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化经营陷阱与风险防范

多元化经营陷阱与风险防范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元化经营战略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适当的行业,结合目前企业的实际,本文就企业多元化成长战略的常见病状陷阱及其风险防范进行一些探究。“早熟症”即过早地进入多元化经营,也就是说,多元化经营时机不当,在未具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进入目标行业。从采用集中战略向多元化战略转变是有条件的,否则就会患“早熟症”。这都将导致多元化成长战略外部经济的协调效应丧失。

企业多元化主要是指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多元化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常见的企业成长战略,总体来讲它是有非常明显的拓展企业经营边界、谋求广阔发展空间、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规避企业风险的优越性。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根本动因有:一是为了规避经营风险,努力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稳定,增强抗风险的能力,而采取“将鸡蛋放入多个篮子”的一种风险组合;二是拓展企业成长发展空间,根据对各个行业潜在收益、市场需求潜力、未来发展前景的分析判断,选择满意的行业进入经营,追求更快的发展、更高的收益,即希望由产品、业务项目间在价值活动方面的关联性形成协同效应。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其实多元化成长战略是一把“双刃剑”,不能简单地说它是“馅饼”还是“陷阱”。多元化经营战略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适当的行业,结合目前企业的实际,本文就企业多元化成长战略的常见病状陷阱及其风险防范进行一些探究。

5.5.1企业多元化成长战略的常见病状分析

中国企业多元化失败的原因或“常见病”大致有以下症状:

1.“早熟症”

“早熟症”即过早地进入多元化经营,也就是说,多元化经营时机不当,在未具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进入目标行业。我国许多企业集团都把不相关多元经营当做自己的基本战略,不仅追求“科、工、技、金、房”一体化,而且还讲“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发展,甚至涉足几十个不同行业,导致精力财力分散,欲速则不达。根据西方经验,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是:集中发展核心产品企业→发展相关多元化经营→再到不相关多元化成长的程序。从采用集中战略向多元化战略转变是有条件的,否则就会患“早熟症”。

2.“急躁症”

“急躁症”主要表现在对目标行业了解得不多,企业内部缺少应有的准备和积累,从而急于进入目标行业。采用集中发展战略的企业要改用多元化发展战略,必须考虑的条件是:(1)这个企业所在的行业是否已经没有增长潜力了;(2)这个行业是否在所在的行业占据了相当稳固和非常有利的地位;(3)新进入的行业是否能带动原来的主业或受到原来主业的带动,存在着协同效应;(4)是否积累了足够的人才、资金、技术实力,这一点至关重要。

3.“自恋症”

“自恋症”主要表现在过度自信,“别人行,我也行”,“白手起家我都能创业成功,还有什么事我干不好呢”,再加前后左右的朋友同事见机行事、互相奉承。“我们要干不成,别人谁能干成”,隔行如隔山,忽视新行业、新市场的特殊性,到头来什么都想干的企业往往什么事也干不成。

4.“失眠症”

“失眠症”主要表现在不了解和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在事前从事可行性研究,看不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什么赚钱就干什么”,这山望着那山高,折腾来折腾去元气大伤,熬红双眼操碎心,久而久之,失眠健忘,想入非非,举棋不定。

5“近视症”

中国许多企业成长经历证明:一个幼稚的国度、一个幼稚的市场,用一种幼稚的方法完成创业期的资本原始积累并不难,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可持续发展长盛不衰。珠海“巨人”的坍塌、郑州“亚细亚”的沉浮、沈阳“飞龙”的反思,都说明单凭胆量和运气去运作企业,迟早要栽跟斗,这些企业失误的症结在于“三盲”:一是盲目,战略目标不清晰,好高骛远,超越实际,盲动主义。二是盲从,一听说什么赚钱就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赶时尚,追潮流。三是盲打,心中无数,不讲战略,多面出击,急于求成。归根结底,这些“三盲”企业在战略决策上患上了严重的“近视症”,甚至盲目多元化,把许多企业集团拖下了水。

6.“早衰症”

