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由记者中心制向编辑中心制转换

由记者中心制向编辑中心制转换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减弱报道权力的记者将不得不把“无冕之王”的桂冠还给新闻事业,人数最多的记者队伍将受到约束,再加强监督人数较少的中间管理阶层的编辑队伍,腐败将不会如今日这般泛滥。

第三节 由记者中心制向编辑中心制转换

为了最大限度实现上述目标,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提高报纸的社会影响力,提高报业集团的综合实力,无论报业集团内部各份报纸如何定位,报业集团的结构如何进行调整,都要实行一个重大的转变:那就是在采编机制上,实现由记者中心制向编辑中心制的转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的新闻采编机制即是事实上的记者中心制,即以记者为主、以编辑为辅的机制。这一制度沿用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轨,新闻媒体所处的思想环境进一步活跃,面对的信息来源呈几何增长,记者中心制开始凸显疲态之势,编辑中心制的探讨已逐步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实践界需要热切关注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编辑中心制是世界各国新闻界普遍采用的编采运作模式,它的意思是:“编辑在编辑部处于指挥、决策的地位,通常不参与采访,而是坐镇编辑部,通过多渠道的信息,随时对外界发生的各种变动做出分析与判断,结合报纸的要求,向记者布置采写任务,并最后帮助记者完成稿件的写作和修改。”[10]近几年,国内已有报纸采用这种模式,专家学者对此予以了肯定,评价说“记者中心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它采用的是大采访部小编辑部的模式。编辑中心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它强调编辑的主导地位,强调编辑部对整个新闻报道过程的策划和指挥”[11]

一、对比编辑中心制与记者中心制

编辑中心制是与记者中心制差异较大的两种编采运作模式。下面试以二者的对比,讨论一下编辑中心制是适应当前社会现实的采编运作模式。

1.新闻报道过程中倚重的对象不同

记者中心制是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新闻采编制度的结果。它参照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在媒体内部设立数量众多的记者部,记者部下建条线记者群,负责报道各条战线的工作和生产情况。在这种制度下,记者的作用远大于编辑。一方面,记者决定了新闻来源。记者人数众多,在媒体中占绝对优势,而且都是“第一线”人员,处于中心位置,为版面提供各条线的新闻;而编辑只是负责编辑版面,按照条线重要程度安排新闻稿件的“二线人员”,没有获取新闻来源的权力。记者如果不提供稿件,编辑就“无米下锅”。另一方面,记者决定着新闻产品——版面、节目的内容、风格、层次。编辑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新闻稿件文字加工,做标题,画版样,而不能策划报道、组织稿件。换句话说,编辑对记者选择新闻、判断新闻价值、采访的深度和广度无从把握。所以,新闻报道基本上是记者思想、水平的体现。

编辑中心制则与记者中心制相反,它是以编辑为主的机制,由编辑来领导记者的机制。在这种制度下,编辑根据受众需求规划组织版面,按照版面所需安排记者采集新闻来源。编辑的地位不再是陪衬的“绿叶”,而是为记者所簇拥的“红花”。编辑可以直接分派记者采访任务,要求记者提供新闻稿件,并参与到记者工作成效的最后评定。编辑成为了“找米下锅”的主导者,决定着新闻产品呈现的风貌。此时,新闻报道就是编辑思想、水平的体现。

2.新闻报道呈现出的效果不同

记者中心制下,所有报道主题基本是各记者部主任与辖下记者商量敲定的。记者提供的主要是自己所联络行业的新闻,对条线以外领域的新闻不大关注。例如,教科文卫部的选题会,就是跑高校、中小学、医院、文化科技条线的记者分别报出各自条线最近的动态,然后部主任分别确定可供报道的选题。各记者管好自己负责条线的新闻即好,对其他条线的选题不仅不参与讨论,甚至还默默遵循着一个“行业潜规则”——不踩别人的线。从而最终获得的新闻产品体现出来的版面特点就是:行业性、工作性较强,报道语言僵硬、呆板;版面风格不统一,内容较为零碎、散乱;读者兴趣体现不够,相关性、趣味性、时效性较弱。

