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附随劳动法律关系

附随劳动法律关系

时间:2022-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附随劳动法律关系包括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团体法律关系和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等。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都是由劳动法规范调整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两者有着密切联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劳动法律规范参与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3.2 附随劳动法律关系

附随劳动法律关系包括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团体法律关系和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等。附随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劳动法规范在调整与劳动关系具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时形成的法律关系。

3.2.1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律规范在调整行政关系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劳动领域中的一部分行政关系由劳动法调整,从而形成了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1.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是劳动行政主体在劳动行政管理过程中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劳动法在调整劳动行政关系时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都是由劳动法规范调整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两者有着密切联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附随劳动法律关系的存在而存在,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应当体现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自主意志;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不能违反寓于劳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国家意志。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下区别:第一,劳动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国家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另一方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第二,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包括劳动者的权利义务,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第三,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和物;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行为和劳动条件。第四,劳动行政法律关系是劳动法规范确定的,当事人一般没有选择和商量的余地,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一般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和协商一致的结果。

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由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构成。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行政主体和劳动行政相对人。劳动行政主体是劳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管理地位的一方,包括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和兼有劳动行政职能的其他行政机关。另外,经授权具有一定劳动行政职能的机构,在代理一定劳动行政职能时,也属于劳动行政主体。劳动行政相对人,是劳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者地位的一方当事人,主要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劳动力管理、劳动报酬管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社会保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劳动行政主体代表国家依法进行劳动管理,其劳动管理行为对劳动行政相对人具有约束力;劳动行政相对人负有服从劳动行政主体管理的义务,应按照劳动行政主体的要求进行活动。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行政主体和劳动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主要是劳动行政相对人按照劳动行政主体的管理要求实施的行为以及所支配的物和无形资产。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行为、订立、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又如,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的行为,即用人行为。

3.2.2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1.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概念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是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服务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民事法律规范所形成的劳务法律关系。

劳务法律关系是当事人之间以劳务为标的的法律关系,即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劳务的权利义务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范畴。劳务法律关系不同于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者要参加到用人单位中去劳动,所以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人身从属关系,即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就是将其劳动在一定限度内交给用人单位支配。劳务法律关系的双方可以都是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劳务的劳动者不限于提供劳动,还可以提供自有生产资料,劳务法律关系中提供劳务的劳动者并不是用人单位的成员,他们不需要以用人单位职工的身份从事劳动,不受用人单位管理和支配。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具有劳务法律关系的一般属性,但与一般民事劳务法律关系相比,又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它的双方当事人分别固定为特定的主体,其中,劳务提供方固定为依法取得特定劳动服务资格的社会组织,而劳务接受方固定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第二,它以实现劳动关系为目的;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第三,它的标的限定为劳动服务行为,而这种服务是一种特殊劳务。第四,它的运行受到国家较强力度的宏观控制,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共利益。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包括就业服务法律关系、职业培训服务法律关系、劳动保护服务法律关系、社会保险服务法律关系、社会福利服务法律关系等。

2.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要素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方面。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劳动法律规范参与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劳动服务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服务主体是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服务的一方当事人。劳动服务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劳动服务主体资格的取得,除了要具备民法所规定的主体资格条件外,还应当具备劳动法所规定的与特定劳动服务项目相对应的专职人员和条件,并履行劳动法所规定的特殊程序,报政府有关部门审批,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许可、确认或备案方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接受劳动服务的当事人,只不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接受的劳动服务有所不同。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关于提供和接受劳动服务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内容,大多由劳动法规范或劳动部门直接规定。劳动服务主体一经设立,就负有提供特定劳动服务的义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无须约定就享有要求劳动服务主体提供劳动服务的权利。有些场合,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与劳动服务主体之间要通过签订合同才能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但其中有些权利义务的确定要受国家干预,不能由双方任意约定。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提供劳动服务和收取服务费两个方面。提供劳动服务是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基本客体,表现为提供一定劳务或完成一定工作。劳动法和劳动行政部门针对不同的劳动服务项目,规定了不同的标准,劳动服务主体的劳动服务必须符合这一标准。收取与劳动服务相对应的服务费,是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重要客体,其项目和标准,由劳动行政部门和物价部门依法规定和核定。

3.2.3 劳动团体法律关系

1.劳动团体法律关系的概念

劳动团体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规范在调整劳动者团体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在我国,劳动者团体主要指工会,所以劳动团体法律关系即是指劳动法规范在调整工会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

调整劳动团体法律关系的法律,除了劳动法以外,还包括工会法,这些法律规范具体规定了劳动团体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和运行规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团体法律关系的形成并以团体劳动关系法对之予以调整,是市场经济劳动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我国早在1950年就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现行《工会法》于1992年4月3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进行了修正,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根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进行了第二次修正。工会法是规定工会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的一部重要法律。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加强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并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组织新形式,为解决小型、分散、职工流动性强的企业职工建会、入会难的问题,一些地方探索建立了新型工会组织。同时还采取灵活方式吸纳农民工入会,一些地方采取在项目工地、施工队、劳务输出地或输入地集中入会等多种灵活方式,方便农民工加入到工会中来。工会法的颁布实施及工会组织的建设,对于保护职工民主权益、劳动经济权益,维护职工切身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2.劳动团体法律关系的要素

