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集群基础理论

产业集群基础理论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般而言,其理论基础包括外部经济理论、聚集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四种。但是,对于产业集群而言,众多的企业集聚在一定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般而言,其理论基础包括外部经济理论、聚集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四种。

1.1.1 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是19世纪70年代由马歇尔和庇古提出的一种关于外部经济的活动对社会福利造成的影响的理论,指个体经济的行为会对社会或者其他经济部门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却没有承担相应的收益或成本。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当中,随着生产规模的变换,个体经济的成本和收益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

(1)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是1890年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一般而言,规模经济的内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规模扩大等原因,使得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社会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技术因素等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企业规模扩大后,将推动社会向劳动分工更明细、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大幅度拉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技术的成长是指规模扩大后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在马歇尔看来,产业集群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信息、技能和新思想在产业区内企业之间的传播与应用;第二,生产专业化而取得的中间产品;第三,共享熟练劳动市场的建立。[1]

(2)外部范围经济理论

范围经济是一个企业同时生产两个产品以上而形成的经济性,指的是一种同时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单位成本要少于分别生产多种产品的单位成本的现象。例如,一个厂商生产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QX和Qy;C(QX,Qy)为这些产量的总成本。那么,如果满足如下条件:

C(QX,Qy)<C(0,Qy)+C(QX,0)

就称其存在范围经济。当社会分工处于高度发达的时期,企业垂直分离和水平扩展的存在是合理的,小企业的存在也是合理的。范围经济的侧重于产品的关联性,从减小成本和减小风险两个角度出发去对产品进行多样化的处理,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3)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机制

①专业化设备的共享机制。产业集群内,可以使得众多专业化的生产商和中间商集聚在一起,这种专业化设备的共享一方面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另一方面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②相关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刺激创新。由于相关产业的积聚,信息、科技、思想在集群之间可以快速地传播和应用,正如马歇尔在其著作 《经济学原理》中提到的:“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东西”。“杰出的工作被正确评价,在机械、加工以及企业一般组织方面的创新和改进很快被讨论。如果一个人提出了一个新想法,它将被别人采纳,并结合进他们自己的意见,这样,它就变成了更多新思想的源泉。”

③共享熟练工市场机制。产业集群的建立使得熟练的企业员工可以在不同的相关公司之间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人才的流通渠道。在集群内,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劳动力供求,从企业方面而言,这种供求机制可以减少他们去外部挖掘人才所需要的交易成本,使得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1.1.2 集聚经济理论

聚集经济理论是1909年区域经济学家韦伯所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一方面产业聚集的优势可以通过企业的扩大来实现,另一方面企业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单个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组织实现。产业集群通过聚集经济模式提升了其竞争力。国内外学者一般把产业集聚相关理论分为四种:

(1)区位商系数LQ

LQ是指某产业地区就业份额在该产业全国就业份额所占的比率。LQ大于1则表示高出平均集聚。该方法优点在于提供了集群存在于一个特定区域的迹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区域集群的关联,但它的缺点在于忽视了企业的规模差异,石油垄断行业便是一个例外,虽然就业人数很多但是并没有形成产业集群。[2]

(2)空间基尼系数G

空间基尼系数G是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的,当时用于测算美国制造业行业的集聚程度。公式表达为:

G为行业空间基尼系数,si表示的是i地区某行业就业人数与全国该行业就业人数的比值,xi表示的是该地区就业人数与全国就业总人数的比值,对所有地区进行加总,就可得出某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显然,G值越大,行业的集聚程度越高。

(3)孟卓产值计算法的专业化系数

孟卓产值计算法的专业化系数是指某地区某产品的产值除以全球 (全国、全省)该产品的产值而形成的比值与该地区制造业产值除以全球 (全国、全省)制造业产值形成的比值的两者之比;别的表示方式还可以是企业数量计算的专业化系数,也就是某地区生产某产品的企业数除以全球 (全国、全省)该生产产品的企业数形成的比值与该地区制造业企业数除以全球 (全国、全省)制造业企业数形成的比值的两者之比。[3]

