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么又可是了

怎么又可是了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怎么又可是了?——谈资尽在互动中2006年,当时还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就读的龚文宇获得了中华英才网海外实习机会,而在全国范围内,一共只有10人获此机会。随后,在《小崔说事》栏目中,崔永元与龚文宇有这样一番对话。那你怎么又参加了后面的竞选?哦,原来你又申请了一次!当然不是,崔永元会见缝插针地抛出一些赞扬或是追问,形成一种非常良性的互动。这种互动无疑在专访中尤显重要。

【案例47】 怎么又可是了?——谈资尽在互动中

2006年,当时还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就读的龚文宇获得了中华英才网海外实习机会,而在全国范围内,一共只有10人获此机会。随后,在《小崔说事》栏目中,崔永元与龚文宇有这样一番对话。

【崔永元】能给我们大家讲述一下这次参加比赛的经过吗?

【龚文宇】好的!那时候正值求职高峰期,我一方面在大型专场招聘会上投简历,一方面还在中华英才网、51job、智联招聘等几个网上搜索招聘信息,看到一个很小的图片链接,写着:海外实习。开始没当一回事,似乎看到没什么反应。又过了好几天才突然脑子开窍,为什么我不参加呢?

【崔永元】原来开始看到这么个消息什么反应都没有啊?!(复数关键点、设问)

【龚文宇】对,现在想来也很奇怪,也许当时的注意力只在世界前500强的身上了!哈哈(引起互动)

【崔永元】眼光真高!(及时点评)

【龚文宇】后来就申请,后来在邮箱里发现了一封来自中华英才网的信,说感谢您参与“Dream Plus”中华英才网海外实习营第一季活动!我们已经收到您的报名申请,还让我完成一套测评试题,在两天内完成。

【崔永元】然后你就做了这个测评?(复述提问)

【龚文宇】对,其实刚开始也没有寄予很大期望,偶尔上网看看名单公布没有,后来我申请的那周名单公布了,没有发现我的姓名。

【崔永元】那你怎么又参加了后面的竞选?(针对关键情节提问)

【龚文宇】呵呵,没办法啊,他不选我,我又不能怎么样,但是还是偶尔会关心一下新的名单,又过了好久,可能有一个月,有一天,我看名单的时候,突发奇想,想再申请一次!于是也这么做了!

【崔永元】哦,原来你又申请了一次!(复述)

【龚文宇】对!

【崔永元】那就是说,是因为第二次的申请你才被选上的。(再复述强调)

【龚文宇】嗯,但是又不是很准确!(新情况)

【崔永元】这又怎么说?(对新情况追问)

【龚文宇】在最后一期的名单上我看到我的名字了!可是……

【崔永元】怎么又可是了?(紧紧追问)

【龚文宇】我的名字后面写的是:华北天津工业大学!

【崔永元】同名同姓的?(追问)

【龚文宇】我当时也这么认为。

【崔永元】是不是特别郁闷?(假设性提问)

【龚文宇】特别郁闷!心里那个不平衡啊!真想把后面的改过来!

【崔永元】不平衡还有什么表现?(追问细节)

【龚文宇】我想看看那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能给我们大家讲述一下这次参加比赛的经过吗?”一上来崔永元就问了嘉宾一个大的问题,那是不是就把现场交给嘉宾,听嘉宾讲,而你只当一个纯粹的倾听者呢?当然不是,崔永元会见缝插针地抛出一些赞扬或是追问,形成一种非常良性的互动。

这种互动无疑在专访中尤显重要。采访不是邀请对方做演讲,他讲你听,而是一场交谈,既然是交谈,采访者或主持人适时给出回应是一件很讨巧的事:一句赞扬可以拉近距离,一声追问也许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闻素材,还能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至于跑题,并且有效地掌握采访的节奏。当然,不要因为觉得打断别人说话不礼貌,事实上,只要你把握好了插话的节奏和时间,就不会是打断,而是带有“认真倾听”情绪的互动。

案例来源:

《创意实习求职信》,《小崔说事》,CCTV综合频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