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主持人在变革中生存

广播主持人在变革中生存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播主持人在变革中生存庆 阳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社会,一个急速发展的社会,主持人节目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已经发展了20年了,成绩是巨大的,但今天,广播在与各强势传媒的竞争中,如何才能继续吸引听众的关注?不是在变革中生存,就是在平庸中死亡。广播主持人一旦失去了自己的听众群,实际上就失去了话语权。

广播主持人在变革中生存

庆 阳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社会,一个急速发展的社会,主持人节目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已经发展了20年了,成绩是巨大的,但今天,广播在与各强势传媒的竞争中,如何才能继续吸引听众的关注?如何才能找到发展之路?只有一条路,变!不是在变革中生存,就是在平庸中死亡

我们为何要变?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广播改革的力度明显不足,尤其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广播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广播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被受众关注的程度不如电视、报纸表现得突出,如今网络媒体的出现又给广播加大了压力。我们应看到,压力也就是一种动力,这种被激活的动力才会使广播重现生机,我们应正确认识和判断各种媒体对广播的冲击和影响,应该看到这种冲击和影响带来的既是压力,也是新的机遇。

1.变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主持人节目形式在重庆出现了16年了,人们的收听习惯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人们对广播的需求不再停留在听听歌的基础上,人们需要广播提供更多的资讯。随着电视在农村的普及,广播的核心听众又从乡村转回到了城市,而在城市中又越来越集中到移动中的人们。如今生活节奏在加快,收听工具在不断增加,人们可以从时尚的MP3,带收音功能的手机上方便地接收广播节目,这种收听方式决定了人们不再像从前一样在收音机前驻足聆听,而是边听边做其他事情,是“三心二意地听”。现代人想做的事太多,而时间越来越不够,越来越昂贵。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而广播是唯一可以在几乎不干扰其他程序的情况下接收信息的手段,因而成了最节约时间的接收信息方式。而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一些长篇大论之类的不符合现代收听特点的节目,主持人要为听众提供“短,浅,软”的节目形态,才能符合时代发展和人们对广播的需要。不改变,不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迟早会被无情地淘汰!广播主持人一旦失去了自己的听众群,实际上就失去了话语权

2.受众需求变化的需要

回首20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大地展开,调频广播作为伴随新的广播技术而诞生的产物,迅速受到受众们的热烈欢迎和喜爱,甚至出现了调频收音机断货的情况。在街头,年轻人以手拿小巧的调频收音机和带耳机为时尚,一群年轻的广播主持人迅速成为了焦点人物。广播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沿用的调幅制被高保真的调频技术所代替,清晰悦耳的CD般的音质,让广播从未如此动听,年轻的主持人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语言取代了此前千篇一律的播音腔,受众从未感觉过与神秘的主持人如此贴近。新鲜的节目结构,轻松的节目形式,兴起的点歌热潮一度让无数的家庭聚拢在收音机前,广播在那一刻光彩照人。技术的创新为广播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平台,广播音质的变化带给人们美的享受,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节目形式的出现贴近了受众,主持人成为了节目的驾驭者。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给了广播主持人一个展示自己个人魅力的舞台。人们需要变革,渴求接受新事物。但如果我们现在仍单纯地靠音质、靠热线、靠点歌来吸引受众,就不能达到那样的效果了。以前,我们主持一个小时的点歌节目,最高时点歌条创下了62条之多,人们有通过电台播放的歌曲来传递自己对亲人朋友的情感需要,如今点播类节目虽然依然吸引人,但是其影响力已不能和当初相比,受众的参与范围也缩小了许多。为什么同样内容的节目会有不同的效果呢?这是因为受众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希望从广播节目中得到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听众群被更加细分,要求我们的主持人能提供更加宽泛、更加专业的各类节目,满足人们的需要。

3.竞争的需要

广播有过辉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广播曾经是传媒的焦点,收音机曾是时髦的奢侈品,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20世纪后期也曾经掀起过狂涛,成为时尚的传播者。如今面对信息大潮的风起云涌,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呈多元化的特点,平面媒体迅速地增加版面、品种,杂志越来越多,报纸越出越早。同门兄弟电视也不断地花样翻新,利用其拥有视觉信息的优势不断包装自己,吸引大众眼球。迅速崛起的网络媒体,大有取代传统媒体的优势和魄力,就连我们广播的传统阵地——校园,也被新兴的网络电台挤占,一些以NJ(Net Jockey——网络骑士,译成中文就是网络直播节目主持人作者注)身份出现的年轻人和广播主持人平起平坐,平分天下。其他媒体在迅速扩大影响力。那么广播在传媒中还能占有多少份额?多种媒介的激烈竞争中,我们还能有自己的位置吗?竞争如此残酷和激烈,广播主持人也只有正视现实,勇于面对,不怕竞争,积极应变才能够求得生存和发展,所以变革是竞争的需要。

那么,面对这些变化和挑战,我们广播人特别是广播主持人该怎样来求变呢?

