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上的新闻

网络上的新闻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 网络上的新闻——正在兴起的网络新闻的形式与实践斯图尔特·艾伦●历史视角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网络新闻的哪些启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网络新闻报道的迅捷度及其深度和广度。

第五章 网络上的新闻——正在兴起的网络新闻的形式与实践

斯图尔特·艾伦

历史视角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网络新闻的哪些启示?

●在网络新闻早期,什么样的报道形式上的革新吸引了公众的注意?

●网络新闻的形式和实践在多大程度上已经被规范化了?

●什么因素正在导致这些规范的逐渐固化?

有些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我希望能通过引用大卫·布林克利(David Brinkley)这位经验丰富的广播记者和新闻主持人的话开始本章关于网络新闻的探讨。布林克利的电视事业开始于1951年。在《骆驼新闻大篷车》(1)做记者的他,扮演着向美国观众介绍电视新闻的重要角色。1956年10月,《大篷车》栏目被《亨特利—布林克利报道》取代,这个节目的特色是由在华盛顿的布林克利和在纽约的亨特利连线共同主持。这个节目能成为NBC的王牌电视新闻栏目,应该归功于几年来NBC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方法。随着布林克利在1970年的退休,这个节目更名为《NBC晚间新闻》。

2003年6月11日布林克利去世时,时任《NBC晚间新闻》的主持人汤姆·布罗考(Tom Brokaw)回忆说:“布林克利是现代广播电视新闻的一个标志,他是一个才气十足的作者,当整个国家面临危机、悲剧和失败时,他的寥寥数语正是这个国家需要听到的声音。”(引自Haberman,2003)早些年,在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及他如何看待自己在电视新闻界的传奇时,布林克利回答说:

每一条在电波中传递的新闻实质上都和我们创办《亨特利—布林克利报道》开始报道的样子差不多。我们或多或少地确立了广播电视新闻的形式,直到今天它继续被沿用。没有人能想到比这更好的方法做广播电视新闻。

(引自Waite,2003)

然而,在一篇摘自他回忆录的文章中,布林克利对于当下电视新闻状况的批评严厉得不能再严厉了。他写道:

电视主持人和记者要有效地将自己的产品传递出去。他们会充满吸引力地包装这些产品,希望能吸引数以百万计的人观看。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中,恐怕很多电视新闻被包装得太有吸引力。为了应对经济压力、竞争,还有因为缺失了正直以及对企业价值的承诺,一些电视新闻变得如此琐碎、缺乏内容且无关痛痒,已经和娱乐节目没有区别。但是即使尽最大的努力,电视新闻都更多地受到来自媒体自身的压力,而不是新闻传递着的意识形态。结果,每一个记者,不管是主持人还是各地的现场记者都因为公众的质疑而权力受限。公众的这些质疑从一开始就将电视看作来自娱乐传统(像电影、喜剧等)的产品,而不是来自新闻传统。

(Brinkley,2003)

这些文字来自一个在巩固电视新闻规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人,值得我们充分重视。这些文字不仅对电视新闻的未来方向提出了警告,而且布林克利所提出的“媒介自身的压力”对于电视新闻的结构发展至关重要。也就是说,自始出现的来自“新闻传统”和“娱乐传统”之间的张力会持续发展。要么走向更好,要么正如布林克利看来,走向更糟。

我讨论布林克利观点的道理现在应该已经很清楚了。我的论点是:我们现在所目睹的网络新闻在形式与实践上的固化过程,与之前的电视新闻的过程是相似的。在当下对网络新闻的辩论中,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网络新闻网站的独特潜能,也就是用他的话来说,如何才能对全球公众“有效地将自己的产品传递出去”?思考这个问题时,布林克利对早期电视提出的议题在回响。如同本章将展示的那样,新闻网站当然也不可幸免地要面对各种经济压力、新闻组织对手的竞争、对报道责任的思考以及观点的正直,这就和电视新闻一样。更富于挑战的问题是,与网络新闻相关的“媒介自身的压力”,也就是网络新闻至今依然才刚起步的状况。由于来自媒介自身的压力往往被理所当然地接受,并默认为这种媒介的特征,因此要改变就更为艰难。

