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的时代

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的时代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层中侵入的火成岩,明显晚于地层沉积的时代。本书将综合不同学者对祁连造山带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对不同碎屑锆石给出的U-Pb年龄数据含义及前寒武纪基底地层时代作一简略讨论。
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的时代_祁连造山带与花岗

3.1.2 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的时代

对于祁连造山带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的形成年龄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不同同位素测年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有时存在较大差异,致使建立在原有测试数据基础上的划分方案存在不确定性。祁连地块西段的野马南山岩群,中段的湟源岩群、化隆岩群,在以往都被划作古元古代。野马南山岩群与北祁连西段北大河岩群无论从岩性、岩相,还是变质变形程度均较相似,可能是同物异名的岩石地层单位(汤中立等,2002)。野马南山岩群的全岩RbSr年龄为877Ma(青海省地质矿产局,1991),北大河岩群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336Ma(汤中立等,2002)、1166Ma(张招崇等,1998),Sm-Nd等时线年龄为2001Ma(张招崇等,1998)、1980±0.27Ma(毛景文等,200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即使同一套地层利用相同的测年方法,所得到年龄值也相差数亿年。甘肃省地质矿产研究所(1993)在史纳村湟源岩群二云石英片岩中,得到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1900Ma,青海省地质矿产局(1991)在乐都北山获得两组Rb Sr等时线年龄为1418Ma和1249Ma,在西宁一带湟源岩群花岗岩测得锆石U-Pb年龄为2649Ma(王云山等,1987)。郭进京等(1999)研究湟源县东侵入于湟源岩群地层的花岗岩和基性岩脉,获得的锆石U-Pb年龄为917Ma和910Ma,湟源岩群也同样存在年龄跨度较大的问题。同样,马衔山岩群也被划到古元古代,但KAr同位素年龄为1079Ma,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062Ma。所以对基底岩系时代的厘定,需要选择可靠的同位素定年方法来加以限定。

img34

图3-3 祁连地块和扬子地块西缘地层柱状图以及碎屑锆石和花岗岩类/混合岩的年代
(据董国安等,2007)

常规同位素计时方法包括RbSr、Sm-Nd、40Ar39Ar和锆石U-Pb等同位素系统。由于RbSr同位素系统容易受后期蚀变或变质作用影响,而在新的温压条件下达到新的同位素系统的平衡,对获得年龄所代表的成岩年龄还是变质年龄的含义并不容易确定,因此RbSr方法不太适合用于确定古老地质体的定年。Sm-Nd系统虽好,在文献中经常遇到不同定年方法其年龄不一致的问题,特别是在有流体参与的地质环境中,其年龄含义往往出现歧义。比较常见的情形是,当Sm-Nd年龄等于锆石年龄时,就将前者定义为成岩年龄,而当其小于锆石年龄时,又多被解释为变质年龄。另外,Sm-Nd等时线要求样品同源、同时,而对变质地层而言,具有一定距离的不同样品很难判断其是否满足上述要求。因而不排除很多的年龄为混合年龄的可能性。对40Ar39Ar方法而言,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同样不适合经历复杂变质变形过程古老地质体的定年。锆石虽然作为难熔、抗风化能力较强的矿物,较适合作为古老地质体的测年对象,但传统的方法不能很好地判断锆石的来源和成因,因而对其U-Pb年龄的含义解释同样存在歧义。

对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的锆石而言,其多经历了沉积、变质和岩浆作用的复杂演化过程,往往具有多成因(岩浆、变质、热液)、多来源(继承、捕获、自生)特点。继承性锆石既可以是原始的岩浆锆石、变质重结晶锆石的残存,也可以是经历了多沉积旋回演化的碎屑锆石。即使同一锆石也会因为其不同的重结晶历史而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如何对所获得锆石同位素年龄赋予合理的地质含义是目前锆石定年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而正确的年龄解释除需要根据野外地质观察资料和有关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同位素体系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外,锆石形貌学和成因矿物学的特征则是判别锆石成因的重要依据之一。对经历复杂地质历史的锆石,既可能是保存来自剥蚀源区的锆石残核,也可能是在岩浆过程中进一步通过结晶作用形成岩浆成因的结晶锆石。如果其进一步遭受变质作用或热液作用影响,则会在已有的结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重结晶作用而生成增生环带,从而形成具有“核边”结构的锆石。内部核代表残留锆石,而外边则代表后期变质增生的部分。所以,对具有复杂结构的锆石,其年龄可能会出现多组,不同年龄所代表的含义也明显不同。因此,了解锆石内部结构是正确解释年龄的重要前提。