更严重的问题是,记者队伍多而杂,大半为刚步入媒体行业的新生力量,受历练不够的制约,对新闻报道的把握较难以到位,记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记者与编辑脱钩,采编主体的记者单独作业,报道思想互不统一。种种弊病导致版面的整体素质下滑,版面风格和版面思想紊乱。

编辑中心制将打破各部门间、部门内各条线间以及记者与编辑间平行、封闭的局面,建立起树型运作模式——总编辑把握方向,编辑组织策划新闻报道,记者落实编辑安排的采访任务。由编辑站在全局角度统筹版面,可以增强编辑、记者间的互动交流,保证版面的整体协调性,而且编辑可以排除许多不必要的生产信息或宣传信息。再则,编辑多为拥有十几年新闻工作经验的老记者出身,依靠编辑把关版面,可保证版面质量,最终实现清晰版、到位的面思想和版面语言。

3.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不同

记者中心制赋予了记者无上的权力,形成了兴盛一时的“无冕之王”称号。当新闻报道的权力局限到记者个人身上,尤其是队伍庞大、良莠不齐的记者群体上时,行业腐败将难以控制,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红包”、“软广告”、“假新闻”等腐败现象随着经济大潮冲击媒体行业,至今不息。

编辑中心制可建立起精良的编辑队伍,从受众需求角度出发考虑版面安排和报道主题。编辑与记者的关系是垂直、互动的,两层面共同参与新闻策划,担负报道任务。这种结构下,不仅利于业绩考量,也便于透明操作。减弱报道权力的记者将不得不把“无冕之王”的桂冠还给新闻事业,人数最多的记者队伍将受到约束,再加强监督人数较少的中间管理阶层的编辑队伍,腐败将不会如今日这般泛滥。

二、编辑中心制度中的人员设置

在具体构想中,现行的部主任一职撤销,设置“总编辑—编辑—记者”的采编人员结构。

总编辑把握全局方向,召开编辑群会议,决定一些具有重大政治、经济影响或会塑造媒体风格的头条、独家新闻的报道。

编辑是编采机制中的主导力量,“上承”总编辑,“下启”记者。由于编辑层面担当大梁,所以具体职称上肯定不能笼统地一类归之。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设置“编辑”、“助理编辑”、“初级编辑”等[12],也可沿用我国已有的“高级编辑”、“中级编辑”、“初级编辑”等称号。但编辑的功能认知上要纠正,“高级编辑”的职务应相当于国外的“编辑”职务,依此类推。高级编辑的权力是很大的,刊登或播出什么,基本都是高级编辑说了算。总编辑、高级编辑统属金字塔最高点的编辑部,部里编辑经常交流,确保编辑思想一致,以形成和维持媒体自身整体的观点与价值。

处于基石地位的记者群,则要转变观念,改变记者与版面间的对应从属关系,集中精力发挥自身报道能力。编辑与记者之间的联系将会更直接、更迅速。现有的部主任一职其实是记者中心制下对记者地位拔高的表现。制度改革之后,明晰的编辑和记者职称体系将把部主任的职权划分开来,改善现在媒体分工模糊、责任不清、记者一手抓的状况。

三、建立适合我国的编辑中心制关键在编辑角色的重构

要真正建立成熟完善的编辑中心制,我们首先应该区分和认清目前国内的编辑与编辑中心制所要求的“编辑”是不同的,以现在的编辑队伍是无法实现真正的“编辑中心制”的。

1.工作内容不同

目前我国的编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制作标题、画版面、文字加工等,这种层次的编辑人员相当于国外的“Copyeditor”,仅仅是编辑中的“技术员”。而编辑中心制下的编辑是负责新闻策划、组织稿件、编排版面等工作的,他们才相当于国外的“Editor”。

2.在媒体单位构成中的职能角色不同

目前我国媒体行业中,记者和编辑之间的关系在职能角色定位方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记者与编辑平行设立,编辑只是技术人员,很难干涉记者工作,记者也不屑于听取编辑意见。另一种是编辑基本上作为媒介的行政领导出现。虽然这种编辑掌握发稿权,处于中心位置,但其定位也不是编辑中心制设定下的编辑角色定位。一方面,权力给他带来的影响跟记者中心制差不多,只不过换成很多企业在搞宣传和公关活动时绕过记者,去找编辑。另一方面,这些编辑很难令人信服地指导记者的采访活动,在业内,此类编辑被认为是非专业的。

