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因特网与英语学习环境

论因特网与英语学习环境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将在对因特网以及它与英语教师的关系作简单介绍后,根据现代语言学习理论中关于理想学习环境的论述,着重分析和论证因特网对语言学习环境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并对将该高科技手段应用于我国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因特网为英语教师带来了福音。因特网为英语教师开辟了一条与国际接轨、广采博取各种知识的光明大道。

论因特网与英语学习环境

◎顾佩娅

一、引言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只有通过交际才能学好语言。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然而,对于生活在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学生来说,尤其在我们中国,能在真实和自然的交际环境中学习英语的机会是不多的。学校里正规的课堂英语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接触和使用语言的需要。多少年来,很多学生经过8年甚至12年的外语学习,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这说明我国的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参见李岚清,1996)。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较自然的交际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英语,快速有效地培养面向世界、面向信息化未来的高层次英语人才,这是当前我国广大英语教学科研人员面临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艰巨任务。

而今因特网的高速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它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优化英语教学环境带来了希望。英语,以其成为第一国际语言的绝对优势充当着这个“全球最大的信息市场”中的主要信息传递者,网上能用来为英语学习服务的资源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最具活力和最令人振奋的是因特网为广大英语学生开辟了一个相互之间、班级之间,甚至与整个英语世界的人们交流思想、探讨方法、相互学习的广阔天地。它使英语学习走出课本、跨出课堂、走向世界!一场足够引起从教学原则到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和方法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信息革命正在冲击着英语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我国在这方面虽因硬件条件限制起步较晚,但教育科技网(CERNET)的成功运行和全国上网人数一年就突破10万的惊人事实使越来越多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挑战。本文将在对因特网以及它与英语教师的关系作简单介绍后,根据现代语言学习理论中关于理想学习环境的论述,着重分析和论证因特网对语言学习环境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并对将该高科技手段应用于我国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二、因特网与英语教师的关系

因特网是一个由世界各地千万个相互联结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无定型、无边界、无时空限制的信息传输网络(Tiller,1995)。它从诞生到今天已将近30年的历史。它从当时美国军事部门的一个绝密项目,发展到高校进行学术交流的局域网络,直至今天每个有计算机联网条件的人都可上网进行电子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全球性网络。它的庞大规模和发展速度不仅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教育本身。

因特网为英语教师带来了福音。通过联网的电脑,你桌前有一个唾手可得的拥有无限储存量的电子图书馆。你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那里随时获得提高英语技能的各种资料,内容覆盖阅读、写作、语法、听力、语音、词汇、习语、俚语,甚至TOEFL试题和会话材料。你的学生不仅可与整个世界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包括短文诗歌、自传,甚至手工艺品,而且随着我国网络建设不断走向宽带化和价格的大众化,他们还可以每天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文字、声音、图像的实时交流。所有这些理想的英语教学环境正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成为事实。你会发现因特网是你与世界各国同行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的极好交际工具,也是找到合适教学材料、读到最新学术文章甚至找到更好教职的好去处。如果你常抱怨自己在农村或边远地区执教,无法了解新动向、接触新材料,那么因特网将使你与任何地区的教师一样共享网上资源。事实上在因特网面前人人平等,它第一次给每一个人,不管他生活在第三世界还是发达国家,同步发展的机会!

我国著名应用语言学教授桂诗春1997年3月在北京第一次中英多媒体外语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归纳了因特网为我国英语教师提供的五大好处(详见桂诗春,1997)。

因特网为英语教师开辟了一条与国际接轨、广采博取各种知识的光明大道。一些发达国家的英语教师在这方面的实践已有10年之久。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虽晚,但越来越多的教师已清楚地认识到与信息时代同步的重要性,并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仅从笔者统计的网上办得最成功的英语教学论坛(TESL-L)上中国成员的增长数字(从1996年3月21日的10人到1997年11月28日的127人),就不难看到我国英语同行们正在奋起直追。然而对于一个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书,学生笔记我教书的老师来说,要迈出上网第一步并不容易。这是因为跨出观念上的步子往往要比跨出技术上的步子难得多。毫无疑问,因特网对英语教师的业务进修和从事研究会有帮助,但它究竟对课堂里英语学习环境能有多大影响?下面本文将围绕因特网与英语学习环境的关系问题探讨为什么英语教师应该尽早上网的深层理论依据。