目前,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发光图像技术为锆石内部结构特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而单颗粒锆石微区原位SHRIMP和LAICPMS测年技术的应用,则为不同结构部位的锆石年龄精确测定提供了技术保证,使对具有复杂内部结构锆石的测年成为可能,也为了解锆石所经历的构造岩浆变质热事件以及年龄的地质解释奠定了重要基础。

由于地层中碎屑锆石来源复杂,而锆石作为碎屑岩中硬度大、难熔的矿物多出现在碎屑岩的重矿物中,因此碎屑锆石所提供的年龄多为碎屑蚀源区岩石的年龄。特别是经历了复杂沉积历史的碎屑物质,其中的锆石年龄往往跨度非常大,所以在利用碎屑锆石U-Pb年龄来界定前寒武纪地层时代时,一般将其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作为沉积年龄的上限值(Nelson,2001;Fedoetal,2003)。地层中侵入的火成岩,明显晚于地层沉积的时代。岩体中的结晶锆石一般具有明确的含义,可以基本视作侵入体结晶年龄。因此可通过测定侵入体岩浆结晶锆石的年龄来界定地层的下限年龄值(Fedoetal,2003)。由此,地层形成的大致时间范围可通过碎屑锆石年龄和岩浆结晶锆石的年龄来粗略地进行界定。

表3-1列出了不同学者近年来对祁连地区前寒武系锆石U-Pb定年的结果,除少部分为单颗粒锆石TIMS年龄数据外,多数为配合锆石CL形貌研究的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年龄。本书将综合不同学者对祁连造山带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对不同碎屑锆石给出的U-Pb年龄数据含义及前寒武纪基底地层时代作一简略讨论。

3.1.2.1 野马南山岩群

野马南山岩群被杨雨(1997)、汤中立(2002)视为北大河岩群的同物异名岩石地层单位。董国安(2007)对托勒农场南的野马南山岩群下部层位石榴二云母片岩(892015)的碎屑锆石进行了SHRIMPU-Pb定年(表3-1)。其中的碎屑锆石颗粒大小50~100μm,多属圆形和次圆形,阴极发光影像未发现内部环带结构,具有典型碎屑锆石特征。对36个锆石共测得38个点,大都落在谐和线上,年龄介于1016—3089Ma,主要分布在中、古元古代,仅一个测点为太古代。Th/U比值0.1~1.99,除两个点小于0.2外,其他都具有较大的Th/U比值。对其中一锆石颗粒核部(Th/U比值0.76)和边部(Th/U比值0.10)分别获得207Pb206Pb表面年龄为(1848±13)Ma、(1517±7)Ma,前者Th/U比值较高,可能代表岩浆结晶年龄,而后者Th/U比值较低,可能代表后期变质年龄。如果野马南山岩群下部层位形成时间以其中碎屑锆石最年轻的年龄1016Ma作为地层的上限,则野马南山岩群应主要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到新元古代早期。

表3-1 祁连造山带及邻区深变质基底岩石的锆石U-Pb年龄

img35

①万渝生等(2000,2003);②郭进京等(1999);③陆松年等(2002);④王洪亮等(2007);⑤董国安等(2007);⑥徐旺春等(2007);⑦李怀坤等(2007);⑧王勤燕等(2008)

3.1.2.2 湟源岩群

湟源岩群已经获得了较多的锆石U-Pb年龄数据(表3-1)。湟源岩群的时代主要依据甘肃地质研究所测得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1900Ma,以及侵入其中的响河岩体单颗粒锆石U-Pb年龄(917±12)Ma(郭进京等,1999),以往将其形成时间归为古中元古代。

