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及发展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及发展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里,马克思视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是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并进一步提出生产力包括技术。从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形成的现实基础来看,一是基于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二是源于唯物史观的创立。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就物质生产和科学之间的紧密关系,进一步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的力量也是另一种生产力。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及发展

马克思根据19世纪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中关于科学—技术—生产相互转化的理论。近代以后形成的科学—技术—生产,反映了生产对于科学的基础作用,科学是生产的前导;在当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即生产—技术—科学—技术—生产,科学处于中心地位。科学是理论前导,技术是关键,而生产、需要则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动因和归宿。恩格斯就曾指出,科学的发生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如果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却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这就是说,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首先是从生产需要开始,引起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科技的发展,社会生产是科技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上,不难发现自近代工业化大生产出现以来所经历的四次大的技术革命,都以自然科学革命为先导,以生产工具的变革为标志,引起生产新飞跃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58年初,毛泽东又提出现在要来一个科技革命,并要求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之后的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为此,党中央相继提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因为,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一、科学的力量是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反映了19世纪欧洲科技发展的水平。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19世纪。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本质的研究,是通过考察劳动过程来揭示的。在人类史上,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即在一般意义上,社会生产力作为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了劳动过程中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马克思指出,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在这里,马克思视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是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并进一步提出生产力包括技术。这就意味着,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系统的基本要素。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技术视为生产力,作为物化的科学技术是直接生产力,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在未被应用于生产过程即作为知识形态的东西时,是潜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当科技知识应用于生产时,就物化为物质生产力或直接生产力。

从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形成的现实基础来看,一是基于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二是源于唯物史观的创立。19世纪自然科学由原来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整理材料的科学。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运用科学技术改造世界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同时,在哲学史上,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伟大变革。这样我们观察社会的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就有了科学的社会方法论和科学的历史观。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说,任何一种观点、理念以及概念本身并不是抽象的,而是一个历史范畴。同理,科学技术观念也不是远离现实而存在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就讲,科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也应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考察,并进而指出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今天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揭示当代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科学的社会本质、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的社会作用。

关于科学的社会本质,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是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科学技术的历史,然后从社会对科学的需求出现,发现了科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从研究方法上,他们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连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这里所提及的自然史,是指自然科学;讲人类史和自然史的相连、相互制约,是指社会与科学之间不是相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因为,自然科学能够使人类从理论上征服自然,体现着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也就是说,科学作为系统的知识能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因此,马克思视科学活动为一种智力劳动,而科学就是脑力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就物质生产和科学之间的紧密关系,进一步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的力量也是另一种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这里也包括着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这一重要论断指出,我们面临的社会将是一个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社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除此之外,科学作为社会生产力是以一种知识形态而出现的,当自然科学被应用于生产,进入到生产过程中,就成了直接的生产力。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有过这样的经典论述,以机器为基础的大工业具有这样一个特点,即生产过程的智力同体力劳动相分离,智力变成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机器生产的原则是把生产过程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并且应用力学、化学,等等,总之就是应用自然科学来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马克思在此的意思非常明确,科学所提供的各种理论知识使资本能够利用机器直接占有活劳动。而且与此同时,机器反过来又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物质手段、物质条件,从而促进它们持续革新。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科学在直接生产上的应用本身就成为对科学具有决定性的和推动作用的要素。

那么,什么构成了科学发展的动力呢?科学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有没有直接关系呢?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发现,科学的发展是在社会环境的制约下进行的,正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直接推动自然科学前行。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恩格斯有过这样的表述,如果像您所断言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状况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并且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愈来愈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这就意味着,尽管社会的各种因素对科学的产生、发展或多或少都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但是其真正的实践基础就是物质生产本身。从科学史的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科学诞生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正是由于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它们自形成之日起就对人类社会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关于科学的社会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给出了高度评价,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所以,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且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背景下,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当今中国,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已被大家所熟知。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新发展方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的邓小平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刻而科学的总结,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可以说,邓小平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作了极其重要的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人,以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指导,站在新的高度,审时度势,对科学技术的作用问题作了一系列的论述,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特别是其中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经过历史与实践的考验,证明其有强大的生命力。他们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论述,不仅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

