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确处理突发事件_教学课堂氛围营造

正确处理突发事件_教学课堂氛围营造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确处理突发事件_教学课堂氛围营造第五节 正确处理突发事件课堂突发事件是指教师未曾预料的诸如违反纪律或教学交流中出现的障碍等问题。突发事件有时是一定的课堂情境引发的,有时是学生某种心理动机暴露而导致的。这样,教师既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又能处理偶发事件,不至于顾此失彼。

正确处理突发事件_教学课堂氛围营造

第五节 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课堂突发事件是指教师未曾预料的诸如违反纪律或教学交流中出现的障碍等问题。突发事件有时是一定的课堂情境引发的,有时是学生某种心理动机暴露而导致的。不管哪种突发事件,或多或少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往往是负面影响。正因如此,教师应强调对课堂突发事件的调控,在最短时间里迅速作出决策并妥善处理,把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化“险”为夷。

有教师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总结了一些课堂应变技巧,值得参考。

1.停顿法

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保持不长久,上课时往往听课不专心,思想开小差,影响学习。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教师批评学生,会影响课堂教学按预订计划进行,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时,教师可以突然停止片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这边来,然后继续上课。(www.guayunfan.com)

2.暗示法

上课时,个别学生精神溜号,或玩小东西,教师可以在讲课的同时,用眼神、手势等暗示学生,使他们集中精力学习。

3.提醒法

有的学生上课时看课外书或玩小物件入了迷,教师用停顿法或暗示法不奏效时,可以边讲课边走到该生身边,亲切地摸摸他的头,或用手轻轻地敲击一下他的书或课桌,使其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4.表扬法

学生多了,课堂表现总会不一样,有专心上课的,有精神溜号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表扬遵守课堂纪律、专心致志学习的学生,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使学生的精力集中起来。

5.提问法

临时让不注意听讲的同学回答教师提出的较难问题,他回答不上来,以此来点醒他,使他自觉地纠正错误、专心学习。

6.休整法

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如果大部分学生精神疲劳,可以进行课间休整,可让学生闭目养神两三分钟,或做做课间操,或唱一支歌,或做做小游戏,使学生紧张的神经松弛一下。经过休整,学生可以恢复精力,提高学习效率。

7.转移法

低年级学生课中疲劳时,精神不易集中。可以让他们做些相关的别的事情,如背诵有关歌谣等,转移一下注意力,缓解精神疲劳,然后再继续上课,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8.分身法

有时上课出现突发事件,如同桌或前后桌学生吵架,影响课堂秩序。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集中批评学生,就会影响全班学生学习。为了使教学既能正常进行,又能脱身处理偶发事件,可以采用分身法:布置一两道紧密配合本节教学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或者布置几道作业题让学生做。这样,教师既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又能处理偶发事件,不至于顾此失彼。

9.幽默法

幽默法就是用幽默的语言提示学生,应该专心学习,不能精神溜号。例如一位教师正在上课,突然有一只喜鹊在窗外叽叽喳喳地叫,当时,许多小朋友的目光被喜鹊吸引,影响了上课。这位教师不仅没有训斥学生,反而幽默地说:“刚才大家上课很认真,把喜鹊都感动了,它高兴地说:‘多好的小朋友啊,上课真专心啊!’”经老师这么一说,学生们意识到刚才走神不对,很快地集中精力学习。

10.嫁接法

嫁接法就是把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偶发事件,引导到课堂教学上来,犹如植物栽培的嫁接。例如,一位教师正在讲课,一只燕子飞进教室,绕了一圈又从进来的那个窗户飞出去了。燕子闯进教室,分散了同学们的注意。这时,教师没有批评学生,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说说刚才燕子飞行的路线像我们学过的哪个数字?”同学们立刻回答说像“6”,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被引导到学习上来。

11.复查法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产生错误而没有察觉,或者似有察觉而拿不定主意时,可以采用复查法。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做一下回顾,检查在什么地方出了毛病,然后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12.共探法

课堂教学时,教者出现差错是难免的。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请同学们帮助查找错误。例如有一位教师利用发现法教《圆的面积》,让学生拼摆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有的学生把圆拼成了长方形,有的学生把圆拼成了梯形、三角形。无论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还是拼成梯形,都顺利地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但是,由三角形推导圆面积公式时出现了误差,竟推导出:S=2πr2。教师意识到讲错了,可是复查推导过程,未能查出。教师不仅没有发慌,反而灵机一动,若无其事地笑着对学生说:“现在我要考考同学们的注意力,看谁能发现老师推导的错误。”全班学生思考着、检查着,纷纷地举起了手,把错误很快更正过来。发动学生共同探讨和更正错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教师赢得了宝贵时间。