突发事件的网络报道

在本章的讨论中,我将对网络新闻早期发展中的一些案例进行说明与评价。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我要强调一点,那就是这些案例中的每一个都应该被看成是由一系列必然性构成的复杂状态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从某种程度上说,勾勒出这些必然性事件的轮廓是可能的,它们有推动发展的逻辑。而且,我们回顾这些事件比当时发生的那一刻看得会更清楚。从好的一面来看,我们很难在那些总会发生的社会斗争的过程中去欣赏与评判。由于这些事件带给我们它们不可避免会发生的认识,所以我们必须付出一切代价让它们不再发生。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1995年4月19日发生于俄克拉荷马州爆炸的网络报道的思考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在互联网的早期,大量的网络新闻网站提供了突发新闻的报道,这是对那悲剧的一天的切实宽慰。在那个周三上午9点零2分,一辆租来装载着大约4 800升易爆品的卡车,在阿尔弗莱德·穆拉大楼前爆炸。这栋九层高的办公大楼里有很多联邦政府的官员。据称,15英里以外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爆炸的震动。当时的官方称这是在当时美国本土上发生的最惨重的一次恐怖袭击,据报道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68人,其中包括19个在二层托管中心的小孩,另外还有500多人受伤。爆炸发生大概90分钟之后,蒂莫西·麦克维(Timothy McWeigh)在比林斯镇附近因为无照驾驶被警察拦住。因发现其隐蔽携带武器,警方随即将他逮捕。两天后,就在他将被释放的时候,他被指控为爆炸案的嫌疑犯。同一天,蒂莫西·麦克维的朋友特里·尼科尔斯(Terry Nichols)在堪萨斯州投降。特里·尼科尔斯和他的哥哥詹姆斯·尼科尔斯(James Nichols)被作为重要证人扣押。麦克维(McVeigh)和特里(Terry)在这起爆炸案中被控十一项罪。但是这两个人在法庭上皆宣称无罪。

1995年,当新闻网站还只是将之前在媒体上的报道进行复制的时候,在4月份命中注定的这一天里,互联网扮演了创造空间将信息四处传播的角色。这成为了网络新闻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时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网络新闻报道的迅捷度及其深度和广度。就在爆炸发生几分钟之后,网络新闻的记者和编辑们就迅速地报道了他们获得的关于这场悲剧的所有消息。《直击新闻》(NeWsday Direct)的执行副总编贝思·科普兰(Beth Copeland)说:“爆炸发生后一个小时之内,我们就在报道中有俄克拉荷马城的定位地图、最新的美联社文章,以及一个图表式报道,是关于恐怖主义袭击中使用的各种类型的炸弹。”(引自Agrawal,1995)在网站的其他位置,很多目击者贴上了他们看到的人群疏散的场景,其中经常会有让人心惊的细节描写。另外一些人怀着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救灾工作的关注,转载了新闻。幸存者名单以及收治他们的医院(包括完整的电话联系方式)开始出现。一些俄克拉荷马城的居民主动帮助那些想要联系亲属却不能打进长途电话的焦急的人们拨打当地电话。网络论坛随即出现,在论坛中有人表达自己的愤怒,有人表达他们的悲伤,与此同时有人向受害者提供紧急救援。网络聊天室里的情况也是这样。网络服务商们开设多个聊天室供大家分享对于爆炸的观点和看法。在计算服务公司(CompuServe)工作的达芙妮·肯特(Daphne Kent)描述说,她当时浏览过的聊天室是她见过的最群情激奋的聊天室,很明显是因为爆炸案中有孩子伤亡,而且这种事情还可能在任何地方发生(引自Haring,1995)。

《俄克拉荷马城日报》(Oklahoma City Daily)以及当地的电视台KFOR都开始尽可能快地报道相关新闻,人们可以就事件向电视台的人提问,并且要求听到那些除了广播电视媒介报道以外的新进展。比如美国在线一类网络服务商为爆炸案提供了储存空间,让人们在无线网络上获得新闻源(NeWs Feed)。同时,Prodigy公司与AT&T公司也为自己的注册成员提供事件进展的信息。(CompuServe公司也是一样,不过不是第一天就开始这么做)。我们清楚地看到,在爆炸发生3个小时之内,《直击新闻》的用户就可以通过公告牌向《海豹神兵》的作者理查德·马钦科(Richard Marcinko),一位专家与作者,提出相关问题讨论(Agrawal,1995)。很多报纸其实都有网络版,比如《纽约时报》的@ TIMES和《芝加哥论坛报》的芝加哥在线(CH ICAGO ONLINE)。在爆炸当天,它们都是直到一天快结束了才刊登了一定的报道。很少有网站刊登通讯社来稿之外的文章。它们都倾向于在新闻在媒体上报道之后才贴出来。新闻图片更是少得可怜。与《圣何塞水星报》(San Jose Mercury NeWs)相关的网站,以及《时代》旗下的网站是极少数几个刊登了图片的网站。ABC还为美国在线的用户提供了一段视频。即使调制解调器在最高速度下工作,你也要等上11分钟才能下载这段只有十五帧的视频(Agrawal,1995; Hans On,1997)。从第二天一开始,很多网络报道就有了进步,一些新闻网站允许用户查看关于恐怖主义、军事组织以及相关内容的档案文章。

