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米店小老板到塑胶大王

从米店小老板到塑胶大王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王永庆的努力,他的米店的营业额大大超过了同行店家,越来越兴旺。王永庆花了1年时间学习塑胶知识,第二年,时年38岁的王永庆再次提出接手这一无人看好的项目,台湾当局无奈之下将这个项目交给王永庆。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与销售情况。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之后,在塑胶领域大获成功的王永庆又成立了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等一大批企业。

  王永庆祖籍福建省安溪县。其祖辈于清道光年间从福建泉州府安溪县金田乡移居台湾嘉义县新店镇直潭里。王家在台湾的第一代祖先是王永庆的曾祖父王天来。其祖父是王天来四子王添泉。王永庆的父亲是王添泉的次子王长庚。在台湾早期王家主要以种茶为生。

  1917年1月8日,王永庆出生在台北县新店的一个贫苦茶农家中。王家几代在福建老家时都以种茶为生,那里土地贫瘠,只能勉强糊口。王永庆的曾祖父因日子过不下去,只得离乡背井,漂洋过海到台湾寻找生路,后来便定居在台湾省嘉义县的新店镇直潭里。当时,王永庆的父亲王长庚整日照看茶园,微薄的收入勉强支撑着一个家庭的日常开销。作为家里的长子,王永庆每天都要走很远的路去打水、喂猪,帮家人干活。9岁那年,其父王长庚患病卧床,王永庆便开始帮母亲分担生活重担。

  15岁那年,王永庆小学毕业,先到茶园做杂工,后到台湾南部嘉义县的一家小米店当了一年学徒。聪明伶俐的他,除了完成自己送米的本职工作以外,处处留心老板经营米店的窍门,学习做生意的本领。第二年,他觉得自己有把握做好米店的生意,就请求父亲帮他借钱在嘉义开米店。启动资金则是父亲向别人借来的200块钱。

  王永庆的小店开张后就碰到了困难,没有多少生意,原来是隔壁的日本米店具有竞争优势,而城里的其他米店又拴住了老顾客。不过16岁的王永庆展现了超强的营销能力,他一家家地走访附近的居民,不仅挨家挨户上门推销自己的大米,而且还免费给居民掏陈米、洗米缸。为了打开销路,他为顾客送米上门,还注意收集人家用米的情况:家里有几口人,每天大约要吃多少米……估计哪家买的米快要吃完,他就主动把米送到那户人家。他的米店开门早,关门晚,比其他米店每天要多营业4个小时以上,随时买随时送。有时顾客半夜来敲门,他也总是热情地把米送到顾客家中。由于提供了针对性极强的个性化服务,在维系客户关系上,他的米店又逐渐占了上风。此外,当时大米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出售的大米掺杂着米糠、沙粒和小石头,而王永庆在每次卖米前都把米中杂物拣干净,买主得到实惠,一来二往便成为回头客。经过王永庆的努力,他的米店的营业额大大超过了同行店家,越来越兴旺。据说起初王永庆的米店一天卖米不到12斗,发展到后来一天能卖100多斗。

  几年下来,米店生意越来越火,王永庆筹办了一家碾米厂,自己买进稻子碾米出售,这样不但利润高,而且米的质量也更有保证。就在那时,王永庆完成了个人资本的原始积累。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经济开始发展,建筑业势头最好。王永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便抓住时机经营木材生意,结果获利颇丰,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这时,经营木材业的商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王永庆看到这一点,便毅然决定退出木材行业。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当局急需发展大行业,如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台湾“工业局”推出一系列工业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利用美国援助兴建石化工业基本原料——聚氯乙烯塑胶粉。王永庆看到机会,就和创业伙伴一起申请项目,可他由于对塑胶一无所知,不但没有申请到项目,还被大大地奚落了一番。当时台湾的化学工业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企业家是何义,台湾当局很希望将这个项目交给他来经营,可何义到国外考察后,认为台湾地区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不愿在台湾投资塑胶工业。王永庆花了1年时间学习塑胶知识,第二年,时年38岁的王永庆再次提出接手这一无人看好的项目,台湾当局无奈之下将这个项目交给王永庆。

  消息传出,王永庆的朋友都认为王永庆想发财想昏了头,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其实,王永庆做出这个大胆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他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学者讨教,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已私下去日本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厂家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个大好条件。