三、因特网对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

第二语言习得(SLA)理论普遍承认语言的习得是学习者本身的认知心理机制和他所处的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前者按照Chomsky的观点是天生固有的(innate),而后者才是我们教师、研究者和科学技术可以影响的方面。至于两者的确切定义以及它们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哪个作用更大些,学术界还在争论之中(McLaughlin,1987)。但是已有许多研究结果证明课堂学习环境在语言习得中起关键作用,它不仅预示最终学习效果而且还对社会、学校等大环境因素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然而,究竟哪些是影响语言学习环境的因素呢?换言之,哪些是构成理想的语言学习环境的必要条件?因特网能对英语学习环境有什么具体影响和作用?所有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1.理想的语言学习环境四要素

虽然每个学习者习得语言的方法和目的不同,但他们所需要的条件却都包括对语言学习的心理倾向、良好的语言学能和与所学语言的大量接触(Klein,1986)。在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大量文献中,经常提到以不同形式出现在语言学习环境中支持有效学习的四个条件(详见Egbert,1993)。虽然对这四个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自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是它们成为理想语言学习环境基本条件的模式已基本成为共识。下面笔者将以Egbert&Jessup(1996)在这方面的总结为依据,简单介绍这四个条件的主要内容及理论根据。

1)学习者与真实语言交际对象进行交流和讨论的机会。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Vygotsky(1978)曾经指出,一个人的语言发展必然经历社会和个人两个心理活动层次,而社会交际是人类学习和成长的基本条件。其他研究者也发现语言是学生必须参与有目的的交际活动,同时他们的真实交互对象也必须是交流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如Pica,1987)。这也就是说,学生参与有丰富语言资源的社会交际有利于语言的习得。这里的语言资源可以来自任何能用目的语进行讨论和交流的对象,包括他们的教师,另一个学生,或者一种科技手段等。

2)学习者参与有利于接触和产生各种创造性语言的真实练习活动。这里的“真实”活动是指那些学生已有一定知识的、感兴趣的并有真实交际目的的活动(见Reid,1989中所举的一些具体例子)。Johnson(1991)认为一个真实的练习活动必须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和信息的理由,最好是有组织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很多研究证明在解难题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比其他活动中的交流频繁得多。另外,“不管语言学习者的背景是什么,包括他们的天资,语言习得机制,态度,以前的知识,以及过去接触过的语言和语言学习经历,他们的学习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所学语言的接触量和内容”(Spolsky,1989:166)。因此这类活动除了它的真实性外,还必须是资源丰富的、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和产生各种创造性语言的活动。同时,活动的形式必须多样化,以照顾到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爱好(Kranshen&Terrell,1983)。

3)学习者有组织思想和有意识认知的机会。学习者需要足够的时间和反馈来帮助组织思想,他们必须有机会进行反思和表达他们的想法。然而对学习者来说,有机会并不等于能够抓住这些机会或最好地利用它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还必须做到“有心”(mindful)(Salomon,1990)。也就是说,他们必须是积极地、有意识地利用所给予的机会进行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来自周围同学或其他人的适当帮助或指导会促进学习,并增强这种“有心”认知的意识(Zellermayer,Salomon,Globerson&Givon,1991)。