企业是一个生命肌体,它也有生命过程的周期规律。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站到了其生命周期的起点上,同时也面临生命周期的挑战,存在着生与死的对立。据统计,企业平均寿命只有7-8岁、民营企业只有2.9岁,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为11-12岁,世界500强的平均寿命为40-42岁,世界1000强的平均寿命为30岁。这一现象表明,那些因决策失误,对市场反应迟钝、盲目多元化、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过早地进入“公司恐龙博物馆”。企业“早衰”甚至速死现象相当普遍。

5.5.2企业多元化成长战略的陷阱与风险

多元化发展战略要求企业同时涉足多个产业领域,实施多种产品、业务项目的组合经营,导致企业经营资源使用分散,经营管理难度加大,可能使其追求的目标落空。因为多元化经营是一项涉及技术、市场、管理和其他经济、非经济问题的内容相当复杂的企业成长战略,在其避免单一产品、业务经营的风险和获得更大、更快发展的同时,自身的风险程度也是相当高的。如果不顾条件盲目多元化将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甚至将生机变成危机。

首先,企业实施多元化成长战略所面临的最大失误或陷阱是:分散的资源配置方式。由于企业资源有限甚至严重不足,导致每个意欲发展的领域都难以得到充足资源的持续支持,从而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更无法谈持久的竞争优势;更有甚者,一旦陷入“资源危机”,使其众多经营项目需要投入难以为继,供血不足,反而增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原规避经营风险的策略“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反而变成“东西南北全不亮”一片漆黑,企业陷入多元化陷阱,欲生不成,欲死不行,两难选择,对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尤其要谨慎从事。

其次,多元化成长战略所面临的风险有:

第一,运作费用过大。多元化成长战略的不恰当适施,可能使企业经营运作费用加大。一方面跨行业进入新领域,业务不熟悉,从投入资源开始经营到产生效益,要经历一个艰难漫长甚至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一切从头做起。这个过程中,由陌生、不懂而导致效率低、浪费多、费用高,最终影响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企业在原领域内的信誉、品牌顾客认知度等不可能太快转移到新的领域。没有多少人会相信一个企业能做好一种产品就一定能做好所有的产品或业务。这都将导致多元化成长战略外部经济的协调效应丧失。

第二,产业选择误导,产业选择失误。受某个行业高预期收益的诱惑,也受原行业经营业绩的成功过分自信的支持,从而忽略对一个产业前景、经营者必备条件及本企业的“核心能力”竞争优势之所在的正确认识,导致产业选择失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第三,人才难以支持。企业是人的企业,人是企业的灵魂。经营之本重在得贤、任贤。由于跨行业不相关多元化,隔行如隔山,不能尽其专长发挥优势,新的产业没有人才的支撑,基础工作十分薄弱,犹如空中楼阁,难以为继。

第四,时机选择难以把握。经营时机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如同资金、技术、劳动,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然而时机的价值性及资源性都不是客观性的东西,而是带有主观性和依赖性。同一时机由于经营者的需求认识理解程度不同所产生的效益也不同。时机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源,只有通过开发和利用才能变为直接财富,因此对于经营者来说时机就是市场,就是潜在财富,实施多元化有时需要恰当地把握时机。现在我国虽然进入了“过剩经济”阶段,但机会多多,关键是企业在战略选择时能否看出来、抓得住、用得上。

5.5.3企业多元化成长战略的风险防范

综合以上分析,多元化战略是企业重要的一种成长战略,对企业的发展和营造竞争优势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多元化成长战略的常见症也作了分析,目的是防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步入误区、掉入陷阱,以下的建议对多元化成长战略实施中防止陷阱和防范风险都是有益的。

第一,明确认识,纠正认识偏差。多元化成长战略与分散风险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认为“多元化战略一定可以分散风险”是不正确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从事和从事什么样的多元化战略。新行业的选择要特别注意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效应。

第二,要有足够的资源和经济实力。实施多元化成长战略的企业必须具备充足的资源和实力,有能力支持新产业领域,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能对付进入初期激烈的竞争压力

