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过程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过程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1980年代上海逐渐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全国自由艺术者和本市艺术院校毕业生也开始在废旧厂房从事艺术活动和艺术家聚会等,触动了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成长,启动了上海以研发设计、文化传媒、建筑设计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发展。这就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城市产业发展与产业空间组织的根基。

公元1843年前后,上海通过国际贸易和资本积累实现了民族工业资本积累。至20世纪早期,上海已经成为中国首位工业与金融业中心城市,到1930年,为远东最大的工业、金融、商贸中心和城市。1949年以来,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和改革开放外向型经济建设,上海由建国初期工业城市,历经工业主导的综合性大城市、“国内四个中心”的综合性大城市、国际化城市编制的历史回顾.城市规划学刊,2008(增刊):23-27" class="calibre11">[2],至目前的“国际四个中心”。上海市政府自1980年代中期便开始强调金融、贸易和服务业发展,1990年代上海市约有1000家工业企业破产或外迁[3];城市快速转型,使得许多工业基地(园区和厂房),成为产业类历史建筑或地段。老工业区成为高失业率、衰败景观、失去经济活力的城市符号,这不仅直接影响上海市金融和商业中心建设,而且缺乏良好的国际大都市形象,以至于在吸引外资、国际市场等方面伤逝全球竞争力。而1980年代上海逐渐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全国自由艺术者和本市艺术院校毕业生也开始在废旧厂房从事艺术活动和艺术家聚会等,触动了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成长,启动了上海以研发设计、文化传媒、建筑设计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上海产业资本源自:①鸦片战争之后国外资本直接投资,1895—1913年间国外资本投资在工业领域的增速保持在年均10.3%;1914—1919年间上海的烟草工业和纺织工业快速发展;至1928年底外资进入上海主要工业部门,如棉纺、烟草、食品与包装、肥皂、造船、机器及市政供应(自来水、电力、燃气)业等。②国内私人资本投资,至1894年国内私人资本投资造船与机器修理、印刷、造纸、面粉、缫丝、棉纺、皮革等,但是中国私人资本设立的企业数量仅为同期外资数量的6.6%。且在1928—1933年间上海私企数仅增加了19%,而同期外资企业增加了200%,同时外资企业规模十余倍于中国私企。③国家(官办)资本,在清末洋务运动和中华民国国家资本投资,使得1930年代上海工业产值占全国一半以上。1947年底上海拥有7738家工厂,约占全国的54.9%;1949年底上海重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11.8%,企业雇员小于30人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74.9%。而工业主要布局在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地带,1930年底上海市工业布局集中在黄浦江与苏州河及铁路相交汇处的沪西、沪东和沪南[4]。这就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城市产业发展与产业空间组织的根基。

(1)产业结构

1949—1977年间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产业发展和布局受制于政府调控。1949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中,纺织、面粉、卷烟、造纸、橡胶、皮革、肥皂、火柴构成的八大轻工业行业占76%,机械冶金化工等重工业占11.8%,全市2.03万个工业企业拥有职工53万人。195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金属材料、化工原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原材料工业;1960年代开始新材料、新设备与新技术和工艺为核心的6个重点新兴工业和18项重大新技术的发展,至1960年代中期上海已经成为仪表电讯、国防尖端、化学的工业基地;而十年“文革”期间上海经济处于徘徊不前状态。

总体而论1949—1977年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如表7-1,1952—1978年间农业产值增加值始终占地方产业总增加值的4%以上,但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则由1952年的52.43%逐年上升至1978年的77.36%;第三次产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41.65%逐年下降至1978年的18.61%。而工业结构呈现:①1950年代轻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始终保持在55%以上,但从1949年的88.2%下降到1956年的70.2%、1959年的55.4%;②1960年代除1960年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为56.3:43.7,其余9年二者比重基本保持在1:1左右;③1970年代每年轻重工业比重都是重工业略高于轻工业经济地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48" class="calibre11">[5],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之后,中央对上海的工业基地定位开始发生变化,如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中央认为上海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捷径;1959年邓小平在上海做形势报告指出“要从‘全国一盘棋’全局出发,发挥上海优势实现上海更快发展”;同年秋中央部委指导上海远景发展规划时指出“上海工业建设朝‘高、精、尖’方向发展,要搞就搞大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与上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class="calibre11">[6]”。而十年“文革”对上海的冲击直到1975年底才趋于结束。