在谁应该为这次爆炸事件负责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很多主流新闻组织比如CNN反复散布毫无根据的谣言,声称“来自中东的3个男人”是首要嫌犯。其他专家提出另外的猜测,指出4月19日是联邦警员袭击在得克萨斯的瓦克的大卫教派阵营事件的纪念日。两年前联邦警察的那次袭击造成了80人死亡(造成那次失误的袭击的机构就有办公室在俄克拉荷马城的那个建筑物之中)。在这些猜测的漩流里,一些观点相互冲突,于是人们转向通过互联网去了解事态的进展。互联网的这些用户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互联网的热量一触即发。互联网可以在用户的指尖下提供海量的信息,这自然也不是完全无暇的。关于这次爆炸案的阴谋论在网络上回响,主要在那些由右翼团体、倾向枪支使用自由、新纳粹以及类似的组织的网站上出现。托德·科普利维奇(Todd Copilevitz,1995)观察发现,对于那些追踪大爆炸报道的人来说,这更像是恐怖主义的工具正通过网络扩散。关于如何复制这次爆炸的技术手册告诉人们,将硝酸铵和烈性燃料混合就可以炸掉那座办公大楼。网上可以轻易获得这些信息让很多专家和政治家不安。有些人不禁要问,互联网应该为煽动极端主义者的暴力负责吗?计算机技术的快速传播让心怀怨恨的个体和组织能够彼此沟通,表达他们的仇恨,因而受到人们的批评。《华盛顿邮报》一篇评论员文章中指出,“过去,持有这种仇恨观点的人是孤立的,被剥夺表达权利的,然而有了这种技术,他们就可以聚到一起了。以前他们根本没法找到彼此的存在”(引自Schwartz,1995)。

在俄克拉荷马爆炸引发了全国性危机之后,一些互联网的鼓吹者坚持认为互联网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新闻与信息源。对此强烈反对的一些批评家则对新闻网站的价值感到怀疑,认为互联网的反应太慢,并且它提供的主要信息都可以从晚报或电视节目中获得。另外一些人将矛头指向了技术上的故障,他们观察到几个主要的新闻网站因为在最开始的几小时内承载不了超负荷的点击而瘫痪,而那本该是它们最有价值的时候(Andre Ws,1995)。罗森博格(Rosenberg)在《旧金山观察家报》(San Francisco Examiner)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对于俄克拉荷马州大爆炸的报道,开启了这两种媒介关系的新纪元。”他还说:“网络正在迅速成为一个真实的场域。这个场域更像是一种跨国会场,在这里人们展开讨论,传播谣言,新闻出现。在这里,记者需要了解规律,识破陷阱,避免犯下巨大的错误。”在他看来,俄克拉荷马州爆炸案的新闻报道在新闻媒介和网络社区之间制造出了一种“反馈链”。这种反馈链既可能带来大量有用的信息,也可能带来不实的信息,这主要取决于记者对此的付出。

不管怎样,在大爆炸之后的两周内,网络传播的研究者注意到点击注册新闻网站的人数出现了戏剧性的增长。南多网站(NandOnet)(北卡罗来纳《新闻与观察家》NeWs and Observer的网站)主编布鲁斯·斯瑟勒夫(Bruce Siceloff)说:“广播不再是报道突发性新闻的唯一媒介,我们也不需要不停地印刷才能带来新的新闻。”他接着补充说:

网络新闻没有截止时间,读者们也不会因为买了早间印刷的版而错过任何新闻……就像CNN和广播一样,我们能每分钟突破之前的报道,带来更新的内容——一个小时就能完成很多次更新。

(引自Agrawal,1995)

根据斯瑟勒夫的统计,在爆炸发生的头两个星期,南多网站的点击量以每周30万人次的速度增加。截至4月30日,总点击量达到了237万人次。他说,最吸引浏览者的是网站从一手信源得到的信息(如俄克拉荷马州的学生报、白宫、救援组织、亲军事和反军事组织等)。网络可以马上提供这些信息,也提供迅速反馈的机会(Agrawal,1995; Kenworthy,1997; Weise,1997)。

真相与谎言

在爆炸发生后的几个月中,关于互联网作为新闻信息源的潜能的讨论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那些在报纸工作的人来说,很显然当突发新闻出现时他们很难与正在兴起的电子对手竞争。这一点在危机事件中尤为明显,这时的人们急需知道事情的最新进展。如同克里斯·奥克斯(Chris Oakes)在爆炸发生时写的那样,提供信息是互联网的生命。

未经处理的新闻、观点、吊唁等,都在世界发生混乱的时候井喷式地爆发在新闻网站上。比起互联网的其他用途来说,互联网面对全国性悲剧的反应可能将是未来的最大用途。

(Oakes,1995)