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的科技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尽管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尽相同,但都提出科学技术是我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的关键性要素。由于我国自解放以来整个社会的状况发生了巨大的跃迁,所以他们各自提出的科技观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因此,分析和比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科技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提出了各具时代特征的思想。可以大致分为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毛泽东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思想;第二阶段,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第三个阶段是江泽民的科教兴国战略。

关于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毛泽东一直有着很深刻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1940年,他就曾经说过,自然科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一化三改”基本完成,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针对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在全国党的代表会议上强调,我们进入了……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全党同志要适应这种新情况,钻进去,成为内行,这是我们的任务。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在此,毛泽东强调学习科学技术是与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同等重要的,表现出他透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

毛泽东从中国近代历史的经验教训出发,强调要想搞好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努力学好科学技术。他指出,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落后。现在,我国社会制度变了,第一个原因基本解决了……第二个原因也已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但要彻底改变,至少还需要几十年时间。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针对我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实,他意识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及快速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所以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至关重要。为此,他强调学习科学技术就好比是打一场仗,一定要打好,而且必须打好。基于此,毛泽东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在这一号召的指引下,面对当时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亟待解决的科技问题,全国人民,特别是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总体上,毛泽东正确的科技思想以及重大战略部署,不仅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提供了形成、发展的理论依托。

邓小平既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也是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在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的创建过程中,邓小平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75年“文革”后期,他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就强调发展科学技术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全面整顿的重要环节,要抓紧抓好。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全面分析了当时我国科技发展的现实状况。针对在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过程里,知识分子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尽阐述。在这次会议上,他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党关于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

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过程来看,科学技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以及科技在其中所处的地位问题,是他非常重视的、多次强调并反复论证的核心问题。他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邓小平不仅非常关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而且也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为此,他明确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30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从他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被应用的规模和速度的巨大变化所造成的社会物质生产领域的新面貌,邓小平有着详尽而全面的了解。所以,他能够深刻地体悟到,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是当今世界各国间激烈竞争的焦点。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在经济增长上、国家安全方面,还是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这个奠基石和原动力。据此,他把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提到一个全新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在现今社会生产力的系统中,科学技术全方位渗透其中,起着决定性的、首要的作用,居于头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总之,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理论及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是在世界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阐发的,所以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实践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江泽民科技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区别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今天的世界,科学技术革新的速度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科技起的作用是越来越大,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集中表现了各国之间的竞争。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中,科技发展状况和知识创新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第二,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全面阐明。江泽民谈到:在21世纪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大的作用,呈现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其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革命来势迅猛,高科技不仅是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而且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在整个经济中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二是经济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与结合日益紧密,国际间科技、经济越来越趋于全球化;三是科技革命创造出新的技术经济体系,产生了新的生产管理和组织形式,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大;四是各国更加重视科技人才,教育的基础作用愈益突出;最后,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对策与措施。

基于此,江泽民认为,我们应该抓紧制定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今天我们面临着世界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局面,因此必须抓住时代的脉搏,跟紧时代潮流,奋发有为,才能走向繁荣昌盛,走向文明进步。他还指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与世界同变化。对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给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要有充分估量。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真应对新技术革命给我们的挑战和机遇,努力把我国的科学技术搞上去,把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建设搞得更好。为此,他进一步指出,结合新情况,正确把握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紧密围绕实现我国跨世纪战略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是关键。

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科教兴国,就是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以振兴国家,并用科技和教育使国家强大和振兴起来。所以,科教兴国必须先兴科教。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应增强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日益加强。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在“九五”期间,以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及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并取得长足进步。国务院成立了科教领导小组,加强了对科技、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工作。制定和顺利进行了攀登计划、863计划、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等各项科技工作计划,加强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投入力度。在教育方面,教育事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高等教育,我国陆续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有计划地建设了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以便为21世纪科技、经济的腾飞奠定了重要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