表7-1 上海市1952—1978年产业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统计资料(1949—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整理。

(2)产业空间组织

1949年底上海市建成区约144km2,人口约300万,工业与居住混杂,租界分治导致的老城厢、华界与租界的市政系统各自成体系,对上海发展造成巨大障碍。1949年全市工业企业5992家,其中500人以上的仅有103家,其余均为手工业型工场,工业布局主要集中在沪东、沪西、沪南三个区域(表7-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30年间上海市行政区划出现几次大变动,1949年上海解放时全市分设20市区和10个郊区,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市区;1958年国务院将江苏10县并入上海,1956—57年间上海外迁工厂195家、职工5600余人,1958—60年又外迁工厂272家、职工1.7万余人。并且在1960年代初首批关停并转工厂623家、精简职工23万余人,第二批关厂281家、停产154家、并厂148家、外迁2家,且跨省市新建一批军工与冶金企业。但总体而言工业仍集聚于市中心,但开始从市中心逐渐向近郊的新建工业基地转移:如在“二五计划”扩建与新建了蓝藻浜工业区(钢铁工业)、彭浦工业区(铸锻及机电工业)、桃浦工业区(化学工业)、北新泾工业区(无“三废”的小型工业)、漕河泾工业区(精密仪表工业)、高桥工业区(石油综合利用及化学工业)、周家渡工业区(造船工业)、吴泾工业区(化学工业)。截止1982年底全市共有工业企业8368家、从业者308.89万人,工业用地约125km2;其中:中心城区有工厂4791家,从业者203.17万人、工业用地42.9km2,七个卫星城镇约有工业企业371家、职工29.42万人、工业用地约26km2(不含宝钢[7]。可见中心城区工业用地比重最大,此外集中在高桥、五角场、彭浦、北新泾、漕河泾、长桥、周家渡和庆宁寺等地[8]

表7-2 上海市1949年工业集中区情形

资料来源:孙平,傅邦桂,杨谋,等.上海城市规划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91

(1)产业结构

1978年后中国实现渐进式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政策,上海市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和从业人数构成均呈现第一产业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先上升至1990年代中期又逐年下降、第三产业持续上升且在2005年后实现增加值与从业人数比重均超过50%(表7-3)。而在工业内部则呈现:①1980年代上海市工业结构,不论是工业产值、从业人数,机械制造、纺织、化工与冶金工业都占主导地位,占全市工业产值80%,其中机械制造与纺织业占全市工业产值50%、从业者占60%[9];②1990年代上海开始压缩纺织业、积极发展汽车、电子、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至1990年代末上海市已经形成汽车制造、电子通讯、钢铁、石油化工、生物及现代医药等支柱产业;③2000年以来,上海市工业发展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精品钢材制造、成套设备制造、生物医药制造六个重点工业行业,且它们的企业数、从业人数、总产值等占全市工业比重都逐年上升,其中产值比重始终保持在55%~65%(表7-4)。

表7-3 上海市1980—2009年产业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编.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统计资料(1949—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上海市统计局编.上海统计年鉴(2001—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0计算整理。

表7-4 上海市2000年以来重点发展工业部门的趋势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编.上海统计年鉴(2001—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0计算整理

注释:企业统计范围为“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第三产业内部发生了巨大变化:①1990年代以来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趋高。②1990、1995、2000和2009年服务业内部结构如表7-5,表明以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而2000年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商务服务、科研服务、信息服务等)则呈现稳步增长态势。③2000年以来上海市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正逐步形成,如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科研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的从业人数分别从2001年末的9.26万人、3.26万人、8.44万人、1.73万人、上升到2009年末的787家22.11万人、55.46万人、33.60万人、19.03万人。

表7-5 上海市第三次产业1978—2009年内部行业产值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编.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统计资料(1949—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上海市统计局编.上海统计年鉴(2001—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0。

