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议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

浅议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议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李 卓一、网络电视的定义与形式网络电视又名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新技术。据估计,我国的网络电视用户到2008年将达到2000多万。网络电视的发展在中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国内,网络电视的发展实际上已初具轮廓。

浅议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

李 卓

一、网络电视的定义与形式

网络电视又名IPTV(Internet Protocol TV/Interactive Personal TV)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新技术。它利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互联网宽带网络,传输电视节目。网民既可以在线观看影视节目,还可以配置多种多媒体服务功能,包括数字电视节目、可视IP电话、电视点播、电子节目单,甚至互动游戏等。(1)

这是随着网络宽带技术与视频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诞生的一种全新的媒体,用户在家中可通过个人电脑或者“网络IP机顶盒+传统电视机”的方式来接收网络电视节目。这种应用有效地将电视、通讯和个人电脑三个领域结合在一起。

网络电视蕴含的巨大商机吸引了以广大光电传媒为代表的内容提供商,以电信为代表的宽带运营商以及各种技术设备商、服务提供商的目光,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迫切需要大量信息和娱乐内容的受众。

据估计,我国的网络电视用户到2008年将达到2000多万。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媒体获准在网上开办视听节目的传播业务,而在2007年,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网络电视牌照有望正式对外发放。(2)

虽然目前受众还没有对网络电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电信运营商和媒体已经在争抢得如火如荼了。首先是电信运营商们: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公开宣布了他们在2005年全力投入网络电视试运营的庞大计划;其次是传统媒体:中央电视台和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的网络电视已经先声夺人,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各大省级电视台、电台都在跃跃欲试,准备建立自己的网络电视;就连以网络游戏起家的盛大公司也准备以内容服务商的身份积极介入网络电视业,甚至还与英特尔等硬件设备商合作制作了一种被称为“盛大IPTV接驳器”的产品。法国电信设备制造商阿尔卡特公司和美国软件巨头微软公司也宣布,他们将合作开发软件帮助全球的宽带运营商发布网络电视服务。(3)

网络电视的内容主要有直播类和非直播类两大类:直播类,即实时广播的节目;非直播类,即点播节目。对应的网络电视结构,一个是通过集中的中央源往外播,一个是将内容存在一个服务器里大家去取。(4)而由于网络电视的超强的点播功能,IPTV被称为观众的个人“专属电视台”。网络电视可以根据终端分为三种形式,即个人电脑平台、电视(机顶盒)平台和手机平台。(5)通过个人电脑收看网络电视是当前网络电视收视的主要方式。而且基于个人电脑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已经比较成熟,并逐步形成了部分产业标准,各厂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有较好的互通性和代替性。基于电视机顶盒平台的网络电视,以网络机顶盒为上网设备,利用电视作为显示终端。虽然电视用户大大多于互联网用户,但是由于电视的分辨率比较低、体积大等缘故,这种网络电视目前还处于推广阶段。第三种方式就是手机电视。手机电视可以说是电脑网络的延伸,它是通过移动网络传输视频内容,未来全球3G网络的发展也将为无线网络电视应用提供极好的网络支持。

网络电视首先是数字化的产物。数字技术使得各种网络终端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视频播放能力。目前一个由宽带内容制作商、网上播出单位、内容整合商/分发商、宽带网络运营商和技术设备提供商构成的网络电视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

二、网络电视的发展历程

《网络电视:观众的个人“专属电视台”》一文详细讲述了网络电视的发展历程。总体来看,国外网络电视的发展比我国起步早、技术也更新。在发达国家,网络电视的热潮已经持续了近1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在线即开始了网络电视的尝试,美国网络电视市场的发展进程较为稳定,美国众多的本地运营商已开始开展DSL网络和光纤网络上的网络电视业务。美国最大的本地电话服务提供商Verizon通信公司宣布,到2004年年底,它向超过100万户的美国家庭提供宽带电视服务,2005年将再增加200万户。还有其他许多公司也正准备进入这个领域。然而与北美IP电视市场相比,欧洲网络电视的发展还要快得多,欧洲电信运营商对网络电视业务的态度很积极,意大利Fast-Web公司在IP电视业务上取得成功,改变了欧洲许多运营商原先持有的观望态度。意大利宽带服务提供商Fast-Web就是电视服务的受益者。截至2004年6月,该公司有41.7万用户,其中有15万宽带电视用户。(6)

