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童年赐予她的力量

童年赐予她的力量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童年赐予她的力量——女化学家黄量的故事夏天。我自己答道:“有15名呢。现在我就讲讲女化学家黄量的故事,从童年讲起……”妈妈给这个女婴起了个名字,叫做黄量。在两个孤苦伶仃的女人的照料下,黄量尽情地享受着母爱的温馨。在数学难题里面,黄量的逻辑思维展开双翅奋力飞翔。数学考试的时候,黄量经常得到120分。

童年赐予她的力量——女化学家黄量的故事

夏天。我在大连旅顺口海滨的一个宾馆里度假。白天,我到大海里游泳;晚上,在绿荫如盖的庭院中纳凉。我尽情地享受大自然所赐予我的欢乐和愉悦。我简直忘了到此处来的目的:写作一篇关于科学家童年的故事。

一个下午,当我在海滨乐而忘返的时候,一位戴着红领巾、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来找我,说:“我是少先队航海夏令营的李小娟。我代表全营少先队员,邀请你去参加今晚举行的联欢会。”

望着她生气勃勃、英姿焕发的样子,我欣然地接受了她的邀请。当夜幕刚刚拉开的时候,我已经坐在海员俱乐部的礼堂里了。孩子们表演着各种各样精心准备的节目,掌声和叫好声在会场上此起彼伏,我仿佛被欢乐的潮水包围了似的,也显得年轻了许多。我自告奋勇给大家讲一个“二郎神搬山”的故事。

我说:“小朋友们,你们看见旅顺前边的两个小岛吗?”

清脆的童音回答说:“看见了!”

我接着说:“那是海鸥岛和蛇岛。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这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海。而陆地的面积却很小很小,而且到处都是崎岖的山路。陆地上有个叫二郎神的人,看到海水到处为患,淹没了陆地,冲毁了良田和民宅,心里十分气愤。他凭着自己身体强壮,又有一把铁扁担,便天天挑山去填海。于是陆地一天又一天地增大,而海水却悄悄地退了回去。这件事惊动了海龙王。二郎神在龙王头上动土,这怎么了得啊!海龙王派龙女去偷二郎神的铁扁担。有一天,二郎神赶了一天路,筋疲力尽,把扁担往地上一搁,就睡熟了。龙女看到机会已到,轻轻地飘到二郎神身边,偷走了铁扁担,换上了一条假扁担。第二天天一亮,二郎神又该挑山赶路了。他挑起两座山刚走几步,扁担就折断了。那两座山就掉在了海水中间。这就是海鸥岛和蛇岛呢!”

我的神话故事刚刚讲到这里,有的同学就嚷嚷了起来,说:“这是假的!二郎神怎么有那么大的劲呢?”

我解释说:“二郎神从小就锻炼身体,他的肌肉像钢铁一样结实,他的力气很大,挑两座山不在话下,就是挑四座山也不显吃力。”

没想到,我这么一说,孩子们更加轰动了。有的说:

“我从小就锻炼身体,可挑不了山!”还有的说:“我妈说,小时候要自由发展,爱玩,爱闹不要紧,长大了再努力也不迟。嘿,二郎神的神力准不是小时候练出来的!”……

还是那个扎一双羊角辫的李小娟有办法,她一站起来,秩序又恢复了正常。她说:“同学们,刚才叔叔说的是神话,大家就不用再问了。咱们请叔叔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讲童年和成才的关系!”

我当然同意了。我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不知道,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有几位女同胞呢?”

默然。

我自己答道:“有15名呢。现在我就讲讲女化学家黄量的故事,从童年讲起……”

她从小失去父爱,而尽情地享受两个女人的母爱。她养成了坚强而勇敢的性格和对母亲深沉的爱。

1920年5月。上海。一位护士生下了一个胖胖的女婴。妈妈给这个女婴起了个名字,叫做黄量。

时间一年又一年地流逝着。当黄量开始用自己幼稚的眼光认识世界的时候,她只看到妈妈慈祥的笑容,却再也看不到爸爸的身影了。爸爸弃家而去了。好在,她并没有过多地听到妈妈的叹息,也没有看过妈妈流泪。妈妈疼爱她,单身的姨妈也喜欢这个白白胖胖的小宝贝。在两个孤苦伶仃的女人的照料下,黄量尽情地享受着母爱的温馨。

六岁的时候,妈妈把女儿送到上海市清心女子中学附属小学去念书。黄量在学校里淘气得像个男孩子。她读书不用心,爱玩,而且胆子还特别大。

一天中午时分,黄量忽然听到操场里的吵闹声。她抬头一看,只见一群同学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她本来就好奇,又爱玩,拔腿就往同学堆里钻。一看,原来是班上的男同学在斗蟋蟀呢!