  1954年3月,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资金,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改名为台湾塑胶工业公司,王永庆自任董事长,正式生产PVC塑胶粉。果然如人们所预料,刚投产就立刻遇到了销售问题。首批产品100吨,在台湾只销出了20吨,明显地供大于求。当时的日本同类产品物美价廉,充斥了台湾市场,王永庆的产品都积压在仓库,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按照生意场上的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样一来,连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不敢再跟着他冒险,纷纷要求退出。精明过人的王永庆,竟敢背水一战,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台塑公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王永庆有自己的算盘。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与销售情况。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3 000吨,而日本的人口不过是台湾地区的10倍,所以,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

  扩大产量后,在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的同时,产生了另外一个新问题——产品消化问题。公司在调查中发现,加工塑胶粉的下游工厂——台南的第一化学厂和三重埔的永丰化学厂在把塑胶粉加工成塑胶以及再加工成玻璃皮、玻璃布后,售价竟提高至成本的一倍以上。于是台塑派销售人员去游说两家加工厂降价以扩大客源,同时也可以消化更多的塑胶粉,他又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设立加工厂。

  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事情的发展,证明王永庆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打开。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从那以后,王永庆塑胶粉的产量持续上升,从最初的年产1 200吨发展到后来的100万吨,使他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之后,在塑胶领域大获成功的王永庆又成立了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等一大批企业。

  1958年,台塑塑胶粉厂在着手进行第二期扩建计划的同时,成立了南亚塑胶公司,从事塑胶管、胶皮、胶布等塑胶二次加工的生产,随后为了消化南亚的二次加工品,又成立新东公司,生产皮包、皮箱、鞋类、窗帘、雨衣、吹气玩具等三次加工产品,缔造了三次加工体系。这种策略的运用,终于解开了塑胶粉滞销的困境。虽然,台塑设立南亚厂是在产品大量积压、对手不合作等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选择的策略,实际上,却是一种有效率的“垂直”策略。

  经过两次扩建增大产量,降低成本,以及通过建立加工体系消化产品的多元化经营策略,台塑公司终于摆脱困境,并逐步走向多元化发展。1965年,台塑设立台化公司,正式跨入纺织业。1967年,南亚公司设厂生产聚酯棉,并在同年设厂生产亚克力棉,1974年,台化公司又设立规模庞大的染整厂,生产耐隆纤维及布。

  当他在塑胶行业站稳脚跟之后,王永庆又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关注他当初借以发家致富的木材行业。这一看,又让他看出了新的发财途径。

  王永庆看到,由于台湾木材销路好,商家大量砍伐,可他们要的只是树干部分,有1/3甚至一半的树枝丫,都被白白地抛弃而浪费了。他想台湾的棉花产量严重不足,一直靠进口来补充,如果利用废弃在山上的树枝丫制造人造纤维,以替代天然纤维,一定会有发展前途。经过考察论证,1964年10月,王永庆开始创办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两年半以后,台南新化八卦山下矗立起了一座新型的工业城,成为当时世界首创的连贯作业的人造纤维工厂。

  鉴于台湾岛内上游石化基本原料自给率仅达38%,且长期供应不足,为缓解石化基本原料短缺的困境,王永庆于1993年成立石化公司,负责兴建炼油厂、轻油裂解厂、汽电共生厂等业务。汽电共生厂、轻油裂解厂的第一期工程已分别于1998年底及2000年完工生产。

  进入20世纪90年代,王永庆的产业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包括16家企业,拥有员工7万多人,股东10万人,资产总额达1.5万亿新台币,而台塑、南亚、台化三大企业,使王永庆在当时台湾50家大厂商中名列第三。

  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发展,台塑目前拥有台塑、南亚、台化、台塑石化等百余家关系企业,分别在中国台湾、美国、中国内地、越南、菲律宾及印尼都设有工厂,此外还拥有庞大的教育和医疗机构,是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目前,台塑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炼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纤维、纺织、电子材料、半导体、汽车、发电、机械、运输、生物科技、教育与医疗事业等。尤其在石化工业领域,建立起从原油进口、运输、冶炼、裂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在台湾这是独一无二的企业集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