事实上,每一种市场机会中都包含着风险,这些机会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企业驾驭风险、把握机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与战略性资源的积累水平有关。企业在甄别市场机会时,必须考虑它们与自身战略资源的一致性,与长期发展方向的一致性,而不应该做无限制的选择。许多企业的经验已证明,那些表面看来最有吸引力的机会,也恰恰隐含着最大的竞争风险。因此,只有在积累自身能力的基础上,企业才能把机会转化为效益。

第三,要防止“多动症”。实施多元化成长战略,不可“贪多”、“爱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不可同时涉足过多的产业或产品。“爱多VCD,我们一直在努力!”由于“爱得太多”,“末代标王”终于皇冠附地。反观国内一些企业从事的多元化经营,似乎更多的企业只看重市场从事的多元化经营,似乎更多的企业只看重市场机会,大家争先恐后地向高盈利行业投资,而很少考虑自己有没有条件。生产彩电的搞电脑、空调,搞空调的又去开发摩托车、冰箱,结果往往导致副业没有搞好,主业陷入危机,这很值得企业深思,引以为戒。

第四,要分清主次缓急,抓住重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不可同时涉足过多产业或产品、业务项目,要注意资源的使用在一定时期内相对集中,注重已从事经营项目竞争实力和竞争优势的培育,力求“做一事成一事”。同时,要注意重点支柱业务项目的培育,在一定时期内要明确选择一项业务或产品作为主业,在各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第五,要重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人才的培养。企业核心能力是有独特性和辐射性的,企业应不断蕴育自己的核心能力,并向其他领域不断辐射,这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之关键,也是企业长盛不衰之根本所在。与此同时,企业应不断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舍不得在人才方面下本钱就像只种田不施肥一样,久而久之,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也会随之消失。由于技术进步、市场多元化、生产经营的国际化,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如何保持竞争中的组织优势,如何保持组织中人力资源优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案例5\1]从乌兰水泥循环经济看资源型企业的集约化经营

循环经济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它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基本行为准则,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目的是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从本质上讲是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兼而有之的一种“双赢”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不仅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也为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保证。

一、循环经济是资源型企业集约化经营的理性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现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我国水泥工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每年能耗已超过1亿吨标煤,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据资料显示,全国2003年排放粉尘557万吨、二氧化硫108万吨、氮氧化物88万吨、二氧化碳4.49亿吨。2004年水泥产量已突破10亿吨。但是,水泥的需求仍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高能耗、高污染将越来越严重,发展循环经济是水泥产业的唯一出路。

乌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地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是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控股的大型水泥企业,1976年开始筹建。1996年开工建设,2000年5月正式投产,现有三条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和2×15兆瓦余热发电厂,规模年产量达到300万吨,成为内蒙古最大的水泥企业。第四条日产5000吨的熟料生产线和2×150兆瓦热电厂正在建设中,投产后,水泥规模产量达500万吨、自备发电装机容量33万千瓦、中水回用3万吨,城市供热面积450万平方米,总资产达40亿元,正在形成煤、电、热、水泥、粉煤灰、污水、垃圾处理等资源互用、能源转换的全国大型生态水泥生产基地。水泥企业历来是污染大户,厂区普遍以浓烟滚滚、粉尘飞扬、生产工人蓬头垢面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是,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大草原上,却看到了一家花园式工厂的现代化水泥企业。在这家名为乌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型水泥生产基地,厂区整洁不见烟尘,草坪上绿草如茵。乌兰水泥的成功,与企业领导的循环经济理念直接相关。为做到清洁生产,他们从油、水、风、气、电、粉、料的“跑、冒、滴、漏”开刀,从管理、工艺设计和设备方面对症下药,使因粉尘危害严重而一贯被人们谐称为“扬灰场”的水泥厂变成了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工厂。

