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赞美精卫诗句

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赞美精卫诗句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出生于官宦之家,为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但他为数不多的散文和辞赋也写得清新而有情致。有《陶渊明集》。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①《饮酒》诗共二十首,诗前有序。①《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是陶渊明读《山海经》和《穆天子传》时有感而作。表现出陶诗激扬刚劲的一面。传说是炎帝的女儿,名女娃,溺死于东海。

陶渊明诗二首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官宦之家,为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他在青壮年时代有建功立业的壮志,很想做一番事业,曾任过祭酒、参军等职。终不忍官场的黑暗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以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但他为数不多的散文和辞赋也写得清新而有情致。有《陶渊明集》。

饮 酒(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注 释】

①《饮酒》诗共二十首,诗前有序。全诗非一时所作,内容借饮酒抒发感慨。本篇为第九首,表现作者不再出仕的决心和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志。诗作活泼轻快,对话简洁,质性自然。

②倒裳(chánɡ):颠倒衣裳,形容迎客时的匆忙之状。语本《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裳,下衣,好像裙子

③与(yú):同“欤”,疑问语气词。

④田父:老农。好怀:好的心意。

⑤浆:指酒。见候:相候。候,问候。

⑥疑:怪。乖:违背,不合。

⑦褴褛(lánlǚ):双声连绵词,衣服破敝之状。形容贫穷。

⑧高栖:隐居。

⑨尚同:崇尚与世俗同流。

⑩汩(ɡǔ)其泥:把泥水搅浑。即同流合污的意思。汩,同“淈”,浑浊。《楚辞·渔父》:“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以上四句是田父向作者劝说的话。下面六句是作者的回答。

⑪禀气:禀受的天然气质,即天性。寡所谐:很少与世俗合得来。

⑫纡辔:回车,指改变隐居本意而出仕。

⑬违己:指违背了自己的本意。讵(jù):岂。迷:指走入迷途。

⑭回:转,即上文“纡辔”的意思。

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注 释】

①《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是陶渊明读《山海经》和《穆天子传》时有感而作。这里选的是第十首。这首诗歌颂了精卫和刑天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寄托了诗人对现实慨叹不平的心绪。表现出陶诗激扬刚劲的一面。

②精卫:鸟名。传说是炎帝的女儿,名女娃,溺死于东海。死后化为鸟,常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见《山海经·北山经》)

③刑天:神话传说中敢于反抗天帝的人。干:盾。戚:大斧。《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④同物:同于异物,即死后变为异物。化去:死而化为异物。不复悔:不再有所悔恨。

⑤在昔心:指昔日的壮志。良晨:指实现壮志的时候。讵:岂。

【名句集录】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之一)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之一)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之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之五)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丙辰岁八月于下潠田舍获》)

【评议集录】

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静,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词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钟嵘《诗品》)

陶渊明、杜子美皆一世伟人也,每田父索饮,必使之毕其欢而尽其情而后去。(葛立方《韵语阳秋》)

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鲁迅《〈题未定〉草》)

【问题思考】

1.《饮酒》(其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趣?

2.诗人如何表现其遁世而未遁志的情感?

3.试比较陶渊明《饮酒》(其九)和《读山海经》(其十)两首诗的风格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