4)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里有理想的压力或焦虑环境。要使学生有意识地投入并自愿参加各种交流思想的活动,首先要使他们对所处的语言学习环境有一种理想的焦虑感,即指那种有促进作用的焦虑而不是退缩性焦虑(Brown,1987;Krashen&Terrell,1983;Lozanov,1978)。前者使学习者产生动力,迎接新的学习任务;后者使学习者逃避学习任务(王初明,1990)。这个条件的关键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友好、合作的群体学习气氛,同时通过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来帮助创造一个理想的压力环境,这里包括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控制。

在外语课堂中实现这四个条件的方法很多,如组织小组活动,提供用英语交际的机会,集中训练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技巧和功能,开展解难题的活动,提供多媒体语言材料,用各种方法重复语言内容以及提供开放性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机会。还有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练习,并给予及时反馈、提示和其他必要帮助。给予学生选择和参与机会也有利于这些条件的实现(Egbert&Jessup,1996)。然而,对这四个条件究竟在自然外语学习课堂中如何相互作用,尤其是它们在有电脑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中的具体作用和体现,学术界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大量研究亟待进行。

2.因特网优化英语学习环境

近年来人们对因特网不断增长的浓厚兴趣使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意识到网络技术可能产生的优化语言学习环境的作用。许多外语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实践和摸索。他们指导学生利用因特网进行真实语言交际和获得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以因特网为基础的课堂语言学习活动。有关这方面的经验和总结为我们认识因特网如何支持实现上述理想语言学习环境的四个基本条件提供了很好的事实根据。

目前在英语课堂中使用最多的是电子邮件(e-mail)。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因特网应用。它灵活、快捷和跨时空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用英语进行真实和自然交际的机会。数分钟内,学生可与本地或外地,包括世界各个角落的说英语的本族人或者其他英语学习者进行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对群体等各种形式的有目的交流和联络。这种有丰富语言资源的真实社会交际机会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正是我们英语教师长期以来孜孜以求,奋力创造的环境(顾佩娅,1997),同时它也正好与上面介绍的理想语言学习条件相吻合。

许多应用研究经验证明,电子邮件活动最好、最持久的教学效果来自于与现行课程教学相结合,有真实目的的网络交际活动。如苏州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应用语言学课程的研究生之间在1997年春季通过电子邮件开展的合作学习项目(详见顾佩娅,1998)。首先双方教师在合作目的、组织方法和交流内容、频率等一系列操作细节上达成共识。确定该项目的主要目的之一是“To inform”,即让学生了解和接触当今电脑网络对语言学习和研究的影响;之二是“To enable”,即帮助学生学会一些最基本的电脑写作和电子讨论技能。同时也希望学生能结合课程要求,通过网上互帮互学,合作完成一篇旨在国际英语教学杂志上发表的学期论文。虽然在几个月的实践中,两地的教师和学生都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但期末的集体评估结果说明电子邮件交流活动不仅使该课程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而且使所有初次运用电脑和电子交际的学生耳目一新,得益匪浅。通过相互提问、建议、评论和修改(部分同学还得到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网上写作辅导员CYBERTUTOR:writing@lists.missouri.edu的帮助),不少学生写出了有一定质量的学期论文。其中已有两篇通过电子投稿在一个国际英语教学刊物上得以发表。苏州大学的研究生还在期末为外国语学院的教师作了一次有关多媒体电脑网络支持语言教学的集体讲座。目前,他们中间很多人已经成为该院主页设计和教师电脑培训的第一支生力军。

又如匈牙利的英语学生通过参加网上一个称为国际学生电子论坛(SL-LISTS)的活动,与来自挪威、美国、加拿大、朝鲜、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的学生在因特网上合作办起了一个名为Wings(http://weber.u.washington.edu/~wings/wings.html)的国际学生电子杂志,专门为世界各地的英语学生提供发表自己作品的园地(Warschauer,1995;Sperling,1997)。再如新加坡和加拿大(Quebec地区)两所中学讲中文和法语的学生之间开展以英语为媒体的双向语言和文化交流合作项目活动(Soh&Soon,1991)。首先,两地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电子邮件结成键友,进行个人之间,小组之间有关两国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3个月后,各校从自己的文化遗产中选出一篇英译文学读物送到网上,供两校学生阅读和讨论。这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选作品从语言到内容的理解,而且促进了跨文化交际和友谊。最后双方在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创作,并在网上发表学生自己的英语作品,包括小论文、短剧、诗歌以及两国文化背景介绍和小辩论文稿合编等。