编辑中心制下,编辑定位在中间管理层,处于总编辑之下、记者之上。记者对编辑负责,听命于编辑。编辑拥有安排记者采访任务、派遣记者出外报道、评定记者工作成效的权力。

3.对“编辑人”的要求不同

由于当前媒体安排给编辑的工作仅是些技术活,编辑不需要发挥太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人们往往认为排版技术熟练、善美工、精文字的人就可以胜任编辑工作,甚至认为作家、语言学家、文学评论家等语言文字功力深厚的人天然就是一个优秀的新闻编辑。

编辑中心制的建立,将意味着编辑地位的空前加强,意味着编辑对新闻报道质量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意味着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编辑要具备“出色的新闻意识”、“拔尖的策划能力”与“和谐的组织才能”。

“出色的新闻意识”是最基本的,编辑必须是经验丰富的老记者,具有建立在丰富的传媒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新闻理解能力。他承担着实质上的“把关”工作,是“守门人”。编辑的新闻意识应该是最优秀的。报道主题的确定,报道重要程度的判断都是由编辑完成。

“策划能力”是指组织、筹划重大新闻报道活动的能力。重大新闻报道的好坏是评价一个媒体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许多世界知名媒体往往是因重大新闻报道出色一炮而红。如《纽约时报》之于“水门事件”,CNN之于“沙漠战争”等。

“和谐的组织才能”在编辑中心制中成为编辑的要件。因为编辑处于中间管理阶层,他要完成完美的新闻报道必须要组织领导好下面的记者阶层,协调安排记者完成采访任务,尤其是重大新闻报道、大型活动直播,更是考验编辑组织能力的时刻。

分清了两者的不同后,我们也就认识到建立适合我国的编辑中心制,关键在于编辑角色的重构。新闻编辑是什么呢?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职称、职务概念,而是一个新闻信息的加工者、把关者、综合处理者、采编活动的组织者、统筹决策者的概念,这就意味着它包括了编辑、责编、主编、终审总编等专业职能。新闻编辑作为一个编采层级体系的统称,它必然要体现传媒的集体意志,对传媒的发展方向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可以说,当我们把编辑当作个人来考虑时,他实际上是以个人的方式体现着传媒的集体意志。当我们把编辑当作一个集合概念来研判时,他就是传媒运作的谋划者、操作者[13]。只有以这种类型编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编辑中心制才是能改变我国传媒运作现状、完善成熟的编辑中心制。

四、对编辑中心制的价值评估

1.它是改变新闻报道疲软之势的“强心剂”

“编辑中心制”强调和突出的是媒体的编辑思想,并将这种理念贯穿在高效的运作管理之中,编辑、记者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编辑依据整体报道思想,组织、指挥记者进行有目的采访,并及时做出有社会影响力的贴近社会、贴近百姓的报道;记者把发现的新闻线索与编辑联系,依据编辑部的意见进行采访,稿件自然与媒体的整体思想相一致。它将有效改善当前新闻报道中版面风格和版面思想紊乱等弊病,让媒体面貌焕然一新、统一清晰,一扫萎靡之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有些媒体已在事实上开始了编辑中心制的实践。如北京、广州的某些媒体编辑,已成为策划稿件或策划版面的编辑,从而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京广媒体在全国的强势之态。

2.它是整顿媒体行业不正之风的“紧箍咒”

建立编辑中心制,形成总编辑、编辑、记者三个层面的树型管理模式,把权力集中到少而精的中间阶层,记者不再拥有强大权力又不受监督掌控,将有效治理目前庞杂的记者队伍腐败迭出而失序的状况,也便于加强对权力的管理和监督,是防止整个媒体行业大面积权力滥用情况出现的“杀手锏”。

3.它是拓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闻事业“开山斧”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新闻事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展思路,拓宽领域,建立新的以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的新闻事业。编辑中心制正是改变原有制度、解决目前众多难解之题的新尝试、新方向、新希望。

记者中心制已越来越不适应于现实需要,小修小补的改革也并没有带来整体现状大的改变。与其痛苦于现状的持续低迷,不如承受阵痛,破除记者中心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编辑中心制,使新闻报道到媒体行业都换上更健康更适合的新颜[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