对于互联网上信息的可靠性的争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愈演愈烈,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围绕tWA800型飞机坠机事件的报道所进行的讨论。1996年7月17日,一架从纽约飞往巴黎的波音747飞机在起飞20分钟之后坠落到长岛东北部的大西洋里。机上230名乘客全部遇难。对于这一突发新闻的报道一开始就流传着关于谁来对爆炸负责的各种猜测。一群目击证人对于事件的看法被写入报道,他们中一些人确信他们看到了一些闪光的物体高速飞行着靠近飞机。一些“恐怖主义专家”被邀来发表他们的看法,很快,专家们就将矛头指向阿拉伯人与穆斯林们,指责他们造成了这次飞机坠机(称这是对俄克拉荷马爆炸的回应),并称很快就会发现机上的炸弹(Husseini,1997)。也有一些人坚称这是由于机械故障和设计缺陷造成的。在这股求证与判断的大潮中,不少主流媒体记者往往采用了匿名的信源,有些就来自互联网。而与此同时,官方也将网络作为调查的重要资源。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为例,他们在新闻发布会经常提到FBI纽约版的主页,并且同时请求大家帮助他们确定原因(FBI同时提供了它的邮箱地址和免费拨打的电话号码)。在坠机发生后的第一天,FBI主页就收到1 500多条信息,一些信息被FBI发言人描述为“极具价值”(Chester and Shotnicki,1996)。

在接下来的几天,对事故原因的推断不断趋于白热化,一些共同的意见开始在几个网络讨论组上聚集。比较倾向于判断这架tWA800型飞机是忽然被在长岛附近进行演习的美国海军巡洋舰击中的,这场悲剧是“友军走火”。据《泰晤士报周日版》(Sunday Times)记者詹姆斯·亚当斯报道,这个判断最早出现在一个叫alt. conspiracy. com的新闻组中,之后被activis M.miilitia,survivalis M. com和impeach.clinton. com等其他新闻组转发。很快当地的电视新闻台报道了它,使得这个判断的效应扩散,出现在世界上很多主流媒体上。亚当斯写道:“在事故发生一周之内,这个‘友军走火’的说法成了华盛顿宴会派对上的热议话题,五角大楼不得不对此展开调查并澄清事实。”五角大楼拒绝承认这样一个判断,自然也被人们认为只是政府企图掩盖而已。丹尼斯·达根(Dennis Duggan)在《华盛顿新闻报》(NeWsday)中报道说:“这辆飞机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有两个阿肯色州的士兵在飞机上。他们曾经是比尔·克林顿的安全成员,正准备去巴黎向《世界报》揭示克林顿与外星人之间的勾当。”同时还称这个说法在《迈阿密先驱报》(Miami Herald)上也有报道。

对于那些相信这些阴谋论的人来说,同年11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前ABC新闻记者皮埃尔·塞林格(Pierre Salinger)(他曾一度是肯尼迪总统的新闻秘书)在戛纳的一次航空航天会议上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说明。让所有听众震惊的是,他声称自己掌握了证据证明tWA800型飞机是由美国军队的导弹击落的。他有一份来自法国情报特工的报告,证明他的论点。这个言论引发了媒体的骚动。然而几天之后,一些情报评论家指出他所报告的内容中那些有权威性的细节早在几周之前就出现在一些网站上,塞林格被迫对此予以了承认。FBI的事故调查员以及美国的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都对他提出严厉的指责。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位官员称已经退休的塞林格是一个“曾经可敬的记者”(引自Harris,1996)。很多主流媒体的指责超越了塞林格本身,而集中在互联网作为传播虚假消息的平台的问题上。报纸的批评更加严厉,一些报纸声称,互联网从来不生产可证实的阴谋论。

互联网的兴起给电视带来的麻烦显然比给其他媒介带来的麻烦少。但是电视媒介也对网络进行了猛烈的批评。CBS很受欢迎的新闻节目《60分钟》(60 minutes)的主持人莱斯利·斯塔尔(Leslie Stahl)在讲到所谓掩盖tWA800型飞机坠落真相的问题时说:“虚假、骗局和谎言——网络上到处充斥着这些东西。”她还接着说:“谎言如此泛滥,网络正变成一个危险的地方。”(《60分钟》1997年3月2日脚本)在这期节目播出不到两周后,塞林格在巴黎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再次重申了他的推断,这次他公布了一个69页的报告以及雷达影像来支持自己。FBI副局长詹姆斯·卡斯特姆(James Kalstrom)很快对此嘲笑道:“这是胡扯。没有一点事实。这些东西不可靠,全是基于网上的流言蜚语,根本没法推断和分析。”(引自Rashbaum,1997)不久之后,《电脑生活》(Computer Life)总编玛吉·坎农(Maggie Canon)声称,她以及其他几位记者都收到了塞林格用来证实自己的“导弹论”的所谓“军方文件”,但他们都决定不予理睬。她说:“网络的属性会让人们更愿意相信流言蜚语。网络总是被使用者视为一个信息未经过滤的一手信源,不会向传统新闻媒介那样不可信。人们会马上接受互联网上的信息。”她接着又说:事实上,“网络中传播的谎言、谣传以及骗局比任何地方都要多”(引自《新闻在线》PRNeWswire,1997年3月18日)。尽管如此,互联网的价值却被福特·费森登(Ford Fessenden)所重视。他是《华盛顿新闻报》的记者,因报道此次坠机事件获普利策新闻奖。他评论道:“新闻报道大大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他描述了他的工作方法,解释说:“在互联网上时不时查询信息,查看每日的安全记录等都是记者的常规行为……在计算机协助下的报道能让公众对于飞行安全的理解有所转型。”像费森登这样的记者尽管仍然是少数,但他们在改变人们对于互联网以及未来潜力的看法上做出了推动。