13.悬挂法

课堂教学时,学生往往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使教师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或者教师回答了,因为缺乏仔细思考,语言表达得不恰当,学生接受困难,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遇到这种情况,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继续进行,可以把问题挂起来,让学生课后去寻找答案。以便学生能继续安心学习,防止他们分散注意力。使用悬挂法,教师在课后要查找有关资料,尽快给学生以正确的答复。

14.煞车法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某个问题感兴趣,纷纷举手要求发言回答,如果让他们一一回答下去,就会影响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当机立断,及时煞车,以防止课堂教学前松后紧或完不成任务。煞车时,要注意保持学生的积极性。

15.议论法

当教师讲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时,学生们往往自发地在下面议论纷纷,如果立即制止这种现象,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自由议论,然后选代表发言。这样做,使全体学生的意见都能表达出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能防止冲击原定课堂结构。

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上课时打乱了原计划的课堂结构,例如忘记了板书课题,教授后忘记小结等。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从头再来,时间不允许;如果立即补入某一环节,与教学进程不吻合。这时,可以适当地调整原计划的课堂教学结构。例如,一位教师讲的是工程问题,当进行到课堂作业时,他边指导学生做作业边回顾课堂教学,发现还没有板书课题。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不动声色地继续往下进行。当课堂总结时,他强调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写上了课题。这样,板书课题由原来的开篇点题调整为结尾点,既点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又使课堂教学环节完整无缺,效果并不比原计划差。

课堂应变的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应变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经典案例

丽刚上初一时,品学兼优,关心集体,团结同学,被选为副班长。但到初二以后,成绩急转直下,上课说话,工作拖拖拉拉,很多同学都对她有意见。经过多次班委会讨论,丽被罢免了,变成了“平民百姓”。到初三时,丽竟发展到天天变着花样请病假,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说话、传纸条,更让我气愤的是,有一次她竟然在语文课上看有不健康内容的卡通书(这是学校绝对禁止学生看的书,一经发现必做处理)。

我一向把班级的课堂纪律看得很重要,而且我经常在其他课上站在班级的后窗窥探班里的纪律情况。一旦发现哪个学生有“不轨行为”,必严惩不贷,学生最怕我的这一招。所以,在其他课上,即使有人想做坏事,也要忐忑不安地不断偷看后窗是否有我的监视。因此,我班的课堂纪律一直被评为全年级最优。这一次,我恰好把在语文课上偷看卡通书的丽抓了个正着。最近丽的行为已令我非常不满,我正要找她问罪,没想到她竟然撞到了我的“枪口”上。我想,这次非让她好好反省反省不可。

为了“捉赃”,我在征得语文老师的同意后,直接提取了丽的“罪证”——她正看着的卡通书。

我拿回书来一看,这竟然是丽花钱租的书。我听班上其他同学说,丽的家庭很困难,一家四口全靠她父亲一个人做苦力维持生计。她连交学杂费都有困难,我常常为她垫付。这样的家庭情况,她竟然花钱借学校禁止的书看!再想想她的种种表现,我越想越气,好好教育她的想法更坚定了。

我知道这是丽借的书,她一定会为这本书而着急。所以,我按兵不动就等她来找我。过了三天,她还没有来,我有些沉不住气了。在一次活动课上,我把她叫了出来。我平静地对她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既然你违反了班级和学校的制度,那就一定要受到惩罚,你要为此承担责任。我打算按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给你记过一次,如果到毕业时,你表现好就可以去掉处分,如果表现不好,保留处分。这本书我将交给你的母亲,由她和我一起去还给你租借的书店。而且,对你的处分我将在班会上公布。”我说完后,她什么也没说,没有请求我的原谅和为自己做任何辩解。为了杀一儆百,我按自己说的做了。

没想到,接下来,让我悔恨一生的事发生了。

处理完丽的事,正赶上十一放假。十一休假过后的第一天,我已淡忘了丽的事。这天早晨丽没来上课,她的父亲专门来给她请了病假,因为她总请病假,我也没太上心。到了下午,我正在批改作业,突然有两个女生跑来对我说:“老师,丽可能喝药了。她十一和我们说她不想活了,她要喝药。我们当时以为她在开玩笑,她现在没来,很可能是真的啊!”那一刻,我的脑中一片空白,半天才清醒过来。我急忙拨通了丽父亲的电话,告诉他丽可能喝药的事,问他丽的情况。丽的父亲说她一直在睡觉,家人叫也不起来,只说头痛。我急坏了,让丽的父亲速将她送往医院,我随后就到。

我和那两个学生打车来到医院,看到了正在输液观察的丽,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下来……而她的父母看到我,并没有责备,而是安慰我。他们说,丽现在脱离危险了,输点液就没事了。原来丽昨晚留下一封谴责我和她父母的遗书后,就喝下了一瓶安定,想与我们永远说再见。由于喝了假药,她的生命才保住了。我紧紧握着丽的手,向她诚挚地道了歉。看到她痛苦的样子,我心如刀割,我想这一切都是我工作的失误造成的,我一定要好好反省自己。这一刻,我将永生不忘!