郭进京等(1999,2000)获得湟源岩群花岗岩和基性脉岩的锆石U-Pb年龄917Ma和910Ma,并认为湟源岩群形成时代不晚于上述年龄。董国安等(2007)在湟源南5km处湟源岩群下部层位片麻花岗岩ZJ01样品中获得SHRIMP锆石U-Pb年龄930Ma。样品ZJ01锆石大多为柱状自形晶,阴极发光显示内部清晰的振荡环带,环带与晶面大致平行,所测10个数据点,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930±8)Ma,Th/U比值为0.11~0.39,为花岗质岩浆结晶年龄。如果侵入岩锆石结晶年龄代表地层形成时代下限的话,则表明湟源岩群下部应形成于930Ma之前。

董国安等(2007)在青海尕海地区湟源岩群采集样品871404受后期糜棱岩化作用,锆石大多为破碎状,对17颗锆石的19个点进行了测定,年龄谱从481—2404Ma,其中11个点206Pb238U加权平均值年龄(790±12)Ma,其余4个点年龄分别为1701Ma、1745Ma、2312Ma、2528Ma。同一颗锆石的核部Th/U比值0.52,207Pb206Pb年龄(1701±18)Ma;幔部Th/U比值0.75,207Pb206Pb年龄(798±16)Ma;边部Th/U比值0.01~0.04,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472±6)Ma。核部年龄为继承锆石年龄,幔部年龄为岩浆岩结晶形成年代,而边部年龄则为变质成因锆石年龄,可能反映加里东期变质作用影响。因此,该样品表明尕海地区样品所在湟源岩群层位的形成年代不晚于798Ma。

董国安等(2007)对大通山地区湟源岩群上部层位石榴白云母片岩样品892609进行了锆石SHRIMPU-Pb定年研究。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大部分锆石具有圆形的核及云雾状、不规则状的增生边结构特征。对样品23颗锆石的23个点的测定,测点大部分落在谐和线上,锆石年龄分布介于882—3002Ma之间。如果以碎屑锆石最年轻的年龄作为地层沉积的年龄上限,则湟源岩群上部层位的沉积时限应在882Ma之后。

综合上述不同地点、不同层位湟源岩群碎屑锆石和侵入岩锆石年龄数据,湟源岩群上部层位沉积时间应在798—882Ma之间,而下部层位可能在930Ma之前。因此湟源岩群主体也可能是中新元古代。

3.1.2.3 马衔山岩群

马衔山岩群主要分布在中祁连东段、兰州盆地南侧,呈条带状产出,多被加里东期花岗岩所肢解,是中祁连东段重要的前寒武纪变质地质体。董申保等曾认为该群为一套混合岩,而肖林等(1997)在区调工作基础上将其划为变质核杂岩,进一步分为片麻状的钙碱性花岗岩及其散布其中的表壳岩系。表壳岩系主要由大理岩、粗晶白云岩、白云质大理岩、透辉石透闪石大理岩以及由沉积火山岩系变质而来的片岩、变粒岩组成。人们对其形成时代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形成于古元古代(肖林等,1997),时限为2000—2200Ma;另一种认为形成于新元古代(万渝生等,2003)。近年来,万渝生(2003)、王洪亮等(2007)和董国安等(2007)分别采用TIMS、LAICPMS和SHRIMP对变质岩和侵入岩锆石U-Pb进行了定年研究工作。

王洪亮等(2007)对马衔山地区马衔山岩群侵入的片麻状二长花岗岩样品D1461(E103°50′14.7″,N35°46′19.7″)中3类锆石的单颗粒锆石LAICPMSU-Pb定年。第一种锆石具有清楚的振荡环带,为典型岩浆结晶锆石,Th/U比值大多大于0.2,由15个数据点构成谐和线,上交年龄(1192±38)Ma,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值(1176±16)Ma,与上交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作者认为年龄应代表马衔山片麻状花岗岩形成年龄。第二类锆石粒径较小,呈浑圆状、它形粒状,不具振荡环带,Th/U比值极低(0.025),为较典型变质锆石。207