及时性,深度,互动

诸如“新媒介”以及“计算机辅助报道”等概念开始占据了新闻学词典中的一部分。每一个新闻记者都深知新技术带来的可能性,尽管有一部分功能在实践中还需要有所限制。1996年11月,《华盛顿邮报》记者霍华德·库尔茨(Howard Kurtz)在CNN的一个节目中说:

……我们不能不看到,很多人还只是将网络作为一种玩具。这些人在网上闲逛,四处看看。还没有人靠网络赚过钱。但是所有的大新闻机构,包括我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都在调查网络的走向。因为我们有种感觉,在3年、4年或5年之内,当你可以在网络上视频,当网络变得更快、更稳定时,网络将变成强有力的新闻竞争者。

(CNN《可靠的信源》,1996年11月脚本)

1997年3月,网络有了新的进展,但是对于一些支持网络新闻的记者来说速度还不够快。乔恩·卡茨(Jon Katz,1997a)在这个月《有线新闻》(Wired NeWs)的一个专栏中评论道:“除了《圣何塞信使报》(San Jose Mercury NeWs)和《华尔街日报》这两个报纸之外,700家报纸在网络上放置那些死气沉沉、迂腐无味的内容,报纸对于新媒介的利用是无味的、昂贵的且收效甚微。”他认为传统媒介必须拥抱新媒介带来的变化,新媒介能让记者在第一时间报道突发新闻。他写道:“报纸已经无论如何都不能假装还能保持自己长期以来在报道突发事件方面的霸主地位了,大多数的突发新闻都是以早于报纸头条新闻的方式通过电视现场直播或者网站及时更新的方式来报道。”为了挽救报纸这种衰落的状况,一个又一个的评论员都在坚决主张,报纸不得不承认网络在报道速度上的优势。MSNBC的首席主编梅里尔·布朗(Merrill Brown)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认为微软和NBC合资的关键目的是要在网络上经常更新报道突发事件(引自Parenthoesn,1997)。

这个月的晚些时候,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故发生,这绝对性地巩固了互联网在报道突发新闻事件中的卓越地位。那就是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圣迭哥附近的“天门教”(Heaven's Gate)(2)教徒大规模自杀事件。一个曾经的“天门教”信徒接到了教派其他成员寄来的录音带,报告了警察。当警察在1997年3月26日到达现场时,该教派的教主连同另外38位教徒用伏特加酒搭配含有苯巴比妥成分的苹果派完成了他们最后的晚餐。很显然,他们狂热的信仰让他们相信,他们可以乘坐从海尔·波普彗星来的飞碟,到“天国”里过高于人类的生活。这次厮杀的新闻也引发了媒介的高度关注。《华盛顿邮报》的网站是最早进行网络报道的新闻网站。《华盛顿邮报》网站主编贾森·赛肯回忆道:“那天早上八点事情一出现,我们就迅速在网站上进行了报道。只要一有更新,我们就放上去(美国公立广播,1997年4月3日脚本)。

在赛肯看来,即时性是新闻网站战胜电视的三条优势之一。互联网新闻报道的第二大优势是它能进行大规模的深度报道。“你在网上能放的东西真的是无限的。当我们在《华盛顿邮报》上发布新闻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篇幅问题。而我们在WASH INGTONPOST.COM上发布信息的时候我们相当于发表了4万页的内容。”在“天门教”事件的报道中,当天门教教会自己的网站被流量堵塞时,赛肯使《华盛顿邮报》网站的用户可以通过“美国在线”的服务器观看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他们写的相关的书还有一些录音带)。这种做法让网络用户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徒自己的言论知道教徒们是怎么想的,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新闻记者给出的诠释。赛肯还制作了一个时间轴,教徒们自己所说的话相对应的宗教狂热分子的历史在这里有所描述。《华盛顿邮报》记者之前的报道也能在网站上阅读,以便帮助读者了解事件的背景。赛肯说互联网的第三大优势就是它的互动性。他评论说:“我们找到世界上最权威的UFO专家,邀请他在网络上解答读者们提出的问题。”这种做法在今天看来已经非常普遍,可是在当时却非常稀奇。当他被问到是否能够预测一下未来在报道突发事件方面,网络新闻何时可以胜过传统媒介时,他回答说:“随着网络与人们生活联系的日益密切,这种情况很自然就会发生。”