至今还记得丽的那封遗书上的几句话,“你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你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你认为你自己是最好的……”我把她的话珍藏至今,它鞭策我要时时反省自己。很多教师和我一样总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把吓住、管住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教育能力,却忘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

案例分析

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也应该是平等的。高高在上的教育方式,只能拒学生于千里之外,无法让学生正确理解你的教育意图,从而形成了师生间的对立。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有充沛的情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既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经典案例

这是好几年前发生的事情了。

有一天,我正在上课,而且讲得很起劲,同学们也听得很入神。就在这时,我发现一个女同学正在看小说,于是我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你学习成绩不好,还要看小说,真不像话!于是我一边讲课,一边悄悄地走向她的座位。当走到她旁边时,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伸出手,把她的小说收了过来。

正当我准备批评她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位女同学站起身来,急速地走上讲台,将我放在讲台上的课本和备课笔记全部拿了去。这个班上有名的“女犟头”,站在讲台旁手拿我的备课笔记与课本,瞪大眼睛看着我。我站在她的座位旁,顿时觉得呼吸急促,两手发麻,头上冒汗,与她怒目相视,双方剑拔弩张。教室里寂静无声,气氛异常紧张,大家等待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我心里想,这次明显是她不对,应该趁机好好吓唬她一下,先把她的书包从窗口丢出去,然后走上讲台把她推出教室,杀杀这股邪气。但刹那间,我猛然想到,假如她不肯出教室,甚至大吵大闹怎么办,不是越闹越糟吗?不但课上不下去,还很可能将事情闹得无法收场。在师生双方头脑发热的时候,绝不能蛮干,先要保证把课上下去。我这样想着,便压住火气,小声对她说:“好吧,你不要再看小说了,好好听课。”说完将书放回到她的课桌上,那位女同学见此情景,也把我的课本与备课笔记放回讲台上,回到了座位上。于是我润了润喉咙,继续上课了。这堂课的教学计划总算按时完成了。

下课以后,我反复考虑,这件事一定要谨慎处理,否则,以后班务工作难以开展。

于是,我决定对这件事“冷处理”。

连续两个星期我没有找那位同学谈话,而是先在班干部会议上把我当时的想法告诉大家,说明我这样做是为了顾全大局,不影响大家听课。在班会上还有意识地讲到,凡事要顾全大局,加强集体主义观念。同时也谈到对待思想上的问题,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等等。这样的谈话,先后进行了4次,班里同学的认识也渐趋一致了。这时,我仍然没有找那位同学谈话。但我注意到她在班干部、同学们的议论中,慢慢地态度有了变化,班内的活动也能比较认真地参加。我仍然耐心等待着有利的教育时机的到来。

一天外语课上,当我讲到某个语法时,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当时已经有两位女同学讲了自己的例句,我环顾一下全班同学,发现这位女同学也在认真地听讲,从她的神态中可以看出,她也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时机到来了,我随即对她微笑地点了一下头,说:“你能不能举一个例句来说明?”她站了起来很认真地讲了自己所举的例句。我面带微笑,肯定了她举的例句很贴切,并表扬了她能简单地说明这个语法的特点。

下午课外活动时,我叫另一位女同学请她到我办公室来。她来了,我先请她坐下,接着我先讲了她最近学习认真,成绩已有上升,各项活动能认真地参与,我心里很高兴。讲着讲着,她的脸上露出笑容,随即我把话题一转,讲了两周前的事,并且把我当时的想法告诉了她。她听着听着,忽然眼睛湿润了,含着眼泪对我说:“老师,那次是我不好,同学们都说我不应该拿你的备课笔记和课本……”我接着安慰她说:“老师不会计较这些的,现在你认识到了,就好了。我是担心你这样任性,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恐怕很难和同事们友好相处。以后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太任性了,要注意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通过这种师生交流,我们之间的隔阂消除了,第二天早读时,她看见我就亲切地喊了一声:“老师早!”

我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和高兴。

案例分析

这位老师处理突发事件,做得非常好。首先,他做到了沉着冷静,这是处理突发事件的首要条件。如果他怒火冲天,大发雷霆,失去理智,就不能作出冷静的思考和选择,也不可能采取最佳的处理措施,后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其次,机智果断。这是防止事态向不可逆转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位老师面对毫无准备的“挑战”,没有蛮干,而是强压怒火,用简短的话语结束了冲突,平息了争端,表现出了应有的机智和果断。最后,教育引导。处理突发事件不只是为了教训学生,还要本着教育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对待问题。注重师生交流,消除隔阂,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