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识自己的愚蠢才能利用市场的愚蠢

认识自己的愚蠢才能利用市场的愚蠢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些基金组织甚至大量抛售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股票,而且很多人抗议巴菲特的出风头行为,不满他搞个人崇拜,股评家们更是指出巴菲特高估了通用再保险公司的价值。于是,接下来巴菲特进行的一项高达220亿美元的交易震惊了投资市场。巴菲特认为他投资的是美国航空公司的高级证券,而非一家普通的营运良好的公司。巴菲特为此对自己的愚蠢行为进行了检讨。巴菲特投资美国航空公司时,该公司股价每股约五十美元。

股票并不知道谁是持有人。在股价上下波动时你会有各种想法,但是股票没有任何情感。

——巴菲特

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一个人不但要了解自己的优点,更要知道自己的缺点。同样,每个市场也都不是完美的市场。怎样去克服自身的不足,利用市场的弱点获得收益?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也困惑着皮特,以致他禁不住还是向巴菲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巴菲特听了皮特的疑问后,颇有感触地说:“孩子,投资者需要在实践当中认清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正这些不足。一个看得见自身缺陷的人才可能看得见市场的缺陷,同时利用市场的不足获取利润。而投资者也只有认识自己的愚蠢才能利用市场的愚蠢获得收益。”

巴菲特在投资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过程中,有过多次自我批评和检讨。通过对自己深入地剖析,他不仅充分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还让他反观到了市场存在的问题。

通用再保险公司的前身是挪威全球保险公司,随着它在美国的业务不断扩大,最后在美国重新筹建。到1945年与科隆保险公司合并,几乎垄断了整个美国的再保险市场。加上之后对国家再保险公司的收购,更是巩固了其在业界的霸主地位。通用再保险公司的业务是针对全世界的,它通过一个庞大的、遍及世界的子公司来为客户提供保险精算、索赔、投保、财务管理和投资管理等服务,使之逐渐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再保险公司。

到90年代,美国保险业的大环境很不理想。过于公开透明的费率导致了行业的竞争激烈,以致一些经营多年的公司也被排挤出局(全国共130家再保险公司锐减为28家)。

巴菲特认为这个时候是进军再保险领域的最佳时刻,而他的目光依然是瞄准了再保险行业内最著名的企业——通用再保险公司。这是他的经验——找最有实力和最具品牌的企业下手。

然而,这个时候的通用再保险公司正面临一场劫难。首先,国内的分支机构科隆人寿再保险公司参与了国内的一项雇员收入再保险项目,项目实施中又出现重大失误——也就是1美元的保费收入却要支出1.52美元的索赔补偿金,导致公司支付2.75亿美元的未来补偿金,造成公司间接损失10亿美元。另外,在海外市场上,悉尼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冰雹灾害、欧洲地区出现暴风雨、土耳其发生地震……这一切都使通用再保险的经营状况深陷泥潭。

在这个特殊时刻,巴菲特坚持收购通用,风险之大不可预测。虽然巴菲特自己也充分考虑到了其中的不利因素,但事实证明,他所考虑的还远远不够周全。

巴菲特在1998年6月与通用再保险公司达成协议,由伯克希尔公司收购通用,合同在当年的12月21日生效。但是没有想到,这个消息的公布,导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大幅下跌,连通用再保险公司的很多股东都不愿接受伯克希尔的股票。一些基金组织甚至大量抛售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股票,而且很多人抗议巴菲特的出风头行为,不满他搞个人崇拜,股评家们更是指出巴菲特高估了通用再保险公司的价值。

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事情在1999年才逐渐暴露出来。

原来,巴菲特认为只要能够把握住通用再保险公司以后的2.75亿美元的赔偿金,就不会有大的问题。事实却不是这样——随着事态的发展,这个数字在不断扩大,而伯克希尔公司虽然按照合同预留了这笔资金,可是,已经不能够解决之后带来的复杂问题。这次收购行动,通用再保险公司不但没有起死回生,而且还牵连伯克希尔的股票市值低于面值。

巴菲特由衷地感觉到:自己真是愚蠢极了。

不过,事情还远远没有走到绝境。巴菲特分析了通用再保险公司的全面情况后,再次发挥了他投资的高超技巧和能力。他不但没有退步,反而加大了投资的力度,决定全盘整合通用再保险公司,这也是他投资历史上少有的大手笔。

巴菲特通过对市场的进一步分析,感到通用再保险公司虽然在国内的发展出现了停滞,但是,其业务在海外市场还是很有影响的,并且海外市场的空白还很大。同时,与其他再保险公司比较,通用依旧拥有着先天的优势,而人们对再保险需求的潜力还在不断地增长。

因此,巴菲特没有犹豫,他将持有的伯克希尔的A股股份全部出售,还以合适的价格出售了公司18%的股份。他另外又抛售了可口可乐和吉列公司两家的部分股份。于是,接下来巴菲特进行的一项高达220亿美元的交易震惊了投资市场。

