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南祁连构造带结构与组成

中南祁连构造带结构与组成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2 中南祁连构造带结构与组成中南祁连构造带以野马山拉脊山构造带为界,其南为南祁连加里东构造带,其北为中祁连构造带。野马南山与俯冲有关的埃达克质花岗岩报道,则暗示野马山拉脊山一带可能存在早古生代的洋壳俯冲事件。这些证据说明晚寒武世拉脊山小洋盆的形成与板块俯冲消减作用有关。拉脊山火山岩带具有裂谷带岩石组合特征,在早古生代曾一度拉张成小洋盆,并进一步闭合成造山带。
中南祁连构造带结构与组成_祁连造山带与花岗

§4.2 中南祁连构造带结构与组成

中南祁连构造带以野马山拉脊山构造带为界,其南为南祁连加里东构造带,其北为中祁连构造带。野马山拉脊山呈北西向狭长带状断续出露于中祁连地块和南祁连全吉地块(早古生代时南祁连和全吉为统一地块(陆松年,2002)之间(图3-2)。拉脊山火山岩带主体为中基性火山岩,少量分布有纯橄岩、辉橄岩、辉石岩、辉长辉绿岩和后期的花岗岩类。对其构造环境存在争议,主要观点有:形成于板内洋岛和岛弧环境(夏林圻等,1991;侯青叶等,2005);属陆间裂谷小洋盆环境(邱家骧等,1995,1997),主体形成于岛弧环境(张旗等,2001);与北祁连同属一个构造带,拉脊山是构造窗(王二七等,2000);左国朝等(2001)对“拉脊山构造窗”的认识则提出了质疑。野马南山与俯冲有关的埃达克质花岗岩(苏建平等,2004)报道,则暗示野马山拉脊山一带可能存在早古生代的洋壳俯冲事件。

根据邱家骧(1995)研究,中寒武世火山岩以钙碱性系列为主,亚碱性系列较少,近似大陆裂谷性质火山岩,反映地幔较深、熔融程度较低,火山岩碱度较高。晚寒武世火山岩以亚碱性系列为主,碱性系列较少,该时期火山岩属于蛇绿岩套,但该蛇绿岩套不是大洋中脊的产物,而是陆间裂谷发展至有限洋盆过程中形成的。另外,根据夏林圻(1991)研究资料,寒武系火山岩Th/Ta均值7.4,指示火山岩源区有消减组分的加入。同时该带发育相当数量的安山岩具有高硅、高镁特征,成分类似玻安岩(夏林圻,1991;邱家骧,1997,1998)。侯青叶等(2005)对基性火山岩SrNdPb同位素组成研究显示,玄武岩的地幔源区具有亏损地幔(DM)和第二类富集地幔端元(EMII)混合的特点,以EMII地幔端元占主导、亏损地幔物质影响较小,岩石具有Dupal型同位素异常特征。这些证据说明晚寒武世拉脊山小洋盆的形成与板块俯冲消减作用有关。

拉脊山火山岩带具有裂谷带岩石组合特征,在早古生代曾一度拉张成小洋盆,并进一步闭合成造山带。东段拉脊山一带,缝合带主要由中上寒武统深沟组、六道沟组;下奥陶统下部花孢山组、上部阿夷山组,中奥陶统茶铺组,上奥陶统药水泉组;志留系巴龙贡噶尔组等组成(张雪亭等,2007)。其中中上寒武统产有大量镁铁超镁铁质岩,且有相当一部分超镁铁质岩属于变质橄榄岩(邱家骧等,1997),这些橄榄岩与寒武系火山岩是否构成蛇绿岩存在争议(夏林圻等,1995;左国朝,1996;邱家骧,1995,1997,1998)。

西段刚察县纳尔扎山至木里一带、疏勒南山、党河南山等地出露的奥陶系和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可能是拉脊山构造带的西延部分。所不同的是西段主要为奥陶系火山沉积建造,火山岩同样具有钙碱性弧火山岩的特点。在党河南山一带,奥陶系火山岩主要显示岛弧火山岩特点(赵虹等,2004),蛇绿岩主要分布在党河的北部,如大道尔吉蛇绿岩带(鲍佩声等,1989;左国朝等,1996)。总起来看,拉脊山党河南山蛇绿岩火山岩构造带,主要形成于陆间裂谷洋盆化过程,其闭合时间应在奥陶纪以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