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下一步展望

下一步展望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4]刘佳、吴建南、马亮:“地方政府官员晋升与土地财政——基于中国地方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2期。[21]杜雪君、黄忠华、吴次芳:“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财贸经济》,2009年第1期。[41]王克强、胡海生、刘红梅:“中国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财经研究》,2012年第4期。

本报告从绍兴市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实际出发,分析说明新型城镇化亟须解决金融供求问题。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以及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的配套出台,是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供求矛盾的重点。随着国家各项金融改革政策的实施和落实,以及进一步推进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新型城镇化中的金融需求将会得到满足。

【注释】

[1]王玉波、唐莹:“中国土地财政地域差异与转型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0期。

[2]满燕云:“中国地方土地财政概况”,《北大—林肯研究简报》,2010年第1期。

[3]刘守英、蒋省三:“土地融资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第5期。

[4]杜雪君、黄忠华:“土地财政与耕地保护”,《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第10期。

[5]杨圆圆:《“土地财政”规模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财贸经济》,2012年第10期。

[6]李尚蒲、罗必良:“我国土地财政规模估算”,《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7]孔善广:“分税制后地方政府财事权非对称性及约束激励机制变化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1期。

[8]张青、胡凯:“中国土地财政的起因与改革”,《财贸经济》,2009年第9期。

[9]肖全章、郭欢:“土地财政与我国财政体制关系的经验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1期。

[10]樊继达:“一个公共经济分析框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1]邓宏乾:“城市财政主体财源:房地产租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12]娄成武、王玉波:“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公共治理变革研究”,《当代财经》,2011年第10期。

[13]易毅:“现体制下我国‘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经济师》,2009年第5期。

[14]刘佳、吴建南、马亮:“地方政府官员晋升与土地财政——基于中国地方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2期。

[15]张莉、王贤彬、徐现祥:“财政激励、晋升激励与地方官员的土地出让行为”,《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4期。

[16]张青、胡凯:“中国土地财政的起因与改革”,《财贸经济》,2009年第9期。

[17]赵合云:“‘土地财政’的生成机制:一个逆向软预算约束理论的分析框架”,《财政研究》,2011年第10期。

[18]吴东作:“‘土地财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马克思地租‘国债(国税)’理论视角”,《经济问题》,2010年第8期。

[19]杜新波:“加快土地财政转型,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年第6期。

[20]张晓玲、詹运洲、蔡玉梅:“土地制度与政策:城市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实践的观察与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第1期。

[21]杜雪君、黄忠华、吴次芳:“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财贸经济》,2009年第1期。

[22]辛波、于淑俐:“对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分析”,《农村经济》,2010年第3期。

[23]岳桂宁、滕莉莉、王春花:“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研究”,《开放导报》,2009年第3期。

[24]陈志勇、陈莉莉:“‘土地财政’:缘由与出路”,《财政研究》,2010年第1期。

[25]王晓阳:“重新审视土地出让金改革——一个国有产权和公共财政的框架”,《当代财经》,2007年第2期。

[26]易毅:“现体制下我国‘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经济师》,2009年第5期。

[27]陈志勇、陈莉莉:“‘土地财政’:缘由与出路”,《财政研究》,2010年第1期。

[28]王玉波:“基于地域差异的后土地财政时期有效过渡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14年第4期。

[29]刘慧芳:“财政机会主义与完善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预算管理”,《地方财政研究》,2013年第5期。

[30]刘佳、吴建南、马亮:“地方政府官员晋升与土地财政——基于中国地方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

[31]李勇刚、高波、许春招:“晋升激励、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32]陈济海:“经济人思想和政府人基调”,《兰州学刊》,2005年第2期。

[33]赵合云:“‘土地财政’的生成机制:一个逆向软约束理论的分析框架”,《财政研究》,2011年第10期。

[34]陈景宝:“温州:做好土地的三篇文章”,《经验交流·浙江篇》,2014年5月。

[35]王玉波、唐莹:“中国土地财政地域差异与转型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0期。

[36]王玉波:“土地财政推动经济与城市化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37]王小斌、李郁芳:“土地财政、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9~2011年省级面板联立方程的实证研究”,《产经评论》,2014年第5期。

[38]辛波、于淑俐:“对土地增长与地方经济增长相关性的探讨”,《当代财经》,2010年第1期。

[39]王克强、胡海生、刘红梅:“中国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财经研究》,2012年第4期。

[40]杨林、刘春仙:“后土地财政时代提高我国城镇化建设可持续性对策研究”,《地方财政研究》,2014年第5期。

[41]王克强、胡海生、刘红梅:“中国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财经研究》,2012年第4期。

[42]陈景宝:“温州:做好土地的三篇文章”,《经验交流·浙江篇》,2014年5月。

[43]李瑞霞:“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湖南农业科学》,2012年第5期。

[44]管莹:“土地财政成因、区域效应与系统治理对策研究——以上饶市为例”,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5]罗必良:“农地制度变革指向发展方式转型”,《南方日报》,2008年11月19日。

[46]辛波:“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耦合的风险及管控”,《当代财经》,2015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