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仍在农村,最根本的措施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证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是符合农村生产力要求的。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面临许多新的难题。四是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不够,技术进步贡献率还不高,加上农村庞大的人口数量和偏低的农业劳动者素质,成为影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仍在农村,最根本的措施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自1978年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极大提高,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尚处于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镇发展,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农民收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农村从总体上正在迈向小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农业与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证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是符合农村生产力要求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使之从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中解脱出来,灵活、方便而有效地组织生产。这种经营权的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的发展动力问题,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是农业生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后短短几年,我国农民就基本解决了旧体制下几十年没能解决的温饱问题。由于家庭承包经营活化了农村劳动资源,促进了农村的分工、分业和非农产业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促进了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整个农村经济呈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从中国农村的全局来看,从30余年来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实践来看,目前我国农村推行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且仍具有旺盛的活力,因此,必须长久地坚持稳定和完善土地家庭承包制度。

但是,包产到户等项的改革并不可能彻底解决农村生产力发展问题。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面临许多新的难题。一是历史造就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积聚很深,工农业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一种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关系,客观上严重损害了农业正常发展和农民收入状况的改善。二是农业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很完善,特别是农业宏观调控机制还没有有效建立起来,在经营层面上农民如何适应市场也缺乏新的制度保障和组织支撑,分户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分散的、小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无法做到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导致农业在市场中起伏波动,制约着生产与市场的顺利对接,影响着农业经营效益的提高。三是农业结构不合理,长期形成的小农经济和传统农业特征十分明显,农产品商品率低、第一产业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四是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不够,技术进步贡献率还不高,加上农村庞大的人口数量和偏低的农业劳动者素质,成为影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五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十分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尤其是乡镇企业转制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严重束缚着乡镇企业实现新的跨越。六是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七是面对WTO的挑战,我国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在价格、品质上竞争优势不强,加上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将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特别是农户分散经营,缺乏利益代表性组织,在规模化生产、集团性流通等方面都不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需要多管齐下,整体推进。

(一)努力实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战略性转变,改革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政策,实行以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过去,我们通过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等政策,从“三农”抽取资本,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广大农民为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采取这种做法,应当说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的,但客观上也严重损害了“三农”的正常发展。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工业已经得到较大发展的情况下,已经基本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而实现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关键在于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在工农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分配格局,还农民的“国民待遇”。1.逐步增加各级财政支出,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制定相对稳定的粮棉价格政策。3.支持建立农业风险保障体系。4.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对经济十分困难的县、乡镇实行恰当的转移支付,从而顺利推进费改税这项重大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稳定持续发展。5.强化农村信贷投放,加快县级信贷体制改革。

(二)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农业规模经营问题。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12]分散的、小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无法做到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应该按商品经济的原则自由流动,同其他生产要素形成优化组合,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从而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与此同时,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相结合,实现我国农业第二个飞跃。

(三)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遵循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优化农村生产力布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结构调整要重点解决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将对农民分散地按市场调整转向靠企业化运作进行调整,对农业内部调整转向一、二、三产业协调调整,对数量和质量调整转向标准化和规模化调整。优化农村生产力布局的关键是建设农产品优势产区,形成优势产业带,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双重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四)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化进程,发展第三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五)搞好农村环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人口、资源、经济高速增长的巨大压力以及制度安排、政策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农村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努力保护好农村的天然生态环境优势。

(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相关体制的创新

1.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尽快建立社区性和专业性合作组织,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相结合,引导农民走向新的联合和合作。当前,我国农民迫切需要在金融、保险、流通、批发等非农生产领域中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需要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方面的系列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证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要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组建上市公司、培育农民企业家、推进农业企业化等举措,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群体。

2.改革科技体制。针对有些科研不结合实际,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调整农业科研的方向和重点;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影响面广、带动力强的科研成果;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3.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应建立以非国有银行为主体的、基于市场体制而受法律约束、规范化操作的农村金融组织,包括从全面服务的银行到为农村工业、农业企业服务的专业银行,再到为农户服务的小额信贷机构。引入高科技产业创业风险投资和股份合作等机制。鼓励企业家投资和开发农业项目。保护农村个人之间合理、合法的借贷行为,积极培育农村资金市场。

4.创新农业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培育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等中介组织,促进“订单农业”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为农产品大流通提供保障;要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组建农业信息网络,强化服务功能,为基层、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政策、市场、技术等信息服务;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建设,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标准程度和农产品质量及安全系数

5.创新农业管理体制。要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分流富余人员,降低领导成本。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转变管理理念和工作职能,把工作重心切实转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上来,主要精力要放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农村产业政策;培育农民的竞争能力,引导农民顺利地进入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规则,培育和建立市场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搞好科技信息和流通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等方面上。

21世纪,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仍然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所以是否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仍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页。

[2]赵士刚:《回顾与思考——共和国经济建设之路》,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33-34页。

[3]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71-772页。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17页。

[7]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8]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9]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10]《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06年(增刊),第4页。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2013年2月22日。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