(4)产业集群的集聚度CAD值

产业集群的集聚度CAD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ij指i地区产业j的就业,Ei指i地区总就业,Ekj指国家k产业j的总就业,Ek指国家k的总就业;M=中间品收入/(中间品收入+最终产品收入+出口收入);S=服务收入/产业集群总收入。

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在体现集群产业在地理区位上的集中程度的同时,也应反映集群中相关产业的互补联系与企业共生程度,CAD是由产业集群的产业集中程度和产业间联系大小共同决定的。CAD取值从0到1,其值越大,产业集群的集聚度越高,该计算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跨边界的产业集群,即每个参数取邻近区域的相应数值之和来表示。[4]

1.1.3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资源转换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其中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的著作《企业的性质》中引入这一概念,随后国内外学者就对其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1)科斯定理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关于科斯定理,其含义是对于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外部性或者说非效率,是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纠正的。通俗的说法就是,只要产权明晰,通过市场机制的运行,会达到效率最大化的功效。科斯定理界定了企业的边界,在产业集群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如果给整个集群创造某种条件,那么集群内部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的合作、竞争关系,都会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并且能够达到资源效率的最大化。

(2)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作用机制

交易成本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对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产业集群有效降低集群内部的机会成本。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交易过程中,交易主体信息的有限性和市场行为的博弈性往往会导致企业在交易过程中承担一些不必要的费用,这些费用就将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但是,对于产业集群而言,众多的企业集聚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这样,相互间信息传播的频率就会增加,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而达到机会成本的降低。

②产权明晰直接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所有权明晰,彼此临近,这样就方便相关企业的合作交流,利于一对一地进行沟通、谈判。同时,因为产业集群内部资源的所有权也相对明晰,那么定价机制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

③产业集群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某些区域,由于资产具有专业性,使得交易成本提升。但是在产业集群内,由于大多数企业都具有互补或者关联的关系,也就是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就使得一些较为昂贵的设施的共同化得到实现,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一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增加了资本的使用效率。

1.1.4 竞争优势理论

“钻石模型”最初于199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钻石体系”由四个相互作用的关键要素构成,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迈克尔·波特通过对数十个国家之间的贸易的调查研究,认为一个国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其核心产业的国家竞争力上,这些核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又与内部竞争有着很大的关系。产业集群企业覆盖的范围很广,产品线可以是在国内市场,又可在国外市场上延伸,所以一国的贸易优势并不像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那样简单,除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所提到的国家资源、劳动力、汇率利率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在当代社会,国际竞争力更加需要外部知识的吸收。就此而言,竞争优势已经超出单个企业或行业的范围。

波特在 “钻石体系”分析构架中提出了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在对本国企业创造内外竞争优势的速度上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生产要素

一个国家具有将基本条件发展成为独特优势的能力。其中,基本条件包括教育、天然资源和基础建设。但随着世界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完善的交通系统、完备的电信网络和优良的人力资源已基本在现今国家中实现。基本生产要素已不能满足竞争优势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特殊优势。高度的专业技巧应用科技就是特殊优势中的一种,如荷兰在花卉的培育、包装及运送方面利用高度专精的研究机构,将花卉业发展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产业。

(2)需求状况

某项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满足需求的数量和成熟度将决定该产业的竞争力。例如在日本,由于地狭人稠,以及当地消费者挑剔等原因,家电生产商通常会因地制宜生产型号相对小、可携带的电视、音响等,这使得日本家电产业成为全球最精致、最高值的产业。

(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表现

一个产业想要占据至高无上的竞争地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世界一流的供货商,二是能够从相关产业的企业竞争中得益。由此,一个能推动创新的产业集群从中形成。例如,意大利金银首饰业之所以能够引领世界,一是得益于它的机械业占有全球珠宝生产机械60%的市场份额,二是得益于它拥有领先全球的回收有价金属的机械。

(4)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最后一个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来自于企业所在的环境与历史,这会对企业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竞争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某企业的政策、规划和竞争对手都鼓励、刺激企业创新,并激励企业向革新技术、提升能力与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发展,使企业处在不断提升与改进之中,企业自然会有更强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