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不减少出口的情况下鼓励扩大进口

在不减少出口的情况下鼓励扩大进口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外需不振的情况下采取了“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扩大内需措施,试图降低中国经济增长对于投资和对外贸易的依赖,但效果并不显著。中国在解决对外贸易顺差问题时,从抑制出口方面入手并不可取,而应该在不减少出口的情况下鼓励、扩大进口,以此达到中国贸易基本平衡的目的。

第一节 在不减少出口的情况下鼓励扩大进口

一、减少贸易摩擦首先要从解决巨额的贸易顺差问题入手

中国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是引发与贸易伙伴之间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理好贸易顺差问题是缓解对外贸易摩擦与纠纷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外贸易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外贸易顺差也是经常项目顺差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贸易顺差额基本上是围绕着经常账户顺差额上下波动,经常账户顺差额与贸易顺差额有趋同的趋势,这说明在这段时间中,贸易顺差是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顺差产生的主要来源(见图7.1)。进入21世纪后,在2001年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常账户顺差额与贸易顺差额之间的差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2008年,两者之间的差额近1 300亿美元,即使如此,贸易顺差额仍然占了当年经常账户顺差额的约70%,而且两者之间同步变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这说明对外贸易顺差额仍然是经常账户顺差产生的最主要的根源。解决对外贸易顺差问题不仅有利于解决经常项目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汇率纠纷问题,也有利于解决由此引发的大量贸易摩擦与纠纷。

img66

图7.1 1990—2011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与贸易顺差情况(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整理所得: http://www. safe.gov. cn/model_safe/tjsj/tjsj_ list. jsp? ct_name=% E4% B8% AD% E5% 9B% BD% E5% 9B% BD% E9% 99% 85% E6% 94% B6% E6% 94% AF% E5% B9% B3% E8% A1% A1% E8% A1% A8&id= 5&ID= 110500000000000000.

中国常年巨额的贸易顺差引发了与贸易伙伴国大量贸易摩擦与纠纷。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的大量出口、巨额的贸易顺差更授人以柄,成为许多国家政客为转移国内视线、妄加指责的对象。加之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得不到关键国家和地区的承认,更为这些国家发动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提供了便利。仅2009年前三季度,就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了包括反倾销57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5起、特保7起,共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达102亿美元。同年,美国商务部做出最终裁决,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对相关产品征收10.36%~15.78%的反补贴税,该案涉案金额达27亿美元,是美国对华进行贸易制裁的最大案件之一。

为减少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与纠纷,需要从解决中国的贸易顺差入手,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平衡对外贸易。理论上讲,减少贸易顺差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进口方面入手,鼓励扩大进口,使得进口额与出口额基本保持平衡;二是从出口方面入手,采取措施抑制出口增长速度,减少出口。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为了解决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问题,曾经签订了自愿出口限制协议,限制日本对美国的出口,从而将日本对美国出口的汽车、纺织品等产品的数量与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过,通过限制出口来平衡对外贸易并不适用于中国,因为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中国工业化的主要方式之一。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外需不振的情况下采取了“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扩大内需措施,试图降低中国经济增长对于投资和对外贸易的依赖,但效果并不显著。可以预计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外贸易仍然是中国经济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出口仍将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尤其是在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时候,二元经济格局与投资增长较快引发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外贸易为缓解国内就业压力、转移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中国在解决对外贸易顺差问题时,从抑制出口方面入手并不可取,而应该在不减少出口的情况下鼓励、扩大进口,以此达到中国贸易基本平衡的目的。

二、中国采取措施扩大进口、缓解贸易摩擦

中国政府对持续的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引发的大量贸易摩擦与纠纷给予了广泛关注,并连续出台了许多措施。解决思路也主要是从扩大进口方面入手。

为进一步鼓励和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中国商务部于2010年9月6日在北京举办了“2010中国进口论坛”。论坛的主题为“开放的中国市场与全球贸易”,旨在为中外各方搭建沟通的平台,诠释中国在扩大进口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成效,分析和探讨中国市场的潜力和机遇,增进贸易伙伴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中外业界交流,深化企业互利合作,推动进口持续发展。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介绍说,中国今后将在优化进口结构、推动进口便利、完善促进体系等三个方面,采取8项措施,鼓励扩大进口。这八项措施分别是: 1.按照产业政策要求,积极进口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装备等; 2.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和争端,鼓励增加来自主要贸易顺差国进口; 3.进一步优化进口关税结构,引导企业扩大进口; 4.继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简化和放宽进口管理,降低进口费用和成本; 5.不断完善进口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营造良好贸易环境; 6.举办各类进口商品展览会、博览会、推介会等,带动中外经贸合作交流; 7.积极研究运用各种金融、税收等手段支持扩大进口; 8.继续组织各种形式的投资贸易促进团,积极赴国外开展投资贸易促进活动。

2011年年初,为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国内短缺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更好发挥进口贴息政策对促进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2011年新版的《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该目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这是继前述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发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09年版)的通知》所附的《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09年版)》之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根据情况需要,对目录进行的新的调整。这份目录涵盖“鼓励引进的先进技术”、“鼓励进口的重要设备”、“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和“资源性产品、原材料”四大类,421个项目和品种。

2011年9月29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的2011中国进口论坛在上海举行。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钟山出席并发表题为《继续加强进口工作,促进贸易协调发展》的主旨演讲。钟山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充分认识到进口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加强进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加强进口是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钟山强调,加强进口工作要把握“六个坚持”:坚持进口与出口协调发展;坚持进口与国内产业协调发展;坚持进口与国内流通相结合;坚持进口与走出去相结合;坚持进口与市场多元化相结合;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同时,扎实推进“四个优化”: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优化进口国别结构,优化进口主体结构,优化贸易方式结构。围绕上述总体要求,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1)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优化关税结构,支持开展进口公共服务。改善金融服务,鼓励进口信贷,推动进口信用保险体系建设。(2)营造有利环境。进一步优化进口环节管理,清理不合理限制与措施,降低交易成本。加强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切实维护国内产业安全。(3)加强进口促进。完善进口公共服务,发挥各类商务平台的积极作用。加强多、双边交流与合作,鼓励行业和企业赴境外开展贸易促进活动。(4)改进行业服务。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更加注重自身建设,不断增强行业指导和协调能力,进一步提升为企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5)做强企业主体。企业要充分重视进口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勇于开拓创新,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