公众对于“天门教”自杀事件如此关注,以至于该事件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平息。在关于此事的重要性的讨论中,有些人认为我们需要理解互联网在人们公共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影响。在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中,提到了“天门教”组织的开销主要是靠那些做网络设计的成员们支持。卡茨(Katz)再次提出了他的洞见:

不管那些人死后是去到哪里,他们留给我们第一个网络悲剧。这是第一次,死去的就是我们,而不是他们。他们的生命、事业、信仰和过往都融入到网络文化当中,已经成为我们的历史和记忆。这不是某个宗教狂热团体躲在丛林深处自我了断。他们的消息、指纹、声音以及写下的文字都可以在网上得到,很容易、很快捷地,我们双击下鼠标就可以通过浏览器获得。从探路者、雅虎、有线新闻,这些网站架起了链接,挖掘发帖,这些网站和网页可以分分钟就被复制。一个媒介又一个媒介,自己报道着故事。

(Katz,1997b)

与上述立场完全对立的是,另有一些评论家倾向于将互联网看作是对社会的一种固有危害。很多人将天门教徒与网络的关系作为证明自己这种批评的依据。他们认为,网络是宗教狂热分子的招募阵地。尤其是年轻人很容易就被他们的观点“洗脑”,控制他们的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与流通。还有很多批评者以反对网络色情作为回应,将这看作是对部分人眼中道德的持续威胁。

不管以上这些争论如何,互联网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是提供资源,让新闻报道融入背景之中,从而带来纸质媒介和电视媒介无法提供的光明的向度。不过,新闻界对于新媒介的可信性质疑仍然层出不穷。互联网的首要角色是作为一种补充性的媒介,也就是主要为那些与之竞争的媒介提供新闻背景资料吗?或者,它是为了提供不同的新闻阐释的方式?

提高可信性

对于这一类问题的讨论,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传播信息的质量。后来发生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新闻,让这个问题的思考变得十分纠结。威尔士王妃戴安娜在一场车祸中死于巴黎。她的爱人多迪·法耶兹和司机(他们的保镖受重伤)也在事故中身亡。这个报道在1997年8月31日早些时候爆发,网络新闻记者迅速将他们能搜集到的一切信息都报道出来。马特·德鲁奇(Matt Drudge)的新闻网站“德鲁奇报告”(Drudge Report)后来被证实是第一家向美国观众报道这个新闻的媒介机构(根据1998年6月2日《全国新闻俱乐部午宴》的脚本)。BBC新闻网、《纽约时报》网站、ABCN新闻网、CNN新闻网和雅虎的即时新闻都在电视报道了初步的细节之后迅速发布新闻报道。甚至在官方在巴黎召开戴安娜死亡的新闻发布会之前,网络新闻已经将这条消息传遍整个世界。

电视新闻长久以来都被认为在报道美国总统肯尼迪被暗杀及其葬礼时奠定了它的合法地位,有人认为戴安娜王妃死亡的报道也奠定了网络新闻的地位。对于那些搜寻最新消息和最新发展,还希望了解背景资料的人来说,电视新闻的滚动播出让人焦躁,网络再一次成为了他们的首选(CNN.com在星期日当天吸引了430万人点击网页,这在当时是让人叹为观止的,见Macavinta,1997)。一些新闻网站提供了音频和视频的链接,同时还提供了相关网站的链接,比如戴安娜生前参与过的慈善机构的网站。

时间表、新闻档案以及公告栏被广泛使用。布鲁斯·辛普森(Bruce Simps On)发现:“可能网络作为新闻传播机器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其他媒介的受众被一勺一勺喂着编辑们认为合适的新闻时,互联网受众们可以自己搜索新闻,并在短时间内细细浏览大量的信息。”互联网可以让受众遵循自己的道路获取信息,当其他媒体尤其是一些电视网无一例外在数小时内播放官方批准的戴安娜王妃之死的细节时,这种能力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纽约时报》的电视评论员说:“大多数电视新闻都采用了一种崇敬的、恭敬的语调,主播就像‘首席治丧员’一样。”