国内外英语教师将因特网应用于教学的实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已积累了不少经验,成功的范例不胜枚举。正是在总结大量实验成果的基础上,主张应用因特网的人声称电脑网络新科技为促进语言学习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条件。这种观点的中心是联网学习有助于语言学习走向自然。它受现代语言学习理论的影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以交际学习活动为基础的学习模式(Barson et al.,1993),重视对意义的讨论,以及广义上发展语言交流能力(Chun,1994)。其中对学生在联网合作学习活动中各方面能力的增长,尤其是自主能力和学习技能大幅度提高的研究最引人注目。Faigley(1990:291)评论说:“联网的电脑可以成为一个解放工具,尤其对那些初次之外无法拥有这种学习条件的学生更是如此。”

在联网学习环境中,学生享有比传统的英语课堂更为自由和广阔的空间。他们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与教师、同学和其他有关人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讨论。没有课堂的负压力,学习者有更多的时间对自己写的东西进行反思和修改。他们对学习内容也有更多的控制机会,如面对网上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取和运用。许多应用经验证明,这种“自由空间”更适合学习者自己的学习风格,鼓励他们自主学习(Peterson,1997)。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Hartman et al.,1991;McComb,1993)。学生写得更多,也更流利(Bump,1990;顾佩娅)。而对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最有帮助的是那些跨文化合作学习活动(Soh and Soon,1991;Sperling,1997)。无论是搞合作调查,还是合办杂志或合编学生作品集,参与活动的学生一方面挖掘自己的潜能,收集和创作自己的作品,一方面也发展了他们的国际合作伙伴的能力。

支持联网学习的人还声称在这种自然的因特网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技能,尤其是评判学习能力的增长更是可观(详见Warschauer et.al.,1996)。这种观点的依据如下:

1)写作帮助思维。DiMatteo(1990:76—77)在批评有人认为写作仅仅是交流早已形成的思想的工具时指出,学生在参与电子讨论时写下的内容往往被认为不值一谈,而这些恰恰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语言。正是通过这种书面式交谈,学生逐渐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和自己思想的发展。这种崭新、重要的学习经历与他们认为学习就是评论和回忆教师讲课的传统想法截然不同。事实上,许多成功的学生电脑写作的实践证明了一个语言教学中经常被忽视的文本的“认知放大器”(Bruner 1972)功能。与没有经过如此书面准备的口头讨论比较,电子讨论的质量和反映的思想更富有创造性(Kroonenberg,1995);

2)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知识是在社会中产生的。通过指导学生在合作写作的环境中发展和交流自己的思想,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和应用知识的新的有效方法。电脑网络在这方面的作用是无可辩驳的(Barker&Kemp,1990)。与传统的书面交流相比,讨论文件通过电脑的方便剪贴和快速传递极容易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如苏州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之间的电子交流活动证明学生很喜欢网上写作和这种不同形式的、远程和近程交替的相互评论和修改,最终每个人的期末论文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集体的智慧”(group knowledge)(Barker&Kemp,1990:15);

3)电脑技能的用处。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懂得如何发现,解释和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比熟记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这一点特别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因特网电脑网络为帮助语言学习者掌握这种跨世纪的生存技能提供了极好的、一举多得的条件。在联网的课堂里,学生不停地阅读和写作,不断地吸收新鲜知识并对自己和他人的写作进行反思和评论。由此产生的个人投入感和不断发现的意识是语言学习成功的基础,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的电脑操作恰好是他们今后发展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综上所述,因特网在优化英语学习环境方面潜力很大,它与SLA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似乎确定了它在将来的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Peterson,1997)。那种认为学习环境在语言习得中起关键作用的观点已经使人们对电脑网络的应用价值有了一个新认识:即现在语言更多地被看作是一个传递意思的动态交互系统。语言学习就是在一个新的系统中习得组织交际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极其复杂,很难通过“教”来获得,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在课堂里,或语言材料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习得这种能力的环境,而且我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每个学生的习得过程都是不同的。正是在这种新的认识和观点的影响下,机助语言学习(CALL)才如此兴旺(Garret,1991:92)。