网络电视的发展在中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早在2001年中国电信就与新华社联手,成立了“上海新华电信网络电视公司”,但由于政策、技术等多种原因并未产生很大影响。直到2004年,中国网络电视才快速发展起来。2004年5月,网通旗下的天天在线拿到国内第一个经营网络视频播放的业务许可证。同月,央视网络电视在北京开播,北京通信的宽带用户通过互联网络就可以点播央视网络电视的节目。开播当天点击率高达68万人次,最高同时在线人数为3000人。开播后不久,网络电视的带宽从100多兆扩宽到了1吉兆,日访问量接近80万人次。

2004年12月28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创办的东方网络电视宣布正式开播。此外,大连网通、宜春网通、四川电信、上海电信,以及上海移动等运营商都开始小规模地试验性地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进行合作。这些试点已经能够开始提供广播电视(BTV)、付费频道(PPV)、视频点播(VOD)和准视频点播(NVOD)等业务,而且这些业务每月都能吸引数千新增用户。在国内,网络电视的发展实际上已初具轮廓。

三、网络电视存在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对比一下网络电视和传统电视的差异。网络电视适合一个受众面对电脑屏幕,有人形象地比喻网络电视是观众的个人“专属电视台”。如果要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一家人看电视的效果肯定更好,更有团圆祥和的气氛,而这是网络电视所不能给予的。传统电视画面清晰,欣赏性更强,更适合于休闲、娱乐的时候观看;网络电视传输节目质量不高,时断时续,画面不够流畅,影响受众的观看心情。传统的电视体积大,不便于携带,而收看网络电视,只需要一台可以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就可以走遍天下而随时既能上网,也能收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一举两得。收看网络电视节目的时候,受众可以既看电视,又浏览网页,而用传统电视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受众想既看电视又上网则没有那么方便。传统电视的互动性要差一些,往往这期节目播出的内容,要到下期节目才会播出受众的反馈,而网络电视则改变了这一点,网络电视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可以与节目主持人随时保持互动和交流的平台。

网络电视的优势在于它能实现真正的互动,它不但能接收广播信号,也能实现用户与SP、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由于使用的是TCP/IP协议,网络电视还可以非常容易地将电视服务和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娱乐、教育及商务功能结合在一起;用户可以不受限制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收看自己想看的节目,还能进行实时点播;网络电视的接收端不局限于电视,个人电脑和电视均可。

在《网络电视的范围》一文中,作者认为,网络电视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在图像质量上仍有明显的不足。目前中国的宽带传输速度在100KB/S左右,但是要收看清晰且连续的网络电视节目需要传输速度超过400KB/S;目前我国宽带用户规模为3600万,虽然用户数呈直线上升趋势,但与4亿的普通电视用户相比仍不在同一数量级;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受带宽的影响,它只能支持极有限的用户同时在线收看。

在《网络电视:观众的个人“专属电视台”》一文中,作者谈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政策的壁垒

2003年2月10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法规规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视听节目的网络业务实行许可管理,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视听节目必须持有《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而迄今为止,全国获得该许可证的电信运营商已达80家,但各家在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方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有的被允许在全国落地,有的仅被允许在部分省市落地;有的可以经营除新闻外的各种音视频业务,而有的只能经营网络教育或者家庭医疗等单一业务。该许可证成为众多企业(主要指网络运营商)进军网络电视市场的制度门槛。

(二)技术条件不成熟、流媒体格式不统一

用户只能通过窄带网络来收看视频图像信息,网络电视存在网络连接速度慢、网络延迟时间长、画面质量不清晰,还经常出现中断,尤其是在网络繁忙时,经常出现连接不到服务器或者网络延迟等大的技术故障。目前的网络电视还没有一个国际通用的标准,格式的不同对节目的生产、制作、存储、传输、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对投入服务产生巨大影响。各个网络电视的提供商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

(三)内容和质量

就目前所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而言,网络电视还远不及传统电视和数字电视。在未来电视产业的市场竞争中,网络电视只有提供足够优秀的节目和高质量的内容服务,才能更好地实现整个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内中国网通已与阳光卫视推出了全新网络电视“互动秀”节目。作为目前国际网络电视流行的一种直播形式,“互动秀”的实现基于宽带网络的开通,用户可通过网络留言、电话和短信等方式提问,专家通过网络视频现场或远程连线即时交流解答。2005年1月18日中国网通宣布与“友通数字媒体”合作组建网络电视内容制作基地。中央电视台网络电视已经开通的频道包括影视剧场、记录时空、体育传奇、娱乐空间、经济频道、音乐频道等16个,此外还将陆续开播时尚、汽车、证券、家装等直播类频道。此外,2005年1月7日,盛大集团宣布其2005年的突破口是网络电视,即为网络电视提供内容。

