就不缺钱的他,为了保全自己的一点自尊和快乐而明智地选择了逃离。

从啤酒江湖急流勇退的他,率领一批残余旧部,开始了经营与高档啤酒有许多类似特性的进口红酒的生意。虽然他们又坐到了一起,但是生意毕竟是生意,花别人的钱和花自己的钱也完全是不一样的心态,加上成功的运气也很难再次眷顾这帮曾经快乐的江湖人士!因此他们生意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五、江湖凶险:不肯认输的后果

在啤酒江湖的血雨腥风中,并不是所有曾经名噪一时的人物都能够像上面我们讲到的这些人物一样,能够在名利双收之后全身而退,或转战另外一个江湖,去延续往日的辉煌。有些人物,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或者过分留恋往日的名利,或者由于以往的小小成功而骄横跋扈以至于让历史的风沙迷住了双眼,从而失去了对滚滚历史车轮的行进方向的判断,然后在与江湖大侠们的争斗中不自量力,甚至螳臂当车,最终的结局就是非常令人唏嘘的。

他来自江苏中北部的一个小城,在他的领导之下,三泰啤酒也曾在苏北市场名噪一时,在马来西亚金狮集团的资本运作之下,他的梦想似乎更加远大。另外,得益于当时同是出身泰州的江苏省主要领导的支持与眷顾,于是,他似乎更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然而,世事沧桑,正在他踌躇满志之时,由于世界级啤酒大鳄——英博啤酒集团的入侵,2004年,他的企业被马来西亚伙伴转手再次出卖。让他气愤的是,他甚至连话语权都没有!

于是,他开始了反抗之路,联合当时山东同病相怜的另外一个啤酒企业,断然拒绝英博啤酒集团的介入。

他的反抗行动带有江湖人士明显的痕迹——粗暴而直接:他把英博集团派来的财务代表赶出了企业。心有余悸的财务人员以为是自己级别不够的原因,于是向总部求援,总部按资本市场运作的惯例,派出了合资公司的总经理,再次进入该企业。他依仗自己地头蛇的优势,再次让英博派出的合资公司总经理落荒而逃!

这样一来,没有人再敢冒生命的风险贸然闯入,但是这只是暂时的休战而已。深谙中国国情的英博集团,开始利用其跨国公司的优势,利用比利时首相访华的机会,对中国总理提出了抗议!正值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这样的“坏”榜样当然是中央无法忍受的。于是乎,中央一声令下,江苏省的哥们也急忙撇清干系,加上英博集团法律人士的专业运作,找出他企业经营当中的不法行为,进行了名正言顺的诉讼。结果呢,作为法人代表的他自然成为了阶下囚,他所寄予厚望的啤酒企业,在历史的大潮中很快被后面的竞争对手超越,几乎全军覆没。

这就是抗争的结果,是一个非典型的商人失败的案例。

以上啤酒江湖人物的辗转反侧、荣耀与沉浮,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浪潮席卷而来的时候,几乎是最具代表性的江湖悲喜剧。我们相信,与此几乎类似的剧情在其他的地方、其他的人物身上同样精彩地演绎;或者,在未来还很长的日子里继续上演,可能代表人物的名字有了变更,但是剧情的悲欢离合一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对历史的解读与梳理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满足大家对这个行业的好奇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不论是以何种身份来参与或体验啤酒江湖的血雨腥风;能够以史为鉴,通过理性的洞察,来了解啤酒行业的来龙去脉;同时,有足够的信息来展望明天。

啤酒江湖所折射的刀光剑影,又何止于啤酒这个行业?可以说,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风云变幻的缩影,低头擦亮我们的眼睛,是为了抬头展望明日的万千变幻,纵然有泪,但是能够让人感觉真实而清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