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个让我幸福的职业

一个让我幸福的职业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记者:一个让我幸福的职业   谢永芳新闻的圈里流行一句话:“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我就是那个当了14年“男人”的女人。13号深夜,得知江西第一支抗震救灾部队在昌北机场集结,紧急驰援地震灾区,我立即从床上爬起来,第一时间赶往机场。亲眼目睹了地震重灾区的千疮百孔,灾民劫后余生的悲情一刻。这是一个特殊的战场。在报道中,我们首先突出的是世博会上的江西元素。

记者:一个让我幸福的职业   谢永芳

新闻的圈里流行一句话:“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我就是那个当了14年“男人”的女人。虽然很辛苦,但是,没有任何一个职业能够像记者一样,如此平等地与世界对话,如此真切地触摸时代的脉搏,如此丰富地体验到社会人生。

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记者是不是一个幸福的职业。我的回答是:“是!”

体验劳累艰苦 感受兴奋骄傲

1996年,我怀揣着全国“韬奋新苗奖”证书走进江西电视台,那时,台里最火爆的节目是《社会传真》,而我的新闻理想,就是用我的眼睛和摄像机,带观众到第一现场去了解真相。

1997年,我接到任务,前往武功山林场拍摄林木盗伐案件。没想到光是上到其中一个林木盗伐点,就花了整整三个小时。在下山过程中,我的两个脚拇指被雨鞋顶得瘀紫了,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最后一段路,我是背朝山脚,慢慢倒着下山的。因为严重地低估了爬山的劳动强度,没有随身携带干粮,在下山返回途中,我们饿得前胸贴后背。又在下雨,那个“饥寒”交迫的夏日,毁了我的两个大脚拇指。和很多记者一样,从我成为一个电视人之后,胃病就如影随形。

2009年初,我奉命采访江西首个由省委书记亲自点题,省委宣传部部长带队调研,所有省直媒体参与的系列报道“新余现象调查”,一组人要在四天时间内完成四期现场报道,做深度分析点评。白天听汇报、出镜、做采访、拍画面;晚上查资料、讨论选题、写初稿,每一天都要忙到深夜。连续三天下雨给拍摄造成困难,高强度的体力、脑力劳动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令我们的神经高度紧张。结束最后一天采访回到家里,我扔下行李,瘫倒在沙发上,半个小时才缓过来。

这个系列报道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从省领导到经济界人士到普通群众,各阶层观众反响热烈。之后,我和同事接连做了四个相似的系列报道,都受到了好评。对一名职业记者来说,所报道的内容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且能推动某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和骄傲的事情。

亲历非常时刻 记录感人瞬间

作为记者,总是能够亲历一些普通人难以经历的特殊时刻。

1999年,全国范围的扫黄打非行动风起云涌,一起特大黄色盗版光盘销售案件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和电台同仁刘崇智假扮成一对从县里来打货的小贩,带着无线话筒,突入位于南昌百货大楼附近的贩卖盗版光碟窝点。四个便衣警察在附近保护我们,另一位同事,在百货大楼楼顶用摄像机追随我们的行踪。当不法分子在便衣的围追堵截中落网时,我们中途意外被便衣跟丢时的害怕和不安瞬间化作轻烟,在这样的斗智斗勇中,我再一次享受到了记者职业的刺激。

2008年5月12号,四川发生特大地震。13号深夜,得知江西第一支抗震救灾部队在昌北机场集结,紧急驰援地震灾区,我立即从床上爬起来,第一时间赶往机场。这天,我抢了个独家。但我的脑海里面越发有一个强烈的念头,灾情很严重,我要记录,我要见证!我要去四川!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的四川之行是我职业生涯里面最特殊和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我们的采访一直在余震的阴影中穿行,而且采访难度非常大。我和我的搭档去了道路条件艰险的汶川,余震频繁的青川,危险的堰塞湖所在地北川,江西投入援建力量最多的地方彭州……亲眼目睹了地震重灾区的千疮百孔,灾民劫后余生的悲情一刻。

