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局限性

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局限性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局限性从行为特点的文化显性表征上,一些中外社会和文化心理学者将国人的民族性格特点作了大量的跨文化、比较性的分析阐述,并颇有实质意义地将民族(国民)性格特点中的缺陷部分归纳为封闭性、顺从性、趋避式冲突和社会取向自我[4]。中国年轻的短信主体正是在传统群体施加的社会规范中成长的。

二、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局限性

从行为特点的文化显性表征上,一些中外社会和文化心理学者将国人的民族性格特点作了大量的跨文化、比较性的分析阐述,并颇有实质意义地将民族(国民)性格特点中的缺陷部分归纳为封闭性、顺从性、趋避式冲突和社会取向自我[4]

(一)封闭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小农经济的、封闭的、独立的文化系统,这样的经济文化和传承体系使中国人的家庭具有内倾性,家庭成员之间不主动交往,思想少有交流和更新,相当一部分国人的性格孤僻、内向,缺乏自信心。社交场合拘谨、胆怯、谨慎、保守,过分自我保护,具有防卫心理,思维方式单一、心胸狭窄。遇到不如意和挫折时,经常用消极的方法去躲避等。

个体会受到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对社会交往内容方式采取主动遵循或被动依循。而且,中国的短信主体本身也或多或少成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其性格特征相较于西方人而言,具有封闭性倾向,在社交场合有内向、不够自信和拘谨的表现。因此,他们能够发现和充分利用短信人际传播的去现场性特征进行必要而充分的人际交往,当他们遇到问题并消极躲避的时候,同样是短信非面对面的交流情境,使得他们在不中断交往的前提下,获得足够的缓冲与回旋余地。而且,手机短信交往以相识者为交流对象、交往范围相对固定,这也正暗合了短信主体相对谨慎、保守的封闭性民族性格。

(二)顺从性

顺从就是把别人的观点、判断、意向接受为己有,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别人相近。这种心理与行为只是为避免周围人的非议,而非自己的真实需求,是迫于社会规范的约束而作出的选择。尤其是当人们在面对自己的内部要求与社会规范相矛盾时,中国人自我概念的表现方式常常是:忧虑别人的行为,顺从他人的行为,采取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国人顺从价值取向的形式受制于奖励与惩罚,社会规范以奖惩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如果行为不顺从,就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非议和惩罚。同时,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把顺从的价值观内化,形成自己顺从的性格特征。

中国的短信主体是一个年轻群体,他们的当代文化心理结构不同于上一代的传统群体(以家长、老师为代表)。因此,在以传统群体为主流的社会中,短信使用的青年群体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顺从性具有比以往两代人的交往更为复杂的心理机制。他们在顺从他人、尤其是在顺从传统群体的时候,首先需要避免的是传统现实交往中最易产生的面对面的冲突。短信的去现场、异步交流的特性和自我表露的可控性恰好给他们提供了理想的人际交往模式,有效地降低了发生冲突的几率,进而促进了人际交往。从这个角度,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年轻人爱用短信和传统群体进行人际交往。在中学、大学校园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使用短信与家人联系、与老师沟通。

(三)趋避式冲突

家族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孝”是国人性格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的父母在家庭中享有很高的权威,“专制型”教育方式尤为突出。即使家长虐待,孩子也不能怨恨。这样的家庭背景造就了中国人忍辱负重的性格,他们往往以家族为重,个人为轻,家庭名誉重于个人名誉;当与父母有矛盾、冲突时,一旦父母提起他们对孩子的养育之恩,孝的观念与压力就可能使孩子屈就和克制自己,迁就家庭;为了避免家长的责罚,许多孩子常表现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恐惧、说谎、自卫、怯懦、紧张、自责、性情不稳定等心理矛盾。

家庭对于中国的短信使用群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文化心理影响者,甚至直接表现为强力施加者。在现实生活中,年轻的短信主体出于对父母特定地位和现实价值的考虑,一般都会按照父母所期望的模式进行自我塑造。一方面,由于短信自我表露主体的心理特征之一是需要相对的平等感,需要获得人际交往中话语权的平等,因此他们往往更乐意于用手机短信与长辈交往,从而减轻甚至消除面对面交流时那种挥之不去的不够平等的层级感;另一方面,由于短信主体来自家庭的高压教育管制而带来的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说谎、怯懦、性情不稳定等心理问题,也为短信人际交往的种种负面效应埋下了文化心理深层的缘由。

(四)社会取向的自我

人际交往环境是一个社会比较、社会评价的场合,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被要求以社会规范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因为不遵从社会规范就要受到惩罚,因此,在某些场合他们不得不做出亲社会的行为。其性格特点表现为过于注重社会赞许,对他人的情绪反应敏感程度高,关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情境中的适应性,经常为了自身的声誉而采取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注重与他人比较。为了减轻交际场合中社会规范给自己带来的压力,避免他人非议,并借群体来保护自己,这就使得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以社会规范的需求来要求自己。

中国年轻的短信主体正是在传统群体施加的社会规范中成长的。一方面,他们会为了自身的现实需求而适应主流社会,做出以社会取向为自我取向的姿态;另一方面,潜在的自我取向强大动力会将他们的自我隐藏到一个相对非主流的表露空间中进行释放。短信人际传播的视觉隐匿性使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自我表露,不再像现实社会交往中那样充满心理防御。也就是说,短信主体的自我表露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超过现实交往中的自我表露程度,于是,理论上讲,短信交往可能会使短信主体减少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需求,从而引发社交障碍,这个问题将在第五章里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