1.主持人要以听众为中心

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中心,是节目的驾驭者,节目的可听性是否强,跟主持人有很大的关系。广播办给什么人听的?当然是办给听众来听的。主持人做节目心中一定要“装着广大听众”,要“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要学会换位思考,我的节目如何才能吸引人,要多站在听众的角度来想问题。其实,世上本无包医百病之药,我们当然无法完全满足所有人对节目的需要。所以特定主持人节目所面对的“大多数人”,只能是特定的“大多数”,即节目定位之后所面向的听众群的多数。前些年,在经济电台有位一直从事广告业务的女孩,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坐在话筒前,在中午的闲暇时光利用热线和听众随意交流,原本是临时替代,没想到却一炮走红,她的节目收听率迅速飙升,超过了当时最火的节目主持人。台里特地把她从广告部调出,在晚间主持2小时的热线谈话节目,她的名字和节目一下成了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话题。按理说,此前也有类似的谈话节目,为什么这位女孩能够迅速成功?后来我们仔细分析了她成功的原因。多年的广告人员的经历让她非常善于和各种人群打交道,非常善于捕捉交往对象的心理变化,这位女孩酷爱读书,博览群书使她拥有很宽的知识面和睿智机敏的大脑,词汇非常丰富,口才出众。受众在和她交谈时所获得的是一种心灵的满足。就是不听内容,丰富的词汇也足以让人享受到语言带给人们的快乐,再加上她悦耳的声音和女性独有的细腻,让节目具有很强的可听性。她的成功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其实我们的主持人只要能心里装着听众,及时了解听众的需求,发挥自己的潜质,是可以取得这样的成功的。心里装着听众,就能够做到这一切。

2.语言表达方式要学会扬弃,扬什么弃什么,要心中有数

主持人节目形式相比以前的播音员生冷硬的节目形象要更贴近大众一些,更具有亲和力,所以主持人节目娓娓道来的方式更能让受众接受。但是,目前许多年轻的主持人出现的声音发嗲发粘,说话字音模糊,上气不接下气,缺乏语音的美感,节目内容和语音出现脱节,无法完美地演绎节目。这是基本功不扎实造成的。传统播音腔的生冷硬是我们要弃的,但是它吐字发声的规范,语言富有韵律感却是我们主持人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的。语音和发声是传播语言的物质载体,语音准确了,吐字清晰了,声音圆润了,气息自如了,才能更好地进行语言传播活动,这也是实现审美价值、呈现气韵美的基础条件。我们既要改变以往那种高腔大嗓的播音腔,以娓娓动听的话语贴近听众,又要克服主持节目不注重吐字归音,过于随意缺乏语言美感的毛病。从传统播音中吸收精华为我所用,苦练基本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加节目的可听性。

3.主持人节目设置要有针对性

如今在一些主持人节目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台里要求节目有所创新时,主持人往往是换换标乐,改改串联词,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改版。殊不知,这样的为了改变而改变,往往会给人以肤浅和苍白的感觉,所谓换汤不换药,效果并不好。如果不从节目的深层次去理解去把握,去试图改变,那么节目再花哨,也经不起听众的耳朵的考验。我们要了解听众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节目更换之前要了解听众的核心需求,哪些是他们真正希望了解的,哪些是不太受欢迎的,盲目、简单地去改变,最终不会被听众接受。

现在听众收听状态和以往已经有了不同,是“动中听”。要让听众入耳入心,主持人就要针对这些特点设置节目。在内容方面,信息简明单纯,或者,将复杂长篇分解为短小精悍的信息单元;形式方面,包装尽可能鲜活与便于接受。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有个理论叫“媒介依赖论”,认为受众对媒介的依赖有两种情况:一是日常依赖,为满足一般信息需求,他习惯使用某些媒介;二是异常依赖,社会重大变化,情况不明,急于从媒介了解情况,依赖明显增加。这时,哪个媒介能及时充分提供信息,他就转向谁,不惜背弃自己多年使用媒介的老习惯。我们节目的变化应该从这些方面来考虑,抓住听众的这些心理需求,就能发挥广播媒体的优势,使节目具有吸引力。

大方向明确了,主持人该如何做才能够应对挑战呢?