与之对应的是,网络上的一些声音提出了难以应对的问题,导致了一些复杂议题的出现。《沙龙》(Salon)杂志的执行总编安德鲁·罗斯(Andre W Ross)评论道:“我欢迎这个媒介所提供的更快捷、更诚实的新闻报道的机会。传统媒介觉得自己应该更官方、更正式,对于传统思想鹦鹉学舌。”(引自Macavinta,1997)一星期之后《泰晤士报周日版》(Sunday Times)发现,互联网上的用户在网上发表观点,获得集体回应,“就像一种前所未有的悲伤的电子输出”。饱含真情的悼念网页的出现,让哀悼者表达他们的敬意、分享他们的回忆、表达他们的悼念,同样的情绪在数百个网络聊天室和论坛中进行。与此同时,一些话题也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包括王室未来地位会受到什么影响,是否应该组织起来联合抵制小报,在这个高速撞车事件中狗仔队的所做所为等。以《新闻周刊》互动版“看我线上发言”栏目为例,某天该网站栏目设置的话题是“戴安娜王妃与媒介:戴安娜王妃的车祸很显然是因为她要躲避摄影记者造成的。是媒介杀死了她吗?是我们读者杀死了她吗?”(引自Peters On,1997)同时,一些阴谋论的支持者也在不同的新闻组中发表了他们“待回答的问题”(比如alt.conspiracy.princess-diana),怀疑戴安娜王妃之死是一出肮脏的把戏。

有意思的是,在网络报道的一开始,很多评论员都预测,事故发生现场的照片会在网络上找到。巴黎警方迅速出动,试图没收狗仔队拍摄的短片(据称,其中一个记者在现场被愤怒的目击者打了一顿),很多报纸都声明他们将拒绝购买描绘遇难者的照片。但这依然没能阻止这样的重大故事在互联网上出现新闻照片。网络专家J.C.赫茨(J.C.Herz)当时评论道:“网上总充斥着最爆炸、最愤慨、最可疑的信息,让你忍不住想闯入。互联网上没有压制信息的机制,这是这种媒介的美丽所在,同时也是它的缺点。”(引自McNamara,1997)这篇评论发表不到一周,一张自称记录戴安娜在奔驰车上的车祸照片出现在了网络上。这张照片出现在一家提供“令人不安的画面档案”的网站上,这个网站是由一个叫做Rotten Doc Com的“反新闻审查”群体运营。这个群体位于加利福尼亚,它声称是从秘密来源的邮件(照片下没有署名)获得这张照片的。这张照片展示了一场严重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场景,但我们不能判断那个满身鲜血、卡在扭曲的钢铁之中的金色女郎是不是戴安娜王妃。这个群体的立场开始也很含糊,他们既不确认也不否认这张照片的可信性。在这张照片置放的首页上有一个声明,说是“为了政治原因,让人们思考,让人们难过”。如果这就是这个群体的目的,那么他们达到了。很多人都浏览了这个网站,多数人用电子邮件表达了他们的愤怒,这造成网站的带宽不够,从而迫使这个群体将照片删除以便网站能正常运作。

法新社报道了这则新闻,标题是“某组织的照片展示了临死的王妃”。意大利的一家通讯社ANSA和其他几家报纸,包括《法国晚报》(France-s Oir)也刊登了未经证实的照片。很多网站很快提供了Rotten. com的链接,尽管一会儿爆满的ISP就导致了该群体将照片删除,而它也很快引发了关于是否合适使用照片的道德争论。24小时之内,很多新闻报道都援引了法国当局的声明,照片是假的。照片的很多漏洞被指出,包括救援人员不是穿着法国急救制服,他们设备上的紧急电话的号码也不是法国当地的正确号码(999是英国急救电话)。很多新闻记者都觉得非常尴尬,毫无疑问,他们都将矛头指向了互联网的骗局。《法国晚报》(France-s Oir)的主编克劳德·兰伯特(Claude Lambert)这样告诉《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可能我们的做法不太精明,我们放上去以吸引网民的注意……周五在办公室对这个决定进行了激烈讨论,并不是编辑部所有人都认为这样做是合适的。可能标题我们应该做成:‘戴安娜,假互联网图片’,但我们还是会继续把这照片给发了。

(引自Harmon,1997)

如果用这个事故来检验互联网作为新闻信源的可信性,那么在很多人眼里它不及格。新闻史上虚假照片比比皆是,但是互联网用户传播这些误导性材料的速度如此之快,确实让一些批评家深感不安。对新闻记者艾米·哈蒙(Amy Harmon)来说,围绕戴安娜照片的争论“强调了公众的热情使得互联网这个电子媒介不被怀疑,或者说人们容忍互联网上传递那些耸人听闻的素材”。换句话说,公众能像对待主流媒体那样对互联网作出回应。