劳动团体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方面。

劳动团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工会和用人单位。在我国,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承认工会的团体法人资格,有利于工会在经济活动中独立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体现了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也是劳动团体法律关系的主体。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工会是一元体制而非多元体制,即中华全国总工会是唯一的工会组织,劳动者不得在此工会组织体系外再组织和参加工会。我国工会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覆盖各个地方和产业的组织体系,绝大多数地方和企业已经建立了工会组织,对已有工会组织的企业而言,劳动者实际上只有参加和不参加工会的权利,对于尚未建立工会的企业而言,劳动者才有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劳动团体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团体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工会作为劳动团体法律关系的主体,其权利义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参与权。劳动法规范赋予了工会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的权利。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作为职工利益表达者和维护者的工会,与用人单位之间并不是对立和对抗的关系,而是协商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因此,工会要帮助用人单位完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二是维护权。劳动法规范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应当熟练掌握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有关规定,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工会要积极指导和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订立形式是否合法有效、劳动合同条款是否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内容、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情况、劳动合同期限情况以及合同效力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与监督。同时,工会还应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工会应积极促进劳动合同正确、全面履行。一方面,工会要组织引导职工认真履行合同,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圆满完成合同约定的劳动任务;另一方面,工会也要督促企业履行合同,特别是认真履行劳动条件、安全生产、职工劳动报酬等义务,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需要解除合同或者企业裁员等情况,工会要督促合同双方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法,防止出现侵权事件。在出现劳动纠纷时,工会应代表和帮助职工寻求救济,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纠纷时,工会参与争议调解,并代表职工积极与企业方面协调,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三是工会的监督权。工会监督权包括知情权处分权两个方面。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必须提前三十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处分权是工会对监督内容进行评价,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意见、建议及督促监督对象矫正违法行为的权利。如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工会的权利,就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工会的义务,就是用人单位的权利。

劳动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团体法律关系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包括维权行为、参与行为、组织行为和教育行为等。工会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工会要密切联系劳动者,听取和反映劳动者的意见和要求,全心全意为劳动者服务。工会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政府及用人单位的管理事务,协助用人单位开展工作。工会要组织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用人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组织职工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工会还应教育职工认真劳动,遵守劳动纪律,提高职工的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

3.2.4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

1.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的概念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规范在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发生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或劳资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存在于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和劳动争议处理的参与人之间。在我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四种途径解决,即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其中,仲裁不仅是一种解决争议的有效途径,更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因此劳动争议仲裁在解决劳动争议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不再是劳动者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劳动关系的具体内容不再由国家直接规定,而是由双方当事人通过市场选择谈判、协商决定。劳动关系不仅在不同的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差异,在同一个用人单位内部,不同劳动者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也不尽相同。劳动争议的状况往往是反映劳动关系状况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劳动争议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诉讼到法院的劳动争议案件增多,从判决结果来看,劳动者胜诉的案件较多。这说明,一方面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加,劳动者已经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劳动权利,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较为普遍。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诉讼请求以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险问题为主,显示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障依然是劳动关系领域最核心的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之冲突、文化之多元、制度之变革和个体权利之伸张,使得社会矛盾比较突出,而当前劳动关系的这种契约化趋向和复杂化局面决定了劳动争议必然不断增加,原有政治化、说服性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远远不能满足解决纠纷、消弭冲突的需要。因此,理顺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及时、公正地处理劳动争议,具有重要意义。

2.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的构成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由劳动争议处理的主体、内容和客体构成。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权利义务的承担者,包括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和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劳动争议的主体不同,劳动争议的主体,一方为劳动者或其团体,另一方为用人单位;而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是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的当然主体,劳动争议发生后,一方当事人要求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处理,在当事人与劳动争议处理机关之间就发生一种法律关系;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受理后,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处理劳动争议,在劳动争议处理机关与另一方当事人之间又形成一种法律关系。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调解机关、仲裁机关和法院。在我国,劳动争议的调解机构包括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企业内部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的仲裁机关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它是依法设立的、独立仲裁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庭制度,按照一案一庭的原则组成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的审理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后阶段。在我国,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以民事诉讼的方式进行,实体上适用劳动法,程序上适用民事诉讼法。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要摆脱行政干预,突出其社会性、中立性和公正性,并简化劳动争议处理环节,缩短劳动争议处理时间,降低劳动争议处理的社会成本,以保证在扩大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情况下,提高争议处理的效率。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劳动争议的当事人的权利表现为劳动争议处理的请求权,即请求劳动争议处理机关依法解决劳动争议并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劳动争议处理的请求权包括程序意义上的权利和实体意义上的权利两个方面。程序意义上的请求权是指一方当事人在发生劳动争议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向劳动争议处理机关请求保护的权利;实体意义上的请求权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请求劳动争议处理机关以仲裁或审判方法,保护其实体权利的权利。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负有遵守劳动争议处理机关有关规定的义务。劳动争议处理机关享有依法调解、仲裁和审理劳动争议的权利,并负有作出合法、公正处理结果的义务。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关系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劳动争议的案件事实和劳动争议的劳动实体法律关系。劳动争议的当事人请求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处理劳动争议,目的是要劳动争议处理机关对劳动争议的事实和劳动法律关系进行判断并作出处理意见;劳动争议处理机关要正确处理劳动争议,必须查明争议的案件事实和劳动关系,才能作出合法、公正的处理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