然而由于因特网本身还在发展之中,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尤其在中国,电脑网络的建设刚刚开始,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总之,正如Hiltz(1990)提醒我们的那样,电脑网络并不是“万能魔杖”(magic wand),挥舞它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参与网上交流也并不等于语言水平的自动提高。要真正恰当、有效地发挥它的优化学习环境的作用,所涉及的方面不仅仅是技术,主要还有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四、关于因特网应用于我国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放眼世界,因特网应用于英语教学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国内的同行也在一批著名专家、教授的支持和带领下,努力学习,热情实践,使因特网在我国英语教学界得到初步应用。许多英语院校纷纷入网,制作主页、创建信息资源中心、设计新的网络学习软件、尝试远程合作教学,到处呈现出一派你追我赶的喜人景象。然而这一切毕竟刚刚开始,由于我国的联网在通讯速度和费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英语教学单位和个人暂时还难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但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上网费用的降低,相信大多数英语教师和学生用上因特网的日子不会太远。因此,凡是有志于改进我国英语教学和研究环境的教师和领导都应关心和支持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应争取早日上网,积极将该高科技手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和研究中来。从目前中国实际出发,笔者认为因特网在国内英语教学领域的应用首先应该做以下三件事:

1)搞好教师和学生的电脑培训。应用因特网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要学会使用电脑。目前亟须解决的是帮助学生,尤其是教师克服技术恐惧感(technophobia)。培训要从基本操作开始,逐步学会其他技能。学校不仅要尽量为教师和学生学习和使用电脑提供一切必要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对这种培训工作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和鼓励。

2)重视联网学习的课程设计。准备在教学中使用因特网的教师,要认真考虑如何与现行课程有机结合的问题,要探讨新环境下指导语言学习的新方法和新技巧。要仔细计划网络活动的目的,方法和组织形式。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注意应用过程中四个交互界面的最佳动态:人机界面、教师界面、师生界面和学生界面(详见顾佩娅,1997)。鼓励学生参与项目设计,成绩评估等有真实目的的合作学习和交流活动。

3)改进硬、软件条件以及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因特网应用的成功有赖于现行技术条件的支持。目前的情况是,许多学校的电脑实验室在硬、软件配置的易操作程度和交互性能方面,在内部网络的管理和联网速度上、在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对师生上机、上网的指导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所有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使用电脑和因特网的信心和参与因特网语言教学实验的积极性。

总之,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的真正实现不在于因特网本身,而在于包括因特网可以影响的各种因素与其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大量研究和实验需要我们去完成。在有因特网支持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只有观察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了解不同学习者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的联网学习活动的不同认识和看法,才能摸索出一整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符合普遍语言学习规律、符合不同学习者需要的因特网应用原则、方法、手段和措施,以满足指导教师课堂实践的需要。笔者相信,在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一个理想的英语教学信息化的春天必将到来。

参考文献:

Barker,T.&Kemp,F.(1990).Network theory:A postmodern pedagogy for the writing classroom.In Computers and community:Teaching composi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ed.C.Handa.1-27,Portsmouth,NH:Heinemann.

Barson,J.,Frommer,J.&Schwartz,M.(1993).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using e-mail in a task oriented perspective:Interuniversity experimen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2(4):565-584.

Brown,H.(1987).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2nd ed.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 Regents.

Bruner,J.S.(1972).The relevance of education.Hardmonsworth,Middlesex.

