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象感真实

对象感真实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对象感真实受众是语言传播的终点。语言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受众、感染受众、影响受众。在语言传播中,有的节目没有现场的受众,我们对于受众的设想就要靠想象,“目中无人”,而“心中有人”。对象感真实的前提是对象的设想具体可感。枟播音创作基础枠对此已有详尽阐述。

五、对象感真实

受众是语言传播的终点。语言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受众、感染受众、影响受众。“一切为了播出,一切为了受众”。我们称之为“对象感”。在语言传播中,有的节目没有现场的受众,我们对于受众的设想就要靠想象,“目中无人”,而“心中有人”。而有的节目有现场的嘉宾和受众,主持人能够获得一些现场受众的反馈,但这也并没有改变“我播你听”的线性传播本质,因为现场的受众在发表看法的同时也加入到了传播者的行列。这个时候,语言传播者的主要任务仍然是通过“在场的”的受众为更多的、占主导地位的“不在场”的广大受众服务。这些都已是常识,无需赘述。因此,“心中有人”仍然是语言传播对象感的核心。

对象感真实的前提是对象的设想具体可感。要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设想。质的方面,环境、气氛、心理、素养等,有关对象的个性要求;量的方面,性别、年龄、职业、人数等,有关对象的一般情况。枟播音创作基础枠对此已有详尽阐述。但我们认为,对象感真实,不但要具体,更要可感。可感是指,当你想到这些受众时,他们的容貌就能立即浮现在你的眼前,他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反映就会呼之欲出。一想到他们,传播者就如他乡遇故知,满腹话语,一吐为快。

对象感真实的核心是“心中有人”。创作主体要做到心中有人,就必须与受众息息相通,心心相印,深刻了解他们的心中所想、心中所急、心中所盼、心中所爱、心中所恨,在传播的过程中才能想受众所想、急受众所急、盼受众所盼、爱受众所爱、恨受众所恨。而这一切又都渗透在每一句话中,甚至每一个停顿中,每一个眼神中……说到这里他们会说:“噢,对!有道理?”说到那里他们可能会有疑问:“嗯?是这样吗?”这样,创作主体就仿佛与受众产生了共鸣,就如同面对知心朋友,对方虽远在千里之外,却能“与我心有戚戚焉”。

要想取得如此效果,语言传播者就千万不要画地为牢,整天关在演播室中闭门造车,而要抓住一切机会,创造可能机会到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当中去,到生机勃勃的生产一线去,到一日千里的经济战场上去,去了解你的受众,去倾听他们的声音。这才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语言传播者不要做探海的木偶,浮在生活的表面;而要做闹海的哪吒,深入到大海的深处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