Pb206Pb表面年龄(985±10)Ma,应代表变质年龄。第三类锆石粒径较大(100μm以上),自形程度差,内部结构复杂,Th/U比值0.2左右,怀疑为继承锆石或捕获锆石。数据点多处在不同结构的过渡部位和结构不均一部位,其年龄多大于1300Ma。

董国安等(2007)在相近地点采集片麻状花岗岩样品891619(E103°55.0′,N35°46.5′),其中的锆石颗粒较大,多为柱状自形晶,晶面与晶面棱线外形清楚完整,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岩浆结晶的振荡环带与晶面大致平行。对该样品10颗锆石的13个点进行测定。其中10个点206

Pb238U加权平均值年龄为(918±14)Ma,其余3个点分别为1150Ma、1314Ma和1366Ma。对其中一颗锆石的核部、幔部分别测试的结果显示,核部207Pb206Pb年龄(1366±13)Ma,Th/U比值0.56;幔部207Pb206Pb年龄(915±21)Ma,Th/U比值0.37。说明核部年龄应是继承锆石年龄,幔部则为岩浆结晶年龄。

徐旺春(2007)对采自马衔山岩群的黑云母斜长片麻岩(WQ183)和片麻状花岗岩(MCS)SHIRMP锆石U-Pb定年分别得到如下结果:WQ183碎屑锆石年龄介于904—1560Ma,CL图像显示多具有环带结构,少量环带不明显或呈面状分布,具有环带结构的锆石谐和上交点年龄为(931±19)Ma,不具环带的锆石年龄在1000—1600Ma之间。上述结果表明,马衔山岩群应形成在931Ma之后。这与董国安(2007)所报道的岩浆年龄结果918Ma小于931Ma相吻合。

结合万渝生等(2003)单颗粒锆石的定年数据(侵入岩的年龄930Ma左右,片麻岩的年龄940Ma左右)及上述锆石年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即马衔山岩群应形成于918—931Ma之间,即新元古代。

3.1.2.4 化隆岩群

化隆岩群位于中祁连地块东段,主体由含石榴子石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和黑云母钾长片麻岩组成,含少量含石榴子石斜长角闪岩和石英岩,总体变质程度达高角闪岩相。斜长角闪岩呈团块或似层状分布于片麻岩中,而石英岩呈层状产出,分布较为有限。化隆岩群中常见花岗岩脉多期侵入。根据岩相学特征和接触关系,可分为早期的弱片麻状中粗粒花岗岩脉和晚期的中细粒花岗岩脉,花岗岩脉宽度从几厘米到10m以上不等。在野外露头上化隆岩群常见混合岩化现象和流变构造,表明该岩群曾位于中下地壳。

徐旺春等(2007)对化隆岩群采集了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样品HL13和以岩脉产于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的弱片麻状花岗岩样品HL4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定年研究。片麻岩样品HL13锆石大多具次圆状和浑圆状外形,并存在许多细小不规则状锆石颗粒。阴极发光图像显示,碎屑锆石大多具有岩浆型锆石环带结构,表明原岩主要来自火成岩蚀源区。少量锆石环带不明显或呈面状分带,CL图像上呈灰白色,可能为老锆石。对其进行的20个锆石点分析,其中15个点具有明显韵律环带的浑圆状或次圆状锆石,5个为无环带或面状分带的锆石。锆石点年龄介于871—1660Ma之间,主要分布于880—900Ma范围内,207Pb206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91±9)Ma,这些点构成一条较好的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892±15)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无环带的锆石207Pb206Pb年龄分布于1000—1600Ma之间,可能为古老地壳锆石组分。

花岗岩样品HL14中的锆石一般较为自形,大部分锆石具有明显韵律结构,Th/U比值介于0.1~0.5之间,显示岩浆结晶锆石特征。少部分锆石Th/U比值小于0.1,在CL图像上无环带或环带不明显。对该样品进行了42个点的分析,年龄谱系范围介于488—1614Ma,其中具有韵律环带结构的自形半自形的岩浆锆石点34个,所有样品点计算的上交点年龄为(879±14)Ma。年龄明显偏低的点具有低的Th/U比值,主要反映后期变质事件时代,而较高年龄的点多为无环带的点,主要反映继承性锆石年龄信息。因此,根据碎屑锆石最年轻的年龄值所提供地层时代上限值和侵入岩形成年代所提供的下限值,可以将化隆岩群形成时间限定在875—891Ma之间,对应新元古代。