注释:产值比重=各行业产值/第三次产业产值;—表述当年数据空缺。

(2)产业空间组织演化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

1980年代初上海市工业企业仍集聚在中心城区,为此上海市政府1979—1986年制定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明确指出:①上海是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之一,是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②上海工业一定要进行合理调整改组,加快技术改造;改变工厂过多集中在中心城市状况,中心城区要严格控制工业用地,逐步相对集中地形成若干工业区和工业街坊;对于“三废”污染严重又难以就地治理的,以及生产易燃易爆产品的工厂,实行转产或迁出中心城区,加强治理后生产;对占用办公大楼、住宅、学校的工厂、仓库,要逐步进行调整;对郊区城镇工业也提出布局方案[10]。从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开始,上海市政府便逐步调整老城区工业企业。1980年代工业企业调整,受城市总体规划局限于中心城区,未能系统和全面统筹郊区产业空间组织,导致了市区工业企业数量和产值的双下降,但占市域份额仍偏高,且工业企业依然密集于市内沿黄浦江及其支流沿岸。

1990年代以来上海市结合郊区工业园建设和中心城区改造,推进工业布局调整,实行了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和“工业不断向园区集中”战略。1993年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上海中心城区工业布局调整实施规划(初稿)》,并召开了“中心城区工业布局调整实施规划及政策研讨会”,大力开展中心城区生产性企业普查、制定了以1997年为阶段性目标的外迁目标;加之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实施的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促使上海市主城工业布局在1990年代快速调整。如“八五”期间调整了涉及450家企业的700个生产点,腾空工业用地3km2;1996年调整了涉及73家企业的84个工业点,腾空工业用地0.8km2;1997年调整100个工业点,腾空工业用地0.9km2;同期1994年5月—1996年2月在郊区新建“1+3+9”的工业园规划。对比上海市1980、1990、1999三个年份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数、从业人数、工业产值的变化[11],可知1980—1999年上海市工业空间组织的变化趋势呈现“从中心城区逐渐向外围郊区工业园转移”。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表7-6)显示1990—2000年上海市内环三区户籍人口减少3.4个百分点、内外环间户籍人口增加17.4个百分点、近郊区增加85.6个百分点、远郊增加14.8个百分点,可知中心城区核心区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在1990年代是大幅下降、商业用地与公共建设快速上升。此时上海市域产业空间组织已经呈现“一核心、三圈层、六轴、八次级中心的网络布局模式[12]”。

2000年以来,上海市继续推进产业空间组织优化,表现为:一是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都市型工业园建设、创意产业聚集区建设,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如生产性服务业的从业人数和产值比重稳步上升且处于三次产业的首位;创意产业聚集区由2004年的10余家发展到2009年末的80余家、总建筑面积250万m2、入驻企业超过4000家;2009年底全市11个中心城区已建成近300个都市型工业园(楼宇)、建筑面积达到500万m2以上、从业人数为75.74万、拥有资产达2522.14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市工业同一指标的25.62%和11.09%。二是主城区工业企业的数量急剧减少,未外移企业也将主城区厂房和办公楼改为企业营销和主管总部,初步形成企业内部结构的离散化和产业链的区域片段化,推进了主城商业和商务集中度的快速提升。

表7-6 上海市区四普、五普人口空间分布

资料来源:上海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上海市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上海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上海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1)上海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城市政策创新

中国中央政府和城市政府对文化经济的认知和政策决策始于2000年后,表现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地方大城市政府的经济动力和城市形象营销诱致下的城市文化包装。①中国中央政府层面对文化的认知和政策决策,尤其是重视文化经济发展,始于:200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标志着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文化经济的发展;2006年1月1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一批出版、音像、影视、动漫、演艺等产业基地;2006年8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2007年中共中央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加强“文化软实力”[13]。②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首的中国特大城市在1990年代中后期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内城改造等区域城市发展战略时,初步涉及文化产业,如上海市政府1998年提出“都市型工业”概念;2004年举办了首届“中国创意产业论坛”。“创意产业”随即引起了中国产业经济、经济地理、城市规划等学科学者和各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③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2004年中共中央批准上海试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后上海市一系列的政策探索:一是2005年上海市委通过《上海实施科教行动纲要》提出科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要在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层次;二是2005年上海市成立创意产业发展的中介服务平台——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和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并且在《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开辟专栏对上海市创意产业发展做出了指导性发展战略,提出上海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时尚消费创意”为主要部门的创意产业;三是围绕“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进行了城市发展相关领域的创意产业行动指南和研讨会,推动了中国各大城市,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对创意产业的认知和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创新。