(四)网络电视的版权问题

2002年,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免费音乐共享的美国纳普斯特(Napster)公司因输掉版权官司不得不宣布倒闭。如今,拥有相似技术的德国“网络天空”公司也将面临同样的官司。通过这种网络服务,人们可以免费收看各种电视节目,随心所欲地分享彼此的视频节目,而播出的节目只有5~10秒钟的时滞。版权保护对整个网络电视和数字电视都是重要的系统组成。盗版依然是网络电视生存的重大威胁,技术与版权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技术开发与版权保护措施不到位,必将会损害网络电视的信誉与价值。(7)

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节目问题。节目内容是困扰网络电视发展的根本因素。以央视的中视网络为例,“目前中视网络有包括体育节目、影视剧在内的六七千小时的节目,而且还正以每天50小时的速度更新,但是仍然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此外,现在有很多提供网络电视服务的网站,往往存在片源涉嫌盗版,节目内容涉及暴力、色情等问题。

节目问题概括起来,一是内容陈旧,都是在电视上已经播出过很多次的节目,不具有吸引力;二是节目可选择面比较窄,并不是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可以在网络电视上收看。

此外,受众的收视习惯也是制约网络电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收看网络电视的受众基本上是年轻人,上班族等,受众面相对比较窄。网络电视针对的受众应该包括两类人:一类是比较时尚的、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一类就是看电视不方便的受众。

四、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

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是好的。之所以充满信心,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开发受众的潜力

据2005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比半年前增长8%,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人数达到4280万。而据预测,2008年底将达到8630万。(8)拥有着目前已超过千万,并将在未来几年上亿的宽带用户数量,再加上中国3亿多的可能成为未来网络电视用户的传统电视用户,网络电视拥有着无可比拟的用户基础。

(二)网络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虽然目前网络电视在我国的推广还面临很多障碍,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这些障碍将逐渐消除。随着电信运营商对网络的升级扩容,网络带宽的发展突飞猛进,网络视频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高质量的网络基础设施也为网络电视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在中国网通旗下的天天在线网站上,用户可以很顺利地在线收听音乐和广播。虽然在收看电视节目时,网络电视还远未达到有线电视的水平和质量,而且在用ADSL在线收看网络电视时,在较小的窗口虽然可以达到比较高的影音质量,但全屏在线收看的效果却只有VCD的水平。但是,这种情况从2006年已经开始得到改变。目前,在北京地区的ADSL宽带用户带宽已开始由512kbps向1Mbps或2Mbps升级,同时,电信运营商发展NGN网络的步伐迅猛,在网络优化和服务质量的保障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假以时日,网络电视用户将享受到比传统电视更优质的影音效果。(9)

(三)网络电视要开发属于自己的节目和产品

首先,网络电视要想取得巨大的发展,必须要开发自己的节目,单靠重复电视里播出的节目是不具有竞争力和长久发展能力的。其次,广播电视、付费频道、视频点播和准视频点播都要发展,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直播和点播。再次,网络电视就是要发挥网络的优势,尤其是网络的互动性,在与网民的互动上彰显优势。青少年是网络电台和网络电视受众的主体,并且受众有更加年轻化的趋势。18~38岁的受众占78.9%,高于CNNIC第16次报告给出的同年龄段网民的比例;28岁以下受众的比例为68.3%;18岁以下的受众比例远高于39岁以上的受众比例。此外,网络电台、网络电视的受众中,男性超过2/3,学生比例较高,大学以上文化者达到74.1%,受众多以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最后,在目前看来,网络电视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如培养人气指数较高的网络电视明星主持人、节目编排个性化等。

【注释】

(1)刘琼:《网络电视:观众的个人“专属电视台”》,http://media.news.hexun.com/1979_1096128A.shtml。

(2)蔡燕梅:《网络电视的范围》。

(3)徐建华:《网络电视在探索中前行》, http://chanye.finance.sina.com.cn/it/2006-05-12/287544.shtml。

(4)刘琼:《网络电视:观众的个人“专属电视台”》,http://media.news.hexun.com/1979_1096128A.shtml。

(5)彭超:《透过日本BBTV 看网络电视前景》,http://telecom.chinabyte.com/442/2225942_1.shtml。

(6)http://www.icctv.cn.

(7)刘琼:《网络电视:观众的个人“专属电视台”》,http://media.news.hexun.com/1979_1096128A.shtml.

(8)《地方广电叫板国家广电 我国网络电视发展举步维艰》,http://club.china.alibaba.com/forum/thread/view/ 154_20251760_.html。

(9)http://www.zijin.net/index.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