乌兰人追求“蓝天、绿地、红乌兰”的经营理念,使现代化企业与草原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建成具有草原特色的花园式企业。将周边火山群保护起来,用凝灰岩代替火山灰,用风积沙代替黏土,保护耕地,保护环境,乌兰水泥在两条熟料生产线位置通过高空输送办法建成四条熟料生产线,节约了耕地800多亩。面对当前草原破坏日益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受到严重威胁,已经启动了通辽蒙东水泥,通辽奈曼旗是粮食高产区,沙化面积已达858万亩,占全旗耕地面积70%,流动沙丘358万亩,并且以每年几公里的速度向南推进,沙害形势非常严峻。把生产线建在沙丘上,节约1200亩耕地,并且用风积沙作为辅料,吃沙还田,吃沙还林,吃沙造湖。2×5000吨熟料生产线建成后,每年可以吃掉风沙40万吨,每年恢复耕地近2000亩,变沙为宝,变害为利。

近年来乌兰水泥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按目前的建设,2006年规模产量将达到500万吨,能源和资源消耗量将大幅增加。如何真正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乌兰人必须直面对待的问题,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打破传统发展观念以全新思路发展乌兰水泥。我们认为内蒙最大的优势是煤炭资源丰富,正在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乌兰察布市境内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300万千瓦,正在向1000万千瓦目标发展,发电是产生大量废渣的产业,而水泥产业却能消化大量的废渣。水泥和发电同步建设,互相促进发展,形成两大行业资源互用,并在各大电厂建设粉磨站,直接用灰渣生产水泥,即发电-水泥生产-城市供热的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已经发展建设300万吨水泥和2×15兆瓦余热电厂,正在形成电力、水泥生产、供热、资源互用格局,已经消化大量的废渣和余热,并且又向集宁区拓展,建设2×150兆瓦供热自备电厂和2×5000吨熟料生产线,建立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形成热电联产,供热面积可达450万平方米,可拆除集宁地区分散供暖锅炉房300余座,锅炉470余台,从根本上解决集宁地区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同步建设的污水处理公司投入4300万元,将集宁每天排出的3万吨生产、生活污水全部回收净化后,用于发电和水泥生产,解决城市的水污染问题,工程于年底可建成投产。正在建设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明年4月投产后,消化周边电厂的粉煤灰、炉渣增加到100万吨。在集宁区正在规划2×5000吨熟料生产线,分三年建成,全部建成后可消化丰镇电厂、岱海电厂及周边所有废渣200万吨以上,解决排渣占地5000多亩和每年几千万元环保费用。另外,水泥生产中的余热又可辅助发电,节约一定的煤炭资源。水泥熟料生产可燃烧集宁区垃圾中的可燃废弃物近10万吨,实现无害化处理。再联营开采集宁煤田,集宁煤田储量2.4亿吨左右,埋层浅,易开采,充分利用低热值煤作为发电和水泥生产的燃料。这样就形成煤、电、热、水泥、粉煤灰、污水、垃圾处理环环相扣的循环经济。

乌兰水泥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战略性的眼光把品牌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草原特色的品牌,建设中国最大的绿色环保生态水泥生产基地。

二、循环经济使乌兰水泥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和谐完美统一

在几年成功探索循环经济的基础上,乌兰水泥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量勾勒出以煤、电、热、水泥联产为核心的新型环保产业链的宏伟蓝图:建立集水泥生产、发电、集中供热、废水处理、城市垃圾利用为一体的高效、节能、环保的水泥生产基地,从而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保持社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稳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和谐完美的统一。

乌兰水泥正在以专注品质,凝聚真诚的经营理念,以注重环保、回馈社会的企业宗旨,以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将梦想化为现实。

(一)经济效益:

集宁区在建项目建成后,将每年增加水泥熟料310万吨,年发电15.4亿度,年供热227万GJ(供热面积45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乌兰水泥生产总规模将达到1000万吨,进入全国十大水泥企业行列。同时由于实现了煤、电、热、水泥、粉煤灰、污水,废渣实现充分利用,自备电厂供电、供热、水泥熟料成本可由目前的130元/吨降到100元/吨以内,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每年可以给企业带来3000万元以上效益。

(二)社会效益:

5000T/D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为内蒙古第一条线,对内蒙古水泥工业发展和调整具有示范与带动作用。在原料区利用资源优势只生产水泥熟料,通过异地兼并、重组和建设粉磨站,不但节约运费,而更重要的是改造小水泥厂,调整产业结构。改造范围将辐射到,东到通辽、赤峰、东北;西到呼、包、鄂尔多斯市的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地区;北到二连、蒙古;南到张家口、宣化、北京地区。即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又可盘活闲置资产上亿元。利用集宁原绒毛厂、物资储备库、钢厂闲置土地和资产,分别建设了热电厂,水泥厂,粉磨站、中水回用公司,利用土地1000余亩,铁路专用线6条,仓储能力5万吨及原办公楼、机修车间、变电站、给水设施等。同样盘活资产几亿元,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使老工业区焕发了新的生机。同时,增加物流总量1000万吨,相应带动了当地采矿业、运输及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并且提供直接就业岗位3000多个,间接就业岗位几千人,解决上万人生活来源。

(三)环境效益

由于代替落后水泥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消耗仅以集宁区310万吨熟料代替400万吨小水泥生产计算(小水泥废气浓度与热耗均按多数小水泥统计数平均值计),每年可以减少粉尘排放5.35万吨,节煤11.5万吨。2×150兆瓦供热机组集中供热,可取消城市内分散采暖锅炉房302座,拆除烟囱324座,燃煤锅炉472台,取暖期内可减少向大气排放烟尘5000吨,并且集中供热可节约大量燃料。丰镇电厂、岱海电厂200多万吨粉煤灰、炉渣被全部利用,实现零排放,可节约废渣堆放占地5000亩以上。既减少了粉煤灰污染,又可节约几千万元环保费用。充分利用中水,每年节水1000万吨以上,同时减少向河流中排放污水1000万吨以上,从根本上治理黄旗海污染严重的问题。熟料生产线处理可燃垃圾近10万吨,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垃圾填埋量、土地占用量及其对环境的污染。他们大力利用周边地区发电厂废弃的粉煤灰、煤矸石以及钢铁厂的冶炼废渣作为生产水泥的辅料,以代替过去长期使用的火山灰,既减少了辅料的消耗,又有效消除了工业垃圾。

此外,他们利用水泥窑的余热来发电,获得了成功。上述堵漏和利废措施,使乌兰水泥的生产成本每年以10%的幅度下降,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乌兰水泥利用自身水泥熟料产能巨大和优质、环保、低成本优势,对一些小水泥厂收编改造,淘汰造成污染的立窑,将这些小厂改成为粉磨站,由乌兰水泥直接提供熟料给这些粉磨站加工优质水泥,形成了既发展了自己,治理了污染,又使地方得利的多赢格局。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谐的完美统一。

三、乌兰水泥循环经济特点

乌兰水泥循环经济有以下三大特点:

1.两个循环

首先是企业内部循环。电厂发电的同时,排出大量废渣,作为水泥生产原料,熟料生产产生的热量辅助发电,发电后余热为城市集中供热,同时又延伸到污水、垃圾处理,形成上游产品的废弃物,变为下游产品的原料,实现零污染排放。

其次是企业外部循环。盘活闲置土地、闲置设施,带动相关产业,乌兰水泥周边已经形成6000多人小城镇,解决待业1200多人,并且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双赢。

2.两个把握

首先,把握资源和市场。在把握资源方面,经过几年的生产发展实践,我们深切认识到,当今的企业竞争最终要导致资源竞争,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市场,拥有未来。乌兰水泥要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市场,只有放错位置的物质,而没有绝对的废物,通过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在把握市场方面,占领市场的关键是低成本扩张,采取兼并小水泥企业的办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和技术改造、扩建,提高产量,用最小的投入占领更大的市场,这是利用闲置资产,节约资源有效的办法。将销售半径300公里内的小水泥厂兼并、重组、扩建,形成25座以上大型粉磨站,盘活更多闲置资产和占领更大市场。