结 论

在结束本章内容的时候,我呼吁我们对网络新闻的早期做更多的历史挖掘。这么多事件需要梳理、细致的审视和分析。我已经承认,网络新闻再现了很多独特的战略——这些战略可能在不同的新闻网站上完全不同,而我感觉它们正在走向趋同而不是不同。在我看来,这种状况不仅存在于它们的表面,而且更麻烦的是,在于它们如何定义在网络上什么是新闻和如何报道新闻。

我在书中引用大卫·布林克利的话,是因为他的话引起我很大程度的共鸣。我相信网络新闻会渐渐与他所说“包装得吸引人”的电视新闻一样。而正如我想说明的那样,要更好地理解这场不可避免的竞争、这种不平等的发展,历史的视角是无价之宝。毕竟,这种必然性会在不同程度上限制我们的能力,阻碍我们设想提高网络新闻质量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Adams,J.(1996) A World Wide Web of Conspiracy,Sunday Times,22 Septe Mber.

Agrawal,R.(1995) Getting the Word Out,The Quill,83(6): 32.

Andre Ws,P.(1995) Net Falters in Coverage of Bomb Aftermath,The Seattle Times,30 April.

Brinkley,D.(2003) On Being an Anchorman,NeW York Times,14 June.

Campbell,D.(1997) Untappeds Ources,Guardian,10 July.

Chester,R.and Shotnicki,T.(1996) Top US Crime-Busters Enter Cyberspace to Net Terrorists,Courier Mail,6 August.

Copilevitz,T.(1995) Internet is Hardly a Hotbed of TerrorisM,The Dallas Morning NeWs,7 May.

Duggan,D.(1996) Oh What a Tangled Net the Plot Nuts can Weave,NeWsday,24 Nove Mber.

Haberman,L.(2003) David Brinkley Dies,E!Online NeWs,12 June.

Hans On,C.(1997) The Dark Side of Online Scoops,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May/June.

Haring,B.(1995) Oklahoma Bombing Echoes through Cyberspace,USA Today,21 April.

Harmon,A.(1997) Phony Diana Photo Reignites Debate on Internet Postings,NeW York Times,22 Septe Mber.

Harris,M.(1996) Truth a Casualty Once Again? Toronto Sun,12 Nove Mber.

Husseini,S.(1997) Media Bombed on tWA Crash,Chicago Tribune,2 January.

Katz,J.(1997a) Scoop Story,Wired NeWs,4 March.

Katz,J.(1997b) Deaths in the Family,HotWired,31 March.

Kenworthy,T.(1997) Report of Admission ThroWs Oklahoma Bomb Case into Turmoil,Washington Post,1 March.

Macavinta,C.(1997) Net Mourns Di,Debates Media Role,CNET NeWs.com,2 Septe Mber.

McNamara,P.(1997) A Crying Shame; Princess Di's Death Brings Out the Worst of the Web,NetWork World,8 Septe Mber.

Oakes,C.(1995) Shock Waves: Communication about Oklahoma City Bombing on the Internet,Los Angeles Magazine,40(6): 112.

Parenthoen,I.(1997) Electronic JournalisM Speeds onto the Internet,Agence France-Presse,5 March.

Pelline,J.(1997) Alleged Diana Photo Appears Online,CNET NeWs.com,18 Septe Mber.

Peters On,C.(1997) NeWsy Web Pays Homage,Modesto Bee,9 Septe Mber.

Rashbaum,W.K.(1997)“Salinger-I have more tWA Evidence,”Daily NeWs,14 March.

Rosenberg,S.(1995) Digital Culture,The San Francisco Examiner,30 April.

Schwartz,J.(1995) Advocates of Internet Fear Drive to Restrict Extre Mists’Access,Washington Post,28 April.

Simps On,B.(1997) Media frenzy over Diana's death spreads to Web,Aardvark NeWs,1 Septe Mber.

Waite,C.H.(2003) David Brinkley,The Museum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s,www.museum.tv/archives.

Weise,E.(1997) NeWspaper scoops self to get the word out on bombing story,Ass Ociated Press,1 March.

【注释】

(1)译者注:《骆驼新闻大篷车》(The Camel NeWs Caravan)是一档由NBC电视网在1949年开办的15分钟电视新闻节目。该节目于1956年被《亨特利—布林克利报道》取代。这个节目因为受“骆驼香烟”资助而得名,也是NBC第一档彩色新闻栏目。

(2)译者注:天门教(Heaven's Gate)正式名称为“全世界高级计算机宗教组织”,1975年由美国人马歇尔·阿普尔怀特在美国俄勒冈创立。它鼓吹外星人飞行体UFO是确实存在的,并鼓励教徒抛弃肉身,进入天堂,而接他们升天的工具则是外星人的飞行体。该组织在1997年的集体自杀事件被定为邪教自杀事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