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国家政策演进和城市政策创新,促使创意产业兴起,综观全球大都市创意产业发展近20年历程,可知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大都市的内在禀赋,上海作为中国首位国际大都市具备了如图7-1的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要素和外部环境[14]

图7-1 上海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空间

资料来源:据“褚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21、161修改

(2)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效益

2000年来,创意产业受市政府和市场推动蓬勃发展:①创意产业结构包括5大类、38中类、55小类,2005—2009年的五大行业的增加值如表7-7,创意产业增加值从2004年的493亿元增加至2009年的114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提高到7.7%,从业人员约95万人、入驻企业超过6000家、总建筑面积达2.68km2,产业总产值约3900亿元。这表明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态势:突出与城市功能适应的产业板块,研发设计、咨询策划、建筑设计构成其支柱,中小企业成为主力军[15]等。②上海创意产业中心近三年对全市70余家创意产业聚集示范区的入驻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25.45%、注册资金在100万至500万的企业占59.09%(图7-2),表明上海市创意产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显示出创意产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多样性和个性特征。③上海创意产业的带动能级日益增强和品牌效应显著增加,带动能级体现在中心城区充分利用区域特色发展特色创意产业、推动都市工业转型和区域产业合作;品牌效应体现在上海市已经形成以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代表的创意产业空间且在2010年2月10日经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并荣膺“设计之都”称号。④创意人才及其培养机构初具规模,2006年上海市经委和上海市社保局共同发布了41个创意类新职业,当前创意产业从业者中约有1/1000的为创意人才,但兼具综合研发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意人才稀缺。当然全市已经形成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软件等创意产业人才培育专业,为培育后备人才提供了丰厚条件。

表7-7 上海市2004年以来的创意产业增加值

图7-2 上海创意企业的资产规模结构

资料来源: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编.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5—2010)

(3)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形态属性

创意产业发展,在全球尺度趋向集中在后工业化国家的大都市;在国家尺度趋向集中在大城市;在区域尺度趋向集聚于大都市核心与边缘;在城市尺度则通常与城市“三旧区域”改造密切相连,而“三旧”通常位于城市核心。不论何种地理空间尺度,创意产业发展总是在空间上趋向于地理集中并形成创意产业区(或集群),然而创意产业区的形成起因、主导产业、功能、形成过程主导力量等因地而异,故学界对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形态属性分类标准及体系存在多种方案[16]。囿于研究目的和实证研究样本空间载体的尺度及其与城市空间的关联,将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形态属性分为:①微观尺度:以建筑群为核心的创意园;②中观尺度:城市局部空间的创意园空间组合、创意园与大学—社区的空间组合;③宏观尺度:城市空间范围内创意园(或街)密集区,三类空间形态属性在上海的数量如表7-8。它们既反映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园区化、专业化、园区群集”趋势,又折射出各类园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中心城区与郊区差异。

表7-8 上海市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形态属性

资料来源:上海市开发区,http:∥www.sidp.gov.cn;上海创意产业中心,http:∥www.021ci.com/;设计之都中国上海http:∥www.creativecity.sh.cn

上海都市产业园区信息管理系统,http:∥dscyyq.1128.org/speedmap/default.aspx;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http:∥www.chinatorch.gov.cn/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http:∥www.cutech.edu.cn/cn/dxkj/A0118index_1.htm;中国文化产业网,http:∥www.cnci.gov.cn/。

说明:都市型工业园、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在不同程度上与创意产业集聚区存在重叠现象,可能是一园多牌,也可能是园中园等。

创意产业区诸原型中,大学科技园(科学园)、高新技术开发区定位于高新技术的孵化与产业化,其产业构成是研发产业,而研发产业则是从事R&D经营活动并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17];它因其以人类知识和创造力为核心的知识创新与应用,成为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定位于具有自主创意研发能力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企业集聚体,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其研发能力和孵化能力会逊色于大学科技园与高新技术开发区。而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则定位于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的市中心区都市楼宇/园为载体,因而其处于最低阶段的创意产业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