1.要重视基本功的练习

这是大厦的基础。我们主持人的担子很重,广播的振兴需要我们的努力,要完成这一使命,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做后盾。播音主持的基本功主要就是播音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功,是指对语音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对有声语音基本技巧的熟练运用。我们要强调的是,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声音圆润,吐字清晰,字音规范,语气流畅,声情并茂。这些已经成为从事这一专业人员的必备素质,也是需要长期磨练的基本功夫。广播节目是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是用声音来感染人。只有充分挖掘、运用声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给受众形成有冲击力的强烈的听觉效果,虽然如今高灵敏的近声话筒让主持人们即使不练习也仿佛有足够的气息在播音主持中运用。年轻的主持人不太重视语言基本功的掌握,认为传统的语音基础练习过时了。其实不然,我常问身边的朋友听广播节目的感觉,他们告诉我,你们某某节目太差了,话都说不清楚,某某节目好听,舒服,然后就点到主持人的名字和节目。我注意到他们提到差的,大多指向新成立的频道和我们年轻的主持人,好听的,有些节目是外购的,有些是本地资深的播音员主持人做的,他们往往语言功底深厚,技巧娴熟,包装精美,富有语言的魅力。其实就内容和形式而言年轻的主持人们表现并不差,差别就在于语言基础相对薄弱,无法表达出来。如果一个主持人的语言不能让受众感觉动听,那再好的内容也是“呕哑嘲哳难为听”。时下有一句广告词是“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我们改一下,“语言不好,再好的内容也表现不出来”。所以我们真的有必要再次加强对基本功的认识。其实,多年形成的完善的播音方法有它科学的一面,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不再需要那种高音大嗓,讲求精确的气息的运用。可是,语言这门艺术的确是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调整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形成一定的美感,这并非一夜之功能够成就的。传统的精华的东西,我们还是需要保留和弘扬。我们姑且不论播报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如果受众在接受你的播报的同时,能从你的工作中感受到语言魅力,一种美感,那不是很令人愉悦的事情吗?

2.要重视个人素质的提高

节目主持人的素质高低往往决定一个节目的质量,主持人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新闻素质、心理素质、语言素质等这些综合素质,对广播主持人是非常重要的。广播频道的发展和听众群的细分化,使我们需要更加专业的主持人来满足听众的需要,原来那些胡椒面主持人就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主持人要力争成为各方面的专家、行家。一专多能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个人素质的提高能够直接提升主持人的内涵和修养,对驾驭各种节目有必然的帮助。

3.要重视社会经验的积淀

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其实并不难,它来自平日里对生活体验的积累,对各种知识的涉猎,对一切新事物的孩童般的好奇心理,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修养是一个人文化层次的综合标准,它包括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审美情趣、表达能力、思维方法、对问题的洞察力等,在这诸多因素中,要特别注重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它是基础,可以带动其他素质的提高。广播主持人首先是新闻人,文化人,要对新闻有敏感,要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透彻了,节目所反映的世界才会丰富多彩。要博览群书,对各行各业都要有了解。扎实而广博的知识有利于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辩能力。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节目的厚重感。

4.要善思勤想

爱动脑筋的主持人能够抓住机遇,现在我们的听众已经不再满足于“感情型”和“介绍型”的主持人,还特别需要“思考型”的主持人,大众心理学中提到受众有“被领导的心理需求”,我们肩负受众的引导者的社会责任,可是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思考和分析,我们又拿什么来引导受众呢?又如何才能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呢?所以,要成为一个大众欢迎和喜爱的主持人,需要有个人魅力,这魅力来自自己独到的见解,精辟的分析议论,广博的学识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这才最能显示一个节目主持人的思想理论水平,这样才是富有魅力的主持人。要多思多想,思能促辨,才容易看清自己发展的方向。

从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广播不是没有出路,不是无法生存和发展。从长远效果来看,广播在各方面的优势依然如故。这一点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广播依然具备很强的竞争实力。面对各种媒体的迅猛发展与激烈竞争,广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发挥广播这一特有媒体的优势。广播主持人只有增强内功,变革节目形式,才能把更多的听众吸引到节目中来,才能在媒体竞争中拥有自己的阵地,让广播焕发新的生机。广播的生存要靠我们自己去奋斗。

(作者单位:重庆电台新闻频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