Bump,J.(1990).Radical changes in class discussion using networked computers.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24:44-65.

Chun,D.1994.Using computer networking to facilitate the acquisition of interactive competence.System.22(1):17-31.

DiMatteo,A.(1990).Communication,writing,learning:an anti-instrumentalist view of network writing.Computers and Composition.8(3):5-19.

Egbert,J.(1993).Learner perceptions of computer-supported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s:Analytic and systemic analysi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ucson:University of Arizona.

Egbert,J.&Jessup,L.(1996).Analytic and systemic analysis of computer-supported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s.TESL-EJ,2(2).

Faigley,L.(1990).Subverting the electronic workbook:Teaching writing using networked computers.In The writing teacher as researcher:Essay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lass-based research,ed.D.Baker&M.Monenberg,291.Portsmouth,NH:Heinemann.

Garret,N.(1991).Technology in the service of language learning:trends and issues.Modern Language Journal,75(1):71-101.

Gui,S.C.(March,1997).The Cetaric Project.Paper presented at the’97 Sino-British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pplic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Northern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Hartman,K.,Neuwirth,C.,Kiesler,S.,Sproull,L.,Cochran,C.,Palmquist,M.& Zubrow,D.(1990).Patterns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to write:Some effects of network technologies.W ritten Communication,8(1):79-113.

Hiltz,S.R.(1990).Collaborative learning:The virtual classroom approach.T HE Journal,June:59-65.

Johnson,D.1991.Second language and content learning with computers:research in the role of social factors.In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sting:research issues and practice,ed.P.Dunkel,61-83.New York:Newbury House.

Klein,W.(1986).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rashen,S.&Terrell,T.(1983).The natural approach: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Hayward,CA:The Alemany Press.

Kroonenberg,N.(1995).Developing communicative and thinking skills via e-mail,TESOL Journal,4(2):24-27.

Lozanov,G.(1978).Suggestology and outlines of suggestopedy.New York:Gordon and Breach.

McComb,M.(1993).Augmenting a group discussion course with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a small college setting.Interpersonal Computer Technology,1(3).

McLaughlin,B.(1987).Theories of second-language learning.London:Edward Arnold.

Peterson,M.(1997).Language teaching and networking.System,25(1):29-37.

Pica,T.(1987).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ocial interaction,and the classroom.Applied Linguistics,8(1):3-21.

Reid,J.(1989).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higher education:The expectations of the academic audience.In Richness in writing:empowering ESL students,ed.D.Johnson& D.Roen,220-234.White Plains,NY:Longman.

Salomon,G.(1990).Cognitive effects with and of technology.Communications Research 17(1):26-44.

Soh,B.L.&Soon Y.P.(1991).English by e-mail:creating a global classroom via the medium of computer technology.ELT Journal,45:287-292.

Sperling,D.(1997).The Internet Guide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New Jersey:Prentice-Hall.

Spolsky,B.(1989).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iller,A.(1995).“Modem”times:How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are changing our lives.English Teaching Forum,33(4):29.

Vygotsky,L.(1978).Mind in societ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uschauer,M.(1995).e-mail for English teaching.Alexandria,VA:TESOL.

Wauschauer,M.,Turbee,L.&Roberts,B.(1996).Computer learning networks and student empowerment.System.24(1):114.

Zellermayer,M.,Salomon,G.,Globerson,T.&Givon,H.(1991).Enhancing writing-related metacognitions through a computerized writing partner.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8:372-392.

顾佩娅、苏晓军,1997,电子邮件与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电化教学》第63期。

顾佩娅,1998,因特网与外语教学(系列讲座),《外语电化教学》第67—72期。

桂诗春,1997,信息社会、互联网、外语教学,《现代外语》增刊。

李岚清,1996年9月5日,改进外语教学方法,提高外语教学水平,《中国教育报》。

王初明,1990,《应用心理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本文原载《现代外语》1997年增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