其实,巴菲特调整公司资本的结构,目的在于迅速实现与通用再保险公司强强联手。

也许市场的缺陷真让巴菲特捕捉到了,在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的第一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通用在汽车、飞机等方面的保险业务量达到了60亿美元,而伯克希尔公司之后逐渐取代通用的地位,成为新的保险帝国。2000年6月,通用与科隆再保险公司合并,成立了新的通用科隆再保险公司,归属于伯克希尔的下属公司。

2000年年底,巴菲特在互联网上说: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之后,公司采用剥离措施,不但投资额度提高了两倍,而且避免了各种税收负担。每一种股票都相对为公司增加了投资。也就是说,通过对通用再保险公司的收购与合并,不仅为伯克希尔公司带来了240亿美元的追加投资,并使公司在全球金融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多。

巴菲特在美国航空公司这个项目上的投资,是对自己打击最深的一次。很多公开场合,他都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省的教训。

在1989年,伯克希尔又购入价值3.58亿美元的美国航空公司优先股。对伯克希尔而言,投资资本密集和劳力密集的航空工业,是相当不寻常的举动。巴菲特说:我们之所以乐意投资美国航空公司的优先股,是因为我们对Ed Colodny的管理深具信心。还有就是我看好航空公司的前景与优势。

巴菲特认为他投资的是美国航空公司的高级证券,而非一家普通的营运良好的公司。其实,巴菲特的想法是要让那些富有名声的东西来为股东们获利。

但是这一次巴菲特的策略与原先的预期背道而驰,基于种种因素,美国航空公司在动荡不安的航空界急遽萎缩,伯克希尔的这项投资在错误的跑道上无法转回。美国航空公司不断暴露出种种问题,1988年到1994年,大约亏损了三十亿美元。巴菲特为此对自己的愚蠢行为进行了检讨。在给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学生演讲时,他甚至规劝大家绝对不要投资航空业,并分析说这个行业成本过高且生产过剩,应该是全世界最差的投资标的之一。

1996年,伯克希尔宣布将退出美国航空公司,并希望该公司能够回购自家的股票,而由于事情反反复复,所以没有成功。最终,伯克希尔还是没有放弃持股。

美国航空公司在美国东部成立之初被称为Allegheny航空公司,谐音Agony航空公司。巴菲特投资美国航空公司时,该公司股价每股约五十美元。巴菲特的投资约占该公司股份的12%,每年伯克希尔可以取得9.25%的优惠股息。

在巴菲特看来,优先股是一种安全的赌博方式。1991年以后,美国航空公司可以用比当初购买价格一千美元高出一百美元的价格,赎回优先股,伯克希尔在1999年前就将股票加以转换,并将剩余的优先股以每股一千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在1998年赎回这批股票。按照常理,如果巴菲特输了,可以获得9%的优惠股息;如果他赢了,就可以拥有美国航空公司很大的股份。巴菲特在伯克希尔1991年的年会上坦率地说:“这次我所犯的错误是,没有料到航空业价格竞争如此激烈,同时,对意外情况缺乏充分的论证。当然,由于中东情势紧张,成本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当然,巴菲特这次没有考虑周到是航空业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在这之前的1989年,航空公司飞机出事,导致了两名乘客死亡。之后的1991年和1992年,航空公司又灾难不断,相继发生撞机事件和坠毁事件,每年造成数十名乘客丧生。

美国航空公司与皮尔德蒙合并之后,情况仍未得到好转,偶尔的盈利也只是昙花一现。当然其他的航空公司也都是焦头烂额,美国航空公司的董事长柯洛德尼在1989年的年报上写道:“……美国航空公司每况愈下,公司已经裁员七千名,相当于14%的员工。同时,飞机的订单也予以延后,服务内容要做到更改,班机数目也要裁减,公司甚至需要靠卖飞机来发薪水。”

1991年,巴菲特将投资美国航空公司称为不可抗力的错误,并且声明说:“我们在和一个信用不良的公司打交道。”

这次的投资教训一直影响着巴菲特,以致每每有人提到带轮子的投资时都让他难以表述。他曾经多次希望出售美国航空公司的股票,但是都没有实现。而这一直被巴菲特的朋友们认为是一次最不聪明的投资。

但是,为什么在错误之后,巴菲特还是没有出售股份?他还希望得到什么回报吗?不错,巴菲特认为,这么多年都等过了,那么,说不定在我出售了股份后,恰好股票会升值呢?

果然不假,在1998年,美国航空逐渐偿清负债,累积现金之后,就开始大规模回购普通股,以致巴菲特终于变成了赢家。美国航空公司情况好转,表示要赎回伯克希尔价值3.58亿美元的优先股,将之转换为924万股普通股,价值约为6.6亿美元。

但是,巴菲特始终承认投资美国航空公司是重大的投资失误。巴菲特先是在自己身上认识到对投资市场欠乏周密考虑所带来的影响,在检讨自身的同时,也利用市场的不足之处,化险为夷。实际上,他在反省自己的同时,也是在接近成功。他把一种教训转换成一种经验,使自己在投资市场中更加成熟、自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