3.1.2.5 达肯大坂岩群

达肯大坂岩群指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大面积出露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岩(青海省地质矿产局,1991)。陆松年等(2002)认为原定达肯大坂群包括早前寒武纪斜长角闪岩二长花岗片麻岩混合岩组合(德令哈杂岩)、古中元古代不含榴辉岩的表壳岩组合(中深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与早古生代早期榴辉岩共生的表壳岩组合(高压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及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组合(鱼卡河或沙柳河岩群),将达肯大坂岩群重新厘定为经过中高级变质的古元古代晚期中元古代表壳岩系。陆松年等(2002)从斜长角闪岩和二长花岗片麻岩获得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412±14)Ma和(2366±10)Ma,将德令哈杂岩归到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近年来对柴北缘达肯大坂岩群利用SHRIMP或LAICPMS方法对单锆石U-Pb微区定年技术的应用,有望能够更好地界定达肯大坂岩群的精确年代。

王勤燕等(2008)对德令哈一带呈脉状侵入于达肯大坂岩群的花岗伟晶岩(06DLH-12)、达肯大坂岩群的斜长片麻岩(06DLH-15)、矽线石榴黑云石英片岩(06DLH-17)、花岗质浅色体(06DLH-6)进行了LA-ICPMS的定点工作。花岗伟晶岩(06DLH-12)中的锆石多为褐黄色的自形柱状晶形,粒径范围40~250μm,长宽比为(2∶1)~(3∶1),阴极发光CL图像显示锆石为柱状自形晶,无核边结构,边缘规则而非港湾状,具有完好的振荡环带,指示花岗伟晶岩浆直接结晶成因。对其14颗锆石共16点的分析结果表明,锆石虽然发生明显的放射性铅丢失,但全部数据的投点位置靠近上交点,上交点年龄为(2427+44/-38)Ma。其Th/U为0.1~1.14,大多数高于0.4,也指示岩浆成因。因此,(2427+44/-38)Ma的上交点年龄应代表锆石的结晶年龄,亦即花岗伟晶岩的结晶年龄。

斜长片麻岩(06DLH15)中的锆石多数呈浑圆的短柱状,浅褐黄色,多为浑圆状的多晶面晶体,粒径范围20~60μm,这些锆石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核,有的核内还有CL强度高且因亮白的粒度太细而无法分析的残核,边部为窄的CL强度低且较暗的变质增生边。对16颗锆石的核部(不包括细小残核)进行了18个点的分析,锆石核部的上交点年龄为(2467+28/-26)Ma;变质锆石增生边太窄,无法用LAICPMS测定其同位素年龄。

矽线石榴黑云石英片岩(06DLH17)中的锆石晶形特征与斜长片麻岩(06DLH15)中的锆石相似,粒径为20~80μm,阴极发光也显示锆石具核边结构,锆石核部明亮,边部窄发光弱,可能是变质重结晶改造的结果。由11颗锆石上位于核部(不包括细小残核)的11点U-Pb年龄谐和图可见,锆石核部上交点年龄为(2474+66/-52)Ma,变质锆石增生边也太窄,无法用LAICPMS测定其同位素年龄。矽线石榴黑云石英片岩和斜长片麻岩中的所有锆石核分析点的Th/U比值除1个点为0.11外,其余分析点在0.17~0.84,指示源自蚀源区的岩浆成因锆石。因此,它们的(2467+28/-26)Ma和(2474+66/-52)Ma的上交点年龄,共同指示蚀源区的岩浆事件年龄。