她也想斗蟋蟀。到哪儿去找好斗的蟋蟀呢?她向同学打听,人家告诉她说:墓地里的蟋蟀最善斗。她就记在心上了。后来,这个小小的女孩子,居然借到了一把斧子,到墓地的棺材板下抓蟋蟀去了。每次男同学斗蟋蟀,黄量总要挤进去凑热闹。

从小时候起,黄量就形成了“想干什么,总要干好”的坚强而勇敢的性格。

黄量在学校尽情地淘气,然而回到家里却很会体贴妈妈和姨妈。她经常帮着洗小件衣服和擦地板。姨妈病了,黄量学着大姐姐的样子前去搀扶。无论黄量在什么地方,只要一听到妈妈的声音,她都会放下手头的玩具,不顾一切地跑回家里,投入妈妈的怀抱。这正是黄量对母爱的报答!

落后,只是暂时的。关键是她养成了坚韧的毅力。她终于赶上去了,成为名列前茅的好学生。

淘气的小黄量,小学总算勉勉强强地毕业了。妈妈想让女儿改变一个学习的环境,把黄量送到上海市中西女子中学去念书。这样,初中和高中时代,黄量都是在这个学校度过的。中西女中校风好,老师也强,在这样的环境里,再也看不到斗蟋蟀的学生了。有的是大家勤奋学习的气氛。黄量不贪玩了。她小时候形成的性格,在学习中真正发挥作用了。

有一次,清心女中附小的老师到中西女中参观,猛然发现那个淘气得出奇的小黄量已经成为学业优异的学生了。往日教过黄量的老师也感到惊异。其实,黄量书念得好并没有什么秘诀。她只不过是专心致志,想干什么,总要干好罢了。

无论学哪一门课程,黄量的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的。尤其是对于数学和物理,她有着特殊的兴趣。在数学难题里面,黄量的逻辑思维展开双翅奋力飞翔。她不甘心难题从眼前溜掉,总要用一切力量把它啃掉。那是一道什么样的题目呢?现在她记不清了。她只记得,要解那道代数题,最方便的办法是用以后才能学到的那个定理。怎么办呢?等学到新知识以后再来解这道题吧?不!她喜欢思考,她有毅力。想呀,想呀……她终于用已学到的知识,把难题解了出来。

数学考试的时候,黄量经常得到120分。人们也许会问:为什么她会多得20分呢?原来,数学老师有一个习惯,考试时除了出几道正题以外,还要出一两道附加的思考题。谁把正题都答对了,给100分;如果还把思考题也解出来,就给120分。好像思考题对黄量特别亲热,经常是自个儿撞到她的笔尖下边,让她解了出来。以往,在评分之前,老师要自己做一张标准答卷。后来,他发现黄量经常得120分,就将黄量的试卷当标准卷了。工作忙的时候,老师还请黄量帮忙判卷呢!

她吃得苦,有耐性,大胆与男同学竞争,到高中毕业时,她保持了不败的纪录。

高中阶段,黄量成了寄宿生。学校里也有不少书念得好的男学生,与黄量竞争。黄量凭着自己能吃苦,又有耐性的优势,大胆与男同学比高低。当了寄宿生,黄量大部分时间是住在学校里的,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家务的干扰少了,学习的时间更充裕了。她利用一切时间进行自学。她除了学好课本知识以外,还特别重视阅读课外书籍。

上海,虽然地处长江以南,但是冬天仍是相当寒冷的。学校里只有大礼堂烧火炉,稍微暖和一点点。学生们无论是自学,还是玩耍,都爱往那里去,因此噪声也特别大。黄量不怕吵闹声。每天课余时间,她总要到那里去自学。只要一打开书,她便立即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眼前看到的是跳动的方块字;耳边听到的只是公理、定理和各种符号的叫唤声:“用我来证明它吧”,“用我来解它吧”……有时,个别同学找她去玩,但只要她决心坐下来念书,即使用九匹马车来拉,也休想拉动她。在这个人声嘈杂的大礼堂里,黄量打发走了中学时代黄金般的岁月。在这里,她获得了知识,也赢得了力量!

