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院画家”,为什么在市场获利最大

“学院画家”,为什么在市场获利最大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制内画家主要生存在画院等创作机构中。自由画家因为脱离了国家艺术体制的束缚,赢得了创作自主权。有趣的是,这些失去了正式职业的“体制外画家”,反而被称为“职业画家”。学院画家们的收入以学校的薪金为主,以卖画为辅。相比之下,学院画家的收益更为灵活和稳定。目前,任职于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四川美院等的画家群体在油画市场最火,在“雅昌艺术网”有拍卖数据记录的900余位油画家中,在学院任教的占半数之多。

☆认识误区之19:“中国的画家只有体制内外之别”

☆投资必备要诀:在艺术市场获利最大的学院画家,带给投资者的机会也最多。

☆阅读关键词汇:学院·沉没成本·机会成本·利润

艺术市场给画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在中国的各类画家中,谁的利润最大呢?

中国的画家群体极为庞大,可以从活动地域、年龄、师承关系、创作题材等角度分出很多类型,其中最有实质意义的,要算体制归属的划分。所谓“体制”,本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隶属关系、管理权限等方面的体系制度,但对于中国的画家个体,“体制”却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体制的内外,是区分画家生存形态和创作形态的显著界限。

体制内画家主要生存在画院等创作机构中。以1957年“北京中国画院”的成立为标志,新中国建立起官办画院制度,此后,各地陆续成立以政府为依托的国画院和画院。官办画院体现着国家的文化意志,运营经费由财政拨付,画家要按上级布置的政治任务完成主题创作,他们的生活费和创作费均来自“单位”。再连同与画院功能相似的各地群众文化馆,这些专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是典型的“体制内画家”,他们构成了中国1980年代之前画家的主体。

与之相对应的,是“体制外画家”。在1978年以后,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愈来愈多的画家脱离事业单位,成为体制外的人。特别在1980年代中后期,一些美术院校的学生流落到北京,在圆明园附近聚居成画家村。其后,在北京上苑、宋庄,上海苏州河、浦东,深圳大芬村等著名“画家村”里,聚集了大量自由画家。自由画家因为脱离了国家艺术体制的束缚,赢得了创作自主权。有趣的是,这些失去了正式职业的“体制外画家”,反而被称为“职业画家”。

除了上述二者,在“体制”内外之间还有很特别的一类画家,他们任职于各类美术学院。

中国的画家到美术院校任教,始于民国初年。当时,各地兴办艺术学校或艺术专业,许多“海归”的西画家和国内著名的国画家被学院聘为教师。学院画家们的收入以学校的薪金为主,以卖画为辅。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全国的各类美术院校或美术专业日益发达,其中的美术教师既是中国美术教育的主导力量,也是中国绘画创作的生力军。他们既享受体制内的薪俸,创作又基本不受体制的限制,可以称作“体制间画家”。

在当前的艺术市场中,上述三个类型画家三分天下。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获利最大的当属“体制间画家”。

经济学将获利的大小称为利润,利润是总收入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的总收入比较容易计算,而总成本的计算要复杂一些。总成本中的重要一项是“沉没成本”,不论是否生产、不论产量多少,“沉没成本”都必须付出,而且一经付出就不可回收。比如工厂即便不开工,也必须付出厂房维修、保安等费用。

显然,在“沉没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产品的销售额越多,利润就越大。

我们据此来比较“体制间”的学院画家和“体制外”的自由画家。对于二者,作为创作准备的知识积累、技法研习、构思制作等,是同样需要付出的“沉没成本”。然而,学院画家的收益既有任教的薪金收入,也可以有出售作品的市场收入。自由画家因为缺乏固定的生活来源和创作基金,只得专以卖画为生路。在全国各地的体制外职业画家中,除了少数大腕,更多的仍在为温饱忧虑。相比之下,学院画家的收益更为灵活和稳定。

在总成本中,除了直接支付的成本外,还包括“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某种资源因为用于某种用途,就必须放弃其他用途可能带来的收益。比如,农民选择在家务农的“机会成本”是外出打工可能带来的收入。显然,一个人付出的机会成本越小,他的收益就越大。据此,我们再来比较“体制内”的画院画家和“体制间”的学院画家。前者因为受到上级创作任务的束缚,创作方向的选择相对狭窄,大多以“主旋律”为主。而后者,因为创作活动相对自由,他们既可以倾向于体制内的“主旋律”,也可以倾向于体制外的个性化探索。这样,在收益相当的情况下,后者因为付出的机会成本较小,利润要大于后者。

事实上,学院画家不仅因为上述的优越性而利润最大,而且由于处于体制间的独特位置,最被市场关注。

目前,任职于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四川美院等的画家群体在油画市场最火,在“雅昌艺术网”有拍卖数据记录的900余位油画家中,在学院任教的占半数之多。正因为学院是画家最丰美的栖居地,不少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画家,都愿意在机会成熟时置身其中,比如一些画院画家到学院兼职,也有一些自由画家到学院去客串。

相关资料链接:

1吴鸿《“边缘”状态下的中国“画院”现象》北京文艺网《吴鸿专栏》2009-06-23

2严长元《画院:寻找新时期的定位——全国画院发展研讨会综述》《中国文化报》 2007-11-05

3张颖川《画院和画家的生存》《美术报》2001-03-31

4徐玲英《在边缘上行走,在背弃中回归——另一只眼看中国“画家村”》文化研究网 2004-09-28

5王威斯《天价作品下的艺术生存现状》《精品购物指南》2007-08-27

6石量《中国东村的先锋样式,2005年宋庄画家村繁荣年》《国际先驱导报》2006-07-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