这是一个特殊的战场。天上不时有直升机飞过,江面上有冲锋舟穿梭,公路上各种军车、救灾物资运送车川流不息……所有的人都在为了救灾高速运转。

为了尽量扩大报道面,我和搭档在余震中频繁转换阵地,啃干粮、睡帐篷、跋山涉水;为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们搭三轮摩托、出租车、大客车;为了尽早将采制的视频传回台里,我们麻烦过沿途的单位,上过网吧,租用过钟点房上网,甚至感动了素不相识的人帮忙拷贝文件回家传送画面。

一天只有几个小时的睡眠,吃干粮吃到想吐,加上连续作战,我的搭档胃痉挛,疼得半小时直不腰来,我的胃病也在入川九天后爆发。那段时间,我整个人瘦了一圈。

但是,我们的内心始终充满了感动和力量,尤其让我们感到振奋的是,我们的节目受到了江西和全国观众的关注,也鼓舞了江西抗震救灾队伍的士气。5月22日这天,江西卫视举行赈灾晚会。直播现场,主持人连线了正在青川采访的我,当在场的防疫队全体人员在帐篷里高喊“保证完成任务,请家乡人民放心!”时,队员们眼噙热泪,我的眼睛也红了。

是记者这个职业,让我有机会这样近距离地亲历地震救援;是记者这个职业,让我和我的采访对象在同甘共苦中结下深厚的战斗友情;是记者这个职业,让我得以感受到人间至爱,见证灾难中挺立的不屈的民族精神

2010年6月,江西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当我和同事为了前往抚州电视台赶节目,在高速上拦急救车,挤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时;当我们乘坐轮胎一米多高的工程车进入被洪水围困的余江县城时,当我们在冲锋舟上不断地绕过危险的电线,焦急地寻找受困群众时,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在某些特殊的时候,这份职业犹如爱人,令人突然萌生生死与共的情愫。

img65

2010年6月,作者在抚州抗洪现场采访

感受世博盛事 宣传江西发展

作为新闻中心的一名老记者,我几乎参与了中心所有大型报道的采编工作,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给了我一次与世界对话的机会。然而,要在这个有一万多名注册记者参与的盛会中顺利地实施报道计划,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世博报道有两难:一是行路难,世博园区太大,园内活动基本靠走,电视记者的行头又多又重,一天下来,光是走路,两腿就像灌了铅。袜子磨破,脚打起了泡这类情况屡见不鲜。二是进馆难,省级台的记者跟普通游客一样,要排上几小时的队才能进去。现场预约不上,排队又耗不起,我们只能埋伏在热门场馆周围,伺机而动,看到有中央媒体预约的采访就立马混进去,英国馆的采访和拍摄工作就是这样完成的。德国馆的采访则要感谢原江西省委书记、现任公安部部长的孟建柱,我们打着老领导家乡人的旗号使劲儿套瓷,才得以在上海警方的帮助下进入试运行期间的德国馆,并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反对声中,在著名的“生命之源”旁边做了现场口导。

在报道中,我们首先突出的是世博会上的江西元素。《江西馆盛装迎接海内外参观者》、《“老表”逛世博欢迎“阿拉”游江西》、《江西“茶”文化香飘世博园》、《盛大踩街巡游擦亮江西文化名片》、《江西制造闪耀低碳世博》等稿件重点报道了江西馆,江西的生态、文化,低碳经济发展以及江西人在上海举办的各种活动……与常规报道不同的是,我们不是关起门来自己说自己,而是大量采访外国观众,用他们的反应和评价来体现世界对于江西的关注度,折射出江西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我们在日本馆采访时了解到,馆内所有汉字都是南昌人熊峰写的,主题是“联接”。以此为由头,以“世界在拥抱中国,中国也早已融入了世界”为落脚点,将整个世博园的各种中西文化互动的活动串连起来,《世博:文化“联接”全球》获得好评。

在世博会上,我采访了不少高端人物,比如说上海世博会芬兰政府总代表,意大利贸委员会主席,英国驻上海总领馆的领事,日籍华人书法家,他们的身份增加了这组报道的分量,也突显了江西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当了十多年的记者,家人容忍了我无数次因为熬夜、赶稿、采访,回到家累得连饭都不吃,倒头就睡,而且一睡不肯起。虽然作为记者,我们有太多的辛劳和牺牲,但我们从中得到的收获和人生体验,也是巨大的。14年来,我与江西电视台一同成长,有一天,当我们因工作取得的成就渐渐淡去的时候,血液当中的职业印记,依然会散发光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