其次,把握机遇和挑战。机遇与挑战也是资源。机遇任何时候都存在,逆势时有,顺势时也有。机遇的特点是“虎头蛇尾”,抓机遇就要抓头,否则就会失去机会。机遇是最大的资源,只要超前,只要敢干,只要胆略,就能抓住这个资源。用最小的资源,实现最大的发展,形成循环经济的延伸和发展。

3.两个整合

两个整合:一是物质和意识的整合。乌兰水泥在发展的实践中感到,循环经济不仅仅是物质间的转换与整合,也可以实现物质与精神的转换与整合。这样才是循环经济的更好整合,也是建立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靠智慧把物资整合起来,这就是:“资源有限,创造无限”,创造资源,发展资源是循环经济更高境界。二是人与精神的整合。穷也是资源,穷则思变,穷就像一张白纸,能画最美最好图画。在贫穷落后地区,在企业处在困难发展中,这一点尤为重要。乌兰水泥2000年投产时非常艰难,负债率高达78%,12家股东退股,缺口资金2.5亿元。有人说乌兰“投产之时就是下马之时”,面对困难,他们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振奋精神,迎难而上,越难越勇,在乌兰察布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内蒙古最大的水泥企业,而且锤炼出一支敢打硬仗、敢为人先的干部员工队伍,推动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实践证明,贫穷可以向无限的时空中利用更多资源。贫穷可以创造无限,因此就找到了发展理念,利用了污水、垃圾、粉煤灰等资源,找到了循环经济,也找到了成功。乌兰水泥正在以专注品质,凝聚真诚的经营理念,以注重环保、回馈社会的企业宗旨,以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将梦想化为现实。

四、乌兰水泥循环经济对资源型企业集约化经营的启示

首先,转变观念,确立新的经济发展观。这是资源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摒弃资源型企业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增长、忽视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倾向。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

其次,资源型企业要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要求经济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总量的提高,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不仅要关心经济的发展,还要关心子孙后代的生存。要改变以资源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减少物质资源消耗和以无形的、边际效益递增的知识资源为主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走以生态产业、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再次,调整结构,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开发区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多产品联产通过多种产品的联合生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进行科学的分配来生产不同产品,或者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对副产品进行充分开发利用,都可实现多产品联产。

再其次,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现阶段我国资源型企业循环经济的进展,还更多地停留在概念层次上。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支撑,更需要法律规章的保障。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系统出台循环经济法律,用法律形式约束政府、企业和国民必须履行循环型社会的义务,对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是极为关键的。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产业共生将不同的产业、行业耦合在一起共同生产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某一个行业生产过程的产品或废弃物,可能正好是另一个行业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料。在空间上将具有耦合效应的产业配置在一起,可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弃物的生成以及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最后,资源型企业要确立使命,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社会责任。使命领导责任,责任完成使命,企业使命就是企业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应担当的角色,它为企业定基调、指方向、拓思路、树形象。其核心价值是树人为本、认知互动、上下同欲。循环经济既是资源型企业的使命,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尽量不要在地球上留下脚印”这是国外一家著名公司员工必须铭记的名言。乌兰水泥正在打造诚信品牌,建成绿色环保生态水泥基地,提升品牌价值。他们的质量理念是:“质量是我们的自尊心”。失去了质量就失去了自尊心,也就失去了人格,表达了内蒙古人的纯朴,义气和聪明,用人格力量提升质量的理念,这是对社会负责。从某种程度上说,发达国家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已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风气。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行为,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城市开展资源型企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创建资源型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重大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领域,设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法规、政策和措施;提出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工业园区以及资源型企业发展的思路,树立先进典型,为资源型企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在资源型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集约化经营,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微观基础。

思考题

1.公司战略主要有哪些类型?

2.市场渗透战略及其主要思路有哪些?

3.产品发展战略及其前提条件有哪些?

4.一体化战略的类型有哪些?

5.多元化战略的类型有哪些?

6.实施多元化战略应注意什么问题?

7.稳定型战略的类型有哪些?

8.稳定型战略有哪些优缺点?

9.紧缩型战略的类型有哪些?

11.紧缩型战略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12.紧缩型战略有什么利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