花岗质浅色体样品(06DLH6)中的锆石多为蜜黄浅褐黄色的长柱状自形晶,粒径范围30~150μm,CL图像揭示锆石有两种类型:第一类具清晰的核边结构,核部CL发光强而亮白,为继承性的碎屑成因锆石核;边部发光弱而灰暗,但具有振荡环带,为部分熔融生长的增生边。第二类无核边结构,总体上锆石CL发光弱而呈深灰,有的也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但也有少数锆石整体发光弱而无任何环带现象,为从部分熔融熔体中结晶的锆石单晶。由28颗锆石共32点U-Pb年龄谐和图可见,碎屑成因锆石核(世代Ⅰ)的上交点年龄为(2471+18/-16)Ma,部分熔融生长的增生边或锆石单晶(世代Ⅱ)的上交点年龄为(1924+14/-15)Ma。其中,(1924+14/-15)Ma的上交点年龄代表深熔作用及其相关变质作用峰期的年龄,增生锆石边或单晶锆石的Th/U比值除1点为0.15以外,其余在0.01~0.07之间。碎屑成因锆石核的Th/U为0.22~1.02,也指示源自典型岩浆成因锆石,其(2471+18/-16)Ma的上交点年龄同样指示蚀源区的岩浆事件年龄。综合上述副变质岩碎屑锆石年龄和花岗岩类锆石年龄,推断德令哈地区达肯大坂岩群的形成年代约在2.43—2.47Ga之间,随后相继发生了约2.43Ga之前的岩浆作用和约1.92Ga之前的区域变质作用事件。

吴珍汉等(2007)对取自达肯大坂西北侧、花海子盆地南侧出露达肯大坂岩群的黑云斜长片麻岩样品(W17)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研究。锆石呈自形半自形柱状,浅黄色无色,晶面光滑,晶棱平直,长宽比为(2∶1)~(4∶1),柱长约100~300μm,具有岩浆锆石的结晶形态特征。锆石U含量变化于274×10-6~818×10-6,Th/U比值变化范围为0.45~0.74,具有岩浆锆石的Th/U地球化学特征。除1颗锆石的年龄值明显偏大,为(801±17.0)Ma,Th/U比值为0.45,可能受到早期残留锆石外,其他锆石206Pb238U年龄集中分布于(417.7±9.9)—(459.0±10.0)Ma区间,平均年龄值为(439.6±6.1)Ma,为锆石的结晶年龄及岩浆结晶时代。该年龄给出了样品所在地区达肯大坂岩群的上限年龄,也就是说达肯大坂西侧的达肯大坂岩群可能存在小于439Ma的地层组分。王惠初等(2006)还对研究区西北马海大坂附近的达肯大坂岩群的含榴黑云石英片岩进行了SHRIMP测年,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含榴黑云石英片岩原岩为碎屑沉积岩,既有碎屑锆石也有变生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多数锆石具岩浆结晶的振荡环带,有的锆石存在老的残核,有的具变质增生边。测试结果显示年龄值可分3组:具振荡环带的锆石年龄界于(627±42)—(914±41)Ma之间,加权平均值为(829±23)Ma,代表了源区地质体的形成时代;古老残核的年龄在(2226±15)—(2782±23)Ma之间,记录了柴北缘最古老地质体的信息;而变质锆石的年龄则集中在(418.2±6.3)—(439.2±6.3)Ma之间,权重平均值为(433.3±6.1)Ma,代表柴北缘早古生代造山变质作用的时代。上述研究指示该区达肯大坂岩群的形成时代应在627Ma之后和433Ma之前,也就是震旦纪早古生代。

根据王惠初等(2006)、吴珍汉(2007)、王勤燕(2008)的定年成果不难看出,到目前为止,达肯大坂岩群不同地点的年龄跨度仍非常之大,从古元古代延续到古生代。这一方面可能反映地层组成本身比较复杂,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对锆石成因及年龄含义解释上的问题。

综合以上研究不难看出,祁连地块原划为古元古代的地层,除达肯大坂岩群年龄跨度较大,还存在较大疑问外,其他地层都应归到中新元古代,形成时间主要集中在0.8—1.0Ga。碎屑锆石中含有大量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甚至太古代年龄信息,指示祁连地块可能存在太古代古元古代的结晶基底。同时在这些碎屑锆石中不乏岩浆结晶锆石,其年龄应是该区前寒武纪多次岩浆活动的记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