这是高中三年级的时候。寒假过后,黄量把自学《代数(中册)》的习题,交给了老师。老师翻阅那些工工整整的习题以后,问:

“你学得好快啊!你找家庭教师了吗?”

“没有请家庭教师啊。”黄量不解地眨着眼睛。

“嗯……”老师再也不开腔了。

上学期,学校里给高中学生分了班。黄量被分到成绩好的这个班里。那个时候,代数有上、中、下三册。对于这个班的学生,老师只给教上册和下册,特意把中册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这对于没有自学习惯的学生来说,是一件苦差事。但是,对于黄量却不然。她乐于接受新知识,也乐于钻研新知识。仅用一个寒假的时间,她就学完了中册代数的全部内容,同时还做了习题。难怪老师以为她有家庭教师的指点呢!

黄量以优异成绩念完了高中的所有课程。下一步,下一步……该怎么办呢?亲爱的小朋友,请看童年赐予她的力量。

童年的力量之一

凡是年岁大一点的人都知道,上大学,选择专业是关键的一步。因为你将从这里走进社会,开始你真正的人生!

这时,妈妈和女儿的意见不一致了。

妈妈当护士,劝女儿学医。

女儿摇摇头说:“不!”

妈妈问:“为什么?”

女儿说:“我喜欢数理化。”

母女俩终于达成了协议。黄量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学化学。她被送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学习。

这是1938年夏天的事情。

由于在中学时代打下了好的根基,黄量在大学里一下子选修了三门主课:化学、物理、生物。她只用三年半的时间,就学够了大学毕业所需的学分。毕业的时候,她是化学系的优秀学生。

上海生化药厂和圣约翰大学化学系有一个不成文的协议:每年,药厂招收头一、二名的学生到那里工作。这件事以往都是药厂研究部主任办理的。年年如此,就像办一次简单的手续一般。没想到1942年的夏天,却碰上了难题。

药厂研究部主任到化学系选学生。系里的老师告诉他,今年毕业的头两名是女生!

女生?她们能胜任药厂繁重而紧张的工作吗?研究部主任迟疑了,他不想招女生进厂。

老师们告诉他说:“今年毕业的头五名都是女生!”

研究部主任决定,招一个女生到厂里试试。

黄量被推荐到药厂去工作了。这时,她才22岁。

在那个大学毕业就可能失业的年代里,“试试看”就意味着可能被解雇。黄量尽管走上了工作岗位,但她手上端的并不是铁饭碗啊!她挣扎着,奋斗着向前走去……

白天,黄量在药厂研究室里努力地工作,别人挑多沉的担子,她也能挑得起;晚上,她又埋头温习大学的课程。研究室所在的大楼里没有女厕所,这给黄量带来了不便。为了省下上厕所在路上消耗掉的时间,她白天坚持不喝水。有一次,她因脱水而晕倒在实验室里……她的勤奋获得了厂方的好评,饭碗也保住了。然而,她并不是贪图安逸的雏鹰,她还要去搏击万里长空!

第二年夏天,在重庆动力油料厂的一间办公室里,黄量将一封介绍信交给那里的技术负责人。他一边看信,一边当面考察她的学习情况。黄量镇定自若,对答如流。他满意地笑了。他对黄量说:“你的知识掌握得不错。我这里已经满员了,不能给你安排工作。不过,我有一个朋友在中央工业实验所主持工作,他那里需要人!我可以介绍你到那里去谋事。”

千里迢迢来到重庆,为了在他乡异地站稳脚跟,黄量又拿起第二封介绍信,奔向北碚中央工业实验所。见过所长,谈妥工作,赶到江边的长途车站,末班车已过了。她只好在黑夜里翻过山头,奔回住地。她单身一人举着火把,在山路上疾走,一点也不胆怯。40多年以后,当她回忆这段经历时,还感到是那样的自豪。是啊,仿佛是这火把照耀着她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照亮了她向化学高峰行进的征程……

过了几天,黄量到中央工业实验所工作了。她到所里一看,这里的工作好生清闲:

上午八点上班,但到九点才开门。

许多人在十点的时候才开始吃早点。有工作就干一会儿,没工作,干脆聊天、玩牌。

十二点钟吃中午饭,然后就可以足足地睡够,然后,又是无休止的聊天、玩牌。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所”呢?这分明是个养老的好地方。然而,黄量刚到重庆,人生地不熟,身上没有钱,寸步难行。为了那一点点工资,她就是待不下去,也得待下来。她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节奏紧张的时间表:

天亮就起床温习大学的课程。

别人玩牌、聊天,她不参加。有时候,为了躲开那些打牌的人,黄昏天一暗下来,她就钻进了被窝。她用手电筒照亮书本,学啊,学啊……

黄量是个不懂得享乐,只懂得读书的女孩子,同事们都说她“怪”。然而,就是这个“怪”人,仅用半年的时间,又把大学里所学的几门化学课程统统复习了一遍。

半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一瞬。但是,对于黄量来说,收获却是巨大的。她积存了一小笔钱,可以再一次认真地选择自己的工作了。有一次,她从同学那里听说,重庆上海医学院的郑芝华教授缺一个助教。她马上要求去当郑教授的助手。当她接到医学院的回信,要她去当助教的时候,她马上向实验所的负责人提出辞职。她的辞职也是十分别致的:

她向实验所负责人告别。

这个负责人深知黄量工作认真,学识渊博,挽留她,说:“你的工作我一向满意。我们这里也缺人!你最好别走,至于工资嘛……”

黄量没有被说服,她执意要辞职。

这一天,所负责人恰巧要外出,他耐心地对黄量说:“关于你辞职的事,等我回来再商量,好吗?”

黄量没有答应。她一旦拿定主意,谁也别想使她改变。

她没有等负责人回来就不辞而别了。

在郑芝华教授的指导下,黄量度过了两年紧张而又清苦的助教生活。这时,她已不是刚刚展翅试飞的雏鹰了。她的翅膀已经渐渐硬了。

童年的力量之二

往日,有那么一段时间,不少人担心在“奋斗”的前面被加上“个人”二字。那种罪名将使你蒙受无端的冤屈,就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啊!然而,今天当我们用历史的放大镜来分析“奋斗”二字的时候,不难发现,在黄量年轻的那个年代里,她要同恶劣的环境斗争,同科学上的雄关险隘斗争,“奋斗”二字,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她终于接到了通知: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系接纳她去留学。

1946年的初秋,黄量告别了亲爱的妈妈,提着一只破旧的箱子,从上海起程,搭上开往旧金山的客轮。幸好,她从小胆子大,单人旅行并不感到孤单。后来,她认识了一位同船的女学生,她俩经常在一起眺望大海变幻无穷的景色,倾听海水拍打船舷的歌唱,憧憬着光明的玫瑰色的未来……

未来!未来究竟怎么样呢?……轮船在美国西海岸靠岸了。旧金山到了。同船的女友已在那里订了旅馆,希望黄量和她住在一起。黄量开始没有同意。她是个好强的人,从不愿意过多地麻烦别人。她去找旅馆了。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从下午三点到黄昏七点,她走遍了旧金山的旅馆,到处都只听到一个回答:“客满”。没办法,她才又赶回同船的女友那里,两个人挤住在一起。到美国的第一天,她就不太顺利。

在旧金山住了两天以后,黄量告别了女友,孤身一人从西海岸赶到东海岸,赶到了康奈尔大学。

那是金黄色的九月。大学已经开学。一位教授接见黄量。

教授问:“你想念什么呢?”

黄量答:“念博士学位。”

教授说:“念博士学位要好几年。而你只有一年的奖学金。往后你自己能付钱吗?”

只有一年的奖学金,往后就得自己出钱念书,这可给黄量出了个难题。她语塞了,说:

“我没有钱啊……”

教授说:“那就这样办吧,你先念一年硕士学位,试试看……”

天呐!又是一个“试试看”!为了求学,她只好答应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她已经碰到过一个“试试看”,那是在她即将走进上海生化药厂的时候。现在,她又碰到一个“试试看”。当然,她不会被难倒。她把念硕士或念博士学位的事情抛到脑后边。六个星期过去了,系里举行考试。黄量从容不迫地做完所有的考题。有同学问她:“你考得怎么样?”她谦逊地回答说:“还可以。”考试,难不倒她!

过了两天,那位教授又找她来了。黄量事先没有思想准备,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呢。

教授一见到黄量,劈头第一句话就是:

“今后,你就念博士学位吧!”

“念博士学位,我没有钱,上不起!”她说。

“没有钱不要紧,系里给你奖学金,供你念完博士学位。”

“啊……”原来,这一次考试要求相当严格,试题比较难。可是黄量呢?她居然得了一百分……

有了奖学金,又能念博士学位,黄量更加安心地学习了。头两年,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居于鳌头。假期里,她还能抽出时间去做小工,挣点钱买书呢。

第三年开学的时候,有件事把黄量吓了一跳:系里的奖学金名单公布了,可没有黄量的名字。这是怎么回事呢?

黄量坐不住了。她去找那位导师教授。

教授听了她的问话以后,笑了。他说:“过去本系曾接纳过一些贵国的女学生,她们往往不肯努力读书。自从你来了以后,才改变了我们对中国女学生的看法。你的成绩好,我们已报请校方,给你学校一级的奖学金。”

黄量还不放心。又问:

“学校要是不批准,可怎么办呢?”

教授说:“不会的。就是学校不给你奖学金,系里照样给你,你放心吧。”

那时候,学校一级的奖学金比系一级的奖学金要高。每年全校只有两个名额。这一年,黄量成为享受校级奖学金的一个。

有了安定的学习环境,黄量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呢?她想到祖国!她想自己是代表祖国来深造的,一定要为祖国争光。她百倍努力地汲取科学知识。她白天去上课,晚上就钻进实验室或者埋头于图书馆的书林之中。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十二点以后,她才回去休息。

有一天,一位中国新同学半夜下火车,赶到学校找黄量。他坐着出租车在校园里兜了好几个圈都找不到她。恰巧,他碰到了校警。校警告诉他,到化学楼亮灯的实验室或图书馆里,准能找到那个中国女学生。果然,在实验室里,这位新同学找到了黄量。

每到假期,美国人兴旅游之风。黄量却从来也不出外闲逛。她的房东以为她怕花钱,特地对她说:“我不收你这个月的房租,你可以用这钱出去旅游。”

对于房东的好意,黄量婉言谢绝了。她已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旅游在她的脑海中已不占地位。

三年的时间飞也似的流逝了。1949年夏天,黄量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但她知道,她还有遥远的路程,她还要搏击着前进。

童年的力量之三

获得博士学位以后,黄量受聘到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女子大学去工作,从事物理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她整天泡在实验室里,与烧瓶烧杯打交道。她以自己的勤奋获得了校方的好评。

有一次,她的一个同学打来电报,说要在星期天上午十点到达宾州,请她去车站接。星期天清早六点钟左右,她就到火车站等候去了。见面之后,她陪这位同学高高兴兴地游览了市容。到下午六点钟,她俩才分手。她的同学一向深知黄量惜时如金,对她肯用一天的时间陪客,多次表示谢意。这时,黄量笑了。黄量说,昨天晚上她已加了整整一夜的班,把今日白天的工作都做完了,所以她才有心思玩呢!

不久,黄量恋爱了。她的爱人在康奈尔大学念畜牧系。她准备返回母校工作,并且操办结婚的事宜。她向教授提出辞职的要求,教授不同意。理由是:黄量所参与的研究工作,要用两年时间才能完成。她刚来任职一年,怎么能让她走呢?又何况黄量是一位实干的东方女科学家,校方也舍不得她离去。

这时,黄量对教授说:“我爱人在康奈尔大学,我必须回去。但在离开之前,我一定要把自己应做的全部工作做完。”

黄量是说到做到的。从此,她把自己的铺盖卷搬进了实验室。她迎着晨曦开始工作,每天晚上她的实验室里灯光通明。实在困了,她才趴在实验桌边上眯一会儿眼睛,养养神。时间一天一天地流逝着,半个月之内,她做完了所有的实验,并且还详尽地记录了实验数据。她的工作效率让教授非常吃惊。当她离校以后,校方还专门给康奈尔大学写了一封信,表彰她富有成效的创造性劳动。

母校展开双臂欢迎自己的高材生,黄量又回校工作来了。她和B教授一起,做碳环化合物的研究工作。她不仅善于动脑筋,而且有一双灵巧的手,能做各种各样精确的实验,开始在化学合成研究中崭露头角。因为她取得了成果,B教授多次表扬她。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插曲,能够说明B教授对她的器重:

结婚之后的第二年,黄量怀孕了。分娩的前一天,她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她重视工作甚于自己的身体。

她的爱人说:“她呀,是干起活来不要命的人!”

她自己说:“我是代表中国妇女来学习和工作的,我要为东方妇女争一口气,不拼命行吗?”

当她的女儿满月的那一天,B教授来祝贺,他举着一束鲜艳的花朵来了。他还给黄量送来了产假里的工资。黄量接过工资的时候,愣了,她说:

“我没有去上班,怎么能领工资呢?”

B教授说:“噢,不!以你过去优异的工作,你完全可以领取休假期间的工资。这个月我给你送来工资,下个月我也继续这样做。你安心地休息吧!”

当然,黄量并没有按照B教授的话去好好休息,她很快就上班了。

后来,黄量又到威恩州大学给杰拉西教授当助手,从事天然产物的合成和结构测定的研究工作。她又向化学科学的深层迈进了一步。杰拉西教授是这样评价她的:

“过去我对东方女科学家的能力表示怀疑。我亲眼看到,有些东方妇女来美国并不热心求学。她们中的一些人热衷于打扮和交际,一结婚,就纠缠在家务之中。那时候,有人介绍东方妇女来我这里工作,我都不肯接纳。自从黄量来了以后,我过去的印象全部改变了!她干得太漂亮了!今后,要有东方妇女到我这里工作,我都欢迎。”

在美国工作的几年之中,黄量和她的老师们就有机化学合成、物理有机化学、天然产物的结构测定和合成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起撰写了十几篇论文。这里,我就不再赘述那些艰深的理论和繁杂的化学符号了。我要告诉大家,黄量已经不是22岁的黄量了,她成长了!她手中举的已经不是嘉陵江畔的那束火把了,而是点燃了的科学之火。

回到母亲怀抱,登上科学高峰

1956年暑假。一天,美国移民局的职员光顾黄量的家。

移民局的人说:“你们准备回中国吗?”

“是的。”黄量夫妇答道。

又问:“你们在美国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有什么牵挂?”

答复是:“没有。”

当时黄量夫妇有较好的工作,又都是博士,收入也较高,完全可以过舒适的生活。但是,黄量在想什么呢?妈妈在召唤她,祖国也需要她。她要不顾一切地回到祖国,投入妈妈的怀抱。

这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1956年秋天,黄量踏上了祖国母亲的土地。她到了祖国,回到了妈妈的身边,生活在温馨的气氛之中。祖国,与十年前的景况大不相同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时代已经过去。人民真正当家做主,扬眉吐气了。她忽然感到全身充满活力。她要工作,要尽快地投入工作。

在北京,组织上让她挑选工作。她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那个时候,化学所已盖起大楼,药物所条件却相当差。参观化学所之后,黄量又去参观药物所。她面对几间简陋的平房,看到挤在一起的实验仪器和办公桌……她的心沸腾了。她想,这地方虽简陋,却是需要我奋斗的地方。她要的是工作,并不是楼房。她选定了目标:到药物所去!

黄量的研究工作,在更加广阔的领域里展开了。她研究中国芙萝木并从中提取利血平,成为高血压病人有效的降压药;她用我国自己的原料,提取了甾体激素——强可的松;她实验过避孕药,以及抗肿瘤药物。后来她又从事三尖杉酯碱的研究……就是在她不幸患直肠癌以后,她仍坚持在科研第一线。有一年春节前夕,她所领导的一个避孕药的筛选工作进展稍慢,时间吃紧啊!这是一个同国外协作的项目,如果没有按期完成,怎么行呢?

有一天,黄量对爱人说:“这一回,我又得请你支援一下。”

“什么事?”爱人惊讶地问。

“从明天起,我得在实验室住上半个月。家里的事,得请你多费心了。”

“你的身体……”

爱人还没有说完,黄量就打断他的话,向他说明这项工作的意义。爱人说:“这一回,我支援你。不过,只能这一回了。你再也不可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了!”

从第二天起,黄量又没白天没黑夜地干了半个月,终于按期完成了科研任务。

黄量在祖国,在妈妈的身边赢得了荣誉,也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她被晋升为教授,并作为一名优